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沛晴單簧管學位音樂會曲目解說報告暨規劃理念

No Thumbnail Available

Date

2023

Journal Title

Journal ISSN

Volume Title

Publisher

Abstract

本場學位音樂會以展現不同時期之音樂風格為主軸,曲目規劃包含義大利、德國、法國、俄國以及捷克音樂家及各樂派之單簧管重要作品,研究作品之音樂風格與不同時期發展脈絡,以及音樂語法演奏與詮釋。音樂會以董尼才悌(Gaetano Donizetti, 1797-1848)之《降B大調單簧管協奏曲》 (Concertino for clarinet and chamber orchestra in B-flat)揭開序幕,義大利浪漫主義歌劇的代表作曲家董尼才悌,其音樂作品富有歌唱性之美聲旋律,以及豐富表現性對比樂句,純粹的音樂語法,而非華麗而複雜的和聲變化,適合器樂演奏,能充分展現出單簧管如歌似優美的音色。第二首為德國作曲家費迪南‧大衛(Ferdinand David, 1810-1873) 之《渴望華爾滋之序奏主題與變奏》(Introduction, Theme and Variations for Sehnsuchts-Walzer),素材取自於舒伯特之鋼琴作品,三十六首原創舞曲D.365作品九第二號(36 Originaltanze, D.365 Op.9, no.2)的渴望華爾滋,改編為單簧管作品,將擷取主題進行變奏,發展為豐富多彩的作品。第三首為法國作曲家浦朗克(Francis Poulenc, 1899-1963)之《單簧管奏鳴曲,作品184》(Clarinet Sonata, Op. 184),浦朗克為法國重要作曲家,此曲為紀念好友阿瑟‧奧內格(Arthur Honegger, 1892-1955)所作,作品反映出時代縮影,戰後新的音樂風格玲瑯滿目,而浦朗克追求音樂純粹的平衡與精緻,三個樂章的奏鳴曲,時而憂傷時而亢奮,能體會其蘊含在作品之中的生命力。下半場曲目為俄國作曲家史特拉溫斯基(Igor Stravinsky, 1882-1971)之《給單簧管獨奏的三首小品》(Three Pieces for Clarinet Solo),史特拉溫斯基為二十世紀重要作曲家之一,三首小品篇幅不長,卻蘊含豐富且截然不同之音樂風格,挑戰演奏者於短時間內對於音樂風格之轉換與詮釋。接著是法國作曲家梅薩傑爾(André Messager, 1853-1929)之《競賽獨奏曲》(Solo de concours),梅薩傑爾創作許多輕歌劇作品,這首《競賽獨奏曲》充分展現單簧管於不同音域之音色表現,自由華彩片段能展現演奏技巧,明亮的主題與節奏音型,為風格變化豐富之作品。最後以捷克作曲家馬悌努(Bohuslav Martinů, 1890-1959)之《單簧管與鋼琴小奏鳴曲》(Sonatina for clarinet)作為最終曲,豐富的節奏變化及戲劇性的旋律,作品富有異國音樂風格,與作曲家生平經歷相關,樂曲浮現出朦朧多變色彩,以及其和聲之音色變化令人著迷。整場音樂會曲目包含了義大利、德國、法國、俄國以及捷克作曲家之作品,展現各地區不同音樂風格,研究各作曲家之生平經歷,以及其作品之創作背景,隨著發展脈絡,演奏更接近其時代風格詮釋,貼近作曲家之原意,完整呈現其作品音樂特色與意涵。
none

Description

Keywords

none, none

Citation

Collections

Endorsement

Review

Supplemented By

Referenc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