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董貞吟"
Now showing 1 - 20 of 14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不同職業類別公教人員對過勞死的認知與相關因素之比較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2010-12-01) 董貞吟; 陳美嬿; 丁淑萍目的:本研究目的在探討與比較一般公務員、基層員警及教師等不同性質公教人員對過勞死的認知、職業壓力、健康生活型態與自覺疲勞感。 方法:採群集取樣,抽取台北市8間區公所、4所警局及10所國中全體人員共2997 人為樣本,進行問卷調查得有效樣本2393名,回收率80%。 結果:有近七成的人覺得過勞死是可怕的,且會越來越多,但僅有四成知道如何減少風險,而知道過勞死發生前徵狀者僅不到三成,警察認為過勞死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比例顯著高於其他兩者,但對於過勞死的恐懼感與預防認知顯著較差。職業壓力方面,對於工作量、行政措施及福利政策等層面,約六成的公教人員感到相當困擾。在生活型態方面,有四分之三的人不運動,半數的人經常超時工作、睡眠不到6小時。經常感到疲勞的徵狀以眼睛疲勞、肌肉酸痛、不專心會做錯及記憶力衰退之比率較高。而警察與區公所人員、教師之比較下,有顯著較大的職業壓力、較差的生活型態、較高的疲勞感。過勞認知、職業壓力、生活型態與自覺疲勞感各變項間皆有顯著相關性。 結論:研究對象普遍對過勞死的徵狀及預防認知不足,尤其是警察人員有較高的職業壓力、疲勞及不健康生活型態,建議衛生單位應加強預防過勞死的宣導,建立自我疲勞感檢測制度。Item 不同衛生教育介入策略對紡織廠勞工聽力保護行為及相關因素之影響研究(2006) 鄭宥君; Cheng, You-Chun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在探討不同衛生教育介入策略,對紡織廠勞工聽力保護行為及相關因素之影響,並進一步探討勞工對本研究設計之手冊與影片的評價。研究採「實驗組對照組前測後測設計」,立意選取三家紡織廠高噪音作業勞工,實驗組一(80人)接受四次的聽力保護衛生教育計畫介入,並在每次活動後填寫活動過程評價表;實驗組二(81人)接受聽力保護手冊自學;對照組(78人)則無任何介入,實驗介入前後同時接受前測與後測問卷,所得之研究結果如下: 一、勞工在計畫介入前對聽力保護的相關知識整體答對率僅45.7%;在採取聽力保護行為的利益性因素上偏高;障礙性因素適中;自我效能尚可;態度趨於正向,但缺乏聽力損失的立即危機意識;對於工廠聽力保護計畫的實施現況不甚滿意;社會支持度不高;各項聽力保護行為多為「偶爾」做到。 二、聽力保護衛生教育計畫介入後,能顯著提升勞工聽力保護相關知識、自我效能、社會支持、工作環境的支持、採取聽力保護行為的利益及降低執行上的障礙,且增進勞工聽力保護行為。 三、運用聽力保護手冊自學,能提高勞工對聽力保護的相關知識、社會支持及採取聽力保護行為;但在噪音對聽力影響之態度、採取聽力保護行為的利益、障礙、自我效能的提升與工作環境的支持上並未有顯著之影響。 四、九成以上的實驗組勞工對於四次活動主題評價多認為滿意;對活動呈現方式都有正向的評價與感覺有所收穫;且對本研究所設計之聽力保護手冊與聽力保護影片都有正向肯定,並會嘗試依照手冊上教導的內容去執行聽力保護的行為。 由上可知,一套有效的聽力保護計畫應研擬適當的計畫模式,發展多元的介入策略,並符合對象的需求與特性,才能引起動機並達到效果;在手冊發展上應以勞工為主體,反應他們的意見和看法,才能獲得勞工的認同與接受,建議未來高噪音作業場所可以運用此聽力保護手冊,並藉由此介入模式進行勞工聽力保護衛生教育,以提升勞工聽力保護行為。Item 交通噪音對學生作業表現之影響研究 ﹝摘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衛生教育研究所, 1989-03-01) 董貞吟Item 以健康信念模式分析醫院護理人員下背痛預防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2-12-??) 董貞吟; 黃乾全; 丁如真; 張家儒本研究目的主要是偶健康信念模式分析醫院護理人員之下背痛預防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以提供日後進行教育介入參考。