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2
Browse
15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Compelled Performances& Personalization: The Photographing and Instagram Practices of Indonesian Female Travel Bloggers(2019) 汪紫琴; Wang, Heni當我看到一位有名的印尼女性部落客Trinity 的一篇貼文,腦中突然產生一個疑問:女性旅遊部落客是如何構想她們的文章內容以及將她們的旅遊經驗透過Instagram 的照片表現出來。為了得知原因,因此我探究三名旅遊部落客在Instagram的表現。本研究以網路研究為基礎,包含分析Instagram的貼文、圖片,以及粉絲留言。 本研究目的在透過Instagram上的旅遊照片來解析印尼女性部落客的特色。此外,本研究的重點是個性化旅遊部落格的代表性,使他們成為數位勞動者。研究的結果顯示: 這些部落客的表現展示了個人化形式,為每位部落客帶來了不同主題。 第一個案例是Marischka ,如同注重風格的創作者,在Instagram世界中展現她自己。第二位是Trinity,她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旅遊專家,將自己的視覺構圖融入Instagram中。最後的Kadekarini在她的Instagram發文中傳達自我提升和自我反省的訊息。這三位部落格已授權自己成為數位經濟中成功的數位勞動力。Item 矛盾、溶解、劃界:從兩岸合製電影談臺灣觀眾的認同(2019) 李佳軒; Lee, Chia-Hsuan自2008年《功夫灌籃》在中國獲得票房的成功後,尋求中國方面資金、人力、拍攝場景的合作已然成為近十年臺灣電影產業擴大市場的重要策略。當臺灣的國片漸漸出現中國演員、簡體字等中國符號以及混合兩岸場景的狀態,被譽為「華語電影最高殿堂」的金馬獎政治風波不斷,跨兩岸藝人也時不時地出現傾中的政治認同/表態,臺灣的年輕觀眾是如何去看待、感受日漸被中國侵蝕/混合的臺灣電影,便是本文的核心關懷。 本研究訪談了20位成長於臺灣民主化後並且有在觀看兩岸影視作品的年輕人,針對《被偷走的那五年》、《六弄咖啡館》、《神秘家族》、《吃吃的愛》等四部在內容上有明顯混雜現象的兩岸合製電影,以及金馬獎的政治風波和跨兩岸藝人的政治認同/表態進行討論。本次受訪的對象,除了來自不同領域的背景之外,喜愛收看的影視內容也各有所異,大致上可分為三種不同的面貌:臺灣電影產業相關工作者,包含製片、剪輯、美術、電影部落客等、喜愛觀看中國影視產品的觀眾,包含時裝片、古裝片、獨立電影等、以及其他偏好好萊塢巨製和日韓電影的觀眾。 本研究將觀眾同時具備的政治化公眾身份揭露出來,在合製電影、金馬獎等兩岸並存的空間當中,觀眾與政治化公眾兩者的角色將如何協商,以及對於中國文化產品的認同與傳統的國族認同之間會產生什麼樣的關聯。 研究發現,本次的受訪對象即便都成長於民主化的時代,卻因著喜愛收看的電視電影內容、文化資本以及與中國的互動經驗,這群臺灣年輕觀眾對於兩岸合製電影以及政治攪動影視產業的風波,持有了各種不同的解讀脈絡。喜愛觀看中國影劇的臺灣觀眾,明顯地能夠適應兩岸的演員/口音以及場景混搭的狀態,這群觀眾面對跨兩岸藝人傾中的政治認同/表態也展現較高的包容。對於注重電影的觀眾來說,則展現出「藝術應該超越政治」的價值,拒斥「政治黑手」伸進電影的「殿堂」當中。而沒有對中國影視產品有特殊的觀影偏好以及僅將電影視為休閒娛樂的觀眾,在面對混雜兩岸的電影文本時則展現出較高的民族主義情緒,以及國族認同是不可被協商的態度。Item 台灣信仰文化漫畫—《冥戰錄》之圖像研究(2019) 顏茹稜; Yan, Ru-Leng漫畫作為一種說故事的媒介,可以用來諷刺時政、反映民情,創作者透過圖文兼備的漫畫,表達出自己對社會的想法和理念,讀者透過閱讀,與現實連結引起共鳴。許多學者認為,要讓台灣漫畫在市場間具有競爭力,就「必須要創造出屬於台灣本土的漫畫」,但「本土」不是堅持在特立獨行的畫風技法上,而是在漫畫內容本身要進行「本土化」,利用本土題材喚起在地讀者的認同。 