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施淑芳"
Now showing 1 - 20 of 28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ccess to Healthcare for Infertility Problems under Taiwan’s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Program(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15-06-??) 陳麗光; 施淑芳; 林陳立; 楊惟智; 郭耿南; Likwang Chen, Shu-Fang Shih, Chen-Li Lin, Wei-Chih Yang, Ken-Nan Kuo國內目前對於有多少婦女曾經因不孕症困擾而至全民健保體制內尋求諮詢或治療,以及對於該族群之相關特性並不是非常了解,因此,本研究目標為了解國內因不孕症困擾而求醫之婦女人數以及其社會人口學特性與相關疾病。本研究運用2005年全民健保承保抽樣歸人檔進行分析,篩選2005年1月1日年齡為20~49歲191,917位女性之資料,確認這些婦女是否在2005至2009年間就醫科別為婦產科,且門診處方、治療明細檔及住院醫療費用清單明細檔中其任一國際疾病分類號為628之就醫資料,再進行歸人分析。本研究估算曾因不孕症困擾求醫之婦女人數,並運用羅吉斯迴歸分析法分析與婦女尋求不孕症醫療之相關因素。本研究結果顯示,臺灣從2005至2009年間,有133,000位婦女曾被下不孕症之診斷。與婦女不孕症診斷相關的前三項就診次數最高的婦女疾病為月經異常病患及其他生殖道之異常出血、卵巢功能障礙、子宮頸、陰道及女陰之炎症。較高社經地位之婦女比低社經地位之婦女更可能尋求不孕症之治療。雖然臺灣生育率很低,但仍有許多婦女曾因不孕症之困擾尋求醫療協助。與不孕症相關之疾病以月經、卵巢、子宮頸及陰道相關疾病居多,建議未來推動病人衛生教育或健康促進計畫時,可強化婦女對於不孕症相關疾病之了解,或強調健康行為影響生育健康之觀念。未來可更深入了解不孕症婦女後續生育之狀況。Item 七年級睡眠教育課程設計與發展-以臺北市某國中為例(2017) 馬慶宇; Ma, Ching-Yu研究背景:晚睡及睡眠不足是青少年常見的睡眠問題,且與其生理發展、心理、社會層面的健康有關,甚至會影響學業表現及提高成年罹患憂鬱症的風險。為改善青少年睡眠健康,國外已有校本之睡眠教育課程且證實可提升知識、增加睡眠時數,以及改善睡眠不規律之問題。然而,根據過去研究顯示學生於介入後仍難以維持好的睡眠行為。近年來,歐美國家更積極朝向結合行為科學理論或教育理論研發學校睡眠教育課程,反觀國內,目前並未將睡眠納入重點教學內容。 研究目的:本研究欲設計七年級學校睡眠教育課程並進行教學,評估該課程對學生日間嗜睡之影響,並透過課程評價,瞭解課程實施後,學生於每堂課所習得之睡眠知識與促進睡眠健康之自我效能改變情況。 研究方法:本研究為單組前後測實驗設計,課程設計乃參考過去文獻並透過質性訪談七年級學生及家長規劃課程初步內容,再依據需求評估問卷之結果修正課程內容。本研究透過立意取樣選取臺北市一所學校的三個七年級班級進行教學介入並評估課程實施之成效。本研究以生活技能為導向設計3堂睡眠教育課程,其中第二堂至第三堂課一周期間由學生實際執行改善睡眠行為實驗。本研究透過具良好信效度之兒童日間嗜睡量表評價課程介入之成效,並使用成對樣本t檢定評估學生在介入前後日間嗜睡程度的差異。此外,本研究亦透過自編問卷進行過程評價,包含睡眠知識與自我效能提升狀況以及學生對課程及教師之回饋。 研究結果:本研究研發之課程,第一堂課旨在提升學生對睡眠問題的覺察並瞭解睡眠的重要性,最後藉由小組討論,瞭解影響其學生睡眠之因素。第二堂課則是介紹睡眠質量,常見的睡眠問題,並教導時間管理技巧、睡前放鬆技巧,以及相關睡眠衛生策略。第三堂課則是請學生思考過去執行一週的改善睡眠習慣實驗之反思,並以小組討論過度使用3C產品之危害與改善策略。