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8 of 8
  • Item
    見觀經圖:影像世代的東方媒材創作
    (2024) 郭雅倢; Kuo, Ya-Chieh
    五感,是主體認識外在世界的重要感官系統,而視覺又與平面藝術最為相關。隨著人造影像鋪天蓋地的佔據視野,創作思維、議題關注與形式等,於東方媒材創作有著怎樣的表現,是筆者專注所在。藉著社會學家的論述,深刻審視半虛擬社會下的生活樣態與心理感受,進而探討當代東方媒材創作者的與影像社會的互動,乃是第二章的內容。在第三章,筆者回歸自身創作思維與形式的反思。「以類古典形式統合日常奇異影像」之創作模式為筆者面對碎片化社會的方式,其中關於「類古典」的探討,筆者借鑑了十七至十九世紀,傳往日本並接受文化交匯的畫譜、技法書著作。以當代人後見的視角而言,這些內容正處於現代視覺形式與古典視覺形式的交叉口,透過探討線條、造型、漸層與反覆等視覺元素在和刻本、當代視覺經驗、筆者自身創作中的詮釋角度、形式差異,理解類於古典又或者趨向當代視覺的決定性因素為何、如何依據作品表達需要良加運用、筆者對東方媒材又抱持什麼樣的認知,是本章的重要探討。至於第四章,則進行個別系列作品的發展軌跡與思維釐清,以客觀反思的方式確認個人思維與作品形式的對應關係;最後於第五章結論。本文借上述研究,對自身所處社會文化、藝術脈絡節點進行觀察與理解,以跳脫創作的主觀與直覺性,並協助未來的創作深化。
  • Item
    現實的差距—影像的感覺邏輯
    (2012) 張翊琪; CHANG, YI CHI
    此創作研究命名為《現實的差距》,旨在探討「影像」,如何在視覺上成立並形構、支配人類的知覺感受。分析筆者在創作實踐的過程中,將外部視覺影像其掛搭、流怖於萬物的特性與作用於身體的知覺經驗,內外反轉出重塑影像的感覺邏輯。 「影像」之所以能夠在視覺上成立,其透過身體感的先決過程,早已混搭了觸覺、聽覺甚至是時間、空間,影像不只投射了存有者的生活狀態和習慣,更透過自身暗示其它影像的浮光掠影,它是外部事物通過感官和神經的媒介作用於我們肉體的產物,也就是事物被知覺的同時成為的表象,也能透過被動的體驗折射出記憶的輪廓。創作者提供自己的身體,將世界體現在藝術表現上,並在視覺處落腳。於是繪畫,透過其色彩、輪廓與材質的混搭、配置,從而讓自己顫動或流佈,成為一種無位移的運動,而這種運動的必要性就是為了貼合萬物的可動特性,迫使觀者藉由追尋其運動的痕跡,找到使得身心震盪的蛛絲馬跡。 在此創作研究《現實的差距》提出的作品中,筆者希望利用影像 — 感官延伸的特性,並將自身體驗到的感覺、閱讀的差距,反轉到繪畫創作上,體現事件發生的不斷裂變,提供另一種視覺體驗。
  • Item
    島 影
    (2012) 謝明機
    本研究主題為「島影」,主要藉由筆者周遭的生活圖像出發,並藉由此一媒介來探討過去、現在與未來之間記憶的存續,透過影像的再製呈現及還原當下的人、事、物、地,並一如歷史般的經由繪畫作為連結刻畫出過往的視覺經驗,引發人們曾經共同存在的真實感。誠如康德所言:「美是愉悅的表現」,由此來闡明藝術無論是貴賤或貧窮、主觀或是客觀的表明人的思維意志,圖像確實能為我們創造出美好普世價值。   在創作作品中,將當下的人物圖像,輔以攝影美學所呈現的照片場景,運用寫實主義繪畫理論基礎,視覺圖像的象徵主義,以及心理學上的移情作用透過生活中的物品,經由現代藝術的表現手法進行對照、挪用、拼貼,將我們生活上的林林種種,隱含在不斷逝去的記憶裡,猶如蒙太奇的剪輯手法,使超現實的慾望更顯真實與甜美。   紀錄台灣現今的生活形態中,發掘基層人民旺盛的生命力,讓擁有這塊土地的人們體認到文化的傳承與創造是一脈相傳的,而裝飾藝術與色彩的試煉為得尋求更多元的創作方向。「島影」—利用影像.繪畫來再現心中意象的創作研究,正是喚醒著我們當下擁有的美好時光,而筆者一系列的創作,其中最重要的是從「人與環境的互動」的議題為出發點,希望能藉由畫作來喚醒人類善的本性,用愛來善待這片土地,用呵護幼苗的心來灌溉,並能更珍惜並保有這珍藏生命情感的地方。
