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1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活化後增能作用對鐵餅投擲技術之分析(2022) 黃宗毅; Huang, Tsung-I背景:若排除風、經緯度等環境因素,影響鐵餅投擲距離的就是選手自身的投擲技術與個人身體素質,而男性鐵餅運動員要在短時間內將最大力量釋放的投擲特性,因此爆發力的增進可獲取更理想的投擲成績。先前已有研究證實誘發活化後增能作用 (Post Activation Potentiation, PAP) 後對於爆發力增長有所幫助,其中鐵餅選手肌肉力量大、II型肌纖維比例高的有利條件中也有助於PAP的誘發及發揮更好的效果,顯示該作用能給予鐵餅選手的增益效果優良。目的:本研究目的為利用連續三次最大垂直反向跳躍誘發PAP對鐵餅投擲運動員投擲成績之影響,並進一步分析鐵餅旋轉技術在誘發PAP前後各階段運動學指標之差異。方法:招募7名右手投擲,深蹲重量達自身體重1.75倍,且過去6個月內無關節、肌肉損傷之情形可順利進行投擲8次 (含試擲2次) 的運動員為對象,並將運動員隨機分為兩組,組別1為無介入投前三擲,後三擲PAP介入;組別2為前三擲PAP介入,後三擲無介入的鐵餅投擲,最終介入PAP與無介入PAP各取一擲最佳成績進行分析比較,兩組皆於前3次投擲後休息20分鐘進行第4次投擲,投擲間休為8分鐘。實驗器材使用一台高速攝影機採樣率250HZ (投擲方向右方),以及Xsens Link全身慣性傳感器採樣率為240 Hz同步拍攝收集參與者鐵餅投擲時的生物力學參數。結果:連續三次最大垂直反向跳躍誘發PAP後,對成績無顯著差異,僅在最大預擺瞬間左側髖關節屈曲角度、右腳著地瞬間右側膝關節屈曲角度、左腳著地瞬間右側膝關節屈曲角度、最大預擺瞬間左側膝關節屈曲角度、左腳離地瞬間左側膝關節外展角度、最大預擺瞬間左側膝關節內旋角度、左腳著地瞬間右側踝關節背屈角度顯著大於一般投擲,而右腳著地瞬間左側膝關節內旋角度顯著小於一般投擲。結論: 本研究透過連續三次垂直反向跳躍誘發PAP後1分鐘,對鐵餅運動員投擲成績未有顯著差異,僅改變下肢運動學參數。此外,將慣性傳感器應用於鐵餅投擲中,發現對於鐵餅旋轉階段腳離地與腳落地之瞬間,以及鐵餅離手瞬間皆可透過IMU直接進行判讀,可避免使用其他設備,降低實驗硬體需求。Item 不同距離之飛盤正手投擲下肢運動學分析(2021) 陳瑞麟; Chen, Ruei-Lin目的:瞭解不同層級的飛盤爭奪賽選手在進行不同投擲距離下正手投擲的下肢運動學,藉由總投擲命中率、跨步距離、跨步距離比、跨步方向、投擲時間、下肢肢段速度(大腿、小腿與腳背)、肢段協調模式的分析。方法:本研究實驗參與者共9位飛盤爭奪賽選手,分別為優秀組(N=5)與次優秀組(N=4)。每位實驗參與者均進行三種不同距離之正手投擲實驗,採用獨立樣本無母數曼-惠特尼的U檢定(Mann-Whitney U test)進行差異比較。結果:優秀組(56 ± 17%)在中距離正手投擲命中率比次優秀組(32 ± 9%,)高。優秀組與次優秀組在三種距離上,跨步距離、跨步距離比、跨步方向與跨步速度均無差異。結論:一、優秀組在中距離的飛盤正手投擲成功率明顯高於次優秀組。二、優秀組與次優秀組都會因投擲距離的變遠,而增加其下肢跨步、跨步距離比、跨步方向與跨步速度。三、優秀組與次優秀組的飛盤投擲下肢肢段峰值合速度順序先是腳背,第二小腿,最後大腿。Item 誘發式爆發力訓練對三級跳遠運動表現影響之個案分析(2020) 黃俊穎; Wong, Chun-Wing本研究旨在瞭解透過誘發式爆發力訓練後,所引起的活化後增益作用對三級跳遠運動表現的影響。當中主要分析三級跳遠過程中各階段的速度變化、重心高度變化、觸地時間、膝蓋角度、起跳角度等生物力學參數與成績之關連。本研究以個案分析進行,對象為現役香港田徑隊三級跳遠代表。透過八週誘發式爆發力訓練並進行前中後之爆發力測試及三級跳遠測試,以Vmaxpro數據收集感應器測量反向跳(CMJ)、蹲跳(SJ),三臺 Smartspeed 紅外線光閘(Fusion Sport, Queensland, Australia)測量起跳前助跑速度變化,以及兩臺每秒300張畫面的高速攝影機(JVC)拍攝三級跳遠動作,並利用Kwon 3D 以14個肢段、21個關節點的人體模型作二度空間影片分析,以取得相關之參數。