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闕月清"
Now showing 1 - 20 of 14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2001國際高等教育體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師大。, 2001-01-01) 闕月清; 卓俊伶編Item 2009高雄世界運動會比賽項目(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 2009-12-01) 陳勇安; 闕月清Item 2012年奧運會女子跆拳道49公斤級金牌選手比賽技術分析之研究(2015) 陳偉生; Tan, Wie-Seng本研究目的為探討2012 年倫敦奧運會女子跆拳道49公斤級金牌選手吳靜鈺,於四場比賽中技術之分析。本研究透過觀察選手四場比賽之錄影帶,以事件紀錄法登錄選手攻擊型態、攻擊技術與得分之動作次數,進行描述統計與次數分配百分比之分析。所獲得結果:一、比賽攻擊型態表現:是一位主動攻擊選手,並以右腳與前腳為主要攻擊型態。攻擊慣用腳以右腳為主,右腳在前左腳在後對戰站姿居多,以右前腳攻擊中端或上端為主要戰術。前腳下壓特別優勢,速度特別快。 二、比賽攻擊技術表現:以旋踢為主要攻擊技術,下壓為其次。攻擊技術旋踢、下壓、前踢、側踢主動高於被動。旋踢在慣用左右腳差異不大,下壓、前踢、側踢、後踢、後旋踢慣用右腳高於左腳。旋踢、下壓在慣用前腳高於後腳。攻擊上端以下壓為主要攻擊,下壓上端技術特別優勢。三、比賽得分技術表現:得分效益以主動攻擊為主要,而慣用右前腳上端得分最佳,下壓與旋踢技術為主要得分。得分以右腳前,左腳後為主要得分對戰站姿,且有佳得分能力。攻擊上端之得分率成功最高,擁有優質的上端攻擊能力。成功率以後旋踢攻擊最高、其次後踢,次之為下壓,最後為旋踢。本研究結果除了可以瞭解2012 年倫敦奧運會女子跆拳道49 公斤級金牌選手技術運用之外,更對於跆拳道技術發展有正面的影響,建議未來研究持續蒐集比賽資訊,建立選手比賽成績檔案,加強各層級跆拳道競賽資訊蒐集與分析,提供教練與選手對跆拳道攻擊型態、技術與得分進行評估,提升跆拳道運動之水準 。 關鍵詞:跆拳道、攻擊型態、攻擊技術、得分數、成功率Item 2012年奧運跆拳道女子49公斤級金牌選手攻擊軀幹與頭部動作得分之分析(臺灣跆拳道運動學會, 2015-11-01) 陳偉生; 闕月清Item 5E探究式教學對國小學童在情境興趣、決策能力與動作技能之效應(2014) 涂馨友; Hsin-yu Tu本研究目的在探討5E探究式教學在籃球課程之實施,對國小高年級學童情境興趣、決策能力與動作技能之影響。研究採準實驗設計,量為主質為輔之「主-輔式設計」研究方法,透過不等組前後測設計,以臺北市某國小兩班五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一班為實驗組 (n=22),另外一班為對照組 (n=20)。兩組學生分別接受8週,每週2次40分鐘的籃球課程。本研究透過「情境興趣量表」、「判斷力測驗」與「籃球測驗」等量化研究工具蒐集資料,並輔以討論單、學習單、半結構式訪談與觀察等質性資料進行資料分析。量化資料以描述性統計、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多變項變異數、皮爾森積差相關與多元逐步迴歸分析其差異性與解釋力,統計顯著水準訂為α=.05;質性資料採用內容分析法分析以輔助詮釋研究結果。結果顯示:(一) 5E探究式教學對學童情境興趣之新奇、挑戰與專注需求等構面達顯著效果,質性資料顯示5E探究式教學對情境興趣有所提升;(二) 5E探究式教學對學童決策能力未達顯著差異,從學習歷程的改變來看,本研究學童在運動競賽策略的提升較不明顯;(三) 5E探究式教學對學童籃球技能之運球有顯著的效果,從質性資料中發現,學童在籃球技能表現有進步;(四) 實驗組不同情境興趣者在決策能力與動作技能皆無顯著差異。(五) 實驗組學童的專注需求、反應時間與答對率對動作技能具顯著的預測力,在教師的提問之下,能引發學習者專注思考問題的答案,可能有助於動作技巧的精緻化。