本研究採橫斷式調查研究設計,經由焦點團體 法篩選出重、顯著之健康信念,作為問卷發展之依據,以臺北市立八家醫院之全體護理人員為對象,其後於91年3~4月間以自填式問卷方式進行施測,得有效樣 本2034名,回收率90.5%。研究之重要結果如下: 一、護理人員罹患下背痛比率為61.6%,比例偏高。其年盛行率、月盛行率、週盛行率分別為42.4%、19.8%、14.3%。 二、不同社會人口學變項會影響護理人員之健康信念、行動線索、下背痛預防行為及傾向。 三、在健康信念方面,發「下背痛動障礙認知」、「規律運動」與「行動線索」對護理人員下背痛預防行為的解釋力最大;「下背痛行動障礙認知」對預防下背痛行 為傾向的解釋力最大。 四、健康信念模式用來解釋下背痛預防行為,達到30.1%變異量的解釋力,對預防下背痛行為傾向之解釋力則有26.4%的變異量。Item 以健康信念模式分析醫院護理人員下背痛預防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 衛生教育研究所, 2002-12-01) 董貞吟; 黃乾全; 丁如真; 張家儒本研究目的主要是偶健康信念模式分析醫院護理人員之下背痛預防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以提供日後進行教育介入參考。本研究採橫斷式調查研究設計,經由焦點團體法篩選出重、顯著之健康信念,作為問卷發展之依據,以臺北市立八家醫院之全體護理人員為對象,其後於91年3~4月間以自填式問卷方式進行施測,得有效樣本2034名,回收率90.5%。研究之重要結果如下: 一、護理人員罹患下背痛比率為61.6%,比例偏高。其年盛行率、月盛行率、週盛行率分別為42.4%、19.8%、14.3%。 二、不同社會人口學變項會影響護理人員之健康信念、行動線索、下背痛預防行為及傾向。 三、在健康信念方面,發「下背痛動障礙認知」、「規律運動」與「行動線索」對護理人員下背痛預防行為的解釋力最大;「下背痛行動障礙認知」對預防下背痛行為傾向的解釋力最大。 四、健康信念模式用來解釋下背痛預防行為,達到30.1%變異量的解釋力,對預防下背痛行為傾向之解釋力則有26.4%的變異量。Item 你累了嗎?談職場過勞預防與健康促進(研習論壇月刊社, 2008-06-01) 董貞吟Item 健康促進學校與社區夥伴關係之現況及其相關因素研究(2010) 陳美嬿本研究為了解國民小學健康促進學校與社區夥伴關係之現況及其相關因素,以台北縣市各公、私立國民小學為研究母群體,依照學校規模分層比例隨機抽樣,共抽出230所學校,以自填結構式問卷由各校推動健康促進學校主要核心人員一人代表填答,共得有效問卷189份,有效回收率82.2%。主要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一、在推動健康促進學校工作時,學校與醫療衛生院所的夥伴關係最好,次之為與家長、村里組織的夥伴關係,與公民營機關之夥伴關係最差。 二、在學校與社區建立夥伴關係的方式上,社區人士參與健康促進相關政策或計畫制定的比率最低;學校與社區共享資源種類以人力居多,依序為物力、財力資源;約五成學校與社區關係為非對等的夥伴關係;夥伴關係建立的困難最主要是學校課程活動緊湊,與他方配合的時間受限。 三、健康促進學校核心人員的個人因素及學校內、外部因素等相關因素,與社區夥伴關係現況五個面向(對象總數、關係建立方式的總分、共享資源總數、關係互動的總分、關係滿意度)皆有顯著相關之變項為家長參與意願、社區可運用的資源總數;與其中四個面向皆有顯著相關之變項為對社區的了解程度、主要推動人力數、學校同仁的了解程度、學校同仁的支持程度、社區領袖參與意願。 四、各相關因素對學校與社區夥伴關係五大面向的解釋變異量分別為49.7%、56.1%、43.5%、30.3%、35.9%。 根據研究結果,建議增加社區人士參與學校事務的機會,把健康促進活動納入學校年度行程,並建議教育、衛生機關設立獎勵辦法鼓勵學校人員參加健康促進研習活動,藉以提升其對健康促進學校的了解及支持程度,建置社區資源運用的資訊平台以增加其對社區的了解程度,如此有助於學校與社區夥伴關係的建立,將使健康促進工作推動更具成效。Item 健康促進學校與社區夥伴關係之現況研究(2010-01-01) 董貞吟Item 「健康職場評核執行成效調查分析」成果報告(2007-01-01) 董貞吟Item 公衛護理人員工作特質及職業疲勞之相關性研究–以新北市衛生所為例(2021) 鍾美華; CHUNG, Mei-Hua本研究旨在探討公衛護理人員工作特質及職業疲勞之相關性,採結構式問卷調查,進行SPSS資料統計與分析,探討研究對象背景變項之現況及工作特質與職業疲勞之影響,並瞭解研究對象的個人背景因素、工作特質對職業疲勞之預測因子。 