  • Item
    真世界 - 記憶回流抽象繪畫
    (2014) 游心怡; Yu Hsin I
    「藝術之創作,是人類思想與心靈活動美妙的結合。」 本次的研究論述筆者以2010~2014年所創作的作品「記憶回流」抽象繪畫為主要探討對象,藉由自身的生命體驗及遊歷經驗用於此次撰寫與藝術創作中,文字抒寫過程中更加感觸良多,在藝術的學習歷程中,初期接觸到印象派的啟蒙,爾後受到現代建築主義及工業設計的影響,從跨領域的藝術滋養到探索自我存在的剖析,筆者將沉積多年的思緒重新整理與釐清,並且從追溯過往記憶中的影像,然後釋放真實的內在情感,以抒情抽象繪畫的創作形式來表現。 本論文主要說明筆者美學之歷程背景與研究的動機,早年接受繪畫藝術的洗禮而後中斷,而後再次有幸能創作藝術繪畫,並開始重新思索存在的有限性,再來引用藝術心理學上的研究論述,以及中西思想多元化的抽象表現形式,來說明筆者如何追朔堆疊的記憶影像及情感釋放;筆者所闡述的創作理念,藉由"我"的探索與追尋,引發內在深層靈性,反觀生命價值與回歸自然。潛藏於筆者內在的多元藝術融合形式涵養與人格精神特質作為創作的表現研究;最後以作品的創作實踐,將創作作品分為三個系列「舞動生命 - 脈動系列」、「藏滋味- 湧現系列」、「燃燒的記憶 - 殘影系列」,詮釋自己的創作意念,來闡述自己對生命的觀點,並藉由理論來引導反證,最後實踐自我的理念。
  • Item
    忘却的記憶—劉柏辰繪畫創作研究
    (2018) 劉柏辰; Liu, Bo-Chen
    記憶,像是陳述著一段故事,有如時空片段的重建與再現,而不是對於某個事件精確紀錄的讀取過程,是一種獲廣泛共鳴的集體經驗,透過現實世界外在條件的感官刺激下,轉換為內在意識的過程,進而產生一種觸發記憶圖像的導引媒介,呈現一種將過往所發生的事件重新在限於現實,卻又以熟悉與陌生之間的片斷性記憶再度浮現。 此系列筆者選擇以多元形式繪畫手法,呈現記憶中真實的抽象殘片完成系列創作,透過攝影圖像的擷取並運用主觀情感中的記憶狀態重組結合,模擬記憶過程中的紀錄與想像中的主觀真實,然而實際的記憶狀態中也帶有一種無法預期的偶然相遇,隨著時間催化下逐漸的模糊、淡去,覆蓋了曾經的事實真相,在靜默無聲的過程中悄悄剝奪了曾經的存有。因此,希冀透過創作的方式去保存一段將消逝的種種「真實」,紀錄著一段屬於個人對於記憶的理解與想法。這段實踐不僅是梳理其個人創作脈絡與自身時代意義的釐清過程,同時也探究繪畫與影像之間的表達語彙中,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觀看方法反應於創作。 創作表現的題材,以記憶中的真實形象過程作為發展開端,畫面的圖像構成也藉由老照片、虛擬影像元素與複合性材質等並至結合,並嘗試建構出多元形式的視覺呈現,紀錄一段暫存逝去的個人記憶。
  • Item
    幾米景觀 : 成人繪本影像消費現象分析
    (2005) 熊培伶
    九0年代末期的台灣,經過政治解嚴、社會開放、教育改革、商業資本主義高揚與文化消費力的提升,幾米創作之成人繪本於此時刻興起。由繪本圖像繁衍的主題原聲帶、電影、舞台劇等不同形式的藝術越界展演;幾米手繪原作進入拍賣會;墨色國際成立「幾米」品牌是國內視覺藝術產業先鋒,系列的文化消費現象背後成因是與整個時代社會背景緊密扣連。 本文企圖以幾米創作之成人繪本、相關的文化出版物、藝術展演、異業結合模式、網路社群組織與主題活動為起點,基於文化研究的跨藝術研究視角,提出「幾米景觀」(Jimmy-scape)一詞作為本文主要論述概念。 最後,我嘗試從消費理論與流行文化角度,分析幾米景觀裡的「城市與消費」、「童年與消費」以及「網站上的『迷』社群」三個主要消費現象,進而解讀這些現象所蘊含的意識形態、時代風格、階層性別、政治權力運作,作為探討台灣社會中文化消費現象的一個出發點。
