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7
本系大學部學士班,奉教育部核定,自96學年度起取消分組招生,自99學年度起 ,調整為非中等學校師資培育學系。以培養社教機構、文化事業、非營利組織之專案管理、行銷公關、人力資源發展、方案規劃、導覽解說和社會倡議之人才為主。
這一年,我們一起探索社會教育……歷史沿革
社會教育學系成立於民國44年,是全國唯一以社會教育為名,培養社會教育專業人才的科系,曾分為新聞、圖書館(圖書資訊)、社會事業(社會工作)三組教學。
74學年度成立碩士班,基本目標是為培養社會教育與文化建設所需之行政人員、專業人才與研究人員,以及社會教育專業師資之養成。
84學年度成立博士班,宗旨為研究社會教育理論與實務,以培養社會教育學術研究及行政管理之高級人才。
此外,為滿足社會教育人員專業發展與終身學習之需求,於89學年度開辦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碩士學位在職專班。
為因應時代變遷與學術分化,原新聞組、圖書資訊學組、社會工作組等三組,分別於民國86年成立「大眾傳播研究所」、民國91年成立「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民國94年成立「社會工作研究所」後,乃進行系所整合作業,並研擬計畫書,呈報教育部核定,自96學年度起大學部學士班不再分組招生教學。
研究所碩士班則自97學年度起分「成人與繼續教育組」及「社會與文化事業組」兩組招生,藉以深化社會教育研究。
目前設有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以及碩士學位在職專班,各班別形成統整一貫化發展。
自我定位
為配合本校從專門師資培育朝向綜合型大學演變之發展定位,社會教育學系已申請並奉教育部核准,自99學年度起調整為非中等學校師資培育學系,未來的發展將不再局限於正規學校體系。因此,乃綜合世界潮流與社會需求,將社會教育學系之發展定位為:「針對學習型社會及跨族群文化發展所需,進行有關規劃終身學習活動、經營社教文化事業之研究,並培養學生具備相關之能力。」同時兼顧理論研究與實務教學,加強與業界的合作,以培養具有「社會關懷、文化創新、生活充實、教育推廣」之理念的社會教育人才為目標。
教育目標
社會教育學系遵循校、院之教育目標,以及本系之自我定位,訂定本系之教育目標為:培養兼具「人文關懷、社會責任與文化使命」內涵,於社教文化事業或第三部門等領域,具備企劃、行銷、公關與經營等核心能力之人才。並以掌握社會脈動與全人理解、終身教育政策與行政、不同族群學習特性與方案設計、社教機構經營與行銷、研究方法與媒體製作、社區發展與地方文化創意產業等等為學習核心。
核心能力
冀由培育學生核心能力,以達成前述教育目標。各班別之核心能力如下:學士班核心能力:
1.成人創新學習規劃能力。培養學習方案與文化活動之企劃、設計、發展和評析能力。
2.傳播媒體策略運用能力。
培養影像媒體製作、書寫報導企劃,以及新聞媒體資源整合能力。
3.社會文化事業推展能力。
培養社會和文化現象研究,以及方案設計和整合傳播行銷能力。
4.組織永續經營發展能力。
培養組織優劣勢分析能力、學習型組織推展能力和跨組織策略聯盟能力。
碩博班核心能力:
1.成人創新學習規劃能力。2.社教文化事業經營能力。
3.社會教育專題研究能力。
碩士在職專班核心能力:
1.社會教育理論應用能力。2.社會教育實務創新能力。
Browse
Search Results