根據研究結果發現,針對5E探究式教學在教學實務以及未來研究提供建議。Item 97年全中運國女組跆拳道前三量級技戰術分析(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2009-03-01) 蔡友文; 闕月清; 張家銘Item 97年全中運國女組跆拳道前三量級技戰術分析(2008) 蔡友文; Tsai Yu-Wen97年全中運國女組跆拳道前三量級技戰術分析 日期:97年6月 研 究 生:蔡友文 指導教授:闕月清 摘要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97年全中運國女組跆拳道前三量級比賽中使用之技戰術。以97年全中運國女組前三量級前四強選手為研究對象,在比賽期間以現場實況錄影,事後紀錄整理進行分析,所分析之技戰術型態包括前三量級選手的攻擊形態、攻擊動作、慣用腳及成功得分率情形;不同量級及不同回合的選手攻擊形態、攻擊動作、慣用腳、假動作、犯規次數及得分之差異。研究結果有三:(一)各量級皆為主動攻擊型態。攻擊動作以旋踢為最高其次為下壓。慣用腳依序為右後、左前、左後、右前。成功得分率以下壓為最高13.7%。(二)不同量級選手的攻擊形態皆為主動攻擊型態。攻擊動作及慣用腳使用有顯著性差異。假動作使用及犯規次數是有差異的。得分上是沒有差異性的。(三)不同回合之選手的攻擊形態是沒有差異,皆為主動攻擊型態。攻擊動作的次數是沒有差異的,以旋踢為最高。慣用腳皆以右後腳及左前腳為主要攻擊慣用腳。假動作、犯規次數及得分上沒有差異。本研究結果除了可了解目前國中女子組比賽中各項技術之運用外,更可提供國內各級學校代表隊進行訓練上的參考,以提升我國跆拳道運動的水準。 關鍵詞:跆拳道、攻擊動作型態、假動作Item Mosston互惠式射箭教學對國小學生人際關係與自我效能的影響(2017) 鄭乃華; Cheng, Nai-Hua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討實施互惠式射箭教學對國小學生人際關係、自我效能與射箭成績表現的影響,並深入探討學生在互惠式射箭教學過程的經驗,以及教師在實施互惠式射箭教學的歷程與省思。方法: 採用行動研究的方式,研究對象為新北市某國小四、五年級12名學生,進行8節,每節40分鐘互惠式射箭教學。研究資料以國小學童人際關係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射箭成績表現工具、學習後問卷、學生訪談與教師教學日誌,分別進行統計分析與內容分析。結果: 一、互惠式射箭教學後,發現人際關係前後測差異達顯著水準,顯示學生在接受射箭互惠式教學後在人際關係方面有所提升。二、互惠式射箭教學後,在自我效能前後測差異未達顯著水準。三、學生在射箭表現前後測差異達顯著水準,顯示在接受射箭互惠式教學後在射箭成績表現都有明顯的進步。四、學生在學習歷程中認為活動設計有趣,以及習得有能力欣賞他人優缺點、自我動作改善、隊友互動良好。五、教師認為此教學法,有效讓學生彼此認識及互動,並對其射箭技能與自信有所助益,且引起學生參與動機;隨時在教學中調整教學設計,能即時因應教學中的突發狀況。結論: 互惠式射箭教學不但有效改善學生人際關係,同時也提升其射箭成績表現。 關鍵詞: 互惠式教學、標準卡、人際關係、自我效能、射箭表現Item Mosston互惠式教學形式應用在高中生蛙式游泳之學習成效(2013) 郭竹梅; Kuo, Chu-Mei本研究旨在探討互惠式教學對情意、技能、認知在教學前後的差異情形。具體的目為探討一、高中學生在互惠式游泳教學活動情意方面的學習成效。二、高中學生在互惠式游泳教學活動技能方面的學習效成。三、高中學生在互惠式游泳教學活動認知方面的學習成效。研究方法:採行動研究方式進行。以臺北市立某完全中學高中部三年級學生共34名(女生11名、男生23名)為研究對象。教學設計共5週,每週2節課,共10節課,並在教學前、後實施測驗。本研究透過學習態度量表與游泳技能、認知測驗所蒐集所得之量化資料,採相依樣本t考驗分析加以處理; 以開放性學習後問卷蒐集質性資料,並以內容分析法加以整理。