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0
  • Item
    見觀經圖:影像世代的東方媒材創作
    (2024) 郭雅倢; Kuo, Ya-Chieh
    五感,是主體認識外在世界的重要感官系統,而視覺又與平面藝術最為相關。隨著人造影像鋪天蓋地的佔據視野,創作思維、議題關注與形式等,於東方媒材創作有著怎樣的表現,是筆者專注所在。藉著社會學家的論述,深刻審視半虛擬社會下的生活樣態與心理感受,進而探討當代東方媒材創作者的與影像社會的互動,乃是第二章的內容。在第三章,筆者回歸自身創作思維與形式的反思。「以類古典形式統合日常奇異影像」之創作模式為筆者面對碎片化社會的方式,其中關於「類古典」的探討,筆者借鑑了十七至十九世紀,傳往日本並接受文化交匯的畫譜、技法書著作。以當代人後見的視角而言,這些內容正處於現代視覺形式與古典視覺形式的交叉口,透過探討線條、造型、漸層與反覆等視覺元素在和刻本、當代視覺經驗、筆者自身創作中的詮釋角度、形式差異,理解類於古典又或者趨向當代視覺的決定性因素為何、如何依據作品表達需要良加運用、筆者對東方媒材又抱持什麼樣的認知,是本章的重要探討。至於第四章,則進行個別系列作品的發展軌跡與思維釐清,以客觀反思的方式確認個人思維與作品形式的對應關係;最後於第五章結論。本文借上述研究,對自身所處社會文化、藝術脈絡節點進行觀察與理解,以跳脫創作的主觀與直覺性,並協助未來的創作深化。
  • Item
    汲古萃今─文人品味中的審美意識
    (2012) 陳坤德
    本文以「汲古萃今」作為研究的軸心。並選擇明代中期至晚明階段的文人文化品味中的審美意識來探究,透過古籍資料的閱讀、作品圖像的探索與文人生活的體會為切入點,並汲取古人的意念與時代氛圍下的品味為要。此外並將當代意識中強調圖像與個人風格的觀念納入其中,因此在個人創作上,將「汲古」視為一個途徑,再加入個人的意念與斑馬圖像,形成錯置的場域來呈現其美感狀態。 全文分為七個章節來論述:第一章緒論,包括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研究步驟結構示意圖、名詞釋義與文獻探討。從當代水墨現象的觀察到文獻閱讀後的印證與理解中,試著提出汲古萃今路線的可行性,並且從水墨本質的探索中,發現文化品味的重要,進而思索個人表現的可能性。第二章,品味的熔鑄與文化書寫:主要以文人品味的主體性來突顯其作為水墨創作現象所產生的問題,並且論及文人閒雅生活和作品之間的美感關係。第三章,水墨表現的場域:觀察當代水墨在符碼化之後的現象,以凸顯水墨表現向度之間所形成的藩籬結果,並且反思在水墨變革中所擱置的本質問題,進一步呼籲應當重視水墨中品味與文化之間的關係。 從第四到第六章的部份,經由前三章從文人品味梳理考察、水墨文化本質的探討結果,轉進個人創作理論的意圖與創作實踐。第四章汲古萃今的創作意涵:從汲古的路線之中,探索圖像、題畫詩、文化品味、文本之間的時代變革與限制,並且關注水墨表現中任意指稱的擬真關係與內涵。第五章,創作本源與詮釋:回歸到個人的創作意向與中心思想,透過考察近現代文人風格實踐的狀態,來檢視個人創作所涉及的內涵與意義,進而詮釋水墨中文人形像、閒賞文化的美學特質。第六章,圖版論析與軌跡:在創作議題內涵上,指向賞玩文化、文人形像、汲古成今等三個類目以具體呈現成果。另外在作品解析方面,粗分為二個部份來陳述﹔第一是作品身份,品名、款識、鈐印等;第二是直指作品的思想與成其為作品的緣由和圖像簡述等。 第七章,結論:文人形象與議題的關注,是個人作品的特質,在考察水墨文化高度與品味的過程中,重申水墨意識與美學修為是詮釋水墨文化底蘊不可或缺的一環。
  • Item
    連結‧沉默的情緒覺察:楊壹琳繪畫創作中的圖像閱讀
    (2015) 楊壹琳; Yi Lin Yang