相關研究結果如下:(一)誘發式爆發力訓練可產生活化後增益作用的長期適應效果,提升爆發力。(二)三級跳遠各階段之間的比例差異不能太大,否則影響成績。(三)水平速度是影響三級跳遠成績的一個關鍵因素,但同時需配合相應的爆發力,爆發力不足時利用較高水平速度進行三級跳遠會對成績產生負面影響。(四)跨步跳階段的水平速度維持為三階段中最關鍵因素,起跳瞬間水平速度流失較少可產生較佳距離,藉由誘發式爆發力訓練有助改善單足跳與跨步跳之間的接跳效率。(五)誘發式爆發力訓練改善三級跳遠觸地時間,減少觸地時膝關節的壓縮幅度,改善下肢勁度,提升水平速度維持能力。Item 八週手持重物跳訓練對國中男生立定跳遠之影響(2010) 唐瑞顯; Tang Ray-Hsien前言:立定跳遠是最常用以評估受測者爆發力的指標之ㄧ,本研究依據實驗所得到之資料,討論八週練習前後各主要變項之變異情形,分析影響立定跳遠距離之綜合因素。研究目的:一、探討針對本研究之受試者,多少負荷為最佳負重?二、探討兩個月手持重物跳訓練之後,受試者能否提升立定跳遠距離。三、探討本研究之最佳負重與未負重,其立定跳遠動作之運動生物力學參數有何差異。研究方法:受試者是十五名國中田徑隊男生(身高173.1±6.63cm, 體重59.3±7.95kg),每個人接受未負重立定跳遠,以及五種負重試跳(1kg、2kg、3kg、4kg、5kg)之立定跳遠測驗,選取負重表現最佳的一種,進行為期八週之負重訓練,並於後測時與未負重表現進行比較。本研究利用十部Vicon高紅外線速攝影機(200Hz)同步兩部Kistler測力板(1000Hz)收集受試者之運動生物力學資料,並運用逆向動力學之方式,計算得到下肢各關節之力矩及功率。研究結果:本研究之最佳負重為四公斤,平均約占受試者體重的6.67%;而在前測立定跳遠距離方面,本研究發現負重後顯著提升約8.25 %;後測之負重與未負重,立定跳遠距離皆顯著提升約17.96 %。運動生物力學變項方面,前測負重能增加起跳推蹬期,落地距離以及前後方向最大地面反作用力,但會降低空中飛程、起跳重心垂直速度、起跳落地重心高度差與髖關節力矩與功率。八週訓練之後,起跳重心水平速度、空中飛程、落地距離、起跳落地重心高度差、最大下肢關節角速度、前後方向最大地面反作用力、踝關節矢狀面最大力矩、膝關節矢狀面最大力矩、下肢關節矢狀面最大功率等變項,都顯著提升。結論:本研究發現,經八週手持重物跳練習之後,能顯著增加立定跳遠距離,顯示本研究設計之負重跳練習能有效提升立定跳遠之表現。Item 自行車座椅位置對下肢關節力學與運動表現之影響(2014) 陳家祥; Chia-Hsiang CHEN,正確的騎乘姿勢不但可以減少運動傷害,更可以提升運動表現,但在何種姿勢調整下,可以提供較好的運動表現或騎乘舒適性,仍缺乏實證性的科學證據。因此設計三個實驗進行探討。目的:實驗一:探討自行車不同坐墊位置對運動學、動力學及肌肉活化的影響;實驗二:探討疲勞介入後對不同坐墊位置騎乘姿勢的影響;實驗三:探討自行車不同坐墊位置騎乘姿勢調整前、後的運動表現。方法:本研究三個實驗之受試者(平均身高:176.5±5.5公分;平均體重:75.4±8.4 公斤;平均年齡:25.6±3.8 歲)均相同。實驗一與實驗二:為室內實驗,透過動作分析系統、測力計、肌電儀分別觀察自行車不同坐墊位置(前後、上下)對運動學、動力學及肌肉活化的影響及探討疲勞介入後對不同坐墊位置自行車騎乘姿勢的影響。實驗三:為戶外實驗,透過SRM 功率計計算實際騎乘之功率、時間與心跳。所有的統計結果均採用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顯著水準訂為α=.05。結果:最有效率的騎乘位置為:髖關節角度為85度,膝關節角度為145 度 (35度),踝關節角度為90度 (下死點膝關節角度在30度,並向前移動5公分)。當坐墊位置向前移動,會有較大的平均髖、膝、踝關節及最大的踝關節關節力矩、股四頭肌及腓腸肌的肌肉活化,不同坐墊位置會使用不同的關節策略(5號使用髖關節策略與6號使用踝關節),增加固定騎乘下的時間及減少20公里的戶外騎乘的時間。