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9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以生態博物館再現地方集體記憶之研究 ─以桃園眷村故事館為例(2014) 黃少瑋眷村是臺灣特有地景,是政治性移民所形成的群居現象,並因而衍生出獨特的眷村文化樣貌。眷村的空間與人物,是筆者兒時記憶的一部分,有感改建政策實行後,眷村 徹底地改變,對往昔的思念轉變成眷村研究的動機。生態博物館概念於 1971 年在法國被 提出,它是對傳統博物館角色與功能的反思,其所注重的是博物館與地方的連結,關心 地方集體記憶與居民參與。眷村故事館本著生態博物館的理念並根據對地方認知的積累 發展出三個館所核心文化觀點,分別為:村內村外共融的精神、族群與兩性角色的照見、 落地生根的情誼。並透過物質與非物質性並用的方式,再現地方集體記憶,亦即此地之 眷村文化。而集體記憶再現的過程中居民的角色至為關鍵,因居民參與是生態博物館的 核心訴求之一,居民參與可以歸納為:展示物件的提供、支援館方所舉辦的眷村主題活 動、擔任眷村故事館的導覽員,這三個具體層面。 然而理念與執行存在著距離,眷村故事館所強調的共融精神在執行層面實難以察覺, 試圖打破「村外」與「村內」界域的理想並未在館中獲得實踐。研究發現居民的集體記憶並非齊一的,但館方未能將地方的多元觀點加以紀錄保存與回應,因此博物館內再現 的是片段、未見累積、甚至專斷的集體記憶,觀眾不易從博物館中看出整體地方文化脈 絡。居民參與是眷村故事館得以運作的關鍵,而居民對在地文化的發聲則是令眷村故事 館與其它眷村博物館有別之處,故鼓勵地方居民參與是眷村故事館永遠需面對的課題。 博物館的展示就是一種文化詮釋權力的表現。而修正權力傾斜的現象乃透過居民參 與來落實,由來自地方的發聲詮釋自身,博物館扮演的是平台角色。地方居民因為眷村 而同處集體記憶的社會框架中,但居民之間凝視歷史角度不同而建構出了各自不同的意涵。作為生態博物館,應鼓勵居民發言,並紀錄與回應這些多元性,避免均質化眷村文 化論述。而外在環境不斷變動,博物館也成為地方居民想望地方歷史的憑藉,居民在博 物館內觀照自身,人與館互相指認,建構意義,這便是生態博物館在地方存在的積極意義。Item 文化空間、集體記憶與地方感形塑過程研究--以北投七虎新村為例(2011) 高淑玲; kao shuling本研究從人文地理學「地方感」概念的脈絡之下,以北投地區眷村—七虎新村為研究場域,探討七虎新村內、外居民的地方經驗所形成的地方記憶中,眷村設施如何轉變為一個認同的地方或場所的社會文化建構邏輯。 本研究探討地方之愛形成因素,可以歸結出以下重點: 1、眷村內、外的不同社群,因為各自在不同生命時期(主要是青少年時期)於七虎球場活動的殊異體驗而存在不同的記憶內容;從居民的經驗和感受所形成的記憶,是地方意象的再現機制,而透過敘述,地方再次被經歷、被實踐,與敘述者間發生更濃郁的情感與依附關係。 2、七虎新村地方感的形構過程,是以七虎球場為核心,連結多重轉化因素,例如社會地位、角色,情感婚姻、職業生涯、師生情誼,空間參與者與地方的情感關係往往與自我價值、生命經驗有關。而空間體驗、活動參與程度,與受訪者所表現出來的地方之愛與後續在地方保存運動中採取的態度有所不同。 3、不同於其他社區營造模式,本研究中眷村內外族群相處的多元模式與地方感生發過程,非為國家政策被動操作下的結果,而是透過文化空間、經常性的休閒活動、儀式活動為中介,使處於自然情境中,不同社會權力關係的本省/外省、軍人/平民百姓、成人/兒童,基於人性關懷情操,而成就的一段地方歷史。 4、空間經過生活實踐而產生意義,這個意義亦同時鑲嵌為空間的社會性質,成為身分認同與歸屬感的來源。