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Lin, Shu-Hui"
Now showing 1 - 15 of 15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三位國中理化教師的建模學科教學知識之個案研究-以酸鹼單元為例(2019) 林書繪; Lin, Shu-Hui為探討教師在教學中使用模型與建模的知識與實踐,本研究以三位國中理化教師為研究對象(分別為一位科教博士與兩位科教碩士)。瞭解不同模型觀與建模教學經驗的教師在教授酸與鹼單元所呈現出的建模學科教學知識有何不同。 本研究含模型與建模的知識(Models and Modeling Knowledge;MMingK)(含教師對模型和科學建模型的觀點)與建模學科教學知識(Modeling-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Ming-PCK)(含教師建模的教學目標與建模教學策略之知識與實踐)兩大面向。由教學前、中、後訪談、課堂觀察與問卷填答收集資料,並在教師教學後,對三位教師的某授課班級學生進行模型本質問卷與建模學習經驗問卷調查。在學生問卷填答之後由各教師推薦九位學生(高中低成就學生各三位)進行晤談,以深入瞭解學生的模型本質觀點與學習經驗感受,研究結果顯示如下: 一、建模教學經驗較豐富的教師能明確地說出模型與建模在科學教學上的應用(如:透過粒子動畫模型來讓學生瞭解酸鹼中和的過程);在教學中能純熟溶入建模歷程且重視微觀與動態表徵模型以協助學生進行建立成分之間的聯結(如透過PhET互動軟體讓學生建構加水後的體積與莫耳濃度變化)。 二、建模教學經驗少於一年的教師在模型與建模的教學則多從巨觀與微觀的角度思考,對於動態過程的呈現(如動態模擬軟體以呈現稀釋或稀釋的過程)較少,在建模歷程的設計則較難考量到修正模型與重建模型的步驟。 三、無建模教學經驗的教師無法明確說出對模型的定義,課堂中多以文字與講述教學為主,較不重視微觀與圖像(如課程設計中很少呈現出微觀的酸鹼離子),建模步驟中則較注重應用模型(將酸鹼概念用來解題)的部分。 四、學生於兩份問卷的填答均無達到統計上的顯著差異,顯示出內隱式教學無法有效提升學生的一般化模型觀。從晤談資料可知,多數學生認為模型是實體,與問卷結果相符;五位中高能力組的學生提到模型可以用來解釋與檢驗(如耐震程度)。部分學生認為自行操作或設計實驗對學習科學理論有助益。Item 再現噶哈巫:以埔里「番婆鬼」傳說為中心之考察(2018) 潘寶鳳; Pan, Pao-Fong本文以流傳於大埔里地區,「四庄」噶哈巫的巫術傳說為研究對象,在歷經各殖民政權與西方宗教等外來文明影響的歲月裡,噶哈巫原始信仰的色彩已經急速地從日常生活中褪去,目前僅剩下流傳在人們口耳之間的傳說,以及潛藏在傳統醫療中的一些殘餘儀式。然而,過去的文獻僅忠實的記錄報導人的口頭敘述,卻未見細緻的分析,而民間口傳中的「番婆鬼傳說」在埔里則有逐漸被誇大、神奇化的現象。「番婆鬼傳說」中的情節,精彩的程度成為埔里代表性的民間文學私毫不為過,它還包含了歷史,遷徙及族群關係的元素及族群特有的奇幻想像。為了保存這個即將逝去的文化記憶,並重建巫術制度的雛型,筆者藉由田野調查與文獻整理的雙管齊下,盡可能重新爬梳、拼湊出噶哈巫族巫術的原貌,同時借助神靈觀念的重構,建立出巫術傳說與遠古神話之間的脈絡,並且進行巫術種類的區分與各種指涉的釐清,以辨析文化合成的痕跡,進一步討論巫術與文明演進的關連。