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4
  • Item
    從設計師角度探討教師美感素養賦能之道
    (2022) 邱鈴惠; Chiu, Ling-Hui
    本研究旨在從不同設計領域角度出發,分析與討論中等階段藝術教師美感素養之養成與賦能的落實與建議途徑,強化以自身美感認知的信念與價值觀在各自領域發揮影響力的自覺。研究方法為透過文獻分析建立訪談綱要,立意取向分別選擇各領域設計師與中等階段藝術教師共八位為研究對象,針對深度訪談的內容進行交叉比對與綜合討論,主要探討三個研究問題:一、設計師所認為的美感素養為何?該如何養成?二、從設計師觀點,針對中等階段藝術教師美感素養增能/提升的課程/工作坊,宜包括哪些重要概念?三、以設計師角度,針對中等階段藝術教師的美感素養賦能方面,有哪些途徑?本研究歸納出以下結論:一、設計師所認為的美感素養應是能自然而然實踐於生活中的個人美感價值觀與美善的追求;二、美感素養增能/提升的課程/工作坊建議包涵的重要概念:(1)對生活的觀察與敏銳度;(2)在地化與國際觀的意識;(3)廣泛閱讀的重要性;(4)從個人到專案的管理能力;(5)人際相處的重要性;(6)系統思考能力。三、美感素養賦能的建議途徑:(1)培養對日常生活觀察的敏銳度;(2)在地化與國際觀的連結與轉化;(3)不同資源的利用以進行閱讀活動;(4)各方面管理能力的應用與轉換;(5)溝通表達與說話的藝術;(6)系統思考能力的培養;(7)個人美善與積極主動的價值觀建立。
  • Item
    王秀雄美術教育思想與實踐
    (2013) 邱敏芳; Chiu, min fang
    王秀雄(1931- )是臺灣第一位留日學習美術理論的學者,終身奉獻教育志業作育英才無數,對於提升臺灣的美術教育研究學術地位貢獻卓著,於1997年獲頒「中華民國當代美術創作成就獎-美術理論」,2004年榮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所聘任為終身名譽教授,為學界所景仰,喻為是「臺灣藝術教育界的經師人師典範」、「管理者/藝教者/學者三位一體的典範」、「臺灣美術教育的建構者」及「臺灣美術教育界的教父」。 本研究旨在探討王秀雄對於臺灣美術教育發展的貢獻與影響,聚焦於王秀雄的美術教育思想與實踐為核心,研究方法採用文獻分析、統合研究法、敘事研究法、訪談研究及教學觀察,探釋王秀雄在立言-學術研究史、立功-工作史、立德-生命史之人生三不朽層面,綜觀其在學術典範的知識建構,與教育家典範的具體實踐,樹立重要的標竿範式。 本研究發現如下: 一、王秀雄對於臺灣美術教育理論建構的貢獻: (一)、美術教育的開拓:臺灣傳播西方美育思想第一人,重視美術教育哲理確立美術教育前瞻發展方向,推動鄉土美術教育啟發多元文化美育觀點,透過美術館教育以落實提升美術鑑賞教育; (二)、美術史的建構:臺灣美術研究方法論與系譜形構,強調美術史學方法論要因研究取向慎選研究方法,藝術家個案評論要重視內外在因素的統合研究,臺灣美術史建構要強調內外考證之科學與理性,日本美術史專著是教學與研究的重要參考文獻; (三)、美術鑑賞的教育:從心理學開展美術批評的實踐,主張美術心理學拓展藝術創作內在成因的觀察視角,美術鑑賞提供作品描述、分析、解釋、評價的具體策略,美術批評提昇美術鑑賞教學實務的判斷視野; 確立其達到人生三不朽之立言。 二、王秀雄對於臺灣美術教育推展實踐的影響: (一)、美術教學與行政工作:追求卓越永續發展; (二)、主持專案研究計畫工作:學用兼具產學合作; (三)、參與美術課程標準工作:關鍵決策銳意興革; 確立其達到人生三不朽之立功。 三、王秀雄對於臺灣美術教育家卓越典範的樹立: (一)、人格特質追求卓越自我實現; (二)、經師人師樹立終身學習範式; 確立其達到人生三不朽之立德。 依據王秀雄在臺灣美術教育領域的立言、立功及立德的典範,本研究確立王秀雄為臺灣美術教育史上的良師典範標竿建構者。
  • Item
    臺灣藝術教育志業者的精神性特質:吳正雄與丘永福的生命敘事研究
    (2013) 張栢烟; CHANG,PO-YEN
