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5

教育學系創於民國35年,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校初期七系之一,迄今將屆七十年,期間組織與課程歷經變動,目前採行一系兩所之制運作。

教育學系創設之初,學制上只設大學部五年制學士班(含實習一年),招收本地生,之後增班並收海外僑生,主要來自港澳韓馬等地。另先後設有一年制及三年制教育專修科,自50年起增設夜間部六年制(含實習)學士班,至68年師範教育法公布實施後,改辦進修部三年制及四年制學師班招收現職教師,直至七十年代末。

至於研究所,民國44年單獨設立教育研究所碩士班,61年增設博士班,並開辦暑期教師碩士四十學分班。

民國76年配合學校行政組調整,系所合一。83年以後,再配合大學法修正,更名為教育學系,分設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另開辦暑期、夜間及週末等教育行政及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為因應學術日趨分化專精,92年先行設立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班,98年再設立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博士班。為有效整合人力物力資源,自100年起推動「系所合一、一系二所」政策,系所務順利運作迄今。

本學系與教育研究所位址數經遷移,初創時,教育學系設於本部校區。後與研究所分設於圖書館校區舊圖書館兩側(今博愛大樓)。後教育系遷入舊教育大樓(今進修推廣學院),而教育研究所則於61年遷入公館校區研究大樓三樓(今數學系館)。77年新教育學院大樓落成,教育系及教育研究所一併遷入三、八、九樓。

本系所教師專長涵蓋教育哲學、教育史、教育社會學、教育行政、教育政策、課程與教學等主要領域,歷來學術表現傑出。早期有田培林、楊亮功、劉季洪、黃建中、王文俊、林本、余書麟、孫亢曾等名師執教。之後獲教育部學術獎者有程石泉、伍振鷟、黃政傑、楊深坑等諸師,兩度獲教育部國家講座者為楊深坑教授。另獲國科會傑出獎者有歐陽教、簡茂發、謝文全、楊深坑等諸師。另有賈馥茗、伍振鷟、歐陽教、謝文全、吳清基及簡茂發諸師,先後獲聘為名譽教授。有關行政服務上,郭為藩、林清江及吳清基三師先後擔任教育部部長,而系友多人歷任教育部司處長或地方教育廳、局、處首長,或擔任大專院校或中小學校長、主任。

至於本系所整體表現,據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S公司公布「全球大學30個學科領域排名」,本校102年時教育學科排名首度獲評為第50名,103年晉升至42名,104年更躍升至22名,成績備受國際肯定。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以TIMSS資料檢視2003至2011年臺灣八年級學生數學成就城鄉差異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6-12-??) 李哲迪; Che-Di Lee
    本研究利用TIMSS 2003、2007與2011資料,分析臺灣八年級學生數學成就的城鎮都市間和鄉村都市間之差異。透過再中心化影響函數迴歸分析,發現城鎮都市間之成就差異從2007至2011年有顯著的擴大,此擴大是因都市學生成就提高所致。在2011年,都市低家庭教育資源後段學生成就進步,成就分布左側長尾縮短;都市高家庭教育資源中前段學生成就進步,成就分布向右拉長。在2011年,城鎮和鄉村學生平均落後都市學生0.45和0.57個標準差,約有一半是家庭教育資源城鄉差距所造成的。以TIMSS中級國際基準點作為基礎成就線,在2011年,落後人數比在都市、城鎮和鄉村分別是5%、13%和16%。家庭教育資源不足之學生,其落後人數比的城鄉差距較為嚴重。落後學生落後基礎成就線的幅度則無城鄉差異。
  • Item
    臺灣國民中學學校建築發展與革新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8-12-??) 湯志民; Chih-Min Tang
    1968年臺灣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本文以1968至2018年為範疇,為國中學校建築發展進行歷史分期。本文採內容分析法,以描述性敘述和詮釋性分析,透過政策、法規、案例和成效的蒐集和整理,探究其發展、特色和影響因素。國中學校建築發展與革新概分為安全和標準化時期(1960∼1970年代)、創意和新建築時期(1980∼1990年代)、優質與複合化時期(2000∼2010年代)等三時期六階段。歷經50年的蛻變,從立基標準校舍、開始重視安全、創新造形萌芽、新具人文關懷、開創多元環境,到跨域複合經營,挹注不少創新觀念。期間,受美、英、日的發展,以及臺灣的社會脈絡、新政策和研究推展的影響,而有突破性的革新。未來,建置和經營也面臨跨領域之挑戰。
  • Item
    國民中學節能減碳永續教育研究-子計畫二---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理化學域節能減碳永續教育研究(II)
    (2010/6/1-2011/3/31) 曾治乾
    以「碳足跡」為主題的教學模組的試驗教學以及教學成果的評量是本計 畫第二年度工作的重點。使學生經由碳足跡的計算,了解到自身碳足跡的 大小,因而產生行動意識,並採取適當的行動來達到減少自身的碳足跡的 效果。本計畫將以研討會的方式,提供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的在職教 師「節能減碳議題」、「生活中的碳足跡」與「環境永續教育」的概念,並 以行動研究方式,協助教師在教學模組中融入永續發展教育的理念及內 涵。同時邀請關心環境保護且有意願的學生家長參與,提供意見,並充分 利用社區資源。與參與本計畫的國中校長、教師充分合作,以本計畫發展 出的融入式教材、教具進行教學模組的試驗教學和效果評量,以及修改教 學模組和評量工具。並將實驗教學的部分過程、教學模組和相關資料,製 成光碟,做為推廣之用。同時辦理大型教學觀摩和研討會,分享研究經驗 與成果。
  • Item
    從後現代學校行政倫理觀點探索管理智慧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9-12-??) 黃乃熒
    本文旨在透過後現代學校行政倫理觀點,來探索管理智慧,以為學校行政開啟新的視野。後現代學校行政倫理,強調對巨型理論、普遍性規範、或明確性實體的挑戰,來回應體系邊緣人的聲音,以利服務面更為完整,促進學校經營的正面效應,將有助於提升管理智慧。因此,從後現代學校行政倫理來探索管理智慧,益形重要。為達成研究目的,本研究選取一所國民中學為樣本,採用質性個案研究法,且以訪談來蒐集資料,瞭解後現代學校行政倫理的正面效果,並透過訪談結果的分析,進行討論,來探索其管理智慧,據以提出結論,包括其存在於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的矛盾,會驅動領導者服務個人協調人際關係及時間目標的能力與關鍵的德行,他人優先及選擇有效溝通策略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