    本研究從個人的情緒之於生活事件和週遭事物的連結觀察中出發,探討個體 自身心靈感受對於繪畫創作的啟發,由於自身所選擇的繪畫創作手法需歷時一段 不算少的時間,而期間牽涉了諸多的心靈事件和情感波動的轉換浪潮,情緒的強 度在製作作品的過程中得到了稀釋和弱化,代而為之的是更深沉的自我反思和自 我價值的探尋,若在搜尋的過程中有所斬獲,即吸納進作品自身,不僅從中得以 認同自身、確立自我的處世哲學,這樣逐步的明晰辨識將自我心靈感受的混沌狀 態漸漸洗清和淨化,一如原先的向外探尋和外部連結,到回歸生命之初的自我意 識和生命存在的課題。 透過哲學、心理學和自我感受的思辨,試圖解釋何種形象才是真實?又個體 情緒的真實面貌究竟為何進行思辨,其中也牽涉到主體和「他者」的互動關係, 在情緒的探討議題上,必然會牽涉到「本體感受」之事件的發生,透過個體自身 的替身圖像,將這份感受具現在畫作之中,將自身比擬作畫作中人,而人物本身 的特異形象,即顯現物像所指涉的象徵意涵,畫中人物將作為傷痛事件的寓言, 代替創作者發出情緒的呼救,以期能傳遞到觀者的心靈感受上
  • Item
    蜴龍神話: 林威丞彩墨創作中之虛擬與想像
    (2012) 林威丞; Lin,Wei-Cheng
    本研究從探討《蜴龍˙擬像》此系列作為出發點,從時代背景、社會現象、畫面符碼、創作方法、畫面分析幾個面向切入,分析作品背後的生成原因以及所受到各種藝術流派的影響,進而連結到作品本身。《蜴龍‧擬像》此系列作,反映現代生活中人們大量依賴科技產品的現象,並在虛擬與真實之間的模糊界線作探討。 當代科技、網路資訊的蓬勃發展,造成各種訊息、影像的無限擴張,同時網路空間的便利使得人們只需待在家裡,就可以滿足生活所需。每天接收E-mail、上Facebook等等變成主要對外的聯絡管道,人際間的情感交流也藉此獲得擴張與滿足,人們的生活型態與從前大不相同,藉由虛擬空間的產生,國界與種族在這裡被消弭,人們在這裡得到更大的自由度與滿足自我的可能。在虛擬空間裡的事件充滿無限可能,各種元素在此被混搭、嫁接而失去原本的意義,「擬像」的性質也因此充斥於生活中。 龍,從遠古部落圖騰崇拜經歷帝王時期,直到現代社會為止,一直被視為中國人的文化代表,弔詭的情形是,在自然生物界中幾乎找不到龍的蹤跡,故龍被視為是一個多元融合的文化複合體,虛擬的生物歷經長久的時間及人們的豐富想像而在人們心靈成為真實,歷代有許多關於龍的記載,說明龍在中國人心中是如何根深蒂固。觀察歷史脈絡中所記錄關於龍的資料,並演繹出「蜴龍」的概念運用於創作中。 最後回歸作品,敘述筆者如何將龍結合現代科技產品進行虛擬想像,搭配混搭許多當代的表現技法融入水墨中進行創作,並對作品進行個別的分析。
  • Item
    形構山水-鄭生祥水墨創作論述
    (2012) 鄭生祥; Cheng, Sheng-Hsiang
    水墨畫在十九世紀以來迄今受到外來文化的衝擊相當大。許多喜愛水墨畫的先進都以各種論述為其努力,希望水墨畫有其更多元的可能性。當許多理論一味的讚賞西方的藝術思維,貶抑中國傳統繪畫精神的同時,卻嚴重犯了一個邏輯上的錯誤—沒有一種文化可以憑空而來,我們是文化的繼承者同時也是開創者,筆者秉持著這樣的信念,希望在中國繪畫思維中找尋養分以及結合西方的藝術理論,梳理出自我的創作架構。 本研究主要分為五個層次探討,第一:理論思維根基。從中國寫景造境談起,說明審美思維的轉變和表現方式的差異,探討歷代畫家所帶給後世的藝術養分及創新思維,並由擬像介入山水畫表現中。第二:以視覺心理學中,圖地反轉原理做山水畫創作發想。第三:環境美學探討,並以環境議題運用到山水畫創作的可行性。第四:藝術家探究。列舉以造境、圖地反轉、環境議題為創作手法的藝術家,從他們的創作理念和思維的繼承與創新加以探討解析。第五:個人的創作研究。從前四項的探究中分析自己的創作理念、題材立意、表現手法...等,加上作品說明。 個人創作以山水畫為主軸,其中包括擬像介入、圖地反轉原理的運用、環境議題表現。嘗試在中國繪畫藝術觀中探尋養分以及結合西方的藝術思維作為創作理念的思考,以不同的構圖形式呈現,期待在此過程中,能使自我的創作方向和路程更加踏實與清晰。
  • Item
    當代物質美學及個人創作之論述
    (2007) 陸承石; Lu Chen Shih