    本研究旨在了解以藝術教育為志業者,在藝術教育推展歷程的精神性表現,包括精神性在教育志業動機、藝術教師人格特質,以及在藝術教育推展的過程中的表現與影響。以立意取樣選擇吳正雄與丘永福兩位藝術教師,採敘事研究法,建置與探究其生命故事,並進行綜合分析,獲得研究結論如下: 一、 精神性對藝術教育之個案教師的動機表現與影響方面來說,精神性結合藝術教師確實能展現藝術教育志業動機,而其動機展現精神性的形式有:對文化原真性的認同,以及對人的情感所產生對生活目標遷移性認同的精神性形式;受重要他人影響的精神性形式;來自於特殊事件影響的精神性形式;具有對承諾的實踐的精神性形式;激發教育實踐動機的愛與完美追求的精神性形式;從編輯教科書獲得快樂、光榮與肯定的精神性體驗儀式。還有兩位研究個案在致力藝術教學的傳承,也確能展現出利他的教育志業動機。 二、 精神性在以藝術教育為志業者人格特質有:創造力特質、面對困境所顯現不服輸的堅強性格、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實現理想重於名利的價值觀、體現和諧的人生觀、行動派特質、展現高度的覺察與後設之反省力、不怕挑戰的開創性格局、為著理想使命承擔的特質、展現成功就是分享的信念特質、感恩與處處關懷的精神,以及具備學習力以增強賦能的特質。 三、 在推廣藝術教育歷程中所展現的精神性面貌,包括:快樂、愛、真、善、美、社會公義與正義、社會責任、價值觀、人生觀、使命感與光榮感等,讓個體覺知,並產生轉化的意義,這些意義,也影響他們一生在藝術教育推廣中一直努力不懈。而精神性認同後轉化為無形的行動力,包括:使命的承擔力、精神性的感知力、覺察的後設反省力、覺知認同後的轉化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轉化成具體作為的行動力、面對困境的轉換力、堅強的意志力、使命的達成力與持續前進的續航力、永不放棄的學習力、學習如何學習的能力、求新求變的創造力、對提昇藝術教學品質的堅持力、理想的追求欲與精神性的發展力,以及圓融的統合能力。另外兩位個案教師當精神性所轉化的使命或目標達成時,會再為藝術教育未來擘劃遠景,追求更高層次精神性,顯現精神性的與發展。 最後本研究依據結論,提出對當前藝術教師、大學學術單位、政府行政單位、藝術教育研究者,師資培訓單位,以及後續研究方向的建議。
  • Item
    台灣大學生自發性裝飾行為之分析研究
    (2011) 鍾政岳; Cheng-Yueh,Chung
    本研究以「台灣大學生自發性裝飾行為之分析研究」為方向,視覺文化為研究基礎,進行大學生在「視覺文化訊息來源」、「選擇與偏好」、「認知與理解」在實際裝飾行為的裝飾品、形式、風格之次數與廣度的交叉比對與分析,研究工具使用問卷調查、照片收集,研究法則運用了敘述性統計量化分析、質性訪談、內容分析法等進行探究。 研究問題是要探究大學生對視覺文化相關的認知與自發性裝飾行為的相互關係,研究主要結果為: 一、大學生對視覺文化訊息來源之探究: (一)受到「動漫、電影電視媒體」之影響效應,不如「個人喜好」來得顯著;在受「日韓」、「歐美」與「台港澳」的流行文化影響因素上,均不顯著。 (二)大學生在訊息接收上個人喜好明顯,且男女不同。 二、學生對裝飾品之選擇與偏好之探究: (一)大學生在選擇裝飾品時,外觀之造型與風格為首要影響的條件,仍需與自身的審美品味相投合。 (二)大學生的自發性行為,其審美基礎受自我喜好與學校美術教育影響,尤其女性更顯著。 三、大學生對自發性裝飾行為與視覺文化之認知與理解之探究: (一)大學生對於視覺文化認知的部分並不顯著,對於說出物品背後的脈絡與意義沒有顯著的狀況。 (二)大學生對自發性裝飾行為可以營造空間氣氛,表現出我的審美品味或對生活品質的追求認同度高。 (三)大學生對自發性裝飾行為可以表現自我特質,裝飾品代表了某一部份的自己認同度高。 四、以綜合分析而言: (一)雖然男女性對視覺文化整體認知呈現一致,但在裝飾行為上,不論在次數、形式、風格等,女性的都比男性要來的顯著。 (二)根據質的探究,個人意義或情感層次,在大學生對於自發性裝飾行為與裝飾品上明顯重要。 以上結論,提供藝術教育工作者,成為對大學生與視覺文化藝術教育策略擬定之參考,以建構出適合大學生學習之視覺文化藝術教育課程,協助大學生對裝飾物品之情感與意義層面的脈絡關係,協助引導大學生對視覺文化與裝飾品背後脈絡之探究學習。
