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17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075
  • Item
    布萊特.狄恩與其中提琴重要作品之探究
    (2023) 呂昭瑩; Lu, Chao-Ying
    史上兼具中提琴演奏者和作曲家身分的偉大音樂家有不少例子,如巴赫、莫札特、舒伯特、德弗札克、沃恩.威廉斯、布利基、辛德密特和布列頓等人,其中僅有辛德密特在兩方面同時達到顯著成就。而今,在我們所處的時代之中,布萊特.狄恩是一位正為古典音樂作品延續歷史、出身且仍維持著中提琴一流演奏家的重要作曲家。本文整理了狄恩的生平,瞭解他從中提琴家到作曲家的歷程,從作品概述中認識他的樂曲種類與豐富想法,以及音樂風格和影響;其後,筆者針對三首中提琴重要作品-《遺囑》(Testament, 2002)、《中提琴協奏曲》(Viola Concerto, 2004)和《赫爾辛格的房間》(Rooms of Elsinore, 2016)進行介紹與分析,實際研究狄恩寫作的精細手法,以對他獨到而深刻的音樂語彙得出更進一步的理解。
  • Item
    論巴洛克音樂演奏風格與詮釋--以巴赫《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為例
    (2022) 周瑾; Zhou, Jin
    巴赫的這部《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作品,在小提琴曲目庫中擁有著無可比擬的崇高地位,是每一位專業小提琴學習者都必須學習和掌握的重要曲目。由於這部作品的創作年代距今已有300年,而當時所處的巴洛克時期,無論從樂器型制、演奏法,再到音樂審美、記譜讀譜習慣等方面,都與我們今天所熟悉的當代演奏法和音樂環境有著極大的差異。並且,由於巴洛克時期樂譜的譜面信息相對較為「乾淨簡潔」,作為當代學習者,若沒有充分了解巴洛克時期音樂的背景與風格特點,很容易對這部作品的理解和演奏產生「誤讀」。本文基於樂曲創作年代的音樂社會環境,分別從18世紀初巴洛克時期的音樂背景及小提琴演奏法兩方面,綜合歸納分析巴洛克時期的小提琴演奏風格與方法。隨後以此為方向,具體分析闡述如何將巴洛克風格運用於巴赫的《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演奏之中,深入研究探討這部作品的音樂內涵。
  • Item
    莫札特歌劇詠唱調中使用G小調之分析與詮釋:「離別」與「悲傷」之情感表達
    (2023) 陳佳慧; Katya
    18世紀的音樂美學與17世紀發展的情感理論 (Doctrine of Affect) 具有密不可分的關聯。此理論著重於描述音樂如何產生特定的情感,從而打動聽者的感受。音樂與情感間的連結與主題 (topic) 息息相關。主題理論 (topic theory) 是由倫納德•拉特納 (Leonard Ratner, 1916-2011) 所提出,關注音樂的風格和類型,隨後由其他音樂學家持續發展。透過主題理論可以了解與舞曲風格相關的每個調性、節奏和節拍所衍生的音樂情感與背景故事。本論文分析擇選於莫札特歌劇中的詠嘆調。莫札特晚年在一些歌劇詠嘆調中偏好使用G小調來形容離別的悲痛之情,而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不難發現G小調的蹤跡。對這些擇選G小調詠嘆調的分析將有助於了解莫札特對於敘事的調性選擇,並更深入地洞察在不同背景和故事下每個詠嘆調的詮釋。
  • Item
    白遼士為「羅馬大獎」競試所創作的清唱劇之研究:《奧菲歐之死》、《海爾敏娜》、《克麗奧佩脫拉之死》與《薩丹拿帕勒之死》
    (2023) 林鄉雨; Lin, Shiang-Yeu
