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5

教育學系創於民國35年,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校初期七系之一,迄今將屆七十年,期間組織與課程歷經變動,目前採行一系兩所之制運作。

教育學系創設之初,學制上只設大學部五年制學士班(含實習一年),招收本地生,之後增班並收海外僑生,主要來自港澳韓馬等地。另先後設有一年制及三年制教育專修科,自50年起增設夜間部六年制(含實習)學士班,至68年師範教育法公布實施後,改辦進修部三年制及四年制學師班招收現職教師,直至七十年代末。

至於研究所,民國44年單獨設立教育研究所碩士班,61年增設博士班,並開辦暑期教師碩士四十學分班。

民國76年配合學校行政組調整,系所合一。83年以後,再配合大學法修正,更名為教育學系,分設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另開辦暑期、夜間及週末等教育行政及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為因應學術日趨分化專精,92年先行設立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班,98年再設立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博士班。為有效整合人力物力資源,自100年起推動「系所合一、一系二所」政策,系所務順利運作迄今。

本學系與教育研究所位址數經遷移,初創時,教育學系設於本部校區。後與研究所分設於圖書館校區舊圖書館兩側(今博愛大樓)。後教育系遷入舊教育大樓(今進修推廣學院),而教育研究所則於61年遷入公館校區研究大樓三樓(今數學系館)。77年新教育學院大樓落成,教育系及教育研究所一併遷入三、八、九樓。

本系所教師專長涵蓋教育哲學、教育史、教育社會學、教育行政、教育政策、課程與教學等主要領域,歷來學術表現傑出。早期有田培林、楊亮功、劉季洪、黃建中、王文俊、林本、余書麟、孫亢曾等名師執教。之後獲教育部學術獎者有程石泉、伍振鷟、黃政傑、楊深坑等諸師,兩度獲教育部國家講座者為楊深坑教授。另獲國科會傑出獎者有歐陽教、簡茂發、謝文全、楊深坑等諸師。另有賈馥茗、伍振鷟、歐陽教、謝文全、吳清基及簡茂發諸師,先後獲聘為名譽教授。有關行政服務上,郭為藩、林清江及吳清基三師先後擔任教育部部長,而系友多人歷任教育部司處長或地方教育廳、局、處首長,或擔任大專院校或中小學校長、主任。