    論文摘要 漫長的歲月綿延至今,沒人可以肯定地預示它的未來將會是逐漸凝固或者溶解的過程,如同自然界的循環一般,無論其型態如何轉變,體積總量永遠為恆等式,這樣的架構,正是人類異地而處的共同外在世界,由於身為萬物之靈的我們深涉其中,那麼這個早已不純粹的環境,便名正言順地成為物質文明的試煉廠了。 既然大家都被緊緊包覆在物質文明裡,那是否意味著所有思考層面與價值判斷盡皆受其左右?倘若果真如此,那「美」呢?想必不證自明。 如果心靈上的需求要以某種特定形式發揮出來,則「藝術」是當仁不讓,一旦與現實相接觸,久而久之,愛苗如野火燎原般不斷地滋長,那麼「美」與「物質文明」纏綿悱惻的故事,便於焉展開…。 以上所言,乃是筆者研究與創作的主軸,其依循的材料,不外乎擷取了物質世界,並努力地讓它成為藝術的紅粉知己,永永遠遠。 第一章 緒論 — 包括研究動機、目的、範圍與方法。 第二章 藉由對分析唯物與存在主義 ~ 後結構與後現代主義來探討當代思想界眾家們對於物質美學之論點。 第三章 藉由對分析泛普普藝術(新達達、普普、新現實、敘事具象)、國際泛前衛(新意象、新表現、自由形象)到觀念藝術來探討當代藝術界眾家們對於物質美學之論點。 第四章 藉由分析當代藝術之功能性與材質性來探討其與物質文明之密切關係。 第五章 藉由分析個人創作論述來傳達美感與物質文明交相輝映的具體呈現。結論部分抒發研究過程中之體會、省思與對未來的期許。
  • Item
    公仔符碼應用在當代藝術創作之研究
    (2008) 吳柏嘉; Bo-Jia WU
    近年來受到動漫文化的影響,市面上充斥的公仔商品以及生活週遭不勝枚舉的公仔符號,讓公仔幾乎成為消費社會及流行文化的最佳代言人。 本研究旨在探討公仔符碼在當代藝術創作上的應用關係,共分為七章。第一章緒論,介紹研究動機、研究內容及範圍限制。第二章探究創作思想脈絡與理論根源,透過後現代哲思及藝術理論史料的佐證援引作學理研究。第三章從次文化現象與公仔體系觀察,配合當今社會諸般流行現象的研析及生活中公仔體系的歸納,釐清創作與社會環境之間的演繹脈絡。第四章說明「學你公仔」的定義、構成要素以及類別,闡述公仔符碼在創作中的應用架構,並列舉中外作品賞析。第五章介紹筆者研究所就讀期間,兩大系列作品的內容、形式、技法與媒材等創作概觀。第六章再根據兩大系列十件作品逐一解說,做為本研究的理論實踐及檢討印證的對象。第七章則是簡單的結語及展望。
  • Item
    海報創作之文化圖像建構與詮釋
    (2018) 林維俞; Lin, Wei-Yu
    本創作起源於認為海報設計形式應對時代的更迭有所呼應,著重在需要將訊息與視覺設計評估規劃後,尋求揭示、溝通與價值傳遞的整體解決方案;本創作研究是以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的「擬像」(Simulation)理論基礎與文化圖像建構論述所進行,主題設定:文學活動推廣、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推展活動、藝術展覽推廣活動、花藝設計推展活動、公民政策參與推展活動;作品依據海報設計的創作使用媒材、技巧模式與方法、使用時機背景條件,各類別不同的海報創作系列內容加以說明,將呈現顯著的發現與觀點,進行脈絡研究及文化圖像詮釋。創作成果展現了以數位媒材,所建構的靜態圖像海報設計為基礎,並以其衍生出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與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的整合性應用技巧;創作論述整體從選擇活動議題開始,對於意念的表現、畫面構圖排列及圖像符號的象徵意涵,透過質性描述後,呈現了整個創作構面就是一個真實的虛擬再造的活動,自象徵符號到文化圖像的「擬像」詮釋;在系列創作完成後的探討,聚焦在如何將中心概念演繹出更加多元的面相,並成為被消費的樣貌,在主題選擇時,應就社會環境事件觀察、情感理解、創作脈絡與思緒組織有系統的進行開展,對媒材工具在呼應時代語彙中的扮演,關係到「擬像」的成形,創作者應具備對媒體訊息的反思與批判能力。
  • Item
    物質的記憶—金澤豪繪畫創作研究
    (2019) 金澤豪; Chin, Tse-Hao
