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環狀運動對女性健康體適能之影響(2012) 張永明; Yung-Ming Chang目的:探討12週環狀運動、階梯有氧及油壓阻力運動課程對於年輕女性健康體適能的影響。方法:將45名坐式生活女性(24.3±2.9yr; 160.6±5.2 cm; 55.9±6.7 kg)隨機分派成四組,分別為環狀運動組(n=14)、階梯有氧組(n=10)、油壓阻力組(n=11)與控制組(n=10)。除了控制組外,其他三組進行每週三天,每次30分鐘,運動強度60-80% HRmax的運動介入課程(包含5分鐘熱身活動、20分鐘主要活動與5分鐘緩和伸展活動),控制組則維持原本的生活型態。各組於運動訓練前和訓練後,施以身體組成、坐姿體前彎、上下肢肌力與肌耐力、800公尺跑走等各項檢測。統計方法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各組之效果差異顯著性。結果:在各組的前後測比較之下,環狀運動組在安靜心跳率、坐姿體前彎、上下肢肌力與肌耐力及800公尺跑走均有顯著改善(p<.05)。階梯有氧組在安靜心跳率、坐姿體前彎、下肢肌耐力及800公尺跑走等檢測有顯著改善(p<.05)。油壓阻力組在坐姿體前彎、上下肢肌力與肌耐力等檢測有顯著改善(p<.05),而控制組都無顯著變化(p>.05)。經不同組別比較後,環狀運動組在下肢肌耐力改善程度比控制組有顯著提昇效果(p<.05)。結論:在無飲食控制處理之下,運動介入對於身體組成的改善效果不大,但環狀運動結合階梯有氧與油壓阻力運動,對於全面性體適能的提昇,仍擁有較佳的助益。Item 應用跨理論模式促進大專肢體障礙與腦性麻痺學生體適能之研究(2015) 陳勇安; Chen, Yung-An本研究旨在探討以跨理論模式的身體活動介入對大專肢體障礙與腦性麻痺學生在身體活動行為、認知及健康體適能之影響。研究參與者為5位大專學生(1位肢體障礙女生、2位腦性麻痺女生及2位腦性麻痺男生)。自變項為身體活動課程,依變項為身體活動行為與認知及健康體適能。課程介入三個月,並於課程結束後6個月進行後續追蹤。於研究開始、介入後及後續追蹤分別對身體活動行為、認知及健康體適能進行測量。量化資料以描述統計、視覺分析法與C統計進行分析;對運動指導員的相關資料進行社會效度。結果發現:(一)身體活動量、身體活動行為改變階段、自我效能與決策平衡於介入後有提升效果,運動改變方法則以意識覺醒、自我再評估及自我解放為主;(二)身體活動量、身體活動行為改變階段、自我效能與決策平衡於後續追蹤有維持效果,運動改變方法以自我再評估、社會解放及自我解放為主;(三)心肺適能、肌力與肌耐力與柔軟度於介入後有提升效果;(四)心肺適能、肌力與肌耐力與柔軟度於後續追蹤有維持效果。結論:(一)身體活動課程對身體活動量有介入與維持的效果;(二)身體活動課程對心肺適能、肌肉與肌耐力有介入與維持的效果。Item 城鄉原住民國小學童身體活動量與健康體適能之比較研究(2005) 王喬木; Chiao-mu Wang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城鄉原住民國小學童身體活動量與健康體適能之差異及其相關性。本研究以台北縣及台東縣國小四、五、六年級695名學童為對象,城市取樣台北縣4所都會型小學,總計男生160名、女生148名。鄉村取樣台東縣之偏遠國小為對象,擇取6所,總計男生192名、女生195名。本研究以身體質量指數、仰臥起坐、坐姿體前彎、立定跳遠及八百公尺跑走等項目進行施測,並填寫三日身體活動回憶量表。將所得的資料,以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等分析處理,顯著水準為α=.05。研究結果得知: ㄧ、鄉村原住民男學童在身體活動上顯著高於城市原住民男學童,鄉 村原住民女學童在假日身體活動量上顯著高於城市原住民女學童。 二、鄉村原住民男、女學童坐姿體前灣、一分鐘仰臥起坐、立定跳遠及800公尺跑走成績顯著高於城市原住民男、女學童。 三、台東縣六大族群男學童身體活動量上有顯著差異,經Scheffe法 事後比較發現各族間沒有顯著差異,以平均數來看,阿美族男童身體活動量 最大。 四、台東縣六大族群女學童身體活動量沒有顯著差異。 五、不同族群原住民男童在坐姿體前彎及800公尺上有顯著差異存在。 六、不同族群原住民女童坐姿體前彎、仰臥起坐及八百公尺跑走上有顯 著差異存在。 七、原住民男童身體活動量與屈膝仰臥起坐有顯著正相關,與八百公 尺跑走時間有顯著負相關。原住民女童身體活動量與立定跳遠成顯 著正相關與八百公尺跑走時間有顯著負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