當坐墊位置向前移動,可提高騎乘之運動表現及舒適性。結論:過去研究發現在最佳自行車踩踏位置為下死點膝關節角度在30度,然而本研究發現下死點膝關節角度在30度並向前移動5公分為最有效率得騎乘位置,當坐墊位置向前移動可透過踝關節產生較有效率的踩踏提升運動表現。Item 桌球「側併步」與「交叉步」動作之生物力學分析(2012) 張庭睿; Ting-Jui, Chang步法是桌球擊球環節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桌球運動員具有良好的步法,能夠經常保持合適的擊球位置,那就會使擊球的速度、力量、旋轉、弧線、落點得到充分的發揮,有利於提高擊球的技術水準。本研究以八名大專甲組選手為實驗對象,目的在探討「側併步」與「交叉步」兩種不同步法配合兩種移位距離「遠」與「近」之運動生物力學參數;以VICON Motion Capture System擷取人體動作反光球資料以及結合三塊KISTLER測力板測得地面反作用力值,經由Visual 3D軟體計算運動學與動力學參數,同步利用Noraxon無線肌電設備擷取人體肌電訊號;所有參數均利用SPSS19版統計套裝軟體進行計算,以無母數弗里曼二因子變異數分析來進行統計考驗,顯著水準定為α=.05。結果發現:一、側併步步法有較大之重心水平位移(遠距:1.047±0.093m;近距:0.533±0.108m),移動後較接近來球,但也顯示出較大的身體重心高度(遠距:0.534±0.015H;近距:0.528±0.022H),影響擊球的時機。二、交叉步從啟動至引拍到位花費較短的時間(遠距:0.782±0.161s;近距:0.718±0.061s),但到位後又須花較長的時間回擊來球(遠距:0.259±0.029s;近距:0.209±0.039s)。三、較大的移位距離相對增加對下肢肌群激發的需求,以及增加地面反作用力以及關節受力的情形;四組動作總積分肌電有顯著差異的肌群,有些以單位時間的積分肌電比較反而沒有顯著差異存在。建議:穩定的回球動作,以側併步為主要步法;但需要迅速到位擊球的狀況,可以交叉步代替;平時練習要將此兩種步法列入練習項目中,增加其熟練度;增加下肢肌群訓練,以增強其肌力以及肌耐力。Item 優秀女子三級跳遠選手動作技術分析(2011) 高玉娟; Yu-Chuan Kao本研究主要目的分析女子三級跳遠選手的技術特徵進行運動學分析,探討各階段的技術特點及目標,為改善女子三級跳遠技術,提升訓練和教學效果的參考依據。以兩部每秒210、300張畫面的攝影機(CASIO),拍攝九十八年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公開女子組三級跳遠決賽八位選手為受試者,以14個肢段、21個關節點的人體模型,實施二度空間的影片分析,所獲得的結論為:一、助跑最後階段,步幅大小無明顯變化節奏平穩,助跑速度與成績有高度相關,顯示助跑速度越快,成績越好。二、八名選手中,有五名選手採用第三跳大於第一跳距離的跳躍式技術,三名選手採用第一跳與第三跳距離比例小於2%的平衡式技術。三、單足跳與跨步跳階段之水平速度與成績達高度相關(P<.01),顯示前兩跳垂直速度並不是成績出現差異的因素,而是水平速度的大小是影響成績的成功關鍵。四、三級跳遠過程中,三跳階段的支撐時間呈現持續的增加,顯示水平速度隨著各個階段下降。五、三跳階段的平均著地與起跳之身體軀幹角度偏大(>90°),造成著地之水平距離長;起跳水平距離短,煞車力的增加因而影響整體三跳成績表現。六、三跳階段的平均起跳之膝關節角度偏小(<170°),顯示選手在起跳時未充分蹬伸,顯出膝關節力量不足,容易造成水平速度的損失。Item 老年人背向行走之生物力學分析(2005) 侯捷仁; Chieh-Jen Hou過去研究證實背向行走對於下肢肌肉的訓練及復健有顯著的功效,但卻未對老年人在背向行走下肢肌肉的作用方式進行研究 (Cipriani, 1995;Grasso, 1998;Van Deursen, 1998),本研究以9位老年人為實驗組(平均年齡72.78±3.36歲),9位年輕人為對照組(平均年齡21.1±1.6歲)進行前進行走與背向行走之生物力學分析,受試者在兩種步行方式各進行3次測試,擷取每次測試當中一個完整的步態週期(Gait cycle),將此一步態週期資料經由KWON3D 3.01影像分析軟體及Dazy Lab 6.0肌電圖分析軟體進行處理,而得到步態參數及肌電圖資料,以統計軟體SPSS10.0軟體進行混和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統計顯著水準定為α=.05;本研究主要研究目的在比較老年人與年輕人在背向行走與前進行走之間的步態參數差異以及下肢肌電訊號差異。 