本文亦將探討噶哈巫在清政府有意隔離的三層人群關係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從土牛溝到番界,強大的巫術印象如何成為鞏固邊防及族群邊界的力量,從歷史脈絡、地理空間及社會情境中觀察噶哈巫族巫術的興衰以及傳說的傳播與發展,期能再現噶哈巫族人自神話時代以來依存的巫術思維,並突顯出噶哈巫族不被時代洪流淹沒的主體性。Item 吸氣肌熱身對田徑選手耐力運動表現之影響(2014) 洪鈺釗; Hung, Yu-Chao目的:本研究在探討吸氣肌熱身田徑選手耐力運動表現的影響。方法:以10名大專男性優秀田徑選手為受試對象(年齡,20 ± 1.25歲;身高,175.1 ± 4.12公分;體重,63.8 ± 4.42公斤),使用重覆量數、平衡次序原則的實驗設計,所有受試者須進行三種不同實驗處理,包括吸氣肌熱身處理 (inspiratory muscle warm-up, IMW) 、安慰劑處理 (placebo, PLA) 與控制處理 (control, CON) 。控制處理不進行吸氣肌熱身,而安慰劑處理與吸氣肌熱身處理分別以強度15%及40%的最大吸氣壓力 (maximum inspiratory mouth pressures, PImax) ,進行2組30下的吸氣肌熱身。實驗處理後,受試者在跑步機上,以100%最大攝氧量速度(vVO2max) 跑步直到衰竭。實驗過程中,分析跑步距離、血乳酸、RPE (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與RPB (rating of perceived breathlessness)。結果:在血乳酸、RPE與RPB,三種實驗處理間皆未達顯著差異。在耐力表現部分IMW組顯著高於CON與PLA組(CON vs. PLA vs. IMW,1532 ± 359.15 vs. 1685.2 ± 456.45 vs. 1930.40 ± 544.56 公尺,F=10.552,p<.05)。結論:本研究結果顯示,吸氣肌熱身可能可以提升田徑選手耐力運動表現,然而,這種熱身活動並未能改善血乳酸的變化。Item 單次缺血預處理對優秀大專中長跑選手運動表現之影響(2024) 江英瑋; Chiang, Ying-WeiItem 「土地無意識」的台灣文學及其批評視域(2022) 蔡志彥; Tsai, Chih-Yen台灣現代文學若從1920年算起,至今已達百年。本土化論者賦予台灣文學「民族」性格,企圖塑造它成「台灣民族」的文學傳統。然近年來經全球化及西方理論介入的台灣後殖民論述,曾動搖本土概念。「台灣民族」文學論述已經難以解釋,百年台灣文學混雜意識之異質性悖論。有感於此,本文依廖朝陽〈再談空白主體〉提出「土地共同感」文學界義,並參考邱貴芬台灣文學「台灣性」,援引詹明信的《政治無意識》,提出「土地無意識」的文學批評論述,盼與學界共思。期待「土地無意識」能踏讀文本,獲得更繽紛「彼時、多方、此地」語義豐富性。全文共分七章,於第一章(緒論)先勾勒出台灣文學某種「歷史化」過程,同時指出「台灣民族」文學論以及與「土地」攸關的「鄉土」與「本土」概念,並點出「土地」所具有的「理論」潛能。透過廖朝陽所謂「格義」能跨越思想疆界之精神,本文第二章針對「土地無意識」的「理論」取徑與論述形成做出說明。第二章第一節先論述從「空白主體」到「土地共同感」文學「界義」之演變過程,第二節則是闡述從《政治無意識》到「土地無意識」的文學批評理念,第三節則將論述焦點鎖定在從「精神分析」到台灣文學的「無意識主體」上。 