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8
  • Item
    時空交織・蕨語—鍾夙芬繪畫創作探析
    (2024) 鍾夙芬; Chung, Su-Fen
    筆者自小酷愛參與大自然的戶外活動,這過程接觸最多、印象最深刻的就非「蕨類」莫屬了。自遠古即存在的蕨類,不但有堅毅的求生能力,能生存於條件苛刻的環境,依然抬頭挺胸、生意盎然,更有美麗的外型,記憶中常在陽光下揮灑它生命的璀璨。感動於此,於是筆者將它納入創作中,因為它在筆者記憶中的存在,已然伴隨著筆者生命的成長與脈動!以及參與了筆者生命中重要時刻的浮光掠影,猶如目擊筆者生命的見證者!透過模糊的殘存記憶、時空交錯,交織成畫。聽人說,保存歲月的最好方式,乃是將它變成畫卷或詩篇,而我擅長的是前者,畫卷就是我的生命詩篇。本論文架構凡五個章節,第一章緒論,闡述本文撰寫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內容與範圍、研究方法與步驟、名詞釋義;第二章《時空交織.蕨語》創作系列,聚焦創作緣起、時間及空間交錯的哲學思考;第三章創作理念與形式表現,在闡明創作理念與創作思維、使用蕨類意象元素的圖像思考、創作方法、創作成果分析與創作流程;第四章創作面向與作品解析,則就整體系列創作面向,以及個別作品解析;第五章結論則總結創作回顧與創作省思,並思考未來的創作展望。
  • Item
    生命弦音‧穿越畫筆心-林育州繪畫創作論述
    (2023) 林育州; LIN, Yu-Chou
    筆者出生在雲林北港朝天宮旁,對廟宇的文化與活動留有深刻印象。每年的白沙屯媽祖遶境勾起了筆者的記憶,而高爾基童年的回憶亦影響筆者的創作方式,同時,作畫的靈感來源延續到吳文瑤的媽祖遶境的繪畫本。種種因素,使筆者在年近七十歲之際,試圖將過往的回憶呈現在畫作上。本論文以「生命弦音」為題,探討柏格森「綿延」的時間概念與佛洛伊德潛意識應用在藝術表現上的影響,並解析中外藝術大師作品特色,透過文獻爬梳與繪畫創作實踐,藉以累積創作能量,重新檢視生命歷程、建構自我視覺經驗外的心靈意象。 本論文研究共分五個章節,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目的,並界定研究的範圍與方法;第二章為文獻探討,探究廢墟意象、綿延與懷舊的時間意識、超現實主義、抽象表現主義、集體潛意識等概念與理論;第三章為「生命弦音」之創作論述,闡述創作理念、靈感收集冊以及媒材技法;第四章為作品分析,分析畫作的創作內容與畫面安排,以及所連結的記憶與意象;第五章結論則總結筆者的創作內容與意識,展現本研究的創作成果,並於此研究為基礎,展望未來的創新發展。
  • Item
    空間的「視」與「識」─ 簡佑任創作研究
    (2022) 簡佑任; CHIEN, Yu-Jen
    本論文以「視」與「識」出發,試圖從現象學方法中「『可見性』的『視』與『不可見性』的『識』」探索「空間」的潛在意義與藝術創作中「空間裝置」的美學意涵。本論文共分為五個章節:在第一章「緒論」的部分,筆者簡述了自身的研究動機、目的、方法與範圍,並概略地對本論文所涉及的相關名詞進行釋義。第二章「學理依據」的部分,筆者試圖勾勒空間現象學的輪廓,試圖理解「空間」在「可見性」外「不可見性」的潛在面向,並將巴舍拉「家屋」的「幸福空間」與傅柯「全景敞視監獄」的「敵意空間」進行比較。第三章「空間裝置的『視』與『識』」的部分,筆者以「可見性」與「不可見性」的視角對「空間裝置」進行探究。此章節以「現成物」的觀念出發,爬梳現象學與低限主義之間的關係,進而探索「水墨」和「媒材」、「空間裝置」之間的關係與展現。第四章「創作實踐與作品分析」,筆者探討了自身創作中「家屋」、「水泥」、「舉牌工人肖像計劃」三個系列。透過創作形式的分析與自身理念的表述,回應筆者三個系列中「家屋」、「廢墟」、「監視」三者之空間意向。最後,在第五章「結論」的部分,筆者總結本論文所探討的核心內容並展望自身未來的創作與研究。
  • Item
    生命印記:姚梧林版畫創作論述
    (2023) 姚梧林; Yew, Woo Lam