  • Item
    青少年性別概念與藝術表現關係之研究-性別圖像之建構與解構
    (2006) 陳育淳; Yu-Chun Chen
    本研究以台北市國、高中二年級之美術班與普通班學生為對象,探討其性別概念與圖像創作以及圖像解讀之間的關係。首先透過文本分析法選擇訪談圖像;以青少年性別角色態度量表了解青少年的性別概念,並從中選擇訪談對象;使用內容分析法探究學生所繪之「男性人物畫」、「女性人物畫」、「忙碌的爸爸」,以及「忙碌的媽媽」等圖像,並輔以人物圖像性格特質問卷;最後以訪談方式,了解青少年對於自己所創作的人物,以及五張具有性別意涵之廣告的解讀。本研究的重要發現為青少年之性別概念、圖像創作與圖像解讀皆接受到大眾媒體、家庭、學校教育、同儕之影響,性別概念愈現代多元者愈能察覺這些影響因素。圖像創作方面:無論是何種典型的青少年會以刻板印象表現人物畫,圖像創作的過程,受到青少年創作的動機,創作慾望,創作習慣與創作的能力等影響,並與當下情境與情緒相關。圖像解讀方面,青少年對符號的熟悉程度、其先前經驗、個人的聯想能力與當下情境會影響圖像解讀。性別觀念傾向傳統刻板化者,多以支配式立場接受圖像中的訊息,當性別觀念越傾向現代多元化時,越能發現圖像中的主流之意識形態與性別差異,進而與圖像進行協調或反抗圖像中的訊息。
  • Item
    「藝術與性別」課程發展與評鑑之研究:從創作意識、理念到實踐之歷程建構
    (2012) 鍾綺文
    本研究旨在發展一個「藝術與性別」之課程,以藝術教育與性別教育的課程理論內涵為基礎,透過自我省思的創作歷程建構,結合課程理論內涵發展教學概念,並進行藝術與性別的課程設計與教學實踐。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研究對象為新北市某公立國中一年級共29名學生,在試探性教學及課程修正之後,以「藝術與性別的奧秘」單元課程,進行為期八週十六節課的正式教學。研究資料的蒐集為教室觀察紀錄、學生訪談、前後測問卷、學習單、心得回饋單、教學省思札記等,以質性研究的方式進行資料的整理、比對與分析,藉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學的成效,並做藝術與性別課程的評估與修正。 根據本研究課程實施的結果,歸納如下的結論: 一、「藝術與性別」課程之理論、內涵 綜合後現代藝術教育的觀點,藝術與性別課程應檢視、批判、反思藝術與性別所交錯的各種現象,包括知識的建構、意義的產生、與權力的關係等。課程內涵應包括藝術的學科特質與知識內涵,融入相關性別議題及連結學生的生活經驗,教師扮演「自覺者」、「省察者」之角色,帶領學生從個人經驗、知識文化與社會脈絡的連結中,批判、解讀藝術與性別的建構真相與背後意涵,最終目的是透過藝術與性別議題的思考,建立學生的性別意識,並對其未來性別生涯發展有所幫助。 二、「藝術與性別」之創作歷程 以藝術與性別議題作為思考的創作,是結合自我經驗、理論知識及反省實踐之表現,在本研究的課程設計及教學概念發展中,研究者的的創作除了能檢視自我的性別意識,其實踐歷程及作品成果,也可作為教材研究的材料及養分,經由A/r/tography理論中「藝術家/研究者/教師」三者身份的融合與轉換,將藝術與性別之經驗及意識,傳遞與學生,引導其進行藝術與性別議題的思考,除了使學生深刻感受藝術與性別的內涵及重要性,更促進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情感經驗的交流。 三、「藝術與性別」之課程設計 以藝術教育知識內涵、性別議題、學生的生活經驗作課程內容的統整,教學概念配合學生能力指標進行發展,教學策略為「討論教學法」及「探究教學法」,能提升學生發現知識、自主學習的能力。評量方式採取多元化,以學生學習檔案來評量學生學習成效及檢視其性別意識。 四、「藝術與性別」課程之教學實施成效 根據課程實施結果及學生的回饋反應,經由藝術與性別課程的鑑賞及創作教學,提升了學生的藝術鑑賞及認知能力,並且透過創作省思自我的性別經驗及性別意識,課程啟發學生對自我、他人、周遭環境、社會文化進行觀察、檢視與批判,並將其思考運用至未來的生涯發展中。從研究結果可推估,藝術與性別課程實施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 Item