    本論文探討研究白遼士為「羅馬大獎」競試所創作的四部清唱劇:《奧菲歐之死》、《海爾敏娜》、《克麗奧佩脫拉之死》與《薩丹拿帕勒之死》。審視十九世紀初期歐洲南北方之間的文化差異,我們可以看到北方浪漫主義對十九世紀巴黎藝術界所產生的影響,像是莎士比亞文學與戲劇在歐洲掀起的潮流,還有德國文學的浪漫精神傳入巴黎藝文圈的現象,我們進而觀察到當時法國藝術圈的改革派代表性人物,像是美術界有德拉克羅瓦,音樂界有白遼士,他們均創作過同名或者類似主題的作品。本論文希望藉由這些美術與音樂創作在主題來源上的選擇,來做為呼應整體巴黎藝文圈大時代風潮的應證,進而研究出羅馬大獎競試清唱劇在題材選擇上的特點。羅馬大獎乃官方的藝術競試,本質上相當保守。本論文主體的四部羅馬大獎清唱劇,都是白遼士在求學期間為參與羅馬大獎競試所創作的早期作品。在本論文中,特別針對這些清唱劇的戲劇、音樂語法,還有聲樂與樂團之間的配合,來進行分析比較。透過這些分析,我們會看到年輕的白遼士如何在相當保守的比賽體制下嘗試進行適度的創新,也因而顯露出他日後成熟作品中所展現出的特色。我們也藉著針對音樂結構的分析,找出白遼士四首清唱劇的獨特性與其時代意義。
  • Item
    複合唱的發展在彌撒曲探析—以創作《光輝彌撒曲》為例
    (2023) 戴嘉妤; Cherly Susanti
    複合唱的創作概念曾在十六世紀的教會作曲家們中蔚為風潮,我們可從托馬斯‧塔利斯 (Thomas Tallis, 1505-1585) 在1570年左右創作的《寄希望於上主》(Spem in alium) 看到此創作概念的極致,這部作品可稱上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大和最流行的曲目之一,其編制由八個各自擁有五聲部的合唱團所組成。雖然我們尚未能確認複合唱風格的來源,但此風格曾在北義大利作曲家們之間蔚為風潮,並將其運用於多所教堂,其中包含威尼斯聖馬可教堂,因此複合唱風格又稱為「威尼斯複合唱風格」。本論文將討論天主教會中的儀式以及彌撒的固定部分。以萊茵貝格爾 (Josef Rheinberger, 1839-1901) 以及佛漢•威廉士 (Ralph Vaughan Williams, 1872-1958) 的雙合唱彌撒為例,從歷史背景和音樂分析的角度切入,深度剖析探討以複合唱風格寫作之彌撒固定部分的發展。最後,藉由創作《光輝彌撒曲》去實踐複合唱風格以及在其中加入現代音樂的元素。筆者希望藉由使用傳統手法,藉由探究其可能性,去創造一個融合古典及現代合唱架構的人聲聲景,願為教會音樂提供一個新穎的創作理念。
  • Item
    馬悌努《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作品 277》研究與詮釋
    (2023) 簡彤恩; Chien, Tung-En
    馬悌努 (Bohuslav Martinů, 1890-1959) 是一位傑出的捷克作曲家,眾多創作中含有 大提琴編制的,包含五首小品、一首含有大提琴編制的協奏曲、兩首獨奏協奏曲、三 首奏鳴曲及兩首變奏曲(依創作時間及曲種排序),而本文將聚焦於馬悌努的《第一號 大提琴奏鳴曲,作品 277》。筆者在徹底閱讀馬悌努的生平後,認為馬悌努之所以持有著獨特的風格,與他從小的生長環境非常有關,所以在第二章馬悌努的生平中,筆者將其年幼過程花上多點篇幅敘說。本論文共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緒論,包含研究動機與目的,以及研究方向與方法;第二章為馬悌努的音樂風格,概述馬悌努一生生平及音樂風格;第三章為《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創作背景,將提及馬悌努之主要大提琴作品,與《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創作背景;第四章《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之樂曲分析與詮釋,依據樂章數及三樂章之總結分為四節內容;第五章則為整篇論文之結語。
  • Item
    舒伯特《A小調鋼琴奏鳴曲,D.845》之音樂分析與演奏詮釋
    (2023) 陳俐; Chen, Li
    奧地利出生的作曲家法蘭茲.舒伯特(Franz Schubert , 1797-1828)創作了六百多首藝術歌曲,被稱作藝術歌曲之王。其他器樂作品亦有交響曲、室內樂作品、鋼琴作品及許多四手聯彈作品。屬於浪漫主義前期知名作曲家之一的舒伯特,且處於古典樂派及浪漫樂派的交接點,由此能看到屬於古典主義的架構,也有著浪漫主義的優美旋律線,在情感表達上有著自己獨特的方式,在調性轉換上也有著古典時期少有的和聲變化及轉調。本文以舒伯特《A小調第十六號鋼琴奏鳴曲,D. 845》為研究題材,分為五個章節來作研究探討。分別是第一章緒論、第二章創作背景、第三章樂曲分析、第四章樂曲詮釋以及第五章結論。希望藉此能更深入剖析這首奏鳴曲,了解舒伯特的內心世界,並藉由分析及研究資料來強化對於這首作品的詮釋見解。