經過三週的睡眠教育課程教學,整體來說學生的日間嗜睡程度有顯著改善(n=66, p<0.001),且根據課後的過程評價中,亦發現在第一堂睡眠知識的教學後,學生在睡眠相關知識的得分有顯著提升(n=65, p<0.001),然而,在自我效能方面,本研究發現上完第一堂課及第二堂課後,所有學生對於執行有益睡眠健康之行動之自我效能未達統計顯著。 結論與建議:本研究所設計的以生活技能為導向的七年級睡眠教育課程,經教學介入後,確實可降低日間嗜睡程度。根據過程評價的結果顯示,經第一堂課程實施後,可顯著提升學生對睡眠的相關知識,然而,學生對於執行有益睡眠健康之行動之自我效能則並未顯著提升,究其原因可能是教學時間不足及學生在操作時間管理技巧或問題解決法後可能發現其它阻礙因素。因此,本研究建議未來課程內容中宜強化於練習時間管理技巧與問題解決法後,引導學生反思與改進,以提升學生執行有益睡眠健康之行動之自我效能。此外,在第二堂課與第三堂課的生活技能教學,可改以問題解決法的教學為主,找出可行的解決方法後,再練習時間管理技巧或自我覺察與自我監督等技巧,以提升學生落實改善睡眠習慣之信心。最後,建議未來宜鼓勵學生執行睡眠行為改變實驗,並邀請家長支持學生的行為改變實驗,給予適當的提醒,以提供學生執行睡眠行為改變實驗的社會支持。Item 以健康信念模式探討婦女未來補施打德國麻疹疫苗之意願及願付價格之相關因素研究(2015) 賴欣沛; Lai, Hsin-Pei摘要 研究目的:探討影響德國麻疹陰性婦女未來補施打意願與願付價格之相關因素。 資料來源:本研究運用臺北市衛生局「婦女補接種疫苗以防治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胎兒之行為影響因素探討:以健康信念模式為框架」計畫之次級資料進行分析。該計畫係依據健康信念模式編製問卷,問卷中各構面之專家內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 Index, CVI)值均為0.95以上,信度檢驗Cronbach's Alpha值均為0.7以上。該計畫針對民國101至102年臺北市婚後孕前健康檢查資料庫及民國99至101年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的孕產婦資料庫中,檢查德國麻疹抗體為陰性的婦女共139位進行問卷調查。本研究乃自該資料中選取產前檢查德國麻疹抗體為陰性的婦女且至調查時點仍未補接種者共99位為研究對象,在扣除研究變項缺失值的個案後,共88位做為探討影響未來是否願意補接種之研究樣本,89位婦女則做為分析影響未來補施打德國麻疹疫苗意願程度之研究樣本;此外,共89位個案則做為進行影響其疫苗願付價格相關因素分析之樣本。 方法:本研究除運用敘述統計外,亦運用相關係數與關連性強度檢定自變項與德國麻疹陰性婦女補接種德國麻疹之意願及願付價格之相關性及關係強度。此外,針對依變項之特性,本研究分別運用迴歸分析、順序羅吉斯模型(ordered logit model),以及羅吉斯迴歸分析(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探討在控制社會人口學變項、過去疾病狀況與疫苗使用狀況、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與德國麻疹相關知識之情況下,影響德國麻疹陰性婦女未來補施打意願及願付價格之相關因素為何。 結果:在控制其他因素之下,自覺障礙性越低,未來補接種意願之可能性越高(OR=1.29; p=0.012);自我效能越高,未來補接種意願的程度越高(p=0.013);此外,願付價格的平均為NT$1,395.51,標準差為NT$1,154.08,而影響願付價格之重要因素為每月家戶收入(p<0.01);若將願付價格分為三區間,則影響願付價格之重要因素為每月家戶收入(p=0.003)與全職工作(p<0.05)。 結論與建議:在未來補接種MMR疫苗意圖方面,受到重要他人不支持其施打MMR疫苗、較不擔心疫苗副作用、自覺障礙性低,以及德國麻疹抗體陰性婦女克服施打障礙的可能性,其未來補接種疫苗之意願越高;在願付價格方面,雖然健康信念模式與願付價格無顯著關係,但每月家戶收入為顯著因素。