    高中美術教科書中性別意識型態之研究
    (2009) 陳怡茹; Chen, I-Ju
    近年來,受到後現代教育思潮與教育改革的影響,性別平等的概念日益重視,亦成為國內教育改革的重大議題之一,因此,本研究將探討現行高中美術教科書中性別議題,以內容分析法對於文本進行討論,參考並歸納國內外相關文獻並徵詢專家意見,建立以性別為主軸的主類目與次類目之相關內涵,進而分析高中美術教科書中圖片及文字兩部分所呈現的性別意識型態,並佐以訪談教科書編寫者,瞭解其編寫理念與如何將性別意識融入教科書編寫中,以此補足內容分析不足之處。 本研究目的有三:一、探討高中美術教科書有關藝術家、性別與圖像內涵分佈的情形。二、剖析高中美術教科書文本所存有的性別意識型態。三、比較高中美術教科書編寫者之性別思考與教科書文本構成之關係,並歸納研究結果,做為高中美術教科書編輯者與教師教學的參考。 本研究結論為:一、教科書圖片採用男性藝術家的作品為主,而女性藝術家之作品數比例偏低。二、圖片中人物之人格特質,男性人物仍然呈現明顯的男性化特質,女性人物則呈現女性化特質。三、內文中出現的女性藝術家人次數非常少,相對男性藝術家於內文出現次數,幾乎佔各版本九成以上。四、內文介紹藝術家的人格特質之描述沒有刻意的性別區分,也沒有男性皆用男性化描述、女性皆用女性化描述的傳統刻板印象情形。五、圖片人物角色類型,仍然符合一般社會對男女角色的印象。六、大部分版本針對內文段落皆無性別方面思考,若有融入性別思考單元主題,則以女性為主要探究,針對男性的內文探究則較少,各版本內文大多陳述該主題知識性內容為主。七、教科書編寫者編寫時篩選藝術家和藝術品的考量,以符合課綱、主題為首要考量。 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一、從課程綱要帶動性別意識型態的思考。二、以學生學習需求作為男女藝術家與圖像的編輯標準。三、強化教師性別自覺。四、教科書中性別議題宜以自然融入為方向。五、教科書審查過程對性別議題應採取一致性的標準。六、教科書編輯過程中,針對藝術教育相關研究應持續參與和推廣。
  • Item
    青少年另類服飾穿著者之審美思考與實踐研究─以西門町青少年多重個案為例
    (2007) 黃祺惠
    本研究旨在瞭解西門町青少年另類穿著之動機、探討青少年另類穿著審美思考與實踐之歷程、分析影響西門町青少年另類穿著之環境脈絡。本研究的期程為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研究對象則是選定西門町的五位青少年二男三女,作為個案。本研究採質性研究的多重個案法,並藉由訪談、觀察、文件分析等方式進行研究資料之蒐集。 綜合文獻探討與研究結果,本研究發現: 一、西門町青少年另類穿著之動機包含生理、心理、社會三個層面,他們藉由另類服飾來展示身體主權與服飾焦慮,構築服飾的幻想舞台,同時也是一種社會化的歷程。 二、個案的另類穿著是一漸變的過程,他們透過多元的方式產生服飾搭配的靈感,而其審美共同偏好為:多層次洋蔥型、整體感、有型,個案的分歧風格類型則為:趣味型、唯美病態、誇張,並且透過服飾社群網絡的交織,凝聚了更多的同好者。 三、個案不同的家庭環境、藝術教育經驗,以及大眾傳播媒體和西門町空間場域形成了影響西門町青少年另類穿著之環境脈絡。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 一、青少年應尊重他人的穿著,而內在的充實也很重要,不要一味追求外在美,此外,還應省思外來文化的影響與本土文化的地位。 二、家長應了解其動機與背後意涵並尊重孩子審美觀。 三、藝術教育應建構學生的審美觀,並透過藝術教育實踐藝術生活化的理念。
  • Item
    遊戲理論融入美術鑑賞課程設計之行動研究
    (2014) 吳嘉珮; WU CHIA-PEI
