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林秀芬"
Now showing 1 - 5 of 5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中日東海油氣爭議之競合研究(2006) 林秀芬; Lin, Hsiu-Fen能源危機會是下一波影響到國家安全的重大事件,各國無不積極拓展油源或是替代能源的開發與投入,致力在石油儲備機制的建立及能源安全保障,預先將可能的傷害減至最低,對於世界兩大進口油國中國與日本更是如此。 東海油氣田位在中國與日本之間的東海海域上,在1968年聯合國亞洲和經濟委員會的報告及目前的探勘數據顯示儲量豐富,大約有77億頓之多。東海油氣田爭議是發生在中國目前已投產的春曉油田, 因中國、日本東海距離最寬之處也不過僅有360海浬,對於聯合國海洋法規定專屬經濟區域的劃分為以陸地領土為基線起算200海浬來算,中國與日本的專屬經濟區顯有重複,春曉油田距離日本所謂的『等中間線』僅有5公里,故引發日本各界反彈,且因劃界也會牽涉到具有戰略位置與安全問題的釣魚台列島劃分。於是,中國、日本的劃界與能源爭議就此展開。因事涉國家利益加上中國與日本因民族意識問題近年關係冷淡,所以中國與日本針對東海油氣田雖已進行了三輪磋商(至本論文截稿前2006年2月),目前都未有實質進展。 中國對於主權問題一向堅持,東海油田事件對中國而言,非涉主權的架構下並在互惠的狀態,中國曾說可以考慮合作,因為對其而言解決國際紛爭,戰爭不是唯一的選項,而現階段「加入國際社會、開放市場經濟」才是全體中國人民共同努力的目標,而能源的穩定供給才能確保經濟發展不致中斷。能源主管層級的提高與能源政策列入重要指導方針,可以看出中國對於能源問題的重視,因為能源問題將是最有可能制肘中國未來發展的最大關鍵點。中國在2005年的石油對外依存度也已高達42.9%,如何確保油源的穩定供給、提昇能源利用效率及開發替代能源成為中國現階段的重要政策內容。 國土資源貧瘠的日本進口能源高達95%,資源匱乏導致日人對於能源的利用相當有效率。早在70年代末期,因石油危機使日本政府開始推動『脫石油及能源多樣化』,日本在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及節能的效率上成果婓然,致使石油在日本總體能源上降到50%以下。所以東海油氣田的發現對資源貧瘠的日本,可說得來不易,一向注重海權的日本當然不願意輕易放棄,如果能藉由釣魚台列島擴大專屬經濟區並同時達到防堵中國勢力東出太平洋,那更是再好不過的事了。 就東海事件而言,雖說牽涉到劃界與主權問題,解決的方式就因現階段中國與日本的關係停頓而平添許多變數。但因進入全球化,在各國都亟於致力經濟、政治整合,對照中國與日本的關係冷淡,再加入台灣問題、美國因素更使得東亞情勢相對緊張。 本論文就東海油氣田事件中,從劃界與能源爭議來延伸探討影響中國與日本在東海策略中之因素及兩國能源現況、政策與問題到雙方關係的互動來了解東海油氣田事件的發展,來推導出東海油氣田事件未來的方向與可能的解決方式。Item 多元智能應用於國小藝術教育課程之初探(2002) 林秀芬摘 要 面臨新世紀之各項挑戰與變遷,教育必須重新審視個人多元智能之開展,方可造就出能適應未來社會之人才。透過藝術的教育,能對教育現況提供全新視野,是實現多元智能理念最佳管道,而為使藝術教育特質與功能得以發揮,以落實各項智能理念,最重要的便是透過課程與教學。 本研究目的,除了探討多元智能應用於藝術教育之課程設計原則,更實際研發一份教材與評量均符合本土情境之多元智能應用於國小藝術教育課程,將課程實際應用與探討,以作為藝術教育工作者進行多元智能課程研發與教學之參酌。本研究對象為台南市安平國小六年級四十位學生,本研究採文獻探討方式瞭解多元智能應用於國小藝術教育之課程設計原則,並據此進行課程研發,之後,採行動研究方式實施課程,再以觀察法與調查法來瞭解實施結果。 