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市民對臺北市體育處認知情形與運動場館滿意度研究(2006) 蔡瑋娣; WeiTi Tsai近年來民眾運動需求倍增,臺北市立體育場亦於2004年8月升格為臺北市體育處,提升臺北市的體育服務。本研究透過問卷的方式,調查市民對升格後臺北市體育處的認知情形,以及體育處轄下運動場館的滿意度。 本研究共計回收581份問卷,根據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雪費法事後比較,得到以下結論: 一、有54.7%的受訪者表示曾聽過臺北市體育處,甚少人知道體育處的組織,僅18.4%的市民表示知道臺北市體育處的網站,亦有58.7%的市民表示沒有接觸過臺北市體育相關的電子、平面宣傳廣告,更有高達72.8%的民眾沒有參與過臺北市體育活動。 二、市民感到比較滿意的多為運動場館的設計與規劃,對管理單位以及人員服務的範疇感到較不滿意。 三、中壯年人口與中高及高收入人口在環境與便捷上較滿意,運動頻率較高者對管理與服務感到滿意,對環境與便捷則較不滿意。而公辦民營運動中心在管理與服務、標示與整潔以及週邊設施與維護的構面上,普遍優於其他運動場館。Item 理解式球類教學法對國中學生巧固球學習效果之研究(2006) 呂秀美; LU Hsiu-Mei本研究目的是透過理解式球類教學法(TGfU)探討國中學生對巧固球運動之認知、情意、技能與比賽表現的學習效果,並深入瞭解師生對巧固球學習效果的知覺情形。研究對象為北台灣某國中九年級學生,男生19位,女生18位,共37位學生。以理解式球類教學之課程設計,實施12節巧固球教學研究,並配合巧固球認知測驗、體育課情意量表、技能測驗與比賽表現評量(GPAI)。以獨立樣本t考驗、相依樣本t考驗對量化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另以半結構性訪談蒐集質性資料,並採用持續比較法進行內容分析。經理解式球類教學法巧固球後,研究結果為:(一)學生的認知、情意、技能、及比賽表現皆有顯著的進步,達顯著差異。(二)不同性別學生的認知、情意、技能、及比賽表現皆有進步,但沒有差異。(三)學生都認為在巧固球學習效果上有明顯的進步,皆持肯定與喜愛的態度,同時也希望理解式球類教學法能廣泛地應用在其他運動項目的教學課程。(四)教師指出使觀念更為清楚,不僅易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興趣及增加成就感外,並透過團隊合作提高了學習效果,同時更可肯定理解式球類教學法值得推廣與應用。根據本研究發現可供體育老師、師資培育機構在體育教學上做參考,並建議未來可建立理解式球類教學法的相關資料庫或網站。Item 適應式結果獲知的自我效能預測及動作學習效應(2016) 林逸; Lin, Yi結果獲知 (KR) 包含訊息、動機、與連結的功能,是動作學習研究中的重要變項。KR對於動作學習及自我效能有影響,而當提供參與者錯誤KR時,對學習會有負面影響,但若改變KR的精確性,提供學習者正向適應式KR,亦對於動作學習有助益,並提高自我效能。本研究旨在探討正向適應式KR在動作表現的自我效能程度及動作學習的改變,以及自我效能是否能預測動作學習。共招募女性成年實驗參與者36名(21.1 ± 0.9歲),隨機分派至正向適應式結果獲知組、負向適應式結果獲知組及正確結果獲知組,實驗工作為空間性移動的矢狀軸伸展線性動作。獲得期進行60次試作並填寫自我效能量表,試作結束之後的第二天進行保留測驗。本研究自變項為結果獲知條件,依變項為絕對誤差 (AE)、變異誤差 (VE) 與自我效能分數。獲得期自我效能分數進行3(組別)× 6(區間)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其中區間為重複量數。保留測驗自我效能分數分別與保留測驗AE、VE進行簡單迴歸分析法分析,且保留測驗AE、VE將分別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發現:(一)獲得期自我效能和組別交互作用達顯著,區間單純主要效果亦達顯著;(二)在保留測驗中,AE及VE達顯著差異;(三)正向適應式結果獲知組自我效能可以有效地預測AE及VE。本研究結論:(一)正向適應式結果獲知會改變動作表現的自我效能程度;(二)正向適應式結果獲知有助於動作學習;(三)正向適應式結果獲知安排下的自我效能程度可以預測動作學習。Item 板族的烏托邦:空間流轉中的滑板運動(2005) 張金墉; Chang Chin-Yung一個街頭的草根性運動,在台灣發展將近十年;直到三年前陸續出現板族趨之若鶩的烏托邦空間-極限運動公園-出現,這個空間的出現讓街頭頓失不少板族蹤影。公園空間的存在的確讓板族有不同的想像,只是在研究者觀察裡,板族又陸續回到街頭。對於滑板玩家來說,極限公園的空間與街頭空間的氛圍迥異,公園的存在是官方為了方便練習而建立,這二個空間的不同並非顯示對立的狀態,相反地,我們可以觀察到玩家往返於二個空間的互補心態。 本文從台北市二個具有代表性的滑板空間為文本,一為中山極限運動公園,另一則為中山堂廣場,以參與及訪談方式觀察滑玩家在空間裡生活方式,藉此釐清滑板族群空間的往返並不只是心態上的互補,空間裡的生活方式其實就是滑板的精神。本文研究首先從二個空間裡族群意識的差異做切入,以法國學家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1901-1991)的觀點來解讀滑板族群(以下簡稱板族)流動於二個空間的生活方式。列氏以精闢的空間生產理論來詮釋身體與空間的關係,呈現的概念是「空間作為一種知識、權力的象徵」與「空間給予人們身體的想像」之間的關係。 本文研究以時下的流行觀點切入滑板世界,說明特定青少年族群喜愛滑板的心理。文獻探討部分,以列斐伏爾的空間生產概念,列氏強調空間研究無法秉棄政治與經濟的影響因素,因此將結合傅柯(M.Foucoult)的「異質空間」論點作為本文空間論述的基礎。板族在二個空間裡的展演方式大同小異,呈現的是身體感知空間的不變歷程,反過來說,空間的發展其實也刻劃著板族生活的真實面;而再現街頭不啻是板族認同自我的表現,更者,也表達對整個體制現狀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