若願付價格分三區間,則受到德國麻疹抗體陰性婦女是否全職工作與每月家戶收入影響 建議未來衛生教育策略,應強化婦女克服他人不知持其施打疫苗之障礙,以及提供疫苗安全性、疫苗的費用等其他資訊,以提升未來補施打意願。若德國麻疹抗體陰性婦女未來需要額外自費補施打MMR疫苗,政府應該考慮財務的可近性以降低財務障礙,亦須為有全職工作者考量時間成本。Item 以理論為架構探討影響孕婦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意圖之相關因素: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為例(2017) 蔡秉修; Tsai, Ping-Hsiu研究背景 接種流感疫苗為臺灣公共衛生上重要實務,孕婦接種流感疫苗能使孕婦自身與六個月以下新生兒減少罹患流感的風險,甚至可以降低六個月以下新生兒因流感而住院91.5%的機率。美國1957年即鼓勵孕婦接種流感疫苗,而且世界衛生組織及其他衛生主管機關皆建議孕婦接種,但大多調查結果皆顯示接種率少於50%。因此,自2008年來,已有許多文獻曾探討影響流感疫苗接種意圖或行為的相關因素,國內則僅一篇碩士論文。其中,運用健康行為科學理論之研究並不多,主要運用健康信念模式,亦有研究輔以預期情緒、主觀規範,以及社會規範。再者,上述研究中,只有少數文獻針對測量接種態度之各構面進行信效度檢驗。 研究目的 本研究驗證以健康信念模式為主之研究架構潛在影響因素與測量題項間之配適度,並利用此架構探討影響國內孕婦季節性接種流感疫苗接種意圖之相關因素。 研究方法 本研究為橫斷性研究,包含量表發展與建構,以及探討孕婦接種流感疫苗接種意圖之相關因素。研究對象為在2016年8至9月期間,於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婦產科候診的孕婦。本研究邀請514位孕婦參與,同意率為70.04%,排除不符合本研究之收案條件之樣本後,共315位有效樣本。本研究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擬定問卷初稿,輔以深度訪談,以及流感疫苗與行為科學領域之專家審查修正問卷,再進行問卷試測後,遂進行正式施測及其信效度檢驗。信效度檢驗包含內部一致性檢驗,以及運用驗證性因素分析檢驗健康信念模式各構面之建構效度,本研究以SAS 9.4版及Amos 21版檢驗之。此外,本研究運用Stata 13版,並以階層式多元線性迴歸探討孕婦流感疫苗接種意圖之相關因素。 研究結果 本研究量表具高度之內部一致性,庫李信度及Cronbach’s α皆達0.7以上。健康信念模式之建構效度達可接受之範圍,χ2/df(即卡方/自由度)為2.269、配適度指標(Goodness of Fit Index, GFI)為0.863、近似誤差平方根(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 RMSEA)為0.064、規範配適度指標(Normed Fit Index, NFI)為0.868、比較配適度指標(Comparative Fit Index, CFI)為0.921。此外,收斂效度及區別效度亦達可接受範圍。 根據多元線性迴歸分析結果,在控制主要自變項及其他變項後,接種流感疫苗的自覺利益愈大(β=0.38; p<0.01)、接種流感疫苗的自覺障礙愈小(β=-0.31; p<0.001)、獲得愈多的行動線索(β=1.18; p<0.001)、接種流感疫苗自我效能愈高(β=0.41; p<0.001)、主觀規範愈高(β=0.58; p<0.01)、擔心程度愈高(β=0.80; p<0.05),以及社會規範愈低(β=-1.16; p<0.05),流感疫苗接種意圖愈高。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已驗證健康信念模式為主之研究工具的信效度。