第三章(形構台灣文學「無意識主體」之文本例證)以拉岡「精神分析」學說關於主體分裂的「ISR三界結循環」為論述基礎,描繪出台灣文學如何在想像的「大它者」目光壓迫下,總讓欲望主體陷入語言符號的牢籠中糾結,卻又以「真實界」殘餘「小對形」的「土地」換喻象徵,因而顯露出破碎、扭曲,且早已隱藏於「真實界」的「精神創傷性」。第四章(「土地無意識」的批評視域與文本「土地」型態)開始進入「土地無意識」文學批評視域之說明。依《政治無意識》強調「歷史」、「階級」、「生產方式」與「烏托邦」的內涵,及土地的「沉積」、「土層」、「墾殖」、「深掘」特性,第四章發展出「歷史語境」、「文化生產方式」、「階級層位」及「矛盾的烏托邦深掘」等「四種向度」形構「土地無意識」的四項操作型視域,並各自具有文學「外部」與「內部」的分析意義。延續第四章「土地無意識」四項視域的論述脈絡,第五章、第六章(「土地無意識」的文本批評演練)依四項視域分別進行文本批評。第五章第一節選擇西川滿於戰前、戰後初期所創文本進行分析,開啟文本「內部關係」與「外部意義」的談論,亦已凸顯第一項視域「沉積而成的歷史語境」所謂每位作者皆已背負其出生年代的各自啟程獨特歷史共性。第二節則以「反共文學」時期男性與女性作家互為對比座標而論。本節除已論述出第二項視域「墾殖的文化生產方式」中「文化生產」的「統治者」角色,亦透過女性作家將視線拉回眼前「台灣土地」的「反『反共文學』」陰性筆觸,揭示某種「象徵秩序」已被女性作家「創作欲望」情感鑿出裂縫之精神分析。 第六章第一節持「深掘烏托邦的矛盾」之精神,將保釣世代「回歸現實」與原住民「生活土地」進行文本比對。本節指出彼時所謂「回歸現實」實正是回歸「眼前土地」外,並指出所謂「回歸現實」的「眼前土地」一直都是原住民族賴以為生的「生活土地」。第六章最末節則鎖定「土層般的剖面視角」探討黃崇凱的《文藝春秋》與百年台灣文學作家傳統之關係。最終章(持續欠缺的「空白主體」與未來展望)統整各章論述重點,並再次主張以「土地」作為文學批評視域能提供的台灣文學新論述。Item 戰爭時期臺日高校生文藝活動―以臺北高等學校傳閱雜誌《雲葉》與《杏》為例(2016) 津田勤子; Isoko Tsuda本研究以台北高等學校的學生於1943年到1945年間自主發行的傳閱雜誌《雲葉》與《杏》為研究對象,探討戰爭時期台北高校生的文藝活動。《雲葉》是1940年入學台北高校尋常科的學生們,在就讀四年級時所發行的班級雜誌。《杏》則是以台北高校高等科二年級與三年級的三位理科生為中心所發行的雜誌,兩刊均以日語寫作,包含詩、俳句、和歌、隨筆、創作(短篇小說)、研究論文等作品。 本論文釐清:第一,台北高校生從事文藝活動的時空背景。首先說明設立於日本明治時代的高等學校之發展過程與代表性的學生文化及理念,進而說明台北高校作為殖民地台灣設立唯一的高等學校及該校文藝活動、其所擁有的特色,以及戰爭時期下,校園與社會產生之變化。第二,過去尚未為人所知,將手稿訂成一本的《雲葉》與《杏》計14冊,其編輯者與作者之背景、創刊雜誌之動機、編輯方式、各號的變遷等編輯情形。第三,對現存的戰前發行之《雲葉》與《杏》所刊作品中展現的學生思維足跡。多達300篇的作品分為「以外在環境為題材」與「以內心世界為題材」兩大類,再進一步地進行細部分析,並留意兩刊之異同而展現台灣學生與日本學生、尋常科學生與高等科學生各自的思維及敘述觀點。 自明治時期以來,高等學校始終堅持的人道主義、國際主義、個體尊重等價值,以及透過學問養成領袖人物之教育理念,與軍國主義、國家主義等當局強加於國民之上的國家體制背道而馳。本研究闡明戰時體制之下的高校生文藝活動,學生們仍堅持高等學校傳統的資質與理念,熬過大時代的轉變。