而宗教信仰是台灣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也是最為人熟悉的社會生活,其中,媽祖又是臺灣民間信仰中,最具代表性,最受關注的神祇,媽祖甚至又被稱為「天上聖母」,是台灣民間的重要信仰,媽祖的「慈母意象」,具有母親的特質、慈母的形象,會將對母親的依賴感投射到媽祖信仰上,普受愛戴。 不過韋宗成著作的《冥戰錄》卻翻轉了文化禁忌,將台灣傳統信仰重新包裝,將神明形象進行改編,但卻受到外界抨擊,認為把媽祖汙名化,是對傳統信仰文化的不尊重,不過這樣的指教,卻還是澆熄不了讀者對《冥戰錄》的喜愛與支持。 本研究選擇以《冥戰錄》作為研究讀本,主要探討傳統民間信仰漫畫在台灣的文化脈絡與發展,並分析漫畫中的視覺圖像,以及讀者對於台灣民間信仰漫畫之認同,透過《冥戰錄》傳遞之信仰觀念,如何解讀,又對讀者社會生活產生何種意義與心態轉變,並藉由讀者訪談,思考台灣本土創作的珍貴,讀者對於信仰漫畫的期許,以及其對宗教信仰觀的影響,最後給予以台灣信仰文化為題材的漫畫作品之發展與建議。 本研究將研究發現分為「認知」、「情感」、「行為」三個層面剖析。認知層面上,創作者為了突出特定描述對象的特徵,會以神祇本身在民間信仰中的形象及大眾觀感作為改編基礎,後續再選擇重要部分加以誇張或是變形,但也不至於模糊到讓讀者難以分辨。這樣的神祇塑造,不僅使讀者更能產生共鳴、認同,也使宗教信仰文化以親切、有趣的角度來貼近我們的生活。 透過年輕漫畫的結合與闡述,讓神明不再只是人們崇拜的對象,還成了人們心目中的時代英雄與靈感來源,讓更多年輕人能從少年漫畫的元素中,學習到台灣傳統信仰的偉大與悠久。 神明信仰在不同的社會文化中,會各自發展出不同的樣貌,不同的詮釋方式,信仰就會有所改變,但只要人們仍舊對神明充滿敬仰,沒有褻瀆之心,透過漫畫創作,再加入現代社會文化的表徵,如場景、飲食、流行用語、社會議題等,不僅能喚起讀者共鳴,引發認同感,還能讓讀者重新去認識這些已經逐漸被現代人所遺忘的傳統或信仰,使民間信仰向下扎根,也透過流行的傳播媒介進行翻轉創新,玩出新花樣。讓漫畫的娛樂性帶有傳遞意義的功能,透過漫畫文本,塑造作者與讀者間的互動關係,也建立起漫畫與社會文化間的認同與連結。Item 以擴充科技接受模式檢視資訊品質與來源可信度對消費者的影響—以 Instagram 美食帳號為例(2019) 陳潁臻; Chen, Ying-ChenWeb2.0時代發展出許多以互動式參與為核心的社群平台,社群行銷興起加上全球進入圖片分享時代,以及關鍵意見領袖出現,不只網紅行銷應運而生,電商行銷也得以在 Instagram 上蓬勃發展。年輕用戶使用 Instagram 的比率持續增加,以及社群媒體對消費者購物行為的影響逐漸加深,關於 Instagram 的行銷議題值得探究。 過去特定探究Instagram 在社群媒體市場中和消費者之間的關係和其影響力行銷的研究較為少數。因此,本研究擬以擴充科技接受模式為基礎,並以資訊系統成功模式當中的「資訊品質」作為外部變數,再加入來源可信度理論,採用問卷調查法的方式,檢視 Instagram 美食帳號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分析探討 Instagram 美食帳號的行銷效果。 研究結果顯示,(1) Instagram 美食帳號之資訊品質,對 Instagram 使用者的認知有用性、認知易用性與認知娛樂性皆有正向影響;(2)相較於 Instagram 美食帳號的認有用性,Instagram 美食帳號的認知易用性和認知娛樂性皆正向影響社群用戶對 Instagram 整體的態度;(3) Instagram 美食帳號之可信度、吸引力與專業性,對 Instagram 使用者的態度有正向影響;(4) Instagram 美食帳號的認知有用性和使用者態度,都能正向影響使用者的行為意圖。