影響孕婦流感疫苗接種意圖之主要相關因素包括自覺利益、自覺障礙、行動線索、自我效能、主觀規範、預期情緒,以及社會規範。本研究建議:為了提升孕婦流感疫苗接種率,應針對這些重要因素設計衛生教育計畫,發展相關單張、海報及影片;此外,應鼓勵醫護人員支持、倡議並參與此接種政策。建議未來研究方向,可進一步瞭解醫護人員對於孕婦流感疫苗的觀點,並透過疫苗接種監測系統評價公費流感疫苗接種計畫之成效。Item 健康行為群聚類別與自覺健康狀況及醫療利用之關係—以臺灣18~25歲成年初顯期族群為例(2014) 葉昱佐; Yu-Tso Yeh研究目的:探討18~25歲成年初顯期族群之健康行為是否有群聚現象,並分析群聚類別與其自覺健康狀況以及急診、西醫門診以及住院等醫療利用之間的相關性。 資料來源:本研究運用2009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以18~25歲成年初顯期族群為研究對象,刪除各子題所使用之研究變項為遺漏值之樣本後,子題一樣本數為2,679人,子題二為2,636人,子題三為2,633人,子題四之急診及住院醫療利用樣本數為2,631人,西醫門診醫療利用樣本數則為2,628人。 方法:本研究使用二階段群聚分析法 (Two-Step Cluster Analysis)依成年初顯期族群之健康行為型態進行群聚分析並加以命名,並以多元羅吉斯迴歸分析探討社會人口學變項與健康行為群聚類別之關係;為瞭解群聚類別與自覺健康狀況之關係,乃使用Ordered Probit Regression分析;在探討群聚類別與醫療利用情況,本研究乃使用羅吉斯迴歸分析法 (Logistic regression)以及零膨脹負二項迴歸模型 (Zero-inflated negative binomial regression model)分析群聚類別與急診、西醫門診以及住院等醫療利用與否以及利用次數之間的相關性。 結果:成年初顯期族群可分為三個群聚類別:菸酒不離族共637人,佔23.78%、飲食不均族有947人、佔35.35%,以及健康保健族,共1,095人,佔40.87%。在自覺健康狀態方面,相較於健康保健族,菸酒不離族 (Coef.= -0.26, P-value=0.00)與飲食不均族 (Coef.= -0.41, P-value=0.00)的自覺健康狀況較差。在有無利用急診醫療方面,相較於健康保健族,菸酒不離族較會使用急診醫療 (OR=1.59; 95% CI=1.14-2.21);在急診醫療次數方面,飲食不均族使用較多次數的急診醫療 (IRR=1.49; 95% CI=1.08-2.05),而健康行為群聚類別與西醫門診、住院與否或其利用次數皆無顯著相關。 結論與建議:成年初顯期族群可以分為菸酒及飲食之健康行為型態之區別。菸酒不離族與飲食不均族均有較差的自覺健康狀況。在醫療利用方面,菸酒不離族較可能會使用急診醫療。而飲食不均族較可能使用較多次數的急診醫療。由於本研究所探討的年齡層屬於較健康的族群,在醫療利用上,雖看出群聚與急診醫療利用之相關性,但受限於資料並無法得知就診之主要原因,且因受限於橫斷性資料,也無法看出群聚類別對後續西醫門診或住院醫療利用狀況之關係,儘管如此,成年初顯期族群身處在青少年以及成人之間的轉捩點,培養健康之生活型態仍為重要之課題。本研究建議,未來在政策上可強化在大專校院及職場的成年初顯期族群之健康促進並設計多重模式的介入方案,針對不同族群進行客制化之健康促進活動。Item 內化問題行為和社會支持與青少年網路成癮的關係:以CABLE計畫為例(2017) 陸皖君; Lu, Wang-Chun目的: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青少年國中時期內化問題行為(憂鬱、社交焦慮、社交孤寂)及社會支持(父母支持、同儕支持)與高中時期網路成癮程度之相關性。 方法: 本研究使用國內兒童與青少年行為之長期發展研究(Child& Adolescent Behaviors in Long-term Evolution,簡稱CABLE計畫)資料庫,以2008年及2011年部分資料進行次級資料分析,研究樣本共1,646位學生。