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7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魔幻寫實繪畫」之探索(2013) 鄧仁川; Jen-Chuan Teng在繪畫上,一次大戰後由德國藝評家佛朗次.羅(Fronz Roh,1890 -1965)所提出的「魔幻寫實主義」(Magic Realism)這種稱謂,大致適用於任何顯示出小心翼翼於草圖工程與精雕細琢的平面表現藝術,他們將現實加工或重建,在畫面中創造出高度的離奇感和困惑的情境,但反對「超現實主義」之過度幻想。 隨著時代的演變,魔幻寫實主義加入了不同文化的觀點與轉化,時有和「象徵主義」、「超現實主義」與「幻想藝術」等相重疊的地方。整體而言它是:基於「人性的」與「現實的」主題精神,採用具象寫實方式,而且往往是以「人的形象」為符號進行創作;其詮釋手法各異,但又共享某些特點,諸如重視傳統繪畫技能、回歸秩序與永恆,以及改造與轉化自然現實成為具有個人風格的「心靈畫境」等。其所關心的主題與表現方式,一直以來也是筆者在創作上所認同與追求的。 本論文研究之目的,乃藉由「魔幻寫實繪畫之探索」檢視筆者之思想脈絡與創作軌跡、探究個人作品與魔幻寫實繪畫的相關性,期能較完備地建立自我創作風格與理論體系。Item 自我注視/監視的奇觀:1840-1880年間法國攝影師自拍像(2010) 簡伯如; CHIEN, PO-JU本文旨在透過1840~1880年間法國攝影師自拍像,探究其個人再現與攝影實踐,以及他們如何藉此與社會溝通,形塑其身分認同。鑑於過去早期自拍像研究受限於作者論觀點,側重影像的技術革新與形式美感,忽略攝影的媒體本質,及其獨特的觀看機制和接受脈絡如何對影像製作與符號指涉發揮作用。本文將結合後結構主義和視覺文化觀點,透過社會學式的歷史考察與文獻分析,重構早期攝影師紛雜、多變的社會身分,突顯其在現實與再現、社會與自我認同之間的衝突與相應,為面貌殊異的早期自拍像提出一套建立在攝影初始,正反論述交織、彼此對話的詮釋架構,主要是在:技術/藝術、公/私、職業/業餘、意欲/意外等四個端點之間相互擺盪、滑移,形成一充滿張力的多重論述網絡。 第一章以Félix Nadar等博學攝影家為例,闡述早期攝影在技術與藝術上的交會。攝影雖因機械複製性與藝術對抗,卻也為科學家和藝術家建立新的合作關係,使肖像意涵與再現模式重獲省視、發生轉變,傳統肖像語彙的借用,為早期攝影師在布爾喬亞與波西米亞文化品味之爭中尋得雙贏可能。第二章以Hippolyte Bayard、Victor Hugo、Castiglione女伯爵為例,說明系列自拍像成為早期攝影者施展權利、主張自我的媒介,攝影加速個人意識的傳播,公與私領域的界線重新分野,自拍像由公眾形象的塑造過渡到私密性的揭露,展現變換自如、奇觀化的自我扮演。第三章對照商業攝影師Disdéri和業餘攝影家Olympe Aguado,呈顯早期攝影者社會角色和攝影實踐的多元與流動性。當時自拍像雖不乏新意,然在商業實用取向下難逃單調重複,又以名片卡肖像最能體現早期攝影師發達之夢下的取捨。第四章以達蓋爾版和現存少數意外影像為例,闡述早期攝影混雜真實與幻覺、自然與人造的對立概念。攝影兼具現實自身與其再現的媒材屬性,模糊了西方自來以圖像作為真實之鏡的再現框架。框架破除的意外影像在19世紀末遂成一大眾娛樂,影像透過現實的擷取向觀者提出意義,自拍像不再受過去單一、靜態、內聚的景框所限,開始朝向多元、動態、外推的界外之域,突顯影像作為現實切片的無盡連續和意義的開敞性。 早期自拍像投射出多重、矛盾的分裂主體,19世紀下半葉人們雖主張是獨立個體,實受社會框架定義,其自我再現看似複多,實則單一。