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082
Item 金門的人文探索與省思(2004) 林建忠摘要 金門,是我的故鄉。對生長於台灣者,它或只是一個前線戰地,目前是頗熱門的國內旅遊區而已。但對一個離開十九年由金門來台灣的遊子而言,它是我永遠的故鄉。 民國八十四年十月十八日,這一天,「金門國家公園」是國內第一座以維護戰役紀念,歷史文化資產為主,且兼具保育自然資源的國家公園。金門國家公園除了豐盛且有別於台灣地區的自然生態資源,歷代賢德豪傑積累了繽紛的人文資產,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古蹟、宗祠、寺廟、古厝和獨特的風物民俗,在島上隨處可見,形成金門特有之文化景觀。不論是傳統建築景觀、歷史文物或是戰役紀念史蹟,這豐富的人文史蹟皆深具有保存研究及解說教育的價值。 創作的內容大分兩部份,第一部分為金門的民居建築:金門的村落幾乎為自然村,建築上採閩南建築特色,各村落保存完整,除少數為戰爭所損外,可完全呈現金門傳統民居建築。除傳統閩南建築外,民居建築中的洋樓建築也是一大特色,有別於閩南建築,但在金門民居建築中也更有其特殊性及藝術性。金門的傳統民居建築可是金門人文藝術景觀中最為引人注意及最普通性,也是最重要的一環。台灣因現代化,鄉村景觀保存就不如金門的完整,所以在創作上金門的傳統民居建築便為首要內容。第二部分為有金門守護神之稱的「風獅爺」在金門的特殊意涵。金門因是孤懸在海上的小島,島民在許多不確定因素下,對信仰往往特別虔誠。 在創作過程中,雖大多以具象的形體來描寫,但真正在具象的陳述背後畫面中不單純是事物的描寫,而是希望透過繪畫中豐富的色彩與形體,表達出對建築或風獅爺更深刻的意義,部份以局部特寫手法,表現金門建築原貌,並由傳統表現手法,引出鄉土之美,背後也是對現代金門的未來做一省思。Item 島嶼神話─張克享創作論述(2009) 張克享; chang ko hsiang摘要 島嶼在地理特性上本身即存在封閉性及開放性的兩個矛盾的對稱性,而台灣社會在物質及精神層面也同時存在類似的矛盾對稱性。這種對稱性令人感到困惑卻又著迷,這種對於生存環境的感受即成為筆者創作此一系列作品主要動機。在實際創作之前,筆者先行閱讀台灣這個島嶼社會,閱讀的方式包含了實際現象的觀察及神話文本閱讀。 在觀察台灣社會的重點在於尋找在這種社會氛圍下的群眾集體意識行為,本文以台灣民間信仰現象作為切入社會的角度加以分析,對台灣諸多具有「類原始性」的社會行為或意識加以討論。討論的重點在於民間信仰所反映出的台灣社會現象,其中包含了台灣宗教心靈所呈現的神聖與世俗對話關係,及原始色彩濃厚的巫醫心理治療。另外對於民間信仰所特有的符咒靈驗的功利色彩以及神奴性格,其對於群眾心理造成的影響是另一個觀察重點,並希望由其中找到造神信仰。 除了觀察資料的解讀之外,本文加入了神話文本分析。將當代社會現象與古老原始神話加以結合,作為後續實際創作的文化養分。 配合解讀現象所採用的神話主要是人類起源及洪水兩大神話系統,在人類起源系統除了人類誕生的命題之外,關於物種起源及人類變形議題也是相關的討論範圍。洪水神話則是強調物種消失及再生的圓形生命觀。藉由神話系統文本分析及台灣民間信仰現象觀察,筆者的創作過程亦分為兩個領域同時進行創作,一是採用文字寫作,創作出「島南殘篇」及「巫歌神詩」兩本神話記事及詩歌之作,分述天地創生及人類演變及天地滅絕等情節,藉以鏡射台灣這片島嶼。另一則是實際繪畫作品創作,以眾多人形流動來描繪詩歌中所述及的神話情景及背後象徵意識。以詩歌及繪畫同時創作的方式,使本次創作作品在繪畫的表現之外,同時具備史詩的神聖性及敘事詩特有的時間性美感。 