Item 一位自閉症幼兒母親之教養經驗與轉化學習研究(2024) 陳奕嘉; Chen, Yi-Chia本研究旨在探討自閉症幼兒母親之教養經驗與轉化學習,採用敘事研究的方法,希望經由研究者生命經驗的敘說以及對經驗的理解與詮釋,從中了解研究者教養自閉症幼兒的相關經驗及轉化學習。本研究結果發現:自閉症幼兒家庭遭遇的困境:大齡母親產後復原緩慢且育兒體力欠佳;母親角色需要學習並與時俱進,亦面臨社會文化價值觀念較嚴苛對待;社會大眾不了解自閉症,父母容易受到重要家人影響而延誤孩子就醫時機;父母缺乏正確認知自閉症和重要療育技巧等資訊;自閉症幼兒母親面臨家庭壓力、孩子特殊行為和教養問題、外界質疑眼光等壓力。自閉症幼兒家庭的需求:社會及醫療資源、教育資源,夫妻共同教養孩子和參與家庭活動。自閉症幼兒母親的教養經驗:研究者歸納出自己觀察到孩子特殊行為,以學前階段的早期療育課程為基礎,擴充孩子的體能訓練、人際溝通技巧及音樂陶冶等方式促進自閉症幼兒的身心發展;研究者積極建立孩子學習習慣、培養孩子的溝通能力、訓練孩子的社交技巧、生活自理能力及感官統合訓練,並重視親子休閒活動。自閉症幼兒母親之心理調適:及早面對孩子是自閉症的現實,且正視孩子的早期療育復健;與配偶協調教養共識及其他家人協助;自閉症兒家長社群分享多元療育資訊,幫助家長了解自閉症的疾病發展進程及學習他人成功經驗。自閉症幼兒母親之轉化學習:原生家庭影響研究者的教養觀點,引發研究者為彌補童年父母無法陪伴的遺憾,轉變為請育嬰假在家育兒並陪伴孩子成長;在教養孩子過程中,每日教養議題與觀念衝突是觸發研究者之教養觀點轉化來源,經由內容、過程、前提反思的歷程,讓研究者意識覺醒並朝向轉化學習方向發展。最後,依據研究結果,對相關單位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Item 高齡消費者購買機能性食品的行為意圖:老化態度、健康信念模式和不同健康宣稱策略的效果(2024) 劉智淇; Liu, Chih-Chi壽命增加、人口老化和經濟發展等因素,讓食品產業有更多的發展空間。隨著近年來國際上機能性食品的成長趨勢,探討高齡者購買這些產品的趨勢並填補研究缺口十分重要。國際上對機能性食品的定義大致為對健康有益且是標準飲食一部分的產品。這類產品經常在廣告中使用健康宣稱,且在臺灣受到衛福部食藥署的規範,不得涉指其具有療效。雖然政府機關會定期查核且公告被裁罰的案例,但在市面上依然具遊走於灰色地帶之產品。因此我們認為,應該要更關注這類產品的健康宣稱內容,以及檢驗其對高齡消費者的影響。此外,過去的研究發現個體的健康信念模型可以預測健康相關行為的參與程度。大多關注高齡者健康信念的相關研究都與預防性醫療行為較有關,但鮮少人關注於健康信念應用於高齡者的消費行為。一些研究也表明,個人對老化的態度與其健康行為的參與程度之間存在相關性。綜述所提,本論文以三個研究來探討我們所關注的議題,分別為:(一)以內容分析法建立類目並歸納臺灣市場中食品包裝上的健康宣稱內容,結果發現大部分的健康宣稱並未指涉對特定疾病或症狀有效果,且與老化有關的產品的健康宣稱策略與其他產品有所不同;(二)以調查法探討高齡者的老化態度、健康信念和購買機能性食品的計畫行為間的關聯,結果發現健康信念在老化態度與購買機能性食品的計畫行為間的關聯扮演中介角色;(三)以隨機化實驗控制組後測設計探討不同的健康宣稱策略對高齡者購買意圖的影響,結果發現當與老化有關的健康宣稱搭配營養素或成分的指稱、提供描述性或統計性的科學證據會對高齡者的購買意願造成影響。總而言之,本研究探討了臺灣市場的健康宣稱、高齡者購買功能性食品背後的心理機制,以及不同健康主張策略在促進高齡者購買意願方面的有效性。Item 高齡學習者人際互動、老化態度與成功老化關係之研究——以福建樂齡學堂學員為例(2024) 胡定源; Hu, Ding-yuan本研究係以福建樂齡學堂之55歲以上的高齡學習者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高齡學習者的人際互動、老化態度與成功老化的關係,以提供高齡學習者、樂齡學堂及政府部門之參考。