Item 從使用者觀點探究社群媒體時代下的新聞消費意涵:以Facebook為例(2013) 呂琦瑋; Chi-Wei Lu社群媒體近年來在全球迅速竄紅,不斷推陳出新,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Facebook不僅受到使用者的歡迎,其社交化、個人化與互動式的特色更成為新興的新聞消費趨勢,改變了使用者與產製者的關係,更讓新聞從階層化轉為社交網絡化的消費型態,創造出迥異於傳統大眾媒體的傳播形式。 在社群媒體時代下,使用者不再是被動的消費者,而是兼具內容生產與消費的創用者,同時,使用者已經進入一個相互連結、自由書寫的新聞消費環境,而傳統大眾媒體也不再壟斷新聞的論述,新聞定義轉變成為傳統大眾媒體與公民傳播體系相互共構的環境,實質地改變使用者對新聞的見解和想像。 因此,本研究以使用者的觀點,檢視Facebook的新聞傳播特色,並採用焦點團體訪談法,針對18位大專院校學生進行訪談,分析Facebook的新聞消費意涵,並進一步探討在新聞傳播形式改變下,對於新聞定義和新聞傳播所產生的影響為何。 主要研究發現: 一.Facebook建立了一個以使用者為中心的媒介,使用者透過彼此之間的關係和連結,構築個人化和社交化的新聞情報網絡,其按讚到分享的機制更彰顯使用者在新聞消費上的主動性。 二.在社群媒體時代下,強調群眾參與、互動與連結的公民傳播體系,創造了動態流變的新聞環境,同時亦發展出諸多的新聞傳播型態和樣貌,雖然使用者將新聞的詮釋放在更大的脈絡中,但對使用者而言,具有真實性、趣味性、影響性、實用性及公共性的新聞才是恆久不變的新聞本質。 三.在快速流動的新聞消費環境下,新聞將走向內容策展,使用者需要代理人協助過濾大量的新聞和資訊,轉化成容易閱讀且有意義的新聞,甚至引領使用者激發觀點和討論,進而開創一個開放、共享與參與的新聞消費環境。Item 與K-pop共舞:Cover Dance與台灣年輕女性的身體實踐(2013) 黃瀞琦; Huang, Ching-Chi「韓國流行音樂」(Korean popular music, K-pop)一詞,並非完全指涉單一民族國家之通俗音樂文類,而更係植基於強烈的商業動機與經濟考量,乃至韓國流行音樂產業對於海外市場的想像。隨著韓國流行音樂的商業性、區域性乃至全球性發展,舞曲已逐漸成為韓國流行音樂最主要的類型之一,除卻其對MV影像特質的追求之外,韓國流行音樂對於舞蹈編排與舞蹈風格的注重,再加上現場直播音樂節目的周期性放送,與各種cover dance舞蹈賽事的舉辦,皆自各種面向強化了韓國流行音樂的視覺意涵,使得韓國流行音樂的消費並不僅是一種聽覺性的經驗,更涉及了視覺性的,甚至是身體化(embodiment)意義下個體的感官經驗與身體實踐,進而可能形成不同層次之「聽」韓國流行音樂、「看」韓國流行音樂和「跳」韓國流行音樂的消費意涵。 本研究將與cover dance有關的論述或討論劃分為兩個部分,分別為:K-pop中陰性/陽剛特質的「體」現與重構,以及cover dance作為舞蹈實踐的在地意義。透過強調女性與跳舞的連結,期能為台灣青少女或年輕女性對於cover dance的投入提供一幅更為積極的圖像,並凸顯出cover dance舞者作為一般人、cover dance作為日常生活的舞蹈實踐的意義。更重要的,是指出這樣的舞蹈實踐具備何種特殊的在地意義,而與台灣女性身體、跳舞文化以及社會性別結構乃至性別空間之間的關係有著什麼樣的連結。 綜合而言,本研究從身體化(embodiment)的觀點出發,以台灣青少女或年輕女性為主體,將韓國流行音樂(K-pop)的角色視為個體操演性別、情緒與體現能動性的資源,探究cover dance在台灣青少女或年輕女性的生活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她們又是如何透過韓國流行音樂的消費與挪用,理解並重構韓國流行音樂中所展演的陰性特質,進而生產、經驗了何種另類自我(alternative sense of self)、身體化經驗(embodied experience)與身體實踐,而得與她們所嚮往的韓國偶像互為主體。Item 2012年第八屆立法委員選舉之競選傳播策略分析研究-以台中市第七選區(太平區、大里區)為例(2012) 林敬翎本研究是以2012年台中市第七選區立法委員選舉為研究對象,以Trent& Friedenberg(2008)所指出的競選傳播策略模式來進行分析。