本研究對台灣文學研究中的日本語文學及校園文學,以及台灣教育史研究中的戰爭時期台日高校生生活文化史,有補充之效。Item 日治時期《臺灣鐵道旅行案內》中的臺北市意象(2015) 川村洋介; Kawmura Yousuke對臺北而言,日治時期是一個轉變期,來自日本的統治者將「城內、艋舺、大稻埕」臺北三老街整頓為臺灣第一的城市。行政機關集中於臺北,商業機關也林立於此,這時候很多日本人移居臺北,臺北裡有大稻埕等以臺灣人為主的生活空間;及臺北城內等日本人較多的生活空間,以日本人與臺灣人為主,兩個不同族群的人種為中心,形成一個城市。 在研究《臺灣鐵道旅行案內》內容之時,先考察了日治時期的臺灣鐵道、旅遊手冊及臺北市內的交通工具的活動情形。《臺灣鐵道旅行案內》由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出版,該旅遊手冊反映臺灣鐵道網路的發展過程。臺北市的運輸方面,出現公車、計程車等最新交通工具,增進了臺北市內通勤的便利性。《臺灣鐵道旅行案內》的編輯手法參考先前出版的旅遊手冊,整理了從臺灣第一本旅遊手冊到《臺灣鐵道旅行案內》的出版歷程。 本論文從日治時期臺灣的代表旅遊手冊《臺灣鐵道旅行案內》探討日治時期的臺北,該旅遊手冊從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出版,他們在書面上介紹臺灣各種展現出統治者意圖的景點,尤其著重在臺北很多與殖民統治有關聯的建築物、日治時期以後才出現的休閒活動的景點、以及產業設施等。旅遊手冊提供日治時期臺北旅遊相關資訊,以及空間文化的圖像。Item 灣生的記憶與認同:以鈴木怜子及《南風如歌》為探討中心(2018) 蔡知臻; Tsai, Chih-Chen本文以灣生鈴木怜子(1935~)所著回憶錄《南風如歌——一位日本阿嬤的臺灣鄉愁》(2014)為研究對象,討論灣生在臺日歷史上的意義與重要性。鈴木怜子如何建構其「灣生」身分、成為灣生,且在戰前、戰後與社會經歷上有何特殊性,需理解回憶錄《南風如歌》的脈絡性與策略性。 首要探討殖民地臺灣的在臺日人與灣生的生活經驗與情況,主以鈴木怜子家族為討論中心。再分析「引揚」的集體記憶與離散的敘事問題,指出鈴木怜子有兩次的離散經驗,分別是1948年的引揚以及1954年的前往美國留學。進一步詮釋分析回憶錄《南風如歌》時,以敘事學理論討論書籍編排、人物形象、文化再現,且運用「敘事認同」的理論觀察,指出「灣生」的身分建構、國族認同與敘事意義呈顯多重混雜的敘事認同現象。 本文凸顯灣生研究的歷史意義與詮釋的多元視角,包括重新思考「灣生」一詞與臺日歷史上的定位。透過灣生鈴木怜子與《南風如歌》,勾勒家族歷史的脈絡,亦有回憶錄的各種閱讀架構,期許能厚植臺日研究的底蘊,發揚臺日文學與文化的淑世意義。Item 穿戴裝置訊息回饋對跑步之影響(2020) 謝哲安; Hsieh, Che-An目的:以穿戴裝置介入選手訓練,分析其跑步姿勢,並且給予反應回饋,讓跑者能夠立即做技術上的修正,提升訓練效果。方法:受試者為大專公開組中長跑選手共14人,依性別及項目隨機分配至2組進行實驗,皆配戴穿戴裝置進行8週有氧體能期訓練,實驗組每週進行步幅與垂直振幅數據回饋,而對照組則否。實驗開始前與結束後分別進行最大攝氧量、3000公尺跑步表現、步幅及垂直振幅檢測,以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Two way ANOVA)分別觀察兩組在組內及組間之檢測參數差異,統計水準定為α = .05。結果:兩組在組內及組間比較最大攝氧量、3000公尺跑步測驗、3000公尺跑步垂直振幅及步幅後,無顯著差異及交互影響。