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Item
    回歸原點—台灣原住民口述文化匯入東方彩墨視覺語彙之創新表現
    (2007) 謝亞傑; HSIEH,YA-CHIEH
    Atayal在泰雅族語中「人」的意思,而雅衛‧尤巴斯這個名字是從前連結我與這個族群的依據,為何作出這樣形容?這與成長的背景息息相關,在都市與主流文化教育下成長的我,眼前所見的事物,樓房取代了高山;書籍與媒體取代了長輩的口述教育;世俗的禮範取代了泰雅社會中的ga ga。 「原住民」對我來說既陌生又熟悉。在十二年的主流學院美術教育與美感訓練後,開始重新歸回我的族群─「泰雅」的文化洗禮,在文化溯源的過程中,有太多無法言喩的感動,而這樣對自我族群強烈的歸屬感,激勵著在研究所期間以原住民文化為研究主題最大的動力。鑒於原住民無文字,而生命的感念與族群的信仰以代代口述相傳,拉進了部落各體系的情感聯繫。其中,傳說與神話傳遞著古老族群的神秘感與生命觀,而彩墨中深沉且內斂的視覺意像,紙與布造就出未可預期的墨韻流動,這樣的東方美感與原住民對自然體認共生共榮的民族性更相呼應。秉持此信念將台灣原住民口述文學的內涵匯入東方彩墨視覺語彙作創作試探,試圖跳脫既定的原住民意象符號式之重組、編排,並以一種特有民族之宇宙觀、生命觀、祖靈信念及價值思維的方向呈現多元且繽紛的當代台灣「原樣」。 創作態度趨向於一種以繪畫來「生活」或是「紀錄」的概念,也如同回歸原點般,去探究創作的初衷,真誠的展現自我的生命歷程。以繪畫的方式去體驗生活;以繪畫的方式去紀錄生命,因為生活所以去學習、去吸收、去認識自我,再以繪畫的方式將其中的感動與體驗紀錄下來。在此,藉由繪畫的能量找到重拾母體文化的回家之路。
  • Item
    劉其偉繪畫中的原始風貌
    (2007) 郭怡孜
    劉其偉的原始風貌繪畫,取材自臺灣、非洲、南太平洋群島之原住民藝術與文化,這些作品除了融入原住民藝術的造形元素,呈現原住民族群的風土民情之外,更隱含了原住民異於現代文明世界的精神思想,而富有一種神秘的異域特質。原始風貌繪畫不僅表現劉其偉的藝術理念,包含他六十歲以後的重要志趣—研究原住民藝術—之心得,在劉氏的藝術創作生涯中具有獨特地位。 劉其偉以現代文明社會的藝術觀點重新詮釋原住民傳統藝術,透過他的原始風貌繪畫,呈現原住民世界純真、質樸與自由的美好特質。本文的研究目的在於藉助藝術史及文化人類學的研究文獻,比較相關的原住民藝術,探討劉其偉繪畫中原始風貌之形式與意涵,追溯西方現代藝術及原住民藝術對他在藝術創作上所造成的衝擊與啟發,並釐清劉其偉對文化人類學的認知情況,詮釋他對原住民藝術所採取的立場以及矛盾之處。而對於劉其偉的文字論述及訪談資料,這些透露了他如何將西方現代藝術與原住民藝術研究相互融合,形成一套評價原住民藝術價值的理論,本文亦有所分析與檢討。 透過原住民研究,劉其偉試圖發掘人類的共通本質,從而創作出感動人心的作品。他的原始風貌繪畫特別強調原住民世界純真、神秘且不矯飾等美好特質,這其中涉及了取材上的取捨及轉換,以及劉其偉整體繪畫風格的取向。他的原始風貌繪畫呈現的並不完全是原住民世界的真實面貌,而是他心目中經過理想化的原住民世界,而這個理想化的過程反映了他對於現代文明社會的批判,以及對於一個美好世界的想像。
  • Item
    原住民與漢族群青少年繪畫表現與美感判斷能力之比較研究
    (2005) 鍾玉潔; Yu-Chieh Chung
    本研究以屏東縣來義中學國中部與麟洛國中,原住民與漢族群籍七年級的青少年學生為對象,透過繪畫能力、美術性向測驗與訪談問卷等方式,藉以比較討論原住民與漢族群學生在繪畫表現能力(主題表現、構圖、技法、空間創意以及符號運用)與美感判斷能力(點線面造型要素、形式原理與視覺效果、美術作品美感判斷及色彩感覺)之表現。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一)在繪畫表現能力方面: 1、整體看來,原住民青少年學生在作品中,繪畫表現能力優於漢族群青少年學生。 2、原住民與漢族群青少年在繪畫表現能力會因族別上的差異而有所不同。 3、原住民青少年學生在藝術作品的表現上,會呈現圖騰符號或傳統文化的生活經驗,有受其族群生活習慣的影響,而將其文化特色融入作品中的偏好。 4、原住民青少年學生對於自己在繪畫表現的能力上,抱持認同態度的人數較漢族群學生為多。 (二)在美感判斷能力方面: 1、原漢青少年學生對於自我美感表現能力抱持認同與不認同態度者的人數相當。 2、原漢青少年在顏色偏好上沒有顯著差異,常用的顏色有四種是相同的顏色,分別為藍、綠、紅、黑。 3、在造型取向來源裡,明顯感受漢族群青少年視覺文化已受網際網路動態影像的刺激影響,但原住民青少年在其視覺文化的經驗中,似乎仍然以靜態書籍、畫冊為主要繪畫造型取向來源。 4、在族別差異對藝術的影響中發現,原漢兩組學生在藝術上沒有族群偏見的問題。 5、在美感判斷能力上,原住民青少年與漢族群青少年之間沒有顯著差異。