此外,本研究採用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在進行訪談前,將會依據本研究的研究問題和研究目的作為核心意識,來設計針對台中市第七選區兩方立委候選人陣營核心幕僚以及在地觀察者相關的訪談題綱。而在本研究中,深度訪談內容將聚焦在候選人如何制定競選策略與運用傳播管道(競選廣告與文宣、新聞記者會、公共演說、辯論、代言人運用、人際傳播以及網際網路),以了解候選人使用競選傳播策略的過程。 研究結果顯示,由於新聞媒體的議題皆在總統大選上,導致地方立委在媒體上的曝光度低,因此地方選舉的候選人在媒體上的競選傳播策略較不積極。所以使得這場雙姝對決,意外地沒有產生太多火花,並沒有如媒體所預想的激烈攻防戰。加上雙方的競選風格有所不同,所以在傳播管道上的運用也有所差異。 何欣純在地身分和長期經營地方的優勢,使她得以用在地衛冕者的身分來採取防守的競選策略,人際傳播是她最主要採取的傳播管道。至於鄭麗文在傳播管道上的運用雖然積極,但是並沒有像傳統的挑戰者一樣,使用全部的傳播管道,反倒是著重在廣告文宣、公共演說上,希望爭取在地方上大量的曝光度。但是由於時間有限,加上紅黑派初期的不團結,以及對手深耕地方的優勢,因而造成她無法贏得選戰的勝利。 綜合而言,由於選區制度和總統大選的影響下,此地方的區域立委選舉從結果上來看,候選人的個人條件大於其所擬定的競選傳播策略,換句話說,政黨派出空降刺客來參選地方選舉的策略明顯地毫無作用,原有地方的人脈網絡才是決定因素。也就是說在此案例中可以看到,在地方型的小選區選舉中,鄉村型的在地政治人物較都會型的空降政治菁英具有優勢,其人脈網絡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力,即使是強龍也壓不過地頭蛇。Item 行政院衛生署處理塑化劑事件之危機情境、危機回應策略及媒體效能(2012) 陳姿伶由於傳播工具的進步,資訊流通更快速,使得危機的處理比以往更為複雜,加上危機本身具新聞價值,往往是媒體報導的對象,若對外溝通不良可能造成危機的擴大,而處理得宜則可能提升組織正面形象,所以在危機事件中,危機處理組織之對外的溝通和回應更值得關注和研究。 本研究以衛生署處理塑化劑事件對外的危機溝通做為研究對象,透過Coombs的情境式危機傳播理論作為本研究之理論基礎,以內容分析法和深度訪談法來檢視「危機情境」、「危機回應策略」和「媒體成效」三個部份。 研究結果發現,衛生署在事件初期,由於主動發現、公布的立場使其面臨責任歸因較小的危機類型,但在大規模「D-day」查緝行動後,受汙產品仍不斷被查出,外界也開始質疑台灣食品安全,因而衛生署面臨的危機轉為較強責任歸因的類型,加上衛生署過往的危機史和聲譽,使得整體危機情境是傾向較負面的;危機初期,衛生署在媒體上危機回應策略的呈現僅針對事件本身做資訊的提供和追緝承諾,並沒有隨著危機事件的擴大輔助其他策略,從媒體效能來看略顯不足。但面對危機類型的改變,在媒體上的呈現除了延續資訊的提供和修補承諾,還增加了一些讚美利害關係人、說明自己亦為受害者以及回應外界質疑的相關澄清等危機回應內容,從媒體效能來看,新聞評論也從較多的負面評論轉為中立評論大於負面。此外,本研究亦發現,衛生署新聞稿和媒體所呈現的危機回應策略有所差異,且不同的報社立場會有不同的評論傾向。 最後,本研究建議衛生署作為食品衛生安全之主管機關,在遇上此類危機時應致力於資訊的透明與流通,以及給予民眾修補和重建的承諾,其他否認、淡化等策略類型則應在動態的危機處理過程中適時加入,但不適合當作主要策略,尤其是否認類型的策略更不建議公部門性質之危機處理組織使用,因為公部門的本質容易在各種危機中面臨較高的責任歸因,除非為謠言類型之危機,否則易有卸責之感。Item 平面與影音新聞跨業整合產製模式分析─以UDN 新聞台為例(2013) 張蓉君; Chang,Jung-Chun近年來電視新聞的發展和網路的興起,促使平面媒體廣告量、接觸率和閱讀率逐年下降,根據尼爾森媒體大調查數據顯示,網路接觸率和廣告量於2012年開始超越報紙。在媒體互動的時代,平面報紙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促使報業開始思考轉型經營的發展利基。 