結論:經由8週有無穿戴裝置回饋介入,對於大專公開組中長跑選手之訓練無明顯協助效果。Item 臺灣戒嚴時期國民中學(初中)音樂教科書及歌詞探析(1962-1985)(2016) 蔡怡玲; Tsai, Yi-Ling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民政府開始在臺灣進行去日本化、中國化的教育,臺灣從1949年開始實施戒嚴,至1987年解嚴的38年期間,在反共抗俄的社會氛圍以及中央集權下,教育政策和教科書皆由政府所掌控。這樣國家機器下的音樂教科書會呈現何種面貌呢?在探析戒嚴時期音樂教科書之前,必須先了解當時的時空背景,隨著九年國民義務教育的實施,教科書統一由國立編譯館編定、發行,教育呈現被政治控制的局面。 音樂教科書在國家政策的綑綁下,被賦予反共抗俄、發揚民族精神的使命,音樂教科書的歌詞不時流露大中國色彩與愛國思想。此時期國民中學音樂教科書的愛國歌曲主題,具有以下內涵:(一)反共下的宣傳品(二)大中國的想像。這種現象到解嚴後才有所轉變,音樂教科書出現大量臺灣本土化的教材,音樂教育才漸漸脫離國家機器的控制。 除了大量的愛國歌曲,也收入了愛國歌曲以外的一般教學歌曲,包含敦品勵學、詠物、寫景類,及陶冶性情的抒情寫意類歌曲、傳統節慶的歌曲,增加歌曲取材的多元性。這些歌曲的探究,可以了解戒嚴時期仍保留些微的藝術命脈,讓學生心靈有呼吸的空間,進行美感教育,保留了藝術美感想像的空間,呈現戒嚴時期音樂教科書的另一番面貌。Item 臺灣戰後凍頂茶產製與在地技藝的傳承(2017) 張文馨; Chang, Wen-Hsin臺灣茶產業於1865年始出現在對外貿易史上,臺灣茶於清治後期即為臺灣出口之重點產業,並於日治時期開始出現企業化的經營模式,直到戰後政府亦積極推動茶業貿易,臺灣茶產業從1865年開始,百年來皆以出口為導向。值得探究的是,1980年代後臺灣茶業全面翻轉,從原先的出口轉為內銷導向,即言臺灣本身對於茶葉的需求量大增。此外,茶葉的產製亦從工廠的大量生產模式改為農民自產、自製、自銷的精緻農業,間接促成了中南部茶園與高海拔茶園的興起。 1980年代臺灣凍頂茶發展蓬勃興盛,其中「凍頂茶優良茶比賽」為促成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梳理臺灣茶葉的發展脈絡後可以得知比賽茶機制對臺灣茶發展不完全是正向效益,過於強調消費者導向,對於茶葉製作技藝產生些許負面效應。藉由田野參與實作與深度訪談,將臺灣凍頂茶製作技藝之流變完整陳述。其中,茶葉製程須依據茶葉特性調整製作細節,因此可以得知茶區的不同,所種植的品種、天氣、土壤等等也有其差異,而這個差異就形成了多元性的地方特色。透過討論現有的製茶技藝,進而得知製茶技藝的學習並非一般理論的建構,反而是藉由師徒制的傳承,將默會知識延續下去。隨著現代工業化的發展,製作技藝逐漸消逝於時代的洪流。本篇論文藉由探討製茶傳統技藝,期許能為茶產業的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Item 陳玉慧旅遊、家族史與創傷書寫(2023) 游雅筑; Yu, Ya-Chu旅遊具有空間的移動性、異地性、跨時空等面向,旅遊書寫則呈現陳玉慧的生命經歷與自我觀看世界的方式。台灣人過去無法隨意出國,因戒嚴時期國家管制之原因,想出國僅有就學、探親、商務、外交、公務之人才有機會可做申請。而旅居海外的作家們所撰述的當地風情,以及跟時代並進之旅遊紀錄,較多都是在開放觀光後才開始呈現多元豐富的面貌。