  • Item
    原民素顏-達悟族圖像研究
    (2011) 曾孝德
    摘 要 本論文以「原民素顏─達悟族圖像研究」做為研究標題,主旨在於以達悟族生存所仰賴的山海世界為研究範疇,從人文傳統的外在表象到心靈的內在意象,探討其尚未粉飾純真、平實最原始的素顏樣貌,並融合所見所聞的相關論著與繪畫理論,透過藝術創作的方式呈現,論文記述的輔助,傳達出達悟族人文珍貴的文化,進而抒發族群蘊藏內心底層的聲音,散發文化之美,使非同族群的社會觀者能夠更加重視與瞭解,同在一塊土地上,不同族群的文化樣貌,經由研究其族群的文 化歷史發展中的形成因素,再由藝術的方式表達出來,使觀者體悟更加深刻,也因了解過後,將站在不同以往角度欣賞達悟族之美。 本論文分為六章來分述: 第一章 緒論:敘述筆者的創作研究動機、目的、方法步驟,還有研究範圍。 第二章 台灣美術中的原住民圖像:分成三部份來探討,台灣美術中的原住 民文化發展及歷史上的角色演變、日治時期和台灣光復後時期的台灣原住民歷史發展及美術中的原住民圖像。 第三章 創作理論與基礎:從原始藝術、宗教與節慶祭典、社會心理學三方面作為探討創作主題的理論與基礎,以及對理念追尋的闡述。 第四章 創作內容、形式與技法:說明筆者創作的內容,創作的形式,使用之技法,和構圖之架構說明。 第五章 作品解析:分析在創作上所實踐的作品,其介紹與說明。 第六章 結論:研究與創作之結論及感想,更多的省思及期許。
  • Item
    山海的呼喚-原住民圖像與心象繪畫創作研究
    (2004) 曾文華
    前言摘要 本論文以「山海的呼喚」為標題,其原意是以原住民賴以生存的山海世界為研究範圍,從外在的人文傳統到內在的心靈探索,結合記錄所言所見和相關論著、繪畫理論,最後以創作的藝術表現為主,論文記述為輔。藉「呼喚」之詞的近因是想醒悟人們心中沉寂已久的原始生命、道德良知,遠因是讓我們的文化及人生價值,能彼此期盼下昇華至更完美的境界。 副標題名為「原住民圖像與心象繪畫創作研究」,從創作的題材言,是以原住民的現實生活世界來作引子。「圖像」之意近似現實的表象,呈現的形式以具象的陳述為主,描述的成份較多;「心象」意指藝術創作前的心理感受,較無具體的外在形式,以個人主觀的抽象思維去凝聚畫面符號;兩者相互輔佐,使創作與論文能交互對應。蒐集的素材以個人當下的臨場感為主,前後四到五年,再比對不同族群的相關論著、文獻,藝術潮流演變下媒材、技法的參考,指導老師的寶貴務實經驗及見解,綜合上述最後蘊釀完成「山海的呼喚」論文及創作。 多元化的文化是本世紀的特色,包容與接納外,真誠的關懷才是創作的原初。此次創作在運用媒材、技巧雖有突破進展,但仍自覺拓展的不夠寬闊,原住民的範圍遍及世界,除了本土的寶貴資源外,在未來藝術創作的籓離,更須試探其他多元化的原住民領域及藝術概念,為創作的空間豐富更多的內容及形式之。
  • Item
    排灣族雕刻中警察圖像的產生與意義
    (2000) 簡芳菲; Chien, Fang-Fei
    本論文以排灣族中、南部地區 頭目家屋壁板雕飾為例,探討日治時期雕刻中警察圖像的產生,描述此圖像的表現形式及特色,試圖從圖像的觀察出發,分析警察圖像對當時排灣族社會及部落族人的意義為何,了解新圖像產生其背後的因素及受到外來文化影響的過程。 在論文第一章首先回顧檢討之前學者在台灣原住民藝術方面的研究,並介紹與本研究主題相關的重要文獻、論著及排灣族雕刻品的搜集與田野調查的情形。 第二章對於所搜集的頭目家屋雕飾,詳細描述其主題、尺寸、形式、圖紋設計、警察圖像的造型及位置,並說明與雕刻品相關的資料如製作年代、雕刻師、家屋形式及空間配置、地理位置等;另外再比較分析排灣族傳統家屋雕刻的裝飾風格與日治時雕有警察像的雕飾板風格的異同。第三章藉由警察圖像所呈現的形式,去探討與圖像相關的內容,經歷史文獻的考察比照,了解當時警察的任務、功能、職責及生活等狀況。第四章針對警察圖像產生的原因及對為何出現在中、南排灣地區的問題加以研究,另一方面也對此形式造型受到外來文化影響作進一層的探究,包括當時總督府的教育、觀光政策使原住民有新的藝術觀及視覺經驗,或當時書報媒體的傳入,這些外來文化對新圖像的產生及雕刻形式的改變有著重要的影響。第五章是探討及詮釋警察圖像的意涵,透過圖像的分析比較,去解釋形式變遷背後所代表的意義,並藉許多文獻及田野調查的資料來佐證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