為達此一目的,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高齡學習者人際互動、老化態度與成功老化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包含「個人基本資料」、「人際互動量表」、「老化態度量表」及「成功老化量表」等四部分,採用分層抽樣之方式,共抽取有效樣本653份,再經進行統計分析後,獲得以下九點結論:一、高齡學習者的人際互動大致良好,屬於中上程度;二、高齡學習者的人際互動與性別、年齡、教育程度等有關,而與婚姻狀況及居住情形等無關;三、高齡學習者的老化態度大致良好,屬於中上程度;四、高齡學習者的老化態度與性別、教育程度、居住情形等變項有關,與年齡、婚姻狀況等變項無關;五、高齡學習者的成功老化大致良好,屬於中上程度;六、高齡學習者的成功老化與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居住情形等變項有關,而與婚姻狀況無關;七、高齡學習者的人際互動與成功老化具有正相關;八、高齡學習者的老化態度與成功老化有正相關;九、高齡學習者人際互動及老化態度對成功老化具有預測力,且老化態度為中介變項。據此研究結論,本研究分別對高齡學習者、樂齡學堂與福建地區政府部門及未來研究,提出二項、二項及二項建議以供參考。Item 自我反思性民族誌研究:個人之博物館職場經驗(2024) 黃勝裕; Huang, Sheng-Yu「博物館到底是什麼?」這個大哉問,無論是誰,似乎都可以從國際博物館協會那裡獲得定義解惑,即便不甚瞭解,也能使用AI人工智慧ChatGPT找到各式各樣豐富的解答。但是對我個人而言,博物館卻是一場用身體力行,花費好長一段時間才得到的體驗。本論文採用敘事探究作為研究取向和研究方法,並以博物館定義、經營管理概念、MOA理論、激勵理論和轉化理論為探討基礎,從研究者「我」著手經營地方文化館的故事開始落筆,並以能呈現真實事件和人物,同時仍強調避免主觀性和偏見介入的非虛構寫作文體加以撰述,將我在各種不同型態、規模屬性迥異的博物館經歷逐一拉進,來回往復於敘事當中。敘事探究是一種不斷被創造、反思詮釋、修正、再反思詮釋的書寫過程,從這個過程發現,我是在經歷過無數次衍生自內心衝突導致外在對立的情況下,才逐漸認識到自己對於博物館真實的想法和理解,個人理想中的博物館形象,儼然不再是當初想像出來的博物館型態了。因此,我不再如以往的角度看待博物館了。從敘事探究分析發現,博物館存在本質與經濟價值之間的衝突應該講求優先順序但有妥協且平衡的空間,而建立高度協調的營運團隊,是博物館能夠順利運作的關鍵核心角色。此外,由於我自己的博物館經歷不斷地在面臨觀點衝突,但這卻促使我進行內省、反思,藉此找到了新的契機,協助我走出困境,發展出個人多元博物館事業的想法。這意味著,我在屬於自己的博物館職涯選項中增加了更多選擇。一個故事的結尾,就是另一個故事的開端,博物館這條路其實寬廣的很,期望藉此文引發更多博物館人的共鳴。Item 新住民生活適應與照顧輔導政策接受之關係研究(2024) 黃俊杰; Huang, Chun-Chieh內政部將新住民定義為:與國人結婚之外國人、無國籍人、大陸地區人民、香港或澳門居民及歸化取得我國國籍者之無戶籍國民,且在臺合法居留、定居或設有戶籍。過去研究顯示,新住民生活適應問題存在已久,而政府對生活適應的政策的制訂與執行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作為福利輸送政策規劃的輔導政策,對於新住民而言,其接受態度與生活適應的相關仍尚未有實證研究去驗證。本研究旨在瞭解不同輔導政策是否能預測新住民政策有用性、政策易用性、政策價值、接受態度與生活適應之關係。以科技接受模式為研究模型的基礎,輔以政策有用性做為中介變項,主要研究問題有:一、新住民個人背景與對於不同輔導政策的有用性、政策易用性、政策價值、政策接受態度及生活適應情形為何?二、新住民對於不同輔導政策之有用性、政策易用性及政策的價值、政策接受態度與生活適應之間的關係為何?三、新住民對於知覺在不同輔導政策中,政策有用性對政策易用性與政策價值之間的中介效果是否顯著?本研究使用問卷調查法蒐集資料,研究對象為苗栗縣新住民,共回收200份問卷,扣除誤答及填寫不完全之問卷,實際採用175份有效問卷,年齡介於20-60歲之間之新住民女性。