「旅行文學」則於90年代才逐漸在台灣嶄露頭角並掀起熱潮。本碩論結構為第一章緒論,內含研究動機及目的、相關研究成果與研究方法、研究素材及章節安排。第二章探討陳玉慧至各國的旅行記憶與移動路徑。第三章將書寫陳玉慧的記憶、回憶與紀載的「家」,可見父母家庭對她影響極為深刻。第四章從陳玉慧的身心靈狀況為出發點,論及她的自我與和解。冀望能從文本中分析出她書寫的「生命旅遊史」是如何豐富自我的心靈、人生。又論述陳玉慧對「家」的記憶,對她來說家是離散的,從成長過程、人生經歷談起,並提及再現對於父母、丈夫的書寫,以及個人的生命歷程中「家」代表的意義。再以陳玉慧的身心靈狀況為切入點,因她曾於書中多次提及身心靈的問題,將書寫她在生活、旅行中,背負著多少的創傷與苦痛。且與他人交流、討論中得到領悟,在與人談話及找尋自我的過程中調整自身的狀態,並與過去的自我和解,如何原諒他人,也放過自己。Item 陳若曦小說中的女性形象研究(2022) 何瑾如; He, Jin-Ru本文以陳若曦的人生發展歷程為背景,以陳若曦小說中的女性為研究重點,運用認同理論、創傷記憶等理論,以及新批評、文本細讀等研究方法來梳理她的小說,重視陳若曦所擁有和追求的知識分子擔當,探索其心靈世界。研究她筆下那些身處於家國、族群、歷史風雲之中的女性形象。在本論文的緒論部分,主要概述的是作家陳若曦的小說創作旅程、一些研究者對於她的相關成果,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與研究空間。陳若曦,是少數建起了國際聲譽的華人女作家之一。儘管目前許多學者們對於陳若曦小說的研究已經可謂是成果豐富,但是筆者認為,在對於陳若曦小說中的女性處境研究這一方面上,還是有需要進一步完善的空間的。本文會在這仍值得進一步推進的研究領域上,對這位富有社會責任感的、一直都在追尋著“烏托邦”理想的女作家的作品進行梳理,研究她的人生之旅與她所創造的小說世界裏的女性形象之間的關聯,探索她們與她一直所努力追求的烏托邦理想之間的關係。Item 魔幻寫實主義佇胡長松台語小說的實踐(2022) 許芸萱; Hsu, Yun-Hsuan台灣文學作家胡長松(1973-)對1997年開始出版《柴山少年安魂曲》(1997)、《骷髏酒吧》(2000)遮的華語小說,因為接觸著台語界的相關作家,開始用台語創作,一開始是先用華、台對譯的《槍聲》(2005)、《燈塔下》(2005)到轉型做一位全台語創作的台語小說家。2004年佇創作過程信仰基督教,台語創作開始加添基督教的元素和色彩,有《大港嘴》(2010)、《金色島嶼之歌》(2013)和《復活的人》(2014),佇舊年出版上新的是《幻影號的奇航》(2021),佇這20外年當中,作品對一開始是較烏暗的風貌,信仰基督教了後嘛予伊的作品開始看著光明和希望。佇方耀乾的《台語文學史暨書目彙編》(2012)、林央敏的《台語小說史及作品總評》(2012),攏有討論著胡長松的作品,筆者發現文訊雜誌當中「21世紀上升星座」的專題(2020)當中,胡長松的作品《復活的人》是唯一入選的台語小說。顯示台語小說佇當代的重要性,台語小說應該受著文壇注重,無應該予學界放捒。 胡長松的作品當中和台灣文學作家張大春、宋澤萊、林耀德,攏運用西方的魔幻寫實手路。關心的議題攏包括對歷史、本土的關懷,胡長松以台語疼惜本土,書寫台灣的二二八事件、表達認同自身文化的族群互動、見證台灣民主化過程的學生運動。進一步用魔幻寫實起造屬於台灣的世界觀,在在顯示台語小說和台灣文學閣有世界文學攏是互相連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