本研究針對新北市29區衛生所全體公衛護理人員320人進行問卷施測,問卷共回收282份,剔除無效問卷11份,共收到271份有效問卷(84.7%),進行研究主要結果如下: 一、研究對象之個人疲勞顯著預測因子包括需要照顧年長及年幼的人數、辦理業務別、工作控制、工作心理負荷、工作體力負荷、就業缺乏保障、主管社會支持等,能解釋個人疲勞變異量47.4%。若公衛護理人員需要照顧年長及年幼的人數越多、辦理業務別越多、工作控制越低、工作心理負荷越高、工作體力負荷越高,則個人職業疲勞越高。 二、研究對象之工作疲勞顯著預測因子有辦理業務別、工作控制、工作心理負荷、工作體力負荷、同事社會支持。若公衛護理人員辦理業務別越多、工作控制越低、工作心理負荷越高、工作體力負荷越高、同事社會支持越低,則工作疲勞越高。 三、研究對象之工作過度投入顯著預測因子有工作控制、工作心理負荷、工作體力負荷、最近3個月平均每月加班時數及服務地區別。而工作特質除了工作控制與工作過度投入是負向影響外,其他都是正向影響。 四、研究對象之服務對象疲勞顯著預測因子有工作控制、工作心理負荷、主管社會支持、同事社會支持、性別、需要照顧人數及辦理業務別。而工作特質除了工作控制與服務對象疲勞是負向影響外,其他都是正向影響。Item 勞工健康檢查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2018) 吳宜臻; Wu, Yi-Cheng為瞭解勞工健檢行為及可能影響因素,本研究透過健康信念模式設計結構式問卷為調查工具。採立意取樣於台北市某大型金融保險業總部全體員工437人為研究對象進行資料蒐集、分析。結果:1.勞工健檢知識屬中間的程度。2.罹患性以自已有得到慢性疾病的可能最多。3.嚴重性以如因疾病造成身體失能或死亡對我的影響最嚴重。4.行動利益以健檢能早期發現並預防或治療慢性疾病最認同。5.行動障礙以健康檢查可能會導致商業保險費用增加是最大障礙。6.行動線索以我會因公司規定而去做勞工健康檢查最有影響效果。7.勞工健檢行為有參加公司免付費健康檢查及自費做健康檢查行為皆未過半數;但自費做健康檢查者有稍多一些。8.沒有過往病史者在知識暸解程度上較高。9.有參加自費健檢者在罹患性上較高。10.外勤業務、一般職員、基層主管者在嚴重性較高。11.內勤行政、沒有參加自費健檢者在行動利益上較高。12.有過往病史者在行動障礙上較高。13.女性在行動線索上較有影響。14.研究對象之年齡、年資與勞工健檢知識、健康模式、行動線索之間有顯著中至高度的正及負向相關。15.勞工健康檢查知識、罹患性越高,參與公司辦理之健檢次數也越高;而嚴重性、行動障礙越高,參與公司辦理之健檢次數越低。16.罹患性、嚴重性、行動障礙分數越高,參與公司健檢機率越高。17.行動利益、行動線索分數越高,參與自費健檢機率越高。建議:1.加強職場勞工健檢法規面、好處及國人常見疾病相關教育課程。2.將健康檢查相關規定導入公司內規中3.提供員工充足的相關資訊公開平台或辦理說明會4. 提供員工參予健檢之費用補助款,增加員工多元健檢管道及自主性5. 定期以多元管道提供員工國人常見疾病之相關資訊。Item 勞工聽力保護行為相關因素研究--以紡織業為例(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2006-09-01) 董貞吟; 黃乾全; 陳欣怡; 王珊文; 鄭宥君; 李嘉容Item 台北市國中教師自覺疲勞感與職業壓力、健康生活型態之相關研究(2006-01-01) 丁淑萍; 董貞吟Item 台北市國中教師自覺疲勞感與職業壓力、健康生活型態之相關研究(2006) 丁淑萍; Ting Shu-ping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瞭解國中教師的自覺疲勞感及職業壓力、健康生活形態,探討其自覺疲勞感是否因職業壓力、健康生活形態及個人背景變項不同而有差異,並進一步分析國中教師的職業壓力、健康生活形態對自覺疲勞感的影響。本研究採群集取樣,以台北市十所國中全體教師為樣本,於95年3-4月間以自填式問卷方式進行施測,得有效樣本760名,回收率74.9%。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薛費法事後檢定、皮爾森積差相關、複迴歸等方法進行分析。重要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教師職業壓力各層面以「工作量」所感受到的壓力最大;健康生活型態程度最低分為「運動狀況」;自覺疲勞感程度最高為「身體局部異常疲勞感狀態」。 