    本創作研究《生命印記》主要為版畫以及併用複合媒材的創作手法所進行的一系列有關個人生命經驗的回溯與記憶封存的創作論述。筆者由於是來自馬來西亞的僑生,在台灣的大學及研究所生涯中的點滴,自然是筆者創作的主題內容,而在外求學的孤獨與懷念故鄉之情,與同為異鄉人的愛情故事等都是形構自己人格與內心智力成長的因素,也是筆者創作研究的出發點。版畫創作過程繁複,不同的步驟環節都可帶給筆者不同的體驗,不只做為生命故事的載體,也能抒發自己的情感,在不斷的演練過程中更提煉出自我的創作風格。本創作研究透過柏格森的生命衝力、佛洛伊德的創作昇華、羅蘭巴特的符號學、克羅齊的直覺美學等學術理論的爬梳,確立筆者的創作理念。創作實踐主要採用凸版單版覆刻、PS平版等版種進行創作,在創作過程中找尋自我生命經驗的記憶熱點,來回進行自我對話與思辯,透過版畫創作媒材的獨特語彙、創作語法和形成的語境,在不同時間點反覆咀嚼這些記憶,體驗創作過程帶來的心情轉折與心境的變化。創作主要以羽毛、拼圖及影像為素材,分成《片羽》系列、《凝視》系列、《瞬》系列三大系列,通過版畫創作及環氧樹脂的創作手法進行圖像符號的演繹與記憶的封存,述說個人的生命故事,串聯出生命綿延與成長之印記。 檢視此次創作研究,讓筆者體驗到藝術創作的真正意義與價值,瞭解生命經驗與創作思維、學理基礎、創作實踐的相互關係。透過版畫藝術創作將壓抑於內心的思鄉與情傷加以昇華,並精煉出自己的創作技藝和風格。這些經歷都將匯集為筆者往後持續創作的養分與動力。
  • Item
    穿越幻想-城市中的自然景觀:李映蓉雨景繪畫創作研究
    (2020) 李映蓉; Lee, Ying-Jung
    捷運是建構起現代城市的基礎,承擔起交通運輸的移動功能,也形塑了每個城市的特徵與個性。透過街道和城市建築、交通網絡形成的介面,讓我們認識、探索並遊戲其間,街道樣貌常常代表了不同的城市形象,像是一張商貿名片,傳遞著每一座城市的個性和待人處事的細節。 此研究以台北高架捷運雨景圖像為主要繪畫元素,由繪畫可觸性探討雨景在架上繪畫中的悸動情感。來自童年記憶的轉化,將自我移置的幻想和城市雨景做為同構的空間表現,透過自然景觀重新體悟,嘗試在繪畫形式上呈現具象、半具象的經營。最後透過心理學分析,闡述藝術大師們的心理情狀作品,探究城市雨景多變的視覺語彙與深層意涵。 日常生活中,常有視覺感知的瞬間靈感難以描述。於本創作研究筆者專注於水光的日常世界,嘗試把眼睛對周遭世界的短暫感知轉化為永恆。以油畫手法將雨景在畫布框架中重新編排、描繪,使呈現更精準、生動的圖像內容,來記錄平凡生活中的美麗。
  • Item
    凝滯的移動_喬西.普雷拉創作論述
    (2013) 喬西; Jose Miguel Tavares Rodrigues Pereira
    本論文之宗旨為分析本人之美術作品中的概念,思想及被影響之來源,而上述都將反映在最終的作品中。 論文大致上顯示及分析的皆無絕對的對錯,只是個人主觀的見解及看法,因此根據不同審視作品的人,也會有不同的看法。 本論文的重點在於研究那些與我的作品產生關聯,甚至影響的美術家(畫家和電影導演),以及他們的作品。 首先,我會考究他們在概念及技術上最主要的特點,並試著將這些想法顯示於我的作品當中。 在東方及西方的文化關系中,電影和代表性動作,以及存在主義, 卓越, 記憶,異化與隔離,以上的主題皆是影響我作品最主要的重點。 根據我個人作品進而分析內容不單只是敘述我個人的概念及想法,同時也是技術的一部分,更是關聯到所有不同的藝術與理念。
  • Item
    青春.圖像.記憶 — 劉冠意水墨人物創作研究
    (2010) 劉冠意; Liu,kuan-i
    「喜歡被認識、勇於表達、樂於分享、創造生命的價值意義與個人存在感。」 在這個世代中,年輕人追尋歸屬感並要求平等對待,運用科技留下青春的戳記,企圖塑造一種不易被取代的定位。數位相機的發明將我們帶入了一個新的時代,當下年輕人用此隨手記錄生活態度、對於流行文化的崇拜與追隨、建立自己的品味主張、追求在鏡頭裡才有的存在感以及按下快門間短暫的解放。 本研究從自身的生活經驗出發,透過自拍以及拍攝與被拍攝者、觀察與被觀察者角色的置換探討相機成像與日常生活中人物的內心世界與表像中的「我們」和稍縱即逝的青春。由生活周遭取材,找尋最常接觸或是最有感觸的對象加以研究並觀察、分析其當時的心理狀態與情感層面,進而進行創作。 「青春.圖像.記憶」,是一種展現外在自我的態度、對於混沌時期內在自我的詮釋。每一個心理生理逐漸成熟的個體,總會有些最難以忘懷的青春時光,在每個不再回來的春夏秋冬裡,該如何去追尋與保存?人的裝束、表情、態度跟所處的當下與時代息息相關,會隨著時空轉換而有所不同,歷史和回憶不斷被創造的同時,筆者透過相機與畫筆,記錄下畫面中模特的形象,並歸類出自身的繪畫特點,以水墨寫意人物為主軸,研究前人之相關理論與創作經驗,擷取西方繪畫部分特色,做為創作發展的依據,並衍伸出自我的繪畫創作風貌。以下為本研究架構: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研究計畫 第三章 創作論述基礎 第四章 「青春.圖像.記憶」之創作理念 第五章 創作形式、內容、媒材與技法 第六章 創作實踐與作品解說 第七章 結論