統計分析以SAS 9.4及STATA 13.0進行,統計方法包含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相關性檢定,以及階層式多元線性迴歸分析。 結果: 本研究結果發現,內化問題行為(社交焦慮、社交孤寂、憂鬱)與網路成癮程度達顯著正相關。社會支持(父母支持、同儕支持)與網路成癮程度達顯著負相關。根據多元線性迴歸分析之結果顯示,國中時期的內化問題行為、父母支持、性別及父母教育程度可顯著預測高中時期網路成癮程度。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結果驗證了國中時期的青少年其內化問題行為表現及來自父母、同儕方面的社會支持皆會影響高中時期網路成癮程度。本研究建議父母、教師和其他健康工作者應盡早評估青少年心理狀況,以及社會支持狀況,同時指導學生瞭解心理健康議題及正確解決的方法,如此應有助於減緩後來依賴網路的情形。Item 台灣地區鄉鎮別生育率調節區位之群聚與婦女有偶率對生育率之影響的結構變化(2000-04-01) 陳麗光; 石曜堂; 巫秀美; 潘伶燕; 施淑芳Item 孕婦對產前唐氏症篩檢知情選擇之闡釋—Q方法之運用(2017) 梁艾琪; Liang, Ai-Chi背景:產前遺傳檢驗科技日新月異,不只提升唐氏症胎兒的偵測率,提供更多元的選擇;然而,有關檢驗資訊、檢驗結果與後續診斷之決定,卻可能對孕婦個人或家庭產生衝擊。知情選擇(informed choice)的概念係指在相關的高品質資訊為基礎的前提下,所作出符合決策者價值觀的選擇。目前英國孕婦產前照護指引依循知情選擇的精神,協助孕婦能夠權衡利弊與自身價值觀做出決定,以降低其對篩檢的焦慮感或負面心理影響,反觀國內則仍停留在知情同意之階段。 目的:探索孕婦闡釋唐氏症篩檢知情選擇的方式,及歸納孕婦對唐氏症篩檢知情選擇之闡釋類型。 方法:本研究於臺北市某區域醫院,以Q方法探討孕婦做唐氏症篩檢決定的知情選擇的闡釋,對象為懷孕週數24週以前,且此胎尚未進行唐氏症篩檢的成年孕婦。 結果:本研究共100位孕婦參與。以Q方法可將孕婦分為四類,分別為依賴專業建議型、家庭集體決策型、自信決策型,及女方家庭參與決策型。各類型孕婦對唐氏症篩檢的知情選擇不盡相同,不過孕婦一致認為孩子是兩個人的,應該和伴侶一起做決定;此外,醫療人員提供的資訊也是不可或缺的。 結論:本研究呈現孕婦對產前唐氏症篩檢知情選擇有不同的闡釋,有助於醫療人員依孕婦不同的闡釋方式給予客製化的衛生教育或遺傳諮詢。Item 尊重生命與科學何者重要?(2001-09-19) 石曜堂; 施淑芳Item 從SARS抗疫,談危機總動員(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2003-06-01) 石曜堂; 潘怜燕; 施淑芳; 何維德; 陳迺聖Item 我國九年一貫課程全民健康保險教材內容分析:以國中小健康與體育領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6-03-??) 張家臻; 施淑芳; 董貞吟; 劉潔心; 殷蘊雯; 戴若蕾; Chia-Chen Chang; Shu-Fang Shih; Chen-Yin Tung; Chieh-Hsing Liu; Yun-Wen Yin; Ruoh-Leei Dai我國全民健保制度實施20 年,不僅為民眾高度滿意的政策,亦廣受國際社會肯定。而在過度浪費醫療資源導致保費調漲之際,學者建議需將珍惜全民健保概念從小扎根,才能使健保制度永續經營。本研究目的欲檢視現有教科書全民健保教材內容,作為教師推動健保教育參考。研究發現,國小各階段出現健保教育內容總次數為32 及20 次,篇幅比例為1.59%和0.95%,但內容偏重安全用藥或健康消費等議題,缺乏論述珍惜健保資源或向親友倡議等內涵。而國中階段雖自現有能力指標延伸,出現達47 次,篇幅比例也僅0.45%,在內容方面缺乏「認識全民健保中的急診醫療制度」、「體認國際對全民健保的肯定」及「向家人或朋友介紹全民健保的優點,鼓吹他們善用健保資源」等概念。