  • Item
    達流士・米堯《雙簧管協奏曲》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
    (2023) 丁筱凌; Ting, Hsiao-Ling
    達流士・米堯(Darius Milhaud, 1892-1974)是二十世紀重要的法國音樂家與教育家,同時也是法國六人組(Les Six)的其中一員,是六人組中作品產量最大的,主張音樂應該要客觀、不過度渲染,成為當時法國音樂的新氣象,因其本身猶太人的身份及政治因素,晚年到美國發展,並為他的創作開啟世界觀。創作的範疇除了器樂曲、交響樂曲、甚至有芭蕾舞音樂及電影配樂,他創作的速度快,一生創作高達四百多部作品,甚至在晚年飽受病痛折磨之時,仍繼續創作。他替各種樂器寫了不同類型的作品,而為雙簧管獨奏所寫的作品則有,《雙簧管小奏鳴曲》(Sonatine pour Hautbois et Piano, Op.337, 1954)以及《雙簧管協奏曲》(Oboe Concerto, 1957)。本論文所要探討的《雙簧管協奏曲》,為米堯創作生涯晚期的作品,從了解生平與創作風格切入,以樂曲分析的方式理解創作的手法與曲式,進而以筆者在演奏上所面對到的問題與詮釋方法來探討此曲。
  • Item
    巴赫《第二冊鍵盤曲集》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
    (2023) 蕭莉亞; Hsiao, Li-Ya
    約翰‧瑟巴斯提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在歷史中的重要性已無需贅述,其一生的創作與思想,在三百年後的今天仍然歷久彌新,不斷帶給愛樂者們激勵與感動,使更多學者與研究人員投入巴赫的研究之中。本研究以巴赫《第二冊鍵盤曲集》(Clavier Übung II)中的曲目:《義大利協奏曲》(Italian Concerto, BWV 971)與《法國序曲》(French Overture, BWV 831)為主題;首先,探討樂曲創作背景以及作曲家的思想:從巴洛克(Baroque)時期之歷史文化、曲式體裁與樂器編制等面向切入,了解巴赫與當時代音樂活動之間的互動與關聯,進而知悉巴赫創作與出版樂曲的構想;接著,將針對樂曲本身做分析,從曲式結構、旋律和聲、節奏韻律、聲部織度與演奏詮釋等等層面,解析《義大利協奏曲》與《法國序曲》各樂章,並提出使用現代鋼琴演奏巴赫之音樂,需考量的演奏議題以及可能的詮釋方法。最後,在結論章中,會延伸闡述研究生個人觀點,並分享透過研究與演奏巴赫之《第二冊鍵盤曲集》所帶來的學習與啟發。
  • Item
    施雷克《雙簧管奏鳴曲》之樂曲分析及演奏詮釋
    (2023) 呂景文; Lu, Ching-Wen
    古斯塔夫·施雷克 ( Gustav Schreck, 1849-1918 ) ,是一位19世紀浪漫樂派的德國作曲家,也是為音樂教師、合唱團指揮,以下簡稱施雷克。施雷克在德國萊比錫音樂學院(Leipzig Conservatory)是一位享有名譽的音樂理論教師,以及擔任萊比錫聖托馬斯(Thomaskantor)音樂總監,致力於合唱團工作也創作多首合唱曲目也包括清唱劇,他的創作風格時常展現如歌似的優美旋律並善用對位手法,清新自然的風格與當時眾人崇尚華格納的繁複濃烈有很大的對比。施雷克為木管樂器所寫的曲目僅僅只有兩首,即雙簧管奏鳴曲、低音管奏鳴曲,本篇報告將探討作曲家的背景、創作手法及此樂曲的樣貌分析、演奏詮釋,希望讓讀者能有所發想。本篇論文有五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包含研究動機、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目的。第二章為作曲家生平概述、創作風格。第三章為樂曲分析,討論樂曲的架構、創作手法、音樂語彙與風格。第四章為演奏詮釋,講述如何在演奏時更完整地呈現這一首作品。第五章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