  • Item
    記憶拼圖之創作研究
    (2010) 嚴靖傑
    在十八世紀工業革命發展之後,人類的生活快速演變到另一個層次。人類的歷史記憶也一分一秒不斷的在改變。人類對於記錄生命的方式也因為科技進步不斷更新與多樣。十九世紀初,史蒂文生成功發明了列車,人們可以快速的遷移和搬運物資,一切的生活步調開始大大的改變,便利的交通快速的將各地的文化串聯,至今,世界上的重要都市都已擁有大量的大眾交通工具,進一步的發展出鐵路地下化、電氣化,短程的捷運,長程的高鐵也都孕育而生。使大家在往來各地都節省不少時間。人們不論工作、旅遊、返鄉等等都因節省了時間而增加更多便利的選項和可能性。這些本來只在單一地點附近生存的人們,因為交通有了更多的選擇,因此生命的記憶更豐富了許多。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期的電視發明,無疑也是人類記憶歷史上的重要里程,而音響、錄音影帶,甚至光碟都使人類在記錄時間上有了更有效率的保存方式,這些保存的方式即是一種記錄人類記憶的途徑。 筆者的創作以「記憶」為主題,將對於「記憶」的觀照轉化為圖像,在此篇論文中,筆者詳細的說明筆者創作的動機,以及說明「記憶」對於筆者的深刻感受。並描述筆者對於記憶轉化為美的作品的過程。 在第二章筆者討論有關「記憶、時間、存在」等等議題和「象徵主義」、「超現實主義」的關聯。還有在創作中為使記憶的感覺突顯而使用的元素。 第三章呈現筆者的創作內容、形式、技法與媒材。創作作品前的前置作業,製作模型加以摹寫。 第四章是作品介紹,將各個作品的構圖內含以及故事性做一說明。 第五章 總結此創作論文和作品完成之心得以及對未來創作之展望。
  • Item
    「庇護之所」-家的意象與詮釋
    (2010) 劉子平; Lliu Zi-ping
    「庇護之所」即為「給予我們庇護的所在」之意,語意強化了「家」的意涵與功能性。本研究的主題意義是對於「家」的議題創作進行意涵上、圖像上的探討,也藉由研究的過程對於個人的創作進行反省與紀錄。 「家的意象」包含的意義廣泛,涵蓋了「記憶」、「家庭」、「家園」與「世界」等子題,這也是不同族群對於自身家園的「世界觀」,它反映了各個不同族群對於其身處世界的「情感」與「面向」。本論文從「家」的文本進行「家的意涵」的定義與整理,再對於美術史中相關於「家」的主題繪畫(家庭肖像、家屋、家園風景)予以整理分析,然後才以個人的相關主題創作相對照,這是以繪畫的實踐進行對歷代畫家的致敬與個人創作內涵的探索。 個人以「家」為創作探索的主題,來源於筆者對「家園」的觀察與關心,從家人、村落到土地,皆成為創作的議題與題材。在形式與媒材的表現上,因應創作議題與內涵的轉變,從「古典繪畫」的象徵與隱喻表現手法出發,歷經對於「自身的家園風景」的單純描寫,再轉化為「想像式」的家園風景。從細膩到粗放,從室內到室外,筆者嘗試運用各種表現傳達「家的意象」的各種層面。
  • Item
    舊念 - 平實中的真情
    (2011) 呂麗華
    什麼是生命的意涵?生命的價值又是什麼?生命的最後,總是無法抵抗,隨著時間遠去,記憶由漸漸增加再轉而漸漸模糊。筆者在這次創作中,表現個人對「老」這個狀態的探索與思考.尋著自己對人生的「體」及「悟」,將感動轉成畫面,再加上音樂及現成物所構成的氛圍,以更多層次表現,作品藉市井小民及老舊物件探討生活的無奈、真誠的力量及生命的有限與偉大。 本論文第一章以社會關懷角度來探討老人議題,由白居易的新豐折臂翁談起,引至臺灣社會建構過程中對老人生活的影響及老人的自我意象,並由現實社會舉正反二例反思當代老人的生命意義,和個人憂患意識的自覺。 第二章論及社會關懷在繪畫中的表現,包括寫實繪畫,黑白色彩繪畫,象徵的圖像及敘事畫等多方面呈現與探討。 第三章從筆者的理念形成到學習的領悟及創作的內容和形式著手。 第四章論述創作的媒材與技法和作品說明,本研究共提出作品二十二件,內容有人物類,以老人為主題,在靜物方面以老物件為主,形式上以具象繪畫表現,有象徵、寫實及敘事等,並加上音樂和現成物,企圖以更多層次來表達,在媒材技法上分傳統油畫及綜合媒材,並包括數位輸出等,嘗試當代媒材的多樣性及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