二、在職業壓力的某些層面上會因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教育程度、工作年資與擔任職務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三、在健康生活型態的某些層面上會因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教育程度、工作年資與擔任職務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四、在自覺疲勞感的某些層面上會因性別、年齡、工作年資與擔任職務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五、整體職業壓力與整體健康生活型態具有顯著相關,大致而言職業壓力越高者,健康生活型態越低。 六、不同職業壓力及健康生活型態的國中教師均顯示,高職業壓力組其自覺疲勞感高於中職業壓力,又高於低職業壓力組;高健康生活型態組其自覺疲勞感低於中健康生活型態,又低於低健康生活型態組。 七、職業壓力與健康生活型態可解釋「整體自覺疲勞感」46.0%變異量。其中「睡眠狀況」、「工作量」、「專業不適任感」、「個人發展」與「組織氣氛」為預測自覺疲勞感之最佳因子。 依據研究結果,本研究乃針對教師、學校、教育、衛生機關提出若干建議,以作為未來教師職場健康促進實務及研究之參考。 關鍵字:教師、職業壓力、健康生活型態、自覺疲勞感Item 台灣地區推動「綠色醫院」之現況與影響執行因素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為例(2007-01-01) 楊佳璇; 董貞吟Item 噪音對動物生長發育影響之研究(臺北縣: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1985-04-01) 黃乾全; 葉國樑; 董貞吟Item 噪音振動(臺北市:中興工程科技研究發展基金會, 2004-01-01) 黃乾全; 董貞吟Item 「噪音振動評估模式技術規範增修計劃」成果報告(2007-01-01) 黃乾全; 董貞吟Item 噪音特性、年齡與暫時性聽力損失關係之實驗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3-12-??) 董貞吟; 黃乾全; 曾馨儀本研究目的在探討不同噪音特性及年齡在不同噪音位準暴露下,所引起之暫時性聽力損失效應。研究採立意取樣選擇二個年齡層,分別為20、40(±5)歲之自 願者、無耳朵疾病史且無特殊噪音暴露經驗,並經檢查聽力正常者各為15及14人為研究對象,使其重複暴露在交通噪音及4k純音之85、90、 95Dbspl等不同位準噪音下30分鐘,於實驗前及暴露後2分鐘測其聽力(TTS2),並在95dB的交通噪音暴露後,測其不同時間(暴露2分、20 分、40分、60分)的聽力,以了解其暫特性聽力損失的恢復情形。此外,The Reed-Muench也被應用於噪音暴露ED50之計算。結果發現暴露音源為純音者較交通噪音更能預測TTS,且有較典型之劑量反應。TTS2恢復時以 以6KHz最慢,而ED50以40歲組純音暴露最低,在6KHz僅82.8dB。Item 噪音特性、年齡與暫時性聽力損失關係之實驗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 衛生教育研究所, 2003-12-01) 董貞吟; 黃乾全; 曾馨儀本研究目的在探討不同噪音特性及年齡在不同噪音位準暴露下,所引起之暫時性聽力損失效應。研究採立意取樣選擇二個年齡層,分別為20、40(±5)歲之自願者、無耳朵疾病史且無特殊噪音暴露經驗,並經檢查聽力正常者各為15及14人為研究對象,使其重複暴露在交通噪音及4k純音之85、90、95Dbspl等不同位準噪音下30分鐘,於實驗前及暴露後2分鐘測其聽力(TTS2),並在95dB的交通噪音暴露後,測其不同時間(暴露2分、20分、40分、60分)的聽力,以了解其暫特性聽力損失的恢復情形。此外,The Reed-Muench也被應用於噪音暴露ED50之計算。結果發現暴露音源為純音者較交通噪音更能預測TTS,且有較典型之劑量反應。TTS2恢復時以以6KHz最慢,而ED50以40歲組純音暴露最低,在6KHz僅82.8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