本研究之結果如下: 一、現今藝術教育著重學生與生活之聯繫、強調問題引導與主題教學以使各種知識能整合運用,對學生多元智能的學習與開展,有正面而積極的幫助。 二、教師實施多元智能之藝術教育課程時,如能針對教學環境、學生特質、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等作周全考量,對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師生互動、學生學習都有助益。 三、學生喜歡透過不同智能學習方式來進行藝術學習,其中又比較喜愛兩種智能融合及人際智能之學習方式;此外,學生進行一項智能學習時,常會在潛移默化中也學到其他智能。 四、從評量結果得知,課程中應用之以學生為中心、主題教學、問題核心、多元智能學習、多元智能評量等設計原則對學生智能提升有其成效。 五、大部分學生認為課程中各項智能學習活動對其多方能力提升有幫助,其中又屬將智能學習融入主動探索、切身經驗解決問題的藝術學習方式獲益最大。 六、學生進行藝術課程中各項智能學習與評量活動時,會受到學生個人特質、舊經驗能力、其他智能、及教師教學方式等影響,使其學習成果較為低落。因此,教師應時時考量與反省自己的教學方式,注意學生個別差異,給予學生合宜之教材與教導,以開啟其學習興趣與信心,此外,課程應儘量設計智能公平之評量,讓學生之每種智能可在其運作脈絡中直接評估,如此,才能提供學生適性之教導,學生之多元智能才能得以順利開展與提升。Item 影響技術學院學生中途離校或持續就學相關因素研究-以台北地區技術學院學生為例(2008) 林秀芬本研究旨在探討影響技術學院學生中途離校或持續就學的相關因素,研究問題包括:一、技術學院中途離校學生,其離校的類別、原因及求學經驗現況為何?二、技術學院學生,其持續就學與個人背景是否有關聯性?三、不同背景變項的台北地區技術學院學生,其學術整合、人際整合的程度是否有顯著差異?四、中途離校與持續就學學生,二者在學術整合、人際整合的程度是否有顯著差異?五、技術學院學生其學術整合與人際整合是否有顯著相關?六、技術學院學生其學術整合、人際整合對持續就學是否有不同的預測力?七、技術學院學生,其財務需求、自我效能、學校重視學生福利的承諾對學術整合是否有不同的預測力?八、技術學院學生,其財務需求、自我效能、學校重視學生福利的承諾對人際整合是否有不同的預測力? 為達研究目的,研究者蒐集國內外相關文獻,歸納經濟、心理、組織、社會觀點,本研究個人背景變項包括性別、族群、家庭結構、家庭社經地位、以前就讀的高中(職)學校類型、多元入學方式、有無申請助學貸款、有無領取獎助學金、就學期間打工情形,共計九項個人背景變項。並以財務需求、自我效能、學校重視學生福利的承諾、學術整合、人際整合,做為研究台北地區技術學院學生中途離校或持續就學之相關因素。 研究對象為台北地區13所技術學院日間部四技一年級學生計7773名,取樣中途離校學生102名,持續就學學生705名,共計807名,佔研究母群10.38%。研究方法為調查研究法,研究工具為研究者依據國內外相關量表,自行編製之「技術學院學生求學經驗問卷」,用以調查影響台北地區技術學院學生中途離校或持續就學之相關因素。 本研究結果發現: 一、本研究樣本中途離校學生,離校的類別以自願休學及轉學居多。 二、本研究樣本中途離校學生,離校最主要的原因是志趣不合。 三、中途離校學生的求學經驗方面,本研究樣本中途離校學生學術整合的程度比人際整合低,且有中度偏高的財務需求。 四、技術學院學生其持續就學與性別、多元入學方式、不同打工情形有顯著的關聯。 五、不同背景技術學院學生學術整合差異情形:女生之學術整合顯著高於男生;目前擔任學校工讀生者之學術整合,顯著高於目前沒有打工者以及目前在校外打工者;而目前沒有打工者之學術整合,顯著高於目前在校外打工者。 六、不同背景技術學院學生人際整合差異情形:女生之人際整合顯著高於男生;目前擔任學校工讀生者之人際整合,顯著高於目前沒有打工者以及目前在校外打工者;而目前沒有打工者與目前在校外打工者之人際整合差異情形未達顯著水準。 