研究結果:(一)、高中學生蛙式游泳學習成效,在互惠式教學後,對情意方面的表現有顯著差異(t= -4.70,p<.05)。二、高中學生蛙式游泳學習成效,在互惠式教學後,對技能方面的表現有顯著差異(t=-8.49,p <.05)。三、高中學生蛙式游泳學習成效,在互惠式教學後,對認知方面的表現有顯著差異(t= -12.25,p <.05)。結論為高中學生蛙式游泳學習成效,在互惠式教學後,對情意、技能、認知方面的表現均有明顯進步。建議教師在教學設計上可選取多種教學形式,選組的原則可採自由方式,亦可輪轉配組。未來研究方面可從增加班級數著手,或以不同年級、性別做比較,並增長研究教學的時間。Item Simpson與Harrow心理動作領域分類架構之比較研究(2009) 謝淑妃; HSIEH SHU-FEIBloom等人將教育目標分為認知、情意與心理動作三個領域,建構各領域的分類架構的目的是希望可以提供教師及相關的研究人員在解決課程、教學及評量的問題時之參照依據,但這個被廣泛使用的分類系統中可能存在著許多問題。有鑑於教育目標對於教學、課程以及評量的重要性,本研究針對Simpson與Harrow兩位學者所建構的心理動作分類架構進行分析與比較。先蒐集相關文獻進行前文獻探討,採用Bereday的比較教育研究法,「描述」兩位學者所建構之心理動作領域分類架構與內容,透過分析兩位學者所使用之文獻進行「解釋」,根據「描述」與「解釋」的結果,找出兩位學者的分類架構中得以比較之內容,再以是否「可觀察」與「可測量」做為比較之規準,將比較後所得之研究結果與文獻進行討論,最終獲得本研究之結論:教育目標分類系統中,心理動作領域包含了認知與情意的內容,教育目標分類違反互斥的原則,應重新界定心理動作領域之內容,或是更進一步重新界定教育目標的內容。而在建立教育目標分類系統時,應採取跨理論的路徑,充分了解教育目標之內容,並且加入測驗與評量的觀點。在分類的階層部分,雖然「知覺」與「體能」是個體發展的重要階段,但不應列為心理動作分類的階層。Item 三種急行跳遠空中動作學習效果比較(2005) 江輝祺; Hui Chi Chiang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三種急行跳遠空中動作之學習效果,對象以文藻外語學院四技一年級女生三班共106名,採隨班分組,分別學習蹲踞式、挺胸式與走步式等三種急行跳遠空中動作,以分段教學法實施八節課的教學。研究所蒐集資料進行如下之比較結果:(一)以相依樣本t考驗分別進行,測驗成績的前後測比較蹲踞式(t值=-1.600)未達顯著差異(p >.05),挺胸式(t值=-5.630)與走步式(t值=-8.604)均達顯著差異(p<.05);技能等級前後測比較蹲踞式(t值=-3.437)、挺胸式(t值=-3.564)、走步式(t值=-9.277)均達顯著差異(p <.05);學習態度前後測比較蹲踞式(t值=-3.742)、挺胸式(t值=-10.430)、走步式 (t值=-7.900)均達顯著差異(p <.05)。(二)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教學後三種急行跳遠空中動作測驗成績F值6.470(p <.05)達顯著差異;技能等級F值7.847(p <.05)達顯著差異;而學習態度以共變數分析後F值7.681(p <.05)亦達顯著水準,再以事後比較分析,發現測驗成績蹲踞式與走步式有顯著的差異,數據顯示走步式效果較好;技能等級與學習態度則顯示蹲踞式與走步式、挺胸式均達顯著差異,而從實際數據成績來看,走步式、挺胸式的學習效果比蹲踞式顯著;綜合以上探討走步式的學習效果最為顯著。Item 不同性別意識國中體育教師實施理解式球類教學之師生互動與學習動機個案研究(2018) 蔡宗達; Tsai, Tsung-Da本研究透過瞭解不同性別體育教師的性別角色認知與性別認同的差異,配合ARCS動機理論瞭解理解式球類教學法的設計與實施中促進學習者學習動機的策略,分析教學時師生互動的差異及學習者學習動機的改變情形;選取臺北市四所國中各一名體育教師,兩位為男性,兩位為女性共四位,進行8週理解式球類教學,先由性別角色認知及性別認同問卷瞭解4位教師性別刻板及性別認同程度以瞭解教學設計中ARCS學習動機的策略異同,並透過CAFIAS觀察教學時師生互動情形,經由學習動機量表瞭解其學習者學習動機改變情形;採文件分析、半結構訪談、系統觀察及問卷調查等研究方法進行資料蒐集並分別進行扎根理論、百分位數及重複樣本t檢定等資料分析,結果如下:一、四位教師於性別角色認知上未顯現性別刻板情形;男教師A呈現「男性化」特質,男教師B及女教師C都是呈現「兩性化」特質,D教師呈現「女性化」特質。