    本論文內容為筆者系列作品之創作,作品以「擬像」為圖像基礎,以捏造、仿製復古「相片」的外觀為主要手法。製作的條件區分了圖像、顏料物質、工作痕跡三個面向。 圖像內容是關於原始自然與神話寓言,藉動物形象(影像)作為與自然有關的象徵,經過蒙太奇式的拼貼與再造,擬仿沒有指涉目標、非再現的「相片」,藉此召喚出被遺忘的知覺與經驗,一種關於人類的集體記憶。 顏料的物質性是唯物論的觀察下產生的意識,因此在作品中,圖像與物質產生了辯證關係,實體也成為可感受的客觀存在,顏料的厚度、質料呼應了真實的畫框與牆面,因此畫作的物質性經驗延展至觀看者的環境中。 筆者藉由作品實踐中對於材料的作用與意圖,企圖擴充作品的內涵,讓畫框的「形變」進入傳統的繪畫主體中,尋求圖像、顏料物質與工作痕跡交互作用的感覺與記憶,突顯並置於畫面主體中呈現出的多元性,消解作品原本單一的形式與組織,勾勒出作品的「生命自由」,透過行動將力量與生命引入於材料中,在繪畫元素彼此連結、互滲間,得以標示出在當下時空中的原初感受與真實想像。
  • Item
    形構與置換中的觀看性
    (2001) 陳坤德
    本文在鋪陳上是以觀念的建構、累積為前導,進而去陳述它的現象。而貫穿全文以為重視的是事物的相遇所產生的差異性,這樣的差異性也是豐富作品存在(being)的最主要的因子。以下我們分段來述說: 1.形構與置換:本章主要以山水畫的主體性來突顯其作為山水畫現象所產生的問題。第一部份,我們談的是北宋山水畫中王維的形象性,經由目前傳稱的作品與史料的記載為參照,探討其風格的塑造與觀看行為的變遷﹔然而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推敲其文人性格所顯露出來的詩意,投注在作品上來檢視「放逐山水、失意文人」的作品形象該有的樣貌或可能的母題為何?第二部份,在清朝初年,因為承認了山水畫的主體性,山水畫出現了所謂的「正派」。這樣的「正派」以四王的成就為標準,進而上推董其昌、元四家,甚至王維﹔種種可以為文人涵養的事或能逼近古人的作為,揭示所認定的「合法化」,這樣不禁讓人質疑那屬於自我的部份呢?因此,本文也不急著論斷孰是孰非,反而將重點擺在還原這現象去看問題﹔而發現王原祁,其實並非專以逼近古人為能事,反而是想從古人的成就與優點去往上推,開展出自身對於藝術的認為。而石濤對於自身的方式,則比較注重先還原創作者的感知於自然,注重涵養的功夫﹔在表現作品上則以那份感知作基礎而呈現。但是那些「正派」的追隨著,則是先豎立一個觀看的領域以為從事,這樣的藝術就矮化了那些原本成其為「正派」的藝術家的成就了。 2.擬像的推移:這一章所要探討的重點則回歸到作品的本身上﹔第一個部份是從揭露事物的本身開始,我們採取的策略是較接近於現象學的還原方式,將事物返回自身的本源去看作品的可能性﹔這樣的可能性是多於以著後設的現象為延續的藝術,我們在回歸之後注意到「本源」一詞,也藉助了海德格、老子對藝術作品的看法,認為當這樣的場域是呈現無遮蔽的狀態時,作品所開顯出的就比較接近於真理的情況,貼近於藝術的範疇。所以,回到事物自身讓所有事物所蘊含的意味清楚了也展延了它的場。第二部份,我們針對「擬像」(simulation)的虛擬本質所遮蔽的真實和捏造的作為推進到以符號來處理這被掩蓋的真實,然而作為一種符號來開顯是為了接觸到事物的本源。第三部份則關心到當虛擬成為一種習慣,那所謂的真實,還有作品中的圖像部份與文本之間有多少的差距,這段文章我們就以馬格利特的作品為出發以為表述。 3.作品賞析:本文排除了一般的書寫格式-直接論述作品的結構、空間、或運用媒材之類的方式。而是將作品之為作品的本源先行設定。首先,探討知覺的涉入,藉由梅洛龐蒂對於知覺的可見與不可見部份作表述,並且將觀察的對象還原為創作的主題-斑馬,來作構想﹔考慮它的身分、並藉由它的習性去推衍作品的向度﹔或參照於古代的馬呈現出它之間的差異,並且將這種現象歸屬於德希達所認定的「延異」(differance)狀態。接受歷史的變遷,並且呈現出這歷史變遷下的迷思。第二部份則屬於作品的陳述與聲明方面,本文分為二個主題,一是為什麼是斑馬?二是當斑馬不在?而關於作品的說明方面,則在每一件作品中分為二個部份來陳述﹔第一是,作品本源,直指作品的思想與成其為作品的緣由﹔第二則放在圖像簡述方面,談論這個思想的實現狀況。這是一種自我的檢定與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