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跳投前腳步的運用—以2015年歐錦賽男籃為例
    (2017) 唐立堯; Tang, Li-Yao
    由先前對籃球出手型態的研究可以知道投籃在比賽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雖然跳投的命中率常因為距離籃框遠的關係而較其他出手方式低,但在高層級的籃球比賽中跳投仍然是最常被使用的得分技術。跳投前的腳步是球場上的基本動作:踏步,一二步停,跳步停及轉身。這些腳步不只可以在跳投前使用,也是籃球場上跳躍,停止,轉換方向必須的動作。在不同層級的比賽中,由於技術能力、體型及速度不同,基本技術的表現可能會有不同;此外,競爭激烈的程度在同一個層級的比賽中亦有不同。本研究以業餘籃球競賽中具高技術水準之歐洲男子籃球錦標賽為範圍,將比賽分差使用集群分析,分成小比分、中比分、大比分差的比賽,再以影片標記分析的方法,探討跳投前不同腳步使用的次數與結果。結果顯示在2015年歐錦賽男籃中比分中(10到23分),敗隊的跳投次數明顯高過勝隊,勝隊的出手被犯規多於敗隊。中比分及大比分(25到30分)勝隊出手命中率顯著高於敗隊。無論比分差距、收球方式,一二步是最常用的跳投腳步,跳步跳投次之,踏步、轉身及無腳步跳投數量最少,其中轉身腳步跳投在禁區數量較多,有別於無腳步跳投在三分球較多的現象。在大比分中勝敗隊的命中率有顯著差距,其中一二步、跳步皆是勝隊高於負隊,唯有踏步跳投命中率為負隊高於勝隊。跳投的次數越遠越多,並以接球為主;中距離跳投命中率較三分球跳投高。建議以最少次數的跳投腳步,無腳步投籃開始學習跳投,而高水準籃球選手的訓練應強調外線接球跳投。
  • Item
    籃球優秀運動員接球與運球跳投之運動學分析
    (2018) 林恭弘; Lin, King-Hung
    過去籃球跳投研究大多著重於投籃距離、防守球員對於原地投籃運動力學參數的影響,對於急停墊步投籃較少著墨。透過2017年NBA總冠軍賽選手的跳投型態分析,發現球員以運球過人和跑動接球跳投為主要技術;選手在擺脫防守者後通過墊步的方式進行投籃。而幾種動作在使用率與命中率各有所長,為了瞭解實戰中常用跳投技術的細微區別,本研究利用7台Vicon紅外線攝影機(300Hz)與一台JVC高速攝影機(300Hz),以八名右手為慣用手之臺灣大專公開甲一級男子籃球選手為受試者,拍攝其左、右手運球與左、右側跑動接球三分線墊步跳投動作之運動學資料。透過Visual3D與Kwon3D軟體分析後,以無母數弗里曼二因子等級變異數分析檢定不同動作跳投之差異顯著性(α=.05),差異若達顯著則進行事後比較。結果:運球跳投的墊步距離較接球跳投長;運球跳投較接球跳投動作在軸心腳觸地瞬間有較快的重心水平速度;下蹲期重心下降時間較短,反映在膝關節的屈曲角速度較大;起跳瞬間垂直方向速度較接球跳投快,跳躍高度亦有較高的趨勢。整體而言,運球與接球跳投對墊步投籃動作影響較左、右手運球與突破方向等因素來得大,且主要區別為下肢著地與跳躍動作的過程,但四種跳投動作的上肢動作並沒有顯著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