  • Item
    異鄉人之歌-沈錦政繪畫創作研究
    (2016) 沈錦政; Shen, Chin-Cheng
    回顧藝術史的發展,藝術從為宗教性、政治性的服務角色,慢慢取得獨立發言的地位,成為藝術家表達個人情感、精神思想甚或對應社會環境的最有利工具。藝術家藉由不斷的嘗試與探索,試圖找出屬於個人最適當的形式、媒材與技法,使得藝術創作能展現最動人的力量。在創作的媒材上,筆者選擇了以壓克力、油畫為主加以各種不同的打底劑為創作媒材,以介於寫實及半抽象的形式為主要的表現方法。在主題內容的選擇上,筆者爬梳個人生命中重要的記憶與「異鄉人」情感,將之化為生命風景,以記憶影像的「自傳式風景」為主要的表現。藉由這個創作研究,筆者除了提煉了自己創作的能量,也重新以存在主義哲學、存在心理治療觀點審視這些生命風景的深沉意義。本論文的架構分為以下幾個章節: 第一章:說明主題研究的動機與目的、主題的內容與方法、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二章:說明筆者的創作理論基礎。從中西方藝術哲學、異鄉人與存在主義哲學、記憶與影像的文化意義等面向,探討影響筆者創作的文化因素與及支持的理論基礎,並說明當代「異鄉人」背後存在心理治療與自傳式風景的意涵。 第三章:闡述個人的創作理念。從繪畫的現代性、內容與形式、造形與色彩等面向,論述個人的創作思維。 第四章:闡述個人創作風格創作形式、表現技法、使用媒材及創作過程。 第五章:作品解析。針對筆者的個別作品來分析探討,延伸對主題的論述,並藉此研究,對於個人記憶影像對創作的影響進行更深入的了解。 第六章:結論。藉由論文的撰寫與創作過程,爬梳個人成長記憶對於創作的意義;再次整理建構自我的認知與省思,並以此期許做為未來創作發展的另一新起點。
  • Item
    從影像到意識之流----我的創作歷程論述
    (2000) 江蘭如; CHIANG,LAN-JU
    自己的生活環境(農工混合區的彰化→商業及科技的台北)快速的變化,自己必須意識到此轉變,並適度地作改變以因應。在轉變的陣痛期中,體會到屬於鄉村的、屬於工業的,與屬於商業的、政治的各部份,在自體中碰撞、溶融;分解、合成;時而模糊,時而清晰。自體不止於現實交互的變動,同時追尋著問題的探索。 經歷內心思考,從印象派跨入多元而個人式的後現代表現形式,多方探求,希望能找尋到自己對於“人與風景”思考的一些想法。以期呈現自己對當下環境的個人式感應。大致將創作的歷程分為三部分: 一、1995年七月以前的學院式學習作品可以歸類於印象派,《橋》、《雙人》主題出現。以油畫、水彩和素描作品為主。 二、1995年七月—1997年,褪去原有形式,慢慢找尋新的可能。雙人主題從畫室裡的模特兒,轉向櫥窗裡的模特兒,做為自己城市生活的心情反射;作品有攝影┼壓克力彩繪、電腦影像處理、水彩多媒材作品、油畫作品等《人與城市》系列作品。 三、1998年—2000年漸漸歸納出表現的元素, 雙人主題明確進行系列創作,以油畫與拼貼綜合表現為主。受西方當代思潮影響,採用拼貼、攝影、超現實手法自由處理,企圖達到作者情感與媒材一致。以經濟發展與人文衝突做為創作的起點,呈現《人與土地》系列,以人文主義情懷,表現對當下社會之關懷。 此次展出7件油畫┼複合媒材作品,10件水彩作品,4件壓克力顏料┼綜合媒材作品,16件油畫作品,素描2件,電腦繪圖1件,共計40件作品。呈現不同時期的思維進程。藉著自我檢驗與省思,調整未來創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