攝影師轉從影像框架觀看自身,從而衍生無數我的分身,攝影造就複多卻類型化的百變自我,亦應合片段、偶然、瞬時即逝的現代美學觀。早期自拍像無異是攝影、自我、現代性等三個論述軸線交集於西方現代晚期的有力論域。Item 青少年線上遊戲人物角色扮演認同之研究(2006) 馮淑芬; Fon Shue Fen影像在表層的形式意義之外,其內涵承載之價值意識可能影響左右觀者的認同意識。以人物角色影像呈現為遊戲運作基礎的線上角色扮演遊戲,是目前台灣青少年熱門的休閒娛樂之一,其人物角色影像所承載之價值意識,可能影響改變參與遊戲的青少年,亦即推動未來社會運作的組成成員。故本研究之目的在於了解青少年線上遊戲人物角色的扮演經驗,以及青少年在扮演經驗中如何觀看所扮演的人物角色,進以分析青少年自其人物角色的扮演與觀看中的認同層面內涵。為達成研究的目的,本研究經過前導研究之後,決定運用訪談、觀察、文件分析等三種方法,選定臺北市立K國中的四位青少年,二男二女,作為研究個案。歷經一年的研究和田野工作,而獲致以下主要研究結果: 一、 青少年線上遊戲人物角色的扮演經驗是為多方共構的角色扮演實驗。 遊戲公司、遊戲同儕、青少年自身、家長、學校,乃至社會中的每一成員,皆是共同構成影響線上遊戲角色扮演實驗的多方力量。 二、 青少年對所扮演的線上遊戲人物角色是處於侷限無援的表象觀看。 青少年自我保護的觀看態度,侷限自身對影像意義深入地檢視;家長、學校對線上遊戲漠視、猜忌的立場,減弱自身引導青少年觀看的幫助。 三、 青少年對所扮演的線上遊戲人物角色有著表象價值的認同層面內涵。 青少年侷限無援的觀看,促其停留於影像的表層意義,致其對影像的表層價值予以認同,而未能反省覺知。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本研究針對青少年、家長與學校、遊戲公司、藝術教育、後續研究分別提出具體建議,期待共構角色實驗的各方力量能自我警覺檢視,而藝術教育能積極地運用視覺文化藝術教育的觀點力量,拓展更豐富的青少年日常生活影像之田野研究,以發展相關藝術教學課程,提升青少年對影像反省觀看與批判思考的能力。Item 解構認同的研究── 從文化消費探究美學之用 (1990~迄今)(2008) 林雪貞; Hsheh Chen Lin「認同」是當前台灣主要關懷的文化議題之一,甚至是最重要的議題。九○年代後,認同議題與歐美美學理論的發展主軸幾乎是重疊並進的,僅管其中政治因素,在台灣社會的獨佔性,對影響美學實踐上的重要性,大大不同於西方社會中,「象徵」、「文化」(含宗教)與「政治」三個因素的先後排序。不過這個排序在西方也正快速轉變中,政治因素逐漸有後來居上的趨勢。相對地,台灣此刻正努力從「政治社會」邁向「文化社會」,所以「文化政治」理論的探勘,不僅是觀察台灣美學理論發展的一扇視窗,而且具有政治實踐與美學實踐交界層面上的雙重意義。西方近現代美學研究,向來具有歷史,而且擁有豐富的學術成果;晚近「認同」議題更躍升為顯學,特別是其相關的批判論述,更值得吾人引為反思借鏡。承此,本文的研究,就是希望能藉著一窺西方美學思辯與實踐經驗的堂奧,與台灣社會發展,相互印證。而立足「文化消費」的高點鳥瞰,足以讓我們清楚瞭望這一片遼闊的美學領域。最終,我們得到一個走向「差異化」的歷史邏輯和「差異化」的文化政治之下的合法化趨勢,在趨向全球化的今日,或可提供我們對未來解決認同問題,一個創造性思維之方案。Item 南島熱:覆寫941番地-買永信創作論述(2020) 買永信; Mai, Yung-Hsin「南島熱- 覆寫941番地」是筆者藉由藝術創作「覆寫941番地」系列作品為研究對象,探討自身對於生命經驗中多重、複雜的身份認同問題所提出的質疑與空缺。