調查所得資料以結構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中之Bootstrap統計方法進行中介模式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在不同的政策中:一、新住民對各項輔導政策的使用感受與接受態度皆為正向。二、輔導政策的易用性、有用性、政策價值及接受態度均有顯著相關,各項輔導措施的接受態度均可有效提升新住民的生活適應。三、五項輔導政策的有用性能有效中介易用性對政策價值的影響,此五項政策包括:生活適應輔導班、家庭服務中心、通譯服務、法律諮詢服務、與民間團體協會。四、本研究證實TAM科技模式亦可作為政策接受模式的應用。研究結果證實,若各政策能提升其有用性,將能提升新住民認可政策的價值,進而讓新住民的接受態度提升以促進生活適應。故本研究建議:相關政府部門應加強宣傳新住民認為有用的政策,以提升新住民認可政策的價值性、並強化接受態度;其次深入探究檢討新住民感覺易用、卻不一定有價值的政策,包括:生活適應輔導班、家庭服務中心、通譯服務、法律諮詢服務、與民間團體協會。本研究未來欲將研究場域擴大至直轄市或其他非直轄市的縣市,以及民間團體,可進一步了解場域、承辦單位、城鄉、族群等差異,亦會將個人背景作為政策易用性、有用性、價值性及接受態度的相關調節變項做為未來研究方向。相關建議亦可提供新住民政策制訂者、輔導者、成人教育教學之應用。Item 女性主義關懷倫理在社區大學的教學實踐探究(2024) 陳靜儀; Chen, Ching-I本研究以質性研究取向,以女性主義知識論為基礎,以Noddings關懷倫理課程架構藍圖為檢視依據,探究女性主義關懷倫理於社區大學的教學實踐情形。本研究選取北中南各一所社區大學之課程各兩門,共六門課程七位授課教師為研究對象,進行半結構性訪談。經統整分析文本,歸納對應並檢視比對其符應Noddings關懷倫理課程架構情狀,並與文獻理論對應比較,據以提出以下結論與建議。結論: 一、 社區大學教師將女性主義教育學之「動態的知識詮釋」、「鼓勵對話」、「解構教學者與知識的權威」、「協助學員建立流動和多重的認同」與「打破結構壓迫框架看到差異與不同需求」等重要概念,融入課程內容設計與教學,利用生活議題實際行動潛移默化學員。 二、 社區大學實踐女性主義關懷倫理呈現在課程設計、師生及同儕互動關係、人與社區及自然環境的互動關係中。 三、 社區大學教師的認知與觀點影響其實踐女性主義關懷倫理的策略與強度。 四、 女性主義關懷倫理的教學實踐與社區大學公共性的突顯呈現了相互交融、彼此輝映的樣態。 建議: 一、 對社區大學教師的建議 (一) 關懷行動要感性與理性兼具,遇到阻力要適時抽離,重整再面對。 (二) 可尋求教師社群或專業人員的協助,已成為友伴的資深學員也是良好的資源。 二、 對社區大學承辦組織的建議 (一) 無論學術類、生活藝能類或社團活動課程均能開展關懷行動,社區大學的公共性不僅是依據學術類課程來定義。 (二) 要肯定專業經理人或專員的重要性,支持其角色專業化,以協助師生打開關懷的視野,發展公民素養的課程。 (三) 運用社群的力量支持教師培力,師工學三方協作共治,發揮集體能量。 三、 對社區大學主管機關的建議 (一) 重新配置補助資源,讓社區大學自由發展課程,只需針對重點培植課程進行評鑑獎助。 (二) 用關懷支持的方式進行社區大學評鑑工作,而非用二元對立價值比較評價其辦學。Item 台灣地方創生組織策略規劃與創新實踐方案之研究(2024) 林宗儒; Lin, Jzung-Lu因應席捲而來的人口危機,日本曲突徙薪將地方創生提升為國家重要戰略,並提出精闢的策略,地方跳脫依附政府,建立自主獨立循環型的經濟與設計在地特色模式,吸引青年返鄉,增闢地方創生的里程碑。2020年台灣總人口數開始衰退,高齡少子化儼然成為國安危機,台灣借鏡了日本經驗,以全球化永續視野致力於地方創生,推展永續發展的目標。