深刻的地方經驗,無論物質空間如何改變,仍然會在記憶的群體之間轉化為精神空間而繼續存在。 最後本研究認為,所謂封閉、邊緣化眷村文化間,會因為特定時空、社會情境因素,因為特殊地景、事物的自主性運作,成為公共論述生產或建構社會關係的重要場所,並且主導地方上一部分地域文化內容與歷史。Item 戰後嬰兒潮世代的族群意識-集體記憶框架的分析及其對成人教育的啟示(2018) 徐嘉鳳; Hsu, Chia-Feng族群議題在台灣常常是社會動盪的主因,而族群議題可回溯至第二次世界大戰,見證這個時代變遷的便是戰後嬰兒潮世代。本研究聚焦於戰後嬰兒潮世代的族群意識及集體記憶,分為兩大部分,首先探討戰後嬰兒潮的世代特性,因為這個世代經歷戰後台灣的社會、經濟、政治及文化變遷,參與其中的他們在外在環境的變化中形塑了屬於這個世代獨特的特質。而本研究的重要主軸則聚焦於戰後嬰兒潮世代的族群意識及族群相關集體記憶。基於上述,本研究採用質性典範的研究方法,以文獻分析法為主,從相關的文獻中蒐集與族群議題有關的集體記憶,輔以深度訪談的方式訪談台灣四個主要的族群:原住民、閩南、客家及外省族群,以深入理解族群意識的內涵及集體記憶的詮釋框架,探究個人記憶與集體記憶間相互辯證的動態歷程;並從中分析對未來成人教育的啟示。 就研究發現分述如下: 一、 戰後嬰兒潮世代的特性 從世代差異來看,展現在教育機會、政治參與、職業與經濟狀況及教養方式。從族群差異來看,則主要在於外省族群與其他三個族群的差異,且展現在教育及職業方面。 二、 族群意識的內涵 原住民族群在族群意識的差異認知、不平等認知及集體行動必要性認知這三個層次中都有明顯的感受,在以漢人為主體的社會中感受到不平等認知最為強烈;閩南族群則從歷史經驗上凸顯外省族群與其他三個族群的不同,進而強調不平等認知並展現自身族群集體行動的必要性認知;客家族群著重於與閩南族群的差異認知,不平等認知與集體行動必要性認知都相對較少著墨;外省族群亦在歷史經驗上呈現與其他族群的差異,其不平等認知則是著重於在政黨政治下的影響,而其集體行動必要性認知亦是針對不同政黨對其既有權益的威脅。 三、 集體記憶詮釋框架 族群意識中較著重於不平等認知或弱勢族群意識較為強烈者,其詮釋框架越傾向「解剖者」的觀點,著重於外在環境權力結構的分析。本研究中閩南族群受訪者在以「外省族群」為主的國民黨政權下,強調本省族群(包含閩南、客家及原住民族群)與外省族群間的不平等。而原住民族群展現在以「漢人」為主體的社會中,自身族群文化及歷史受到歧視及忽視,除了「解剖者」的觀點亦展現了「拯救者」的觀點。 四、 集體記憶詮釋框架中的限制與問題 戰後嬰兒潮世代由於過去社會氛圍及主流意識形態的影響,對於台灣政黨政治及選舉等敏感議題,為避免被特定意識形態所標籤,多半不願意主動公開談論;且在資訊選擇及交流上傾向選擇與自身立場一致的內團體訊息流通;不同世代間,由於社會氛圍及學校教育內容的改變,為避免世代間意見相左而爭執,也選擇不在家中談論政黨或與其相關之敏感的社會議題。 五、 對成人教育的啟示 由於台灣族群議題受到政治的操作,族群意識為政黨刻意傳遞的虛假意識,因此在成人教育的實踐上,強調個人對於主流意識形態的批判,並省思及體記憶及族群議題建構過程中的虛假性,以達成個人的意識覺醒。而在教學實踐場域中,著重對話教學有利於不同族群相互溝通、理解並展開理性對話;透過敘事學習的方式促進不同族群間相互理解及平等對話;對於歧異的集體記憶,則強調在真實多元史料基礎上,並加強媒體素養的訓練,批判並分析不同媒體背後的意識形態,以跳脫特定意識形態的綑綁。在成人教育領域的研究上,則應更關注族群議題對台灣社會的影響,積極展開跨領域的對話,並從不同的成人教育理論中建構適用於台灣社會的理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