未來建議將健保教育納入現有主題軸及能力指標,並強化「情意」及「生活技能」面向,增加正確使用醫療資源等題材,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使全民健保制度永續經營。Item 我國九年一貫課程全民健康保險教材內容分析:以國中小健康與體育領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6-03-??) 張家臻; 施淑芳; 董貞吟; 劉潔心; 殷蘊雯; 戴若蕾; Chia-Chen Chang; Shu-Fang Shih; Chen-Yin Tung; Chieh-Hsing Liu; Yun-Wen Yin; Ruoh-Leei Dai我國全民健保制度實施20 年,不僅為民眾高度滿意的政策,亦廣受國際社會肯定。而在過度浪費醫療資源導致保費調漲之際,學者建議需將珍惜全民健保概念從小扎根,才能使健保制度永續經營。本研究目的欲檢視現有教科書全民健保教材內容,作為教師推動健保教育參考。研究發現,國小各階段出現健保教育內容總次數為32 及20 次,篇幅比例為1.59%和0.95%,但內容偏重安全用藥或健康消費等議題,缺乏論述珍惜健保資源或向親友倡議等內涵。而國中階段雖自現有能力指標延伸,出現達47 次,篇幅比例也僅0.45%,在內容方面缺乏「認識全民健保中的急診醫療制度」、「體認國際對全民健保的肯定」及「向家人或朋友介紹全民健保的優點,鼓吹他們善用健保資源」等概念。未來建議將健保教育納入現有主題軸及能力指標,並強化「情意」及「生活技能」面向,增加正確使用醫療資源等題材,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使全民健保制度永續經營。Item 提升護理人員對植髮術後護理指導之改善專案(臺灣醫院協會, 2013-02-01) 羅慧玲; 江玉玲; 詹惠蓉; 施淑芳; 陳麗琴; 李秀蘭本專案目的為提升護理人員對植髮手術後傷口照護及居家護理指導完整性。因此觀察護理人員執行傷口照護與護理指導作業,單位無作業規範、缺乏衛教單及交班機制。返家後再次回診諮詢率高,且擔憂移植的毛囊狀況,影響術後持續性照護品質。因應原因專案成員擬定策略:1.制定植髮術後傷口照護及居家護理指導標準作業規範;2.製作居家護理指導手冊及衞教單;3.多媒體衛教影片;4.製訂護理指導聯繫單;5.專屬換藥室;6.護理人員教育訓練。經過6個月的改善,護理人員術後傷口及居家護理指導認知由改善前72.2%提升到91.5%,術後傷口照護正確執行率68.9%提升至100%,術後居家護理指導完整執行率58.6%提升至97.3%。數據顯示有效改善護理人員執行護理指導的完整性,故應持續推行此專業照護模式,達到預期的術後照護品質。建議應考量整體性醫療及護理評估,彙整個案的需求,後續應將病人滿意度納入護理指導照護品質監測,並延伸主動式術後護理關懷,定期評值與追蹤做為日後研究的方向。Item 政大廣告系--嚴格而溫和的張卿卿(新觀念雜誌社, 2000-07-01) 施淑芳Item 新興傳染病對公共衛生的衝擊與挑戰 – 從衛生政策談因應策略(2004-01-01) 石曜堂; 施淑芳Item 獨居長者健康狀態、社會參與和生活滿意度之關係-以臺北市南港區為例(2018) 林莉玲; Lin, Li-Ling本論文目的在探討獨居長者的健康狀態、社會參與和生活滿意度之相關性。本研究為橫斷式問卷調查,以臺北市南港區健康服務中心管理之獨居長者為研究對象,共發出172份問卷,由公共衛生護理人員採面對面訪談進行問卷調查,簽署同意書並完成問卷訪談者共計131份,完訪率為76.2%。問卷內容包括基本資料、健康狀態、社會參與以及生活滿意度情形。本研究使用電腦統計軟體SPSS 22.0版進行t檢定、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以及多元迴歸分析。 本研究發現,研究對象偏高齡,平均年齡80.2歲(σ=0.87),確實有健康照顧方面的需求,自評健康狀況平均70.31分(σ=15),16.8%可能有憂鬱問題,14.5%有認知障礙、完全獨立者約71%、失能需協助者約34.4%、有衰弱者約28.2%。