關鍵字:島嶼、神話、巫信仰、萬物同源Item 存在與荒謬:音樂劇「徒勞無功馬戲團」創作研究(2014) 陳宣義; Chen, Hsuan-I福音劇具有悠久歷史及傳統,在聖誕節期演出的聖誕劇更是其發展重點之一。東吳大學安素堂劇獻委託筆者製作音樂劇《徒勞無功馬戲團》,期予能創作一齣結合神學、哲學及藝術高度的作品。本文從聖誕劇歷史脈絡來整理固有表現及可能發展性;並從哲學角度切入,探討荒謬與存在主題有關的哲學思想。以存在主義中的齊克果(Søren Kierkegaard, 1813-1855)及卡繆(Albert Camus,1918-1960)為例進行文獻探討,前者為有神論、積極性存在主義的代表;後者是揭發人生荒謬性的文學創作家。最後是貝克特(Samuel Backett, 1906-1989)與荒謬劇場的文獻整理分析,將哲學思維帶入劇場藝術創作中。 本研究以「徒勞無功」主軸發想,運用「馬戲團」概念為形式創作音樂劇,藉由相關創作的文本分析,引用其中表達存在與荒謬性的手法,綜合應用進行二次創作的轉化。並運用藝術指導的專業於戲劇創作歷程中,將欲表達之價值觀與意境具象化,透過視覺傳達設計方法將主題內容做有效傳播。 本創作實際演出兩場,以檢視研究成果。為達到福音劇目的,先解決人不覺得需要神的問題,利用存在主義角度呈現人生的存在與荒謬性,引發觀眾思考背後意義,帶出基督信仰的救贖觀。本研究將理論與實務做整合,以藝術指導專業為統整,展現存在主義精神的時代性與在地性,並開創了福音戲劇的新格局。Item 樹蔭花間情─施素雲創作論述(2018) 施素雲; Shih, Su-Yun本研究取材自筆者在北宜路上的居所和郵局辦公室周圍環境的四季變化之花、樹以及所見所聞作為論述的題材,並從形式與內涵方面去探討傳統水墨與現代水墨的異同與演變過程。 在形式上,現代水墨已跳脫傳統水墨的技法,但是在精神上,現代水墨能仍保有傳統的美學觀以及基本的筆觸用法。然而,筆者是以傳統和現代合一的水墨技法加上個人生活環境的體驗,以及後現代技法共同融合而成不同的風格,把在北宜路上的四季花、樹表達出來。 筆者以本文第一章「緒論」為開端,談論有關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還有研究範圍與限制。第二章創作的理論基礎,將敘述水墨畫從古典到當代的演變過程,以及花鳥畫的寫生造境和象徵與表現。第三章談到個人的創作觀點與理念,把北宜路上的人文景觀與花鳥的特色和創作內容的呈現表達出來。第四章個人的創作實踐與作品分析,藉由作品的分析說明筆者的創作理念與實踐的成果。第五章結論,是回顧作品創作與前瞻,從作品中所得到的經驗和體會以及對未來有何影響等拙見,希望能為文化藝術盡一份心力。Item 簡約風格包裝設計研究(2013) 張瑞玫; Chang Jui Mei摘 要 簡約設計(Minimalist Design)是源於20世紀初期的西方現代主義,特色是將設計的元素、色彩、原材料簡化到最少的程度,但對色彩、材料的質感要求很高,強調一切精簡到極致,保留最精華的部分。因此,簡約的設計通常非常含蓄,往往能達到以少勝多、以簡勝繁的效果。誠如歐洲現代主義建築大師Mies Vander Rohe的名言: 「少即是多」(Less is more),被認為是代表簡約主義的核心思想 (The core ideas)。 商業包裝作為溝通生產者與消費者的一道橋樑,它隨著科技與生活水平的發展,其設計理念亦不斷的更新;包裝設計歷經由繁到簡、由複雜到簡約的發展過程。尤其,包裝在商業的刺激下,朝向著多元豐富的型態變化,甚至是過於誇大複雜形式表現,這種過度重視外表包裝的商業風氣與不當的消費習慣,形成過度包裝造成環境生態的負擔。