計畫中筆者以「南島熱」一詞為起頭,指涉自身的平埔族身份與所謂「南島語族」的血緣-地緣關係,以及在臺灣殖民歷史與客體化語境下的「南方」問題意識,兩者的交會促成了一系列的創作與探尋。 論文首先說明覆寫的概念,來自筆者對殖民戶口文件間書寫權力的觀察與描述,以及近年來臺灣當代策展中興起的南方意識,對於地方、區域知識論述的關懷。接著探討筆者以計劃型態創作、現地物的應用以及檔案的目的性集合等角度,思考一種迴旋於「以文件、物件作為歷史見證」及「以藝術作品作為回應文化現象與認同生產問題」兩者之間的辯證關係。最後以「覆寫941番地」創作為研究方法,回應包括自身在內的身份認同與臺灣文化主體性、殖民現代性等議題的疑問。 在一系列的創作中試圖揭露檔案背後複雜的族群衝突、政權交替下的認知矛盾等歷史脈絡,但筆者希望開展個人在經歷認同生產中所遭遇的認知變化,以及將此知識在藝術創作領域上塑造更多的可能途徑,並期盼在整體社會中,以更加包容開放的視角共塑這塊島嶼上的文化與身份主體。Item 身份認同的游移、轉換與再建構—許嘉宏創作論述(2019) 許嘉宏; Hsu, Chia-Hung「身份認同的游移、轉換與再建構」是透過筆者自身創作「山高高,路長長」此系列作品作為研究媒介,來論述筆者從小於中國出生、成長、受教育,八歲時隨著當時於中國經商的家人移居至臺灣定居至今,所碰到自我意識形態與身份認同上的衝突、拉扯與轉變的過程。 本論文大致可分為三個主軸,從筆者有別於臺灣社會多數的外省二代這個身份背景為出發點,再以三位與筆者相似身份背景或使用相近藝術語言的三位臺灣藝術家梅丁衍、姚瑞中、邱昭財的作品作為文本例證,最後以自身的系列創作「山高高,路長長」為主要研究方法,來逐步地解析筆者對於身份認同、臺灣主體性、社會現況的回應與批判。 隨家人移居臺灣近二十年,記憶中對於「故鄉」與「家」的認同感早已有了質變,從「一國兩制統一中國」到「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政治立場極端轉換中,筆者卻從中找到了某種巧妙又荒謬的政治相似性。因而勾起了筆者自身以及臺灣社會中普遍對於身份認同、國族認同的不明確問題。本研究除了是筆者私人對於自己生命經驗的自我檢視、觀照外,也冀望能透過本研究以及創作來對臺灣這塊土地提出更多地回饋與可能性。Item 想像的共同體:島嶼未來─黃旭辰繪畫創作論述(2015) 黃旭辰; Huang, Syu-Chen本研究以「主體意識」及「認同」兩條軸線為探討方向,試圖在平面繪畫之媒介描繪、刻畫自我想像的台灣主體樣貌,並透過視覺文化及後殖民理論加以詮釋、論述,目的在反思後殖民情境下的台灣主體性,以及在歷史脈絡以及集體記憶的爬梳當中尋找島嶼未來共同之想像─想像的共同體。 無論從政治或是藝術發展的脈絡來看,台灣始終深受多方外來文化的牽引與制約,然而主體性的呈現,必須回到在地文化及其認同之上才得以進行。台灣歷經不同外來政權的統治,夾雜在各方文化霸權之凝視,觀看台灣近四百年來的歷史,可以詮釋為「持續遭外來政權殖民統治」的一部殖民史,而在社會及政治不確定性的焦慮中,反映台灣在去中心及認同矛盾的集體意識,因此今日處在後殖民狀態的台灣,在「認同」與「主體性」的建構即深具意義,筆者盼透過創作實踐,藉以油畫媒介表現水墨山水畫風格,在貓熊、台灣黑熊擬人化的角色扮演圖像以及風景背後的文化表徵中描繪出台灣主體樣貌,並在文化政治學等理論之梳理、歷史脈絡與集體記憶的情境之下點出台灣主體性的困境,或針對今日政治時局展開批判;或畫出島嶼人民對於未來及共同體的想像,成為未來命運的見證者、書寫者、創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