根據多元迴歸分析結果顯示,研究樣本之IADL、經濟情況及年齡為「社交活動」的顯著相關因子,有38.4%的解釋力;婚姻及年齡為「人際互動」的顯著相關因子,有31.3%的解釋力;教育程度為「活動參與」的顯著相關因子,有23.9%的解釋力;憂鬱程度及教育程度為「生活滿意度」的顯著相關因子,有32.8%的解釋力。 結論與建議:獨居長者之社會經濟地位、身心健康狀態、社會參與皆與生活滿意度有關。故因應人口急速老化,高齡獨居人數增加,政府及相關照護單位應依獨居長者年齡、健康狀態等,未來可規劃分齡、分眾,方便參加之活動,加強高齡友善基礎設施,或增加適當的誘因,來提升獨居長者社會參與與生活滿意度之情況。建議未來照護範圍宜擴及未列冊之獨居長者,並對獨居長者進行長期追蹤,探討社會參與對獨居長者身心健康之影響,提升其生活滿意度,進而達到活躍老化之目的。Item 產婦新生兒照護之需求、搜尋電子健康資訊之行為,及其與醫護人員溝通之探索性研究(2020) 吳亭儀; Wu, Ting-Yi研究背景 隨著科技蓬勃發展,資訊透過網路及社群媒體迅速傳播,網路資訊已成為產婦最主要的健康資訊來源,醫護人員已不再是其健康資訊的唯一提供者。然而,目前國內外對於產婦如何運用網路健康資訊進行育兒照護決策,以及如何影響其健康照護溝通之研究仍付之闕如。 研究目的 瞭解產婦對新生兒照護的需求、如何蒐集、分析、解讀,以及運用電子健康資訊,以及探討產婦電子健康資訊搜尋行為如何影響其與醫護人員之溝通與互動。 研究方法 本研究於2019年8月至9月間於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產後護理之家邀請符合條件之22位產婦參與,共12位產婦接受訪談。研究人員將訪談錄音資料謄打成逐字稿並進行編碼分析,並且以主題方式呈現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 本研究結果如下:(一)電子健康資訊搜尋行為:產婦最關注的是新生兒生長與發育狀況,而學習新生兒照護技巧亦是產婦們的重要需求。上網搜尋電子健康的原因包括產婦發現自身身體出現異常症狀、希望獲得其他產婦之實務經驗以及認為醫護人員提供的健康資訊不足。產婦搜尋皆使用Google搜尋引擎,視健康議題問題之類型以及對於資訊需求的迫切程度來選擇資訊搜尋管道之管道。(二)電子健康資訊搜尋行為與健康照護人員溝通:當電子資訊與醫護人員提供有出入時,產婦們大多願意與主動與醫護人員確認資訊正確性。多數產婦認為電子健康資訊搜尋行為對於其與醫護人員互動溝通是有正面的影響。不論何種資訊管道,對於醫護人員提供之資訊仍較信任,親朋好友提供之資訊僅做為參考不會完全採信,而對社群媒體中所提供之資訊認同感不高。產婦偏好衛教訊息以電子方式傳遞較為方便,不論偏好何者,產婦皆重視「資訊保存之便利性」。 結論與建議 產婦對於育兒照護資訊之需求不僅限於知識也包括技能。對於他人於網路分享或社群網站之訊息,產婦仍會注意資訊之正確性及依據自身的狀況決定是否採納。產婦對醫護人員之信任度較高,且多希望醫護人員能夠主動提供資訊,但認為電子訊搜尋有助於健康照護溝通。建議未來可依據懷孕前中後不同的需求提供一個更易操作及使用之整合性平台,提供實證科學之資訊及建議。Item 職場客製化體重管理介入方案之評價研究-以某企業體重過重員工為例(2018) 王連馨; Wang, Lien-Hsin「職場健康促進」的概念自1970年代開始發展,1979年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工作場所定義為一個有價值的健康促進介入場域,許多研究證實企業推行職場健康促進具有多項經濟及非經濟的效益。 肥胖為全球最普遍的慢性病,研究顯示過重或肥胖者得到慢性疾病之機率,較其他體位者高出45個百分點。2016年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指出,我國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達43%,已居亞洲肥胖之冠。