二、「男性化」、「女性化」教師於ARCS中考量「切身相關」、「獲得滿足」高於「兩性化」教師;「引起注意」動機要素則低於「兩性化」教師。三、由CAFIAS系統觀察工具發現 「男性化」、「女性化」教師於「提問」比例上高於「兩性化」教師,於「提供訊息」、「指示」比例上則低於「兩性化」教師。四、「男性化」、「女性化」教師班級學生於教學前後ARCS中的「引起注意」達顯著差異;「兩性化」教師班級學生於「整體動機」、「建立信心」、「獲得滿足」達顯著差異。體育教學非須採生理性別區分,建議可先瞭解教師性別角色認知及性別認同後進行教學設計的研究,以期發展不同的教學理論與教學方法。Item 中學師生對理解式球類教學實施知覺之探討(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2008-06-01) 廖智倩; 闕月清理解式球類教學是國外學者Bunker和Thorpe(1986)以認知爲主的教學而發展的,在戰術理解與做決定能力方面對現今的體育教學有所啟發,本研究旨在探討中學師生對理解式球類教學實施情形的知覺。研究參與者爲三位中學體育教師,每一位教師選擇一個班級,進行六週的理解式羽球教學,研究者於研究期間,進行教學觀察、學生日誌的蒐集,並於教學後進行教師的正式、非正式訪談及學生的團體訪談,資料的分析是採持續比較,從資料中發現主題和概念。針對研究結果發現如下:(一)體育教師對理解式球類教學的知覺,可歸納爲三部分,包括發現別於傳統體育教學之處、實施上的限制與困境及可採折衷辦法進行教學。其中,六種別於傳統體育教學之處爲有助於學生思考、富有新鮮感且挑戰性較高、比賽時學生較能學以致用、師生間互動較爲頻繁、學生剛開始時較難進入狀況、實施起來費時費力等;(二)學生對理解式球類教學實施的知覺,可歸納爲四部分:包括增加師生互動、享受運動樂趣、戰術戰略與規則的瞭解、提升技能等。本研究發現可供師資培育機構與其他相關單位,做爲推展理解式球類教學的參考,且建議未來的研究可以針對其他運動項目進行研究,做進一步的探討。Item 中學羽球教練有效訓練過程模式之研究(2010) 鄭漢吾; Han Wu, Cheng中學羽球教練有效訓練過程模式之研究 指導教授:闕月清 博士 研究生 :鄭漢吾 摘 要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在經由紮根理論方法,深入探討我國中學羽球教練的有效訓練過程之內涵與關係、影響因素與因應策略,再經由理論的生成,而嘗試建立一個適於我國之中學羽球教練有效訓練過程模式的理論架構,以增加我們對於運動訓練領域的瞭解。參與研究對象以立意抽樣方式選擇具代表性且分佈於北中南區的10名中學羽球教練,進行實地的研究,採取半結構式訪談、參與觀察、文件分析、調查等方法進行研究,並以訪談大綱、實地筆記、研究日誌等工具蒐集資料,再以紮根理論的編碼程序與方法進行各項資料分析歸納。結果得到:一、中學羽球教練有效訓練過程的因素分由診斷、招募、計劃、目標、訓練、調整、比賽、評鑑等8項組成,其項下並由21項次要因素及94項子因素組成,充分顯現訓練過程組成因素的系統與結構化。二、有效訓練過程的8項因素間具有交織互動的關係,可化約為初始、訓練、比賽與評鑑四個分期,足以展現訓練過程演化的特性。三、影響中學羽球教練有效訓練過程的因素有42項,說明了訓練具有易受相關變數影響的特性。四、研擬出因應影響中學羽球教練有效訓練過程的策略計有47項,可看出影響與因應間的相互關係。五、最後依據實證資料提出有效訓練過程的因素內涵、連結其間關係,進而將其間的因素關係概念化為五心圓的模式圖,據以代表中學羽球教練的有效訓練過程模式之理論架構及模式,最後並依據研究結果提出數項建議,以供將來研究、教練培育與訓練實務參考。 關鍵詞:中學羽球教練、有效訓練、訓練過程模式Item 中高齡者於游泳課程中情意領域學習歷程之研究(2020) 楊欣綾; Yang, Hsin-Ling本研究旨為探討中高齡者於游泳課程中,情意領域學習之歷程,依序為接受、反應、評價、組織與內化。