《聯合報系》發展歷今六十年,早在多年前便面臨傳統報業經營困難,因此發展出活動擴展和多元營收,於2008年提出朝向未來媒體的數位匯流「關鍵報告」,希望以報紙內容為基礎,發展各樣多元化載具,讓閱聽人可以在手機、網路、電視或報紙等各樣媒體平台上都能看到聯合報的內容。 《聯合報系》發展影音新聞與其他報紙媒體不相同的地方在於使用內部資源轉型,與旺中集團採取購併和壹傳媒集團發展壹電視採取新設的方式,《聯合報系》選用內部轉型的方式,目的在於希望能夠維持核心價值,善用其人才和內容深度的資源,希望能為台灣帶來更好的媒體環境。 本研究以資源基礎理論(Resource-Base theory)為研究基礎,研究方法以文獻分析法、深度訪談法和個案研究法為主,研究主旨在於分析《聯合報系》為一媒體企業,在平面媒體轉型發展電視新聞能給予的資源與能力,包括有形資源、無形資源、人力資源和組織能力等,透過研究分析由內部轉型發展的競爭優勢和經營策略並嘗試發展出跨業整合產製的模式,希望能做為未來媒體數位匯流發展對經營策略模式決策之參考。 研究結果分析《聯合報系》發展UDN新聞台使用內部轉型模式在有形資源上具備財務、實體和通路資產,無形資源則具備有品牌/商譽、內容獨特性和資料庫;人力資源具備員工專業技術能力、經營管理能力與內部溝通,組織能力則有組織文化、內容創新能力、技術研發能力和行銷業務能力的各項資源。而發展最具有競爭優勢的則是在於理念與品牌資源、決策人與資金。理念與品牌資源是支撐《聯合報系》採用內部轉型的核心價值,為的是能維持「正派辦報」傳統,而且《聯合報系》品牌名稱較具有識別度,歷史悠久資源豐富,在新聞內容產製上可以互為資源,是發展的優勢之一。決策人與資金是相互影響的關係,《聯合報系》為一媒體企業,財務為發展的基礎,決策人若有決心發展新事業,在購買器材和人力訓練的資金運用也會容易許多。 研究發現數位匯流的發展不該侷限於載具的匯流,更應包含人力、組織和內容的匯流,因此《聯合報系》發展UDN新聞台的內部經營轉型發展模式可以使整個報系的資源、資金、人力和內容互通使用,達成最大的效益並做出更具有優質性的內容。Item 網路獨立媒體的社群經營-一個社會資本的個案分析(2014) 陳秋婷; Chiu Ting, Chen新傳播科技與網路世代的來臨,顛覆了過去大眾媒體單向提供閱聽眾資訊的傳播形式,網路此傳播媒介相較於主流媒體,擁有著平台建置成本低廉、高互動性及開放性等特性,為許多無充裕有形資源的獨立媒體帶來新形式的傳播管道。觀察台灣目前的獨立媒體發展現況,許多獨立媒體借助網路與社群的傳播效力,近期促成了許多網路動員與新聞社群凝聚而發揮重要社會影響力的案例。以網路為主要傳播媒介的獨立媒體,由於各有關注報導的議題與族群的獨特性,自然吸引了一群真正關心進而主動參與支持的核心讀者,漸漸於網路空間中凝聚出一新聞社群。藉由社群的互動與交流,經營者能夠與讀者溝通並快速取得回饋,達到獨立媒體所欲傳達、倡議與分享的目的,也因為受關注程度與影響力的提升,日漸突顯網路獨立媒體的重要性。 本研究採用社會資本的觀點,做為獨立媒體藉由網路媒介來凝聚與營造社群的觀察與分析,依照Nahapiet& Ghoshal(1998)的結構、認知與關係三構面,以個案研究法探析《上下游新聞市集》社群經營的社會資本,整合獨立媒體經營者及社群使用者的回應,再輔以與網路專家的訪談及線上觀察,綜合理解獨立媒體經營社群的各面向。 研究結果發現社群的存在與運作對本身即缺乏如大眾媒體傳播力道的獨立媒體而言,確實是重要且必要存在的核心支持與動員的力量;從結構、認知與關係三構面的分析結果得知三者彼此相互影響,首先,因著獨立媒體在人脈關係網絡、經營模式及理念傳達的過程,漸漸開始有利害關係人加入社群,這些社群成員可以是自願聚集而成的興趣社群或是實際參與農業與媒體創作的行動者,構成社群的結構資本;「上下游」社群對農業議題的關心與支持,及對上下游此媒體的理念的共識為認知資本;以群體利益為目標規範而能持續運作的「上下游」社群,因著互惠關係之生成,成員願意自願性的參與社群的動員活動及無償付出,皆立基於信任與認同歸屬感之關係資本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