故此現代生活型態漸趨繁雜的社會裡,人們尋求簡單、回歸自然自在生活,簡約風格的設計在建築、空間、產品、平面各領域中成為流行風尚,並影響著人們的思維觀念、價值觀以及生活觀念。簡約風格以簡單的視覺語彙,實現事物本質的精神與現代人冀望簡單樸實的心靈層面不謀而合。 因此,本文以簡約風格為研究之主旨,其目的即在探討當代簡約風格在包裝設計中所具備的內涵與外在表現手法,作一根源性的探討,藉由這種考察本文試圖釐清下列議題:(1)現代「簡約」風格的包裝設計在不同領域表現之方式如何;(2)實現「簡約」風格在包裝設計的環保意識,創作符合現代環保精神的包裝設計;(3) 「簡約」風格的包裝設計融入現代科技RFID的新包裝概念,使包裝走向新的科技領域。 如果說設計的本質是排列、連結各種事物的活動,這樣的發展,表面來說,即從複雜的社會文化走向簡單的人類「天生」的知覺,這現象似乎很符合簡約的字義,更得以減少視覺和心靈的負擔。Item 回憶中牽絆─王心穎繪畫創作研究(2018) 王心穎; Wang, Hsin-Ying本創作研究由筆者自身的生活經驗出發,回憶、反思與探究自我,探尋筆者內心牽絆之情。以恐懼為回憶的觸發點,探討自己成長過程的內心轉變與筆者回憶中的牽絆。在回憶裡找尋自我,透過創作作品回歸、紀錄與紀念筆者生命中的牽絆,來達到心靈的寄託。 第一章緒論,說明了此論文主題的研究動機與目的,並訂定了研究方法、架構與研究範圍和限制。 第二章文獻探討與學理基礎,以自身回憶與經歷出發,從心理學的角度探討自身成長的內心變化,在延伸出內心的恐懼之心裡,並且探討恐懼為人類情感的出發,透過心理學的思維探究恐懼之心理如何產生與對我們的影響,並探討藝術家如何透過繪畫的表現安撫內心的恐懼或面對自己內心的恐懼。此章節也探討藝術家如何透過象徵與符號表達畫作的寓意,並且探討與筆者相關的繪畫風格與理念的超現實主義。 第三章創作實踐,說明筆者的創作理念、內容、表現形式與技法和媒材的應用。在說明筆者的創作模式與歷程中,述說筆者以透過自己的繪畫創作來表現內心的恐懼,並表現因恐懼而產生的牽絆如何影響筆者的內心成長。 第四章作品說明與解析,進一步的說明每一件作品之創作內容與形式,如何透過不同的象徵與符號表達出每件作品的故事與寓意。 第五章結論,筆者總結此創作研究的研究成果及創作心得。Item 探究色彩知覺障礙者之藝術表現與學習特殊性(2023) 程威儒; Cheng, Wei-Ru色彩知覺為判斷色彩的能力,是不同波長的光提供進入眼睛的物理刺激,並引起色彩的感覺與辨別的動作。一般人的色彩知覺能讓視覺感受到豐富的色彩變化,能看見不同波長的光。但是色彩知覺障礙者因爲辨識系統中有缺陷,而影響了其色彩知覺。本研究旨在探討色彩知覺障礙者的藝術表現以及在藝術學習中所遇之特殊性,為了解色彩知覺障礙與藝術表現、學習方面的關聯性,而發展出相關的研究目的與問題。研究方法採用深度訪談法為主要研究方法,並以主題分析的方式進行資料分析。本研究選取五位色彩知覺障礙者為研究對象,主要探討問題為:一、色彩知覺障礙對於日常、繪畫、學習上有何種影響?二、色彩知覺障礙者之繪畫表現特徵為何?三、色彩知覺障礙者學習美術的特殊性為何?目的為理解色彩知覺障礙者之藝術表現與藝術學習之特殊性。根據本研究之探究結果,歸納如下結論:一、色彩知覺障礙在日常、繪畫、學習上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日常中色彩知覺障礙的影響並不大、繪畫上侷限於再現色彩的項目上,特別是在學習水彩項目上、而在學習上,對於精準的顏色辨認會有困難,需要花費較長時間來辨識。