以四位平均年齡52歲之女性為研究參與者,以質性研究方法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如半結構訪談、上課學習單和教學日誌等,並採專家效度及三角檢核法以達信效度。研究結果如下:一、透過教練的引導,參與者意識正從事水中活動,嘗試做出相呼應的動作故符合「接受」階段;二、學生對於水中身體活動具一定程度的認知與理解,並於學習過程中做出適宜反應,揭露出對課程的興趣,故符合「反應」階段;三、參與者課後自評或同儕間的互評,以及課堂中師生的互動頻繁,故符合「評價」階段;四、參與者開始反思自身經驗,思考改善方法,僅實質化「放鬆」的價值觀,尚無法釐清自身和他人的價值,「組織」層面稍嫌虛弱。五、參與者勉為其難到達「內化」階段,但僅能掌握並運用游泳運動的中心思想-放鬆,以及學習過程中堅持不懈的精神。Item 互惠式排球教學法對輕度智能障礙學生人際關係之影響(2009) 拖月娥; Yueh-O To本研究目的在探討Mosston體育教學光譜互惠式,對輕度智能障礙學生人際關係之影響,教學期間實施互惠式排球教學活動,每週2節,每節45分鐘,共10週,20節課,旨在探討輕度智能障礙學生於教學活動實施期間,在同儕互動方面的變化及班級同學、導師、家長對研究對象在人際關係的改善情形看法。本研究對象為國中三年級普通班一位輕度智能障礙女學生,研究方法採用觀察、問卷、訪談蒐集資料,研究工具為自編之「互惠式排球教學標準卡」、「人際關係問卷調查表」、「訪談大綱」於教學前、後,分別對班級同學、導師、家長進行問卷調查及訪談,所獲得的資料以描述性統計及進步率%,進行分析。本研究獲具體結果如下:一、互惠式排球教學活動實施期間,輕度智能障礙學生在口語互動及肢體互動方面有改善,同儕互動能力呈現進步現象;二、輕度智能障礙學生經互惠式排球教學活動後,班級同學認為其人際關係有改善,進步幅度為20.84%;三、輕度智能障礙學生經互惠式排球教學活動後,導師認為其人際關係有改善,進步幅度為25%;四、輕度智能障礙學生經互惠式排球教學活動後,家長認為其人際關係有改善,進步幅度為15.1%。整體而言,Mosston體育教學光譜互惠式,對輕度智能障礙學生人際關係,有正向的影響。Item 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融入理解式球類教學模式的教室生態與學習效果之行動研究(2018) 黃志成; Huang, Chih-Cheng本研究之目的在於透過個人與社會責任 (TPSR)模式融入理解式球類教學 (TGfU)模式的守備/跑分性球類教學,描述與詮釋國小體育課的教室生態,瞭解國小學生情意與比賽表現的學習效果,透過行動研究的歷程,發展TPSR融入TGfU教學模式。研究參與學生為研究者原授課五年級學生1班,男生16人、女生13人,合計29人,實施20節守備/跑分性球類教學。針對教學的過程進行錄影,以修正性任務結構觀察系統分析TPSR融入TGfU教學活動。以國小體育課責任感量表、比賽表現評量工具進行前後測驗,所得量化資料採獨立樣本t考驗與相依樣本t考驗加以處理。教學介入期間,進行參與觀察、學生訪談、教師反省札記以及蒐集學習單、戰術討論表等多元質性資料,採用持續比較法進行歸納與分類。結果:1.教學後期的熱身、管理、等待、告知與認知/社會的任務時間比教學前期明顯減少;精練、延伸與應用的任務時間明顯增加;轉移與教學的任務時間沒有差異。2.TPSR融入TGfU的教室生態主要分為組織與管理學生、對話與分享、好玩的遊戲、提問與反思以及遊戲的技能。3.TPSR融入TGfU教學後,學生的助人、合作與領導以及整體責任表現有明顯的進步,尊重、努力與自我導向的責任表現沒有顯著進步,不同性別學生沒有顯著差異。4.TPSR融入TGfU教學後,學生的做決定、技能執行、位置調整與整體比賽表現有明顯的進步,不同性別學生的比賽表現學習效果沒有顯著差異。5.在實施TPSR融入TGfU教學時,教師依據所面臨的問題,採用多元的教學策略來促進學習效果。6.TPSR融入TGfU教學模式的要素包含對話與實踐、遊戲或比賽、討論與反思、技能的演練等四個教學形式。