至於本系所整體表現,據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S公司公布「全球大學30個學科領域排名」,本校102年時教育學科排名首度獲評為第50名,103年晉升至42名,104年更躍升至22名,成績備受國際肯定。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6
  • Item
    方案教學法由美國傳入我國之歷史探究
    (2019) 楊佳慧; Yang, Chia-Hui
    與方案教學法(The project method)有關的教學實施,在西方特別是美國已經有著相當長的一段歷史,且此一教學法之精神內涵及其運用轉傳相傳,其經由大陸,再傳入臺灣的歷史也為期不短。本研究的主旨即在探討方案教學法由美國之緣起,進而傳入大陸與臺灣的發展演進,從中探究方案教學法的真義,並尋繹方案教學法對臺灣有關教育問題的啟示。 本研究以歷史研究方法為主,透過文獻、史料的整理、歸納及分析,瞭解方案教學法之歷史脈絡。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緒論;第二章探析方案教學法之溯源與開展;第三章、第四章探究方案教學法傳入我國之理論與實務研究的情況;第五章則為全文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發現,當今倡行專題式學習的臺灣學界人士,雖有部分已經能掌握專題式學習係緣起於Kilpatrick首倡的方案教學法之史實,但卻鮮少有人注意其由美國傳入大陸,再經由大陸傳入臺灣的歷史發展過程。於此一傳延的過程中,不僅在理論方面曾出現大量的專著,在實務方面也有少數學校進行實驗之事實。本研究以為,掌握這段歷史,對於深入理解專題式學習的理論與實務,應有正面的作用。
  • Item
    由教科書內容看臺灣教育社會學學科架構的發展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6-12-??) 張建成; Jason Chien-Chen Chang
    臺灣教育社會學的發展,至今可分為四個階段,即1960年代之萌芽期、1970年代之奠基期、1980年代中後期起始之開展期、以及2006年以降的開展後期。據此,本文分析各個階段之教科書內容,探討臺灣教育社會學學科架構之形成及演進。整體而言,自1960年代迄今,臺灣教育社會學之學科架構,大致由五個部分所構成,分別是教育社會學的學科論、教育的社會功能、教育的社會環境、教育系統的社會學分析、以及學校教育的社會學分析,至於各部分的組成元素,詳見本文之整理與歸納。
  • Item
    戰後至1970年代初期台灣的大學教育發展研究(1945-1972)
    (2011) 黃國維
    本文主要在探討二次大戰後至1970年代初期(1945-1972)台灣的大學教育發展情形,全文從機構、學生與教師三大面向加以探究,透過相關文件與統計資料的蒐集與分析,進一步地了解當時台灣大學教育的實際情況,最後並試圖探尋出影響大學教育發展的可能因素。據此,本研究獲致結論如下: 一、戰後至1970年代初期台灣的大學校院成長速度並不一致,是歷經先緩慢、後快速、再緩和的過程。 二、聯合招生方式成為大學主要的入學管道,國文、英文及三民主義成為聯合招生考試的共同考科。 三、整體的大學教育品質雖是向上提升,但潛藏影響教育品質的隱憂。 四、女性參與大學教育的程度逐步提升。 五、中央政府對於大學教育發展的位居主導的地位。 六、經濟發展對於戰後台灣的大學教育發展影響十分深遠。 七、人口的持續增長帶動教育的擴張,並促使對大學教育的需求逐漸提升。 總之,戰後至1970年代初期台灣的大學教育發展已不同於日治時期,有了長足的進步,亦為日後的發展奠下良好的利基。
  • Item
    臺灣本土教育課程改革之研究
    (2006) 吳俊憲; Wu Jiun-Shian
    課程是教育的核心,認同臺灣本土、臺灣優先、以臺灣為主體的教育目標,在近十餘年來已逐漸形成社會的主流價值,推動臺灣本土教育課程改革絕對有其重要性,如何運作課程改革藉以落實本土教育理想的達成,如何促使學校與教師幫助學生習得生活化與本土化的課程,教導愛護自己生長的土地,培養在地關懷的特殊情感,建立正確的本土認同,此為本研究關注的重點。 基於此,本研究的目的有五:第一,蠡探臺灣本土教育的理念及其內涵;第二,瞭解臺灣本土教育課程改革政策的興革與發展;第三,分析臺灣本土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議題;第四,歸納臺灣本土教育課程改革的問題與影響因素;第五,綜合研究結果提出課程改革的相關建議。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研究主要採訪談法,並輔以文件分析法。 本研究依據研究發現,歸納重要結論如下: 一、本土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內容,鄉土教育是實踐本土教育的基礎,而全球教育必須建立在本土教育的基礎之上。 二、臺灣本土教育的理念係以全體臺灣人民為教育的主體,重視臺灣主體、回歸教育的本質、「由近而遠,再回到近」的參照觀。 三、本土教育課程改革強調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所進行的課程改革,其課程內涵是保持中立的、關心多元文化的、省思後殖民境況的、符合學生需求的。 四、本土教育課程改革政策的推動,係受到解嚴後各項因素帶來的影響;其目的在深化本土認同、發揚臺灣主體、凝聚生命共同體、提升國家競爭力。 五、本土教育課程改革政策有:鄉土課程標準的修訂、本土教育委員會的設立、擬訂教育施政主軸政策、設置大學相關系所、編修相關參考資料庫等。 六、本土教育課程改革重要議題有:課程綱要修訂、教科書問題、鄉土語言課程與教學的問題;爭議重點主要為「去中國化」、內容比例、意識型態等。 七、國小推動「社會行動取向學校課程發展」及「社區總體營造學校課程發展」,惟是否達成本土教育課程改革與發展之目的,值得檢討與批判。 八、臺灣本土教育面臨的常見問題有:關懷不足、認知偏差、認識不夠、政策不定、人才缺乏、師資不足、教材混亂、資料貧乏、及其他等問題。 九、臺灣本土教育課程改革的影響因素,主要來自:社會氣氛的轉變、民間團體的影響、執政黨的影響力、行政首長的理念、大學教育機構及學者專家的主張、民意代表的介入等。
  • Item
    Leadership Preparation in Taiwan and the US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8-06-??) 符碧真; 王秀槐