二、色彩知覺障礙者的繪畫表現與使用色彩方式有其獨特性,對於所見與所繪的色彩會有差異,並以後天既定的色彩印象進行繪畫。三、色彩知覺障礙者在美術學習需有後天的輔助,無論藉由他人或是工具的協助,對於色彩辨識能夠較順利的進行。關鍵字:色彩知覺障礙、藝術表現、藝術學習特殊性Item 來楚生篆刻藝術研究(2001) 李德斌本論文的研究範圍,最主要在於討論來楚生的生平事蹟和篆刻藝術的風格分析,關於其書法和繪畫部分的論述,則是採輔助說明的方式,而非研究的主軸。 至於篆刻作品的選擇,則是從其早期印譜,一九三四年的《楚生印存》一直到晚年所作的作品(主要收錄在《來楚生自用印存》一書),作品中包含了肖形印和文字印。印拓的採用,以原鈐本為主,鋅版鈐印本為輔,次則採專譜印本及散冊印本。本論文的研究架構共分六個章節,以下茲分別簡介各章節的主旨與摘要: 第一章 緒論。將本文之研究動機、目的作主題訂定,說明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範圍的設定,並回顧前人的相關文獻研究成果。 第二章 來楚生的生平。主要針對說法不一的生卒問題和生平事蹟,如經歷、學術研究、社團活動、個人字號等問題作一番釐清和考訂的工作。而這些問題的探索背景,則是依據當時的整體文化狀況和時代脈絡下去作通盤的考量。 第三章 來楚生篆刻藝術探源。本章主要是針對來氏篆刻作品本身所表現的型式、審美取捨態度或是邊款的文字說明來作師承上的探討。方向則主要從「印內求印」與「印外求印」兩種角度去思索。「印內求印」的取法方式又可析為對古印式的取法和明清篆刻流派的師承。前者如先秦古璽、兩漢及魏晉官私印、元押等古印式,後者則如鄧派、浙派、吳派等印學流派;「印外求印」則主要是以其他的古文字形式來作為創作的借鏡,如銘文、磚瓦、石鼓、詔版、碑額、漢畫像等。至於來氏與同時代印人之間的師承、交遊和彼此間相互影響所導致而成的風格變化,亦是本章討論重點之一。 第四章 來楚生篆刻藝術風格分析。本章乃是依來氏作品本身的型式演變而將其印風作階段性的分期,即摹擬期、蛻變期、沈潛期以及老辣期。依不同時期的特色和遞嬗的軌跡作一個完整的藝術發展呈顯。除了階段性的分期之外,亦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去切入其創作的整體風貌;藉由刀法、製作方式、章法、款識等的互相應照,期能構組出來氏篆刻藝術的特質與豐富內涵。此外,對於來氏的印學理論<然犀室印學心印>亦將深入研究,探討其與明清印論的取法借鑑關係。至於民國間印論的相互比較分析,亦是本節論述重點之一。希望透過實際的作品和創作指導的理論相結合,可以呈現出來氏作品中的完整意涵及其獨特的篆刻審美思維。 第五章 來楚生肖形印研究。肖形印如同文字印,在先秦兩漢時達到最高點的發展,此後便逐漸落沒,清季雖偶有印人刻製,皆屬遊戲性質,一直到來氏,才將肖形印的量與質提高到與文字印同樣的高度。故本章擬對中國肖形印作探源的工作和清末民初肖形印的概況作縱向的聯結整理,再針對來氏的肖形印創作來分析,諸如取法師承、技法特色和構圖的創作審美剖析;而與同時期印人的肖形印作比較,則可助我們對來氏肖形印作的特質有更深層的了解。並透過此認知來了解現代篆刻中,來氏肖形印對現代肖形印創作的影響。 第五章 結論。依據上述探討過程,對來楚生篆刻藝術的各個構組因子作綜合性的整理和歸納,以歸結出其篆刻藝術的歷史性成就和對現代藝壇的意義。Item 台北市國小視覺藝術教師教學評量現況之研究(2007) 王晶瑩; Wang, Ching - Ying摘 要 本研究以台北市國小未兼任行政職務及級任導師之中高年級視覺藝術科任教師為研究對象,以探討台北市國小視覺藝術教師實施教學評量之現況,並了解教師實施評量時所遇到的困難有哪些。