本研究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希冀對TPSR融入TGfU教學模式的實務應用與理論發展產生更多實質的貢獻。Item 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融入飛盤爭奪賽教學之行動研究-以非行少年為例(2016) 李柏昂; LI, Po-Ang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討非行少年在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融入飛盤課程中:一、責任層級的表現情形。二、偏差行為的改善情形。三、責任層級與偏差行為間的相關情形。四、教師教學歷程與省思。方法:採用行動研究於信望愛少年學園之19名男性學生(平均16.2歲),實施為期10週,每週2節50分鐘的TPSR模式融入飛盤課程。研究資料蒐集採「個人與社會責任問卷」、「偏差行為自陳量表」、學生學習單、師生訪談與教師教學日誌等,分別進行統計分析與內容分析法。結果與討論:一、學生在課程介入期間都有不同層次的成長與變化,亦產生將各層級學習遷移出體育館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的能力。二、學生為了引起注意與被關心所產生偏差行為的惡性循環,在師生建立友善關係中,於認知上稍有改善,具體偏差行為略有減少,但還需要有長時間正確的楷模與引導。三、部分的責任層級與偏差行為有顯著負相關,提升學生尊重、幫助他人與合作的認知,有助於改善魯莽逃避與暴力攻擊等行為。四、隨著課程逐步調整教學設計並同時處理學生各種突發的狀況,都是教師教學歷程中寶貴的經驗與磨練。結論與建議:TPSR模式融入飛盤課程對於促進非行少年責任層級有個別不同的正面影響,亦有助於改善相關的偏差行為;若欲達到較好的教學品質,考驗著教師的課程設計與應變能力。培養學生責任感需要適當的賦權與支持的環境,建議未來實施TPSR課程模式在學校與相關機構之前,與相關教職員工進行教學信念的溝通、教學模式與課程設計的說明,從體育課開始提供學生友善的學習環境,提供有意願和能力的教師,在實施過程中有更多的支持。Item 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教師實施協同教學之研究(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2004-09-01) 王敏秀; 闕月清Item 健身運動教練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2015) 曾京禹; Tseng, Ching-Yu本研究旨在建構健身運動教練專業能力指標,透過文獻的分析,初步建構本研究專業能力指標,接著選取學界5為、業界4位,共9位專家學者,採用修正式德懷術,歷經二回合專家學者意見回覆,建構健身運動教練專業能力指標,最後再以分析層級程序法,比較指標間權重表現。為求研究之信度,本研究德懷術收斂標準為同意度達80%,分析層級程序法採不一致性比率I. R.值≦0.1為收斂標準。研究結果:(1)健身運動教練專業能力指標共計有35項,分別為專業認知15項、專業技能11項、專業態度9項;(2)專業能力指標權重表現首重專業態度構面、其次專業認知構面、最後專業技能構面;(3)專業能力指標整層級權重,最重視之前3項指標為專業態度構面之敬業態度、具備職業道德、對工作責任心最不重視則為專業技能之保養運動器材基本能力。研究結論:(1)健身運動教練除了要有好的運動處方規劃能力,且必須具備行銷能力,推銷自己並能避免運動中學員的傷害,最基本的人際互動能力亦是重要;(2)教練有良好的態度,將會決定學員是否參與課程。沒有豐富的學理知識佐證指導技能,再良好的指導技能亦是徒勞無功;(3)健身運動教練需要擁有敬業的熱忱及態度,尊重自己的工作,才能突顯自身的專業認知及技能。建議未來政府、相關機構以及第一線教練能以本研究發現作為參考,辦理相關課程及建立有組織的認證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