    如何寓教於樂,提升學生對於美術科的學習動機與成效為本研究之主要探討的課題。因此,本研究之目的,即在於探究遊戲理論之內涵,探討遊戲理論融入美術鑑賞教育課程的設計理念與模式,進而發展以遊戲理論融入美術鑑賞課程﹣「藝產大亨遊戲」,師生經由共同建構具遊戲特質的課程內容進行互動學習,並從遊戲過程與結果,分析相關的學習成效。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研究對象為台北市中山女中二年級四十位學生,設計為期八週八節課的美術鑑賞課程,教學方案經過專家檢核並進行修正後正式實施。研究者自編「美術科學習經驗問卷」為研究工具,於課程前進行前測,瞭解學生先備知識與學習動機,課程結束後實施後測,比對前後施測結果,瞭解學習動機的轉變與教學成效,同時,在課程中搜集研究資料如研究者教室日誌、合作教師觀察記錄、學習單、課後回饋單、訪談稿,進行資料整理、比對、分析,瞭解學生的學習成效。進而針對課程設計、教學進行反思,做遊戲理論融入美術鑑賞課程設計的評估與修正。 本研究所獲致結論如下: 一、以「遊戲理論」融入高中美術鑑賞課程的具體方法應配合學生身心發展,並以學科本位藝術教育策略進行以學生建構為主的益智型策略遊戲。 二、發展以遊戲融入藝術鑑賞之課程內容可以美感基礎、美術史、美術創作、鑑賞方法等面向安排學習內容與活動,並能以學生自身經驗為基礎。 三、實施遊戲融入美術鑑賞課程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主動建構知識與陶冶情意,增強學習與創作成就感,尤其在美術史的學習效果顯著。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針對遊戲融入美術鑑賞課程的方法、遊戲融入課程操作層面、以及未來相關研究提出建議。
  • Item
    後結構藝術表達之哲學圖表的美育運用--依據德勒茲的差異與重複理論
    (2019) 謝攸青; Hsieh, Yu-Ching
    本研究基於德勒茲的「差異」與「重複」的理論,建構出後結構藝術表達的哲學圖表以為美育應用。希望強調出藝術必須是基於生命實質內在性意義,其符號的外在表達才能有價值;關心當人作為藝術表達的主體,必須有主體「超越運動」的學習作用,如此才是物質意義昇華為藝術的根本。而這種「運動」能使藝術表達因為主體突破困境的解決問題,而迴響生命現實的共鳴,因而產生一種藝術的力量。因此,這個力量並非憑空的添加之補充物,而是關係著後結構的動性事實如何透過直接藝術語彙表達的議題,即「現實化」的議題。 再者,本研究關注德勒茲觀點中所牽涉到本體論如何掌握差異事物的理想本質之議題,研究者將由此推論當藝術教育上強調尊重差異的原則時,事實上如何堅持與追求生命世界事物理想本質之普同性價值亦是一個相對重要的課題。 主要透過德勒茲《差異與重複》一書之文本研究,本研究將差異與重複理論具體化出三個探索其內涵意義的主軸:「現實化」、「第三方我聯覺與意志」,以及「差異理型的哲學辨證行動」,發現這整個理論系統乃藝術品質追求的核心理論。並且,結合德勒茲另兩部著作《法蘭西斯‧培根:感覺的邏輯》與《普魯斯特與符號》,研究發現此一理論系統在這些文本間的高度一致性,而且,後兩本著作更有助於彰顯差異與重複理論中關於「超越運動」與「藝術表達」兩大概念當中原本隱含之意義可以更清楚地被了解。 總之,本研究結構出藝術符號表達的哲學圖表,可做為判定藝術品質與價值的指導方針。它可做為藝術學習上與問題解決之基本研究工具,以幫助人們辨明AI科技時代藝術定義擴張後美感與創造力意義混淆的亂象,了解藝術符號的表達如何作用而幻化成為不同於物質符號的意義。總結而言,本研究的表達也正像一個基於哲學的藝術圖表之展現,提出關於藝術教育之建議。 藝術的創造價值在於是否能反應出問題需要,並有助於問題解決功用的建議之創造。本研究除了建構了美育應用上的哲學圖表,也具體就一個藝術課程實例分析。最後,本論文建議美育應重視此研究所建構的藝術表達之核心意涵,應培養基於發展人文教育所應重視的各種人才,以下乃五項具體的建議:一、應檢視並重視人類文明中值得珍視與發展的藝術理想的本質行為。二、應重視歷史中各種被關注的藝術議題之詮釋與應用方向。三、應重視人文價值本體論的辨證與差異理型的核心意涵。四、主體超越之生命內在性才是物質能昇華為藝術的根本。五、應重視主體「第三方我」聯覺感受力與持續深化學習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