因肥胖而產生之健康風險將影響個人健康、工作效能及整體企業產能;因此,改善員工肥胖問題為職場健康促進首要努力之目標。 目前國內外職場推動的健康促進方案,多為團體制式化的策略,對於對生活型態介入依從性差及克服行為改變障礙意志力低的高健康風險族群,往往達不到預期的健康效益。根據過去文獻指出,職場健康促進計畫之內容應依據目標對象之性質分群,提供客製化及符合個人所需要之資訊內容及介入方案,才能有助於個人行為的改變。 本研究採準實驗設計,邀請某職場企業身體質量指數大於24以上的員工加入本計畫,實驗組27位,對照組24位,實驗組接受為期8週的客製化體重管理方案介入。本計畫運用跨理論模式瞭解研究對象的行為改變階段及介入時適宜採用的對應改變方法,運用客製化、動機式晤談、健康自主管理,以及目標設定等方法設計介入方案,以提高研究對象體重管理信念、行為、自我效能,以及行為改變階段,達到改善體位,降低健康風險之目的。 根據本研究結果顯示,客製化體重管理方案介入對實驗組在提升體重管理信念、改善飲食行為、提高飲食運動自我效能、提升體重管理行為改變階段,以及降低身體質量指數、改善體脂肪率與減少腰圍等方面皆達到統計顯著改善,唯整體介入方案之評價分析結果顯示,介入後,在控制飲食運動自我效能、體脂肪率,以及腰圍於介入前之狀況後,實驗組上述三項指標於介入後並未顯著優於對照組,但體脂肪率及腰圍在後續追蹤與介入前比較,實驗組顯著優於對照組。在身體活動量方面,研究結果顯示,不管是實驗組於介入前後或與對照組比較,都未達統計顯著提升,表示計畫實驗期間內,客製化的介入方案對提高身體活動量成效並不顯著。 整體而言,客製化體重管理方案介入對於改善職場員工體重管理信念、飲食行為、飲食運動自我效能、體重管理行為改變階段、身體質量指數、體脂肪率以及腰圍是有效的方法。建議未來研究者於職場規劃方案介入,應配合企業業務特性,降低環境造成之阻礙因素(如業務旺季),以提高員工執行健康行為的可能性,並可將對象擴及各工作區域的員工,讓本研究的研究成果,回饋於企業,應用於員工健康促進與照護上,以增進員工健康、降低病假率,進而提高團隊士氣、增加工作產能,進而讓企業主更認同職場健康促進是最有效益的投資。Item 育齡婦女未來補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之意願及願付價格之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16-06-??) 賴欣沛; 林陳立; 施淑芳; Hsin-Pei Lai; Chen-Li Lin; Shu-Fang Shih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影響德國麻疹血清抗體陰性之育齡婦女未來補施打意願與願付價格之相關因素。研究對象為2012~2013年臺北市婚後孕前健檢或2010~2012年於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產前檢查,德國麻疹抗體為陰性且尚未補施打者共89位婦女。本研究運用羅吉斯迴歸模型及多元迴歸分析,在控制其他因素下,探討影響德國麻疹陰性婦女未來補施打意願及願付價格之相關因素。研究結果發現,婦女自覺障礙性愈低,未來補接種的可能性愈高;此外,願付平均價格為新臺幣1,395.51元,標準差為新臺幣1,154.08元,而影響願付價格之重要因素為家戶月收入。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兩個結論:一、未來補接種疫苗之意圖受自覺障礙性影響;二、願付價格高低則受家戶月收入影響。建議未來衛生教育策略應強化婦女克服補施打疫苗之障礙性;若採自費疫苗,則需考量降低財務障礙。Item 自全球化看世界生命共同體的反思(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2003-08-01) 石曜堂; 施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