    隨著社會大眾對學校績效表現的要求日益提高,學校校長的責任日漸加重,各國教育學者力圖找出最適合培育校長的模式,以期培育出能發揮領導效能的校長。本研究旨在探討美國與我國中學校長培育模式有何不同,並進一步探究社會文化脈絡如何衍生出兩種不同的培育模式。研究結果顯示,兩國校長在性別、年齡、學歷等基本資料,以及訓練過程、選拔過程上均有明顯不同。此可能源自於美國中學校長培育較傾向採取「專業模式」,而我國校長培育較傾向採取「經驗模式」所致。「專業模式」係指接受大學提供之專業訓練課程並通過專業認證之培育模式,「經驗模式」係指在中小學校現場經長期經驗累積、職級逐步升遷之培育模式。美國採取「專業模式」可能與西方社會強調「事」與重「理論」的文化脈絡有關,而我國採取「經驗模式」則可能與華人社會強調「人」與重「實務」的文化脈絡有關。
  • Item
    高等教育的國際化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4-06-??) 戴曉霞
    高等教育的國際化主要可以分由學生、教師、課程及研究四個方向來進行。由於國際學生的流動人數龐大,其消費構成價值數百億美元的市場,因此招收外國學生不只有利於長期政治、經貿關係的耕耘、國家競爭力的提昇,更是重要的外銷服務性產品,故工業先進∕新興國家無不將之視為既是高等教育、也是政治和經濟的重要策略。本文由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歷史發展、高等教育國際市場的類型與規模切入,並分析我國和亞太地區吸引最多外國學生的澳洲、日本和馬來西亞的外國學生政策。透過比較研究,本文指出高等教育國際化具有多重目標,為了完成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特定目標,各國必須選擇相對應的策略。值得注意的是,高等教育國際化固然有其重要性,但是過度重視招收外國學生也可能帶來負面影響。本文也發現,亞太地區外國學生有高度區域化和集中的情形。高等教育的國際化就這個角度而言,區域化的程度更勝全球化。
  • Item
    A Principled Eclectic Approach to Teaching EFL Writing in Taiwan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9-03-??) 閔慧慈
    長久以來,本地教師在英文寫作教學法上,均師法美、英、澳等英語系國家學者。但不論是「語言導向」、「成果導向」、「過程導向」或「文體導向」等英文寫作教學法,只能解決本地學生英文寫作的部分問題。筆者根據主張「後教學法」學者Kumaravadivelu「宏觀策略架構」中的三大原則:地域特殊性、教師實用性及啟發學生潛能性(Kumaravadivelu, 2006: 69),提出一兼容並蓄之英語寫作教學方式。此一教學方式,不僅批判檢視主流寫作教學法所隱含之西方文化觀點,並修正適應臺灣大學生英語寫作之需要,更強調授課教師依學生及寫作情境需求自創寫作教學法。筆者除闡述此一教學方式之理論架構外,亦以實例簡介此一教學方式。
  • Item
    市場化與大學理治模式變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1-07-??) 莫家豪; 羅浩俊
    80年代伊始,大學管理及發展不斷受到「市場化」浪潮的衝擊。各國政府在面對財政緊絀,而社會需求又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採取了不同對應策略,比如推行「下放權力」政策,藉此動員地方政府及至非國家團體參與教育事業發展。此外,各地政府更推出不同「節源增效」措施,甚至運用流行於市場營運的信念、原則和做法來管理及營運公共事業和公營部門,目標是要令公共服務變得更能適應市場需要。其實,以上談及的「市場化」作法,不單流行於歐美,也遍及澳洲、東亞及至中國大陸。為了不斷加強自身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格局下的競爭性,不同國家∕政府都在高等教育領域推出各種各樣的改革,甚至引用市場原則和手法來管理及營運高等教育。本文試圖比較香港及臺灣兩地近年高等教育的發展,並對兩地高等教育市場化的背景,具體發展概況、理治模式的轉變及其影響進行分析。
  • Item
    由教科書內容看臺灣教育社會學學科架構的發展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6-12-??) 張建成; Jason Chien-Chen Chang
    臺灣教育社會學的發展,至今可分為四個階段,即1960年代之萌芽期、1970年代之奠基期、1980年代中後期起始之開展期、以及2006年以降的開展後期。據此,本文分析各個階段之教科書內容,探討臺灣教育社會學學科架構之形成及演進。整體而言,自1960年代迄今,臺灣教育社會學之學科架構,大致由五個部分所構成,分別是教育社會學的學科論、教育的社會功能、教育的社會環境、教育系統的社會學分析、以及學校教育的社會學分析,至於各部分的組成元素,詳見本文之整理與歸納。
  • Item
    臺灣受僱者疲勞的分布狀況與相關因素
    (臺灣公共衛生學會, 2007-02-01) 張晏蓉; 葉婉榆; 陳春萬; 陳秋蓉; 石東生; 鄭雅文; Chang, YJ.; Yeh, WY.; Chen, CW.; Chen, CJ.; Shih, TS.; Cheng, Y.
    目標:了解國內受僱工作者疲勞狀況的社會分布及相關因素。 方法:資料源自2004年全國受僱員工調查共計男性8906人,女性6382人。以「哥本哈根疲勞量表」做為測量疲勞的工具,包括「一般疲勞」與「工作相關疲勞」兩個分量表。問卷中也測量其他因素包括工作時數、工作負荷、工作控制感、教育程度、職業等級、家庭照顧負荷等。 結果:12.7% 的男性與9.1% 的女性在調查前一週中工作49小時或以上。在所有年齡層與職等中,女性受僱者的疲勞指數皆顯著高於男性。當依性別分析,我們發現在女性受僱者中,高職等、高教育程度者的疲勞指數高於低職等、低教育程度者。然而在男性受僱者中,疲勞指數並沒有清楚的社會階層分布。複迴歸分析發現,每週工時49小時或以上者、工作心理負荷量較高者、以及家中有六歲以下幼兒或失能老人者,乃是疲勞的高危險族群。另外,45歲以下受僱者的「工作相關疲勞」指數亦顯著高於45歲以上的受僱者。 結論:本研究指出受僱者疲勞的高危險群,提供未來職場健康促進策略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