七、技術學院持續就學學生之學術整合顯著高於中途離校學生。 八、技術學院持續就學學生之人際整合顯著高於中途離校學生。 九、學術整合與人際整合有顯著正相關 十、學術整合比人際整合對持續就學更具預測力。 十一、自我效能比學校重視學生福利的承諾、財務需求對學術整合更具預測力。 十二、自我效能比學校重視學生福利的承諾、財務需求對人際整合更具預測力。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與結論,分別對政府教育機關、技術學院學校、技術學院教師及後續研究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參考。Item 文化科技展演平台經營模式之研究一資源整合觀點(2021) 林秀芬; Lin, Hsiu-Fen4.0新興科技正翻轉著產業生態與結構,帶來高度破壞式創新,但也同時帶來許多嶄新的平台與應用。國外已有許多研究探討沈浸體驗經濟,創造諸多名利雙收典範,其中「文化藝術內容+顯示科技+場域」跨界創新更是為育樂展演帶來一股「沈浸互動體驗」的新趨勢。本研究在於探討文化藝術展演團體所面臨到的困境如何一次性地被解決:軟硬體設備需求、SI技術整合知識、專業分工、空間規劃、整合行銷、售票服務、標準化的營運流程與大型經營管理平台等。以資源整合理論的基本架構與整合程序,創建整合平台—「文化科技展演平台」,而平台之經營模式以管理矩陣六大管理要素、六大層級,進行組合運用,進一步打造出一個完整良好的可被實現的整合機制,即特殊目的專案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進行分階段的經營模式落實驗證。輔以國外成功案例進行文獻探討,找出平台的差異化競爭優勢,創建一個可被複製,層級式、累進式的「文化科技展演平台」之經營模式。除協助提供展演團隊專業服務與降低建置的昂貴門檻,整合左右腦不同思維的系統與營運模式,將內容產製集合,科技跨域整合,上下游資源發揮縱效,達到跨領域產業整合與串連的整體效益,並試著建立台灣的沈浸式體驗經濟之標準,成為文化內容產業、科技創新產業、新創產業,在塑造新興產業之經營模式與進入新市場的參考。Item 海外宣傳刊物中台灣的文化圖像—以《光華》雜誌為中心(1976-2005)(2011) 林秀芬本研究係以1976-2005年的《光華》雜誌為文本,探討海外宣傳刊物中台灣的文化圖像。 1970年代,國民黨政府對外面臨政治孤立,對內威權體制產生動搖。為了讓海外華人瞭解中華民國台灣現況,凝聚認同與支持,1976年新聞局發行了雙語月刊—《光華畫報》,其後刊名改為《光華》,持續刊行至2005年12月。雜誌中的台灣文化論述,不僅反映出政府的僑務宣傳策略,更與台灣時代脈動有深刻的關連。 《光華》中台灣的文化圖像,大致可以1990年為界,分為前、後兩期。由於「中華文化」一向為凝聚海外華人的重要文化認同要素,《光華》係以「發揚中華文化」為其文宣主軸。不過,因時代變遷、歐美思潮影響與本土化潮流的興起,1976-1980年代的《光華》,一方面在「中華文化」的主旋律中,逐漸增添了創新的元素,突顯傳統文化的「再造」;另一方面,台灣本土文化也逐漸受到注意,但仍未具有主體性,只是被收編在「大中華文化」的框架中,此雙重變奏成為此時《光華》中所呈現的台灣文化意象。 1990年代以後,為因應國內本土意識蓬勃發展,以及海外僑民結構改變、中共文化統戰的威脅,《光華》的海外文化宣傳策略轉而突顯多元、在地、國際化的台灣特色。《光華》雜誌中的「台灣文化」新意象逐漸成形,著重於表現文化的在地特色、多元群族並存及對外交流頻繁的國際性格。 整體而言,以「中華民國台灣」為報導主體的《光華》,其文化論述前期主要在體現「中華民國」的中國代表性;後期則以突顯「台灣」主體性為主,亦可與近三十年來官方的國族論述變化互為映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