採用問卷調查與訪談法,用以了解教師採用各種視覺藝術教學評量方式之現況,及教師認為遇到的困難有哪些,以兼顧量化的普遍現象及質性的教師意見。本研究之研究工具為教學評量現況調查問卷及教師訪談大綱,教學評量現況調查問卷包含基本資料、實施評量現況、遇到的困難三部份;訪談大綱則針對教師認為執行教學評量遇到的困難而設計。 本研究結果發現:台北市國小視覺藝術教師學歷及視覺藝術相關科系畢業者比例均偏高,足見教師具一定程度之專業水準。而教師使用視覺藝術教學評量之現況可依「使用頻率」與「使用人數」分成三型:「頻率--人數反比型」、「頻率--人數正比型」、「頻率--人數不規則型」三種。「頻率--人數反比型」指使用人數與頻率成反比者,包括紙筆測驗、書面報告、學習單評量、學生自我評量、檔案評量、同儕互評六種;「頻率--人數正比型」指使用人數與頻率成正比者,包括實作評量、教師平時記錄、作品展示,此三種也是使用人數最多、次多與第三多者。「頻率--人數不規則型」指使用人數與頻率折線成不規則之狀態,僅口語評量屬之。此外,教師呈現教學評量之方式亦多元。但教師遇到的困難廣而多,不外乎教育行政、學校行政、班級經營、學生表現及影響因素等層面。但研究對象的背景因素卻與教師是否使用十種教學評量方式無關。Item 民初「畫學衰落」論述的產生與變遷─以康有為《萬木草堂藏畫目》為核心(2016) 吳佳靜; Wu, Chia-Ching本論文以康有為(1858-1927)完成於丁巳年(1917)十月的《萬木草堂藏畫目》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同時嘗試探究民初「衰落」與「畫學」這兩個詞彙的主要意涵與使用情形,藉此進一步分析康有為的藝術觀點及藏畫目中的「畫學衰落」論,在哪些層面對民初藝術界產生了實際的影響。 本篇研究首先耙梳清末民初文藝界所面臨的身分與環境轉型的因素,並將研究聚焦於晚年的康有為與其藝術書寫。由清末到民初,舊士人在政治變革、社會變動與西方知識影響的情形下轉型為新式知識分子,並對文化藝術界產生實際的衝擊,而此時的藝術論述,亦因傳播媒體的擴增、關懷焦點的改變以及求新求變的時代氛圍,解構了清末以前趨向單一化的論述,促使中國美術產生一系列的現代化轉型;另一方面,透過文獻分析可知,豐富的海外覽遊經驗與對民國成立的抗拒,對康氏中晚年藝術書寫在主題與立論的概念建立,有著相當重要的影響。 其次,本文嘗試關注《萬木草堂藏畫目》的成書問題。除了討論此書的命名、編輯形式、內容以及出版物的差異之外,藉由其所留存的書籍文章以及與文藝界學生的交流可知,此書的一大撰述目的,是為了提供繪畫研究,且讓學生能夠藉由畫目向其借閱其中的繪畫藏品,學習中國繪畫在不同時期的風格。最後,本文探討「畫學」與「衰落」二詞在民初的應用方式與意義變遷,康有為所使用的「畫學」與「衰落」用語,在民初具有不同於傳統意涵的新意,且反映著此時知識分子們接納新知、回應傳統的情況。康有為的「畫學」,不僅指向現代概念下的「學門」,並成為國家文明發展中不可忽視的一環,其「畫學衰落」論,更深刻影響了劉海粟、徐悲鴻等門生的藝術理念。 本研究認為,康有為在《萬木草堂藏畫目》中,透過對中國歷代繪畫的問題診斷,尋訪中國繪畫在世界變遷中仍能持續進化不止的有效藥方,而「畫學衰落」論的提出,並非為了貶抑中國繪畫的價值而迎合西方風尚,亦非耽溺於傳統經典價值,而是試圖在不變的沉滯之中,以突破性的做法找到中國繪畫再度前進的動能,與可能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