本研究主要結論如下: 1.老年人背向行走之步行速度與跨步長皆較年輕人背向行走小。 2.背向行走的步行速度、跨步長、步頻與前進行走相較皆較小,且步態週期時間也小於前進行走。 3.老年人背向行走的雙支撐期占步態週期百分比大於前進行走,表示老年人背向行走可增加下肢肌肉的穩定性。 4.脛骨前肌在老年人背向行走支撐期的作用順序較優先,顯示背向行走與前進行走徵召肌肉作用順序不同,對脛骨前肌的肌力有所幫助 5.股直肌在背向行走支撐期,其平均肌電振幅較前進行走增加,顯示股直肌在背向行走得到更多的激發及訓練,股直肌主要作用在穩定膝關節,背向行走能訓練股直肌力量,提供膝關節更佳的穩定性,建議老年人及受傷欲進行復健者可進行背向行走訓練,以增強股直肌的肌肉力量。 關鍵詞:背向行走、運動生物力學、肌電圖Item 優秀鉛球選手旋轉式與背向滑步式投擲技術之運動生物力學分析(2003) 彭賢德; Hsiente Peng本研究的目的:藉由運動生物力學之3D攝影分析法,(一)分析國內採用旋轉式鉛球投擲技術與背向滑步式鉛球投擲技術之優秀鉛球選手運動學參數,比較其差異。(二)與一些採用旋轉式鉛球投擲技術與背向滑步式鉛球投擲技術的世界級選手之運動學參數互相比較。方法:使用3D攝影分析,兩台Redlake高速數位攝影機(125Hz)同步截取記錄鉛球選手的三維投擲動作資料。所得的影像資料由Kwon3D 3.0動作分析系統進行直間線性轉換(DLT)與各運動學參數的運算。結論:國內選手旋轉式投擲開始的準備動作和傳遞動作無法提高鉛球的速度,是影響投擲出手速度的最主要因素;旋轉式投擲動作較佳的選手,傾向於有較大的轉矩表現;投擲表現較佳的選手,在最後用力階段會有較大的鉛球速度改變;旋轉式投擲動作獲得較背向滑步式投擲動作多的身體角動量。建議:在旋轉式投擲技術方面-開始準備階段就要加速鉛球;扭轉他們的軀幹以預先伸展肌肉群;在傳遞期和最後用力期增加鉛球的速度改變。在背向滑步式投擲技術方面-儘量提高在右腳第一次離地的鉛球速度;增加滑步後進入傳遞階段的流暢性,以利於加速鉛球。Item 高中羽球選手不同殺球動作之三維運動學分析(2003) 張少遜; Shaw-Shiun Chang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高中羽球選手不同殺球動作之三維運動學分析 研究生:張少遜 指導教授:黃長福 博士 摘 要 本研究是以三維空間攝影,針對八名平均身高174.1公分,體重67.3公斤,年齡18.4歲,全國中學運動會羽球項目第三名的高中羽球選手,在實施模擬移位原地殺球與跳躍殺球動作進行運動學分析。旨在了解及探討不同殺球動作擊球時之三維運動學參數。本實驗以Redlake 高速攝影機二台,以250Hz拍攝、Motus影片分析軟體、SAS 8.02版統計分析軟體計算分析,以相依樣本t考驗檢驗殺球與跳殺的運動學參數關係,得到下列結果: 一、高中羽球選手之殺球與跳躍殺球,因跳躍的動作而增加擊球的高度,使得飛行角度跳殺大於殺球。 二、不同殺球擊球點離地面的高度,跳殺高於殺球。 三、從重心最低點到擊中球瞬間的重心最低高度、最低重心高度與身高比、 擊球霎那重心高度、重心提昇高度、擊球時重心與身高比、前後位移距離、重心移動合速度及動作時間,跳殺變化明顯高於殺球,主要因深蹲及起跳的動作的所造成的。 四、從羽球的擊球高度與重心高度距離、水平距離、擊球之上肢段各關節角度的平均值相近,顯示高中羽球選手不論殺球或跳殺的擊球動作俱有一致性。 五、高中羽球選手擊球時,上肢段的肩關節較為伸展,肘關節角度較為彎曲,且手腕的角速度較快,扣腕動作明顯,有利於球速。 關鍵字:運動生物力學、羽球、殺球、跳殺、運動學、三維空間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