近年來,台灣地方人口嚴重流失,城鄉發展不均、偏鄉勞動力不足及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最深層的問題來至於地方資本欠缺下有效的策略規劃與運用,Bourdieu& Wacquant曾指出,資本具體的表現是行動者在場域中所持有的籌碼,供行動者在社會場域遊戲活動作為競爭的武器。因此當地方有了資本做為創生發展基礎,地方創生組織在提取地方DNA時,就須思考地方資本要如何透過組織策略規劃創新來實踐。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取向,探究台灣地方創生組織策略規劃與創新實踐。藉由文獻整理出策略規劃前中後「理念與價值、社會環境分析、創新實踐」,以PEST(環境思考)、Porter五力分析(產業思考)、SWOT分析(組織內外部思考)、STP理論(市場思考),以及4P理論(服務與產品銷售思考)作為工具,並選取指標性地方創生組織與研究單位作為研究對象,接續整理訪談資料,分析文本,並與文獻理論對應比較,據以提出以下結論與建議。 結論: 一、以「地方生態支持系統」概念來思考地方創生組織策略規劃理念。 二、以「地方公共事務」來思考地方創生組織策略規劃價值。 三、地方創生策略規劃社會環境分析從政治、經濟、社會及科技 設定好彼此間的尺度與原則,建立出組織與地方政治溝通管道、以社會關係促動經濟行動、利用組織專業技能回應社會需求、發揮創意把科技視為組織發展重要的工具。 四、地方創生策略規劃社會環境分析從波特五力框架 上游供應商的議價能力-低:反應出組織目前所銷售產品在地方無固定產能,將很難與供應商維持穩定的合作關係、下游購買者的議價能力-高:民眾容易透過網路查詢獲得相對應產品資訊,在民眾轉換成本低的狀況下,當下地方創生組織僅直接銷售給民眾不太可能產生買行為、潛在競爭者的威脅-低:組織長期蹲點熟悉地方特色與資源整合,故對於潛在競爭者而言,門檻及進入成本較高,相對潛在競爭者威脅低、替代品威脅-低:組織所開發出產品背後價值與社會意義較高,替代品所提供的產品與服務無法取得更好的價值與價格下,因為對組織來說替代品威脅相對低、既有競爭者威脅-中:組織退出障礙低,容易轉換其他市場,組織採取避免淪為迎合主流消費市場,優化自己商品競爭力。 五、地方創生策略規劃社會環境分析從優勢、劣勢、機會與威脅 優勢:突破地方既有的框架、快速跨域進行資源整合、劣勢:沒有自有建物限制了組織永續發展、欠缺管理觀念造成無形成本浪費、機會:互相經驗交流與分享、威脅:大環境趨勢民眾普遍悲觀、商品或服務同質性過高、沒把自己放進來地方。 六、地方創生組織策略規劃創新實踐對於市場區隔、目標市場、市場定位 把「地方問題」當作產品或服務,透過創新為地方產品或服務做出有趣的事、把「組織優勢發揮到極致」定義自己的遊戲規則、以地方文化、公共事務搭配消費使用時機,做出「差異化」產品與服務。七、地方創生組織策略規劃創新實踐對於產品、價格、通路以及促銷透過地方深層體驗與城鎮連接,以爆款產品或服務為銷售主軸,串連起地方網絡、參考主流市場與網路訊息進行定價,並把定價權利回到生產者本身、採取行銷合作,不走外部通路由組織直接進行銷售、提出以產品對應行銷方案,作為促銷的跳板,留意民眾成為習慣免費問題。八、研究筆記的意外發現推動地方創生至今困境:政策、角色、自有建物政策規劃時缺乏地方環境現況評估以及能適當的行動組織、扮演解決地方問題的角色,接續才是探詢地方原料與資源的角色、沒有自我建物造成地方創生組織資金調度困難。建議: 一、給即將投入地方創生組織建議 釐清地方創生組織是創生還是創業,制定一個明確的理念與價值、想清楚組織進到地方到底要幹嗎、組織的離開就是對於地方的傷害,以及組織進駐後資源重新分配等問題。 二、給地方創生組織的建議 地方DNA差異高低不在是唯一選項,以「公共性」做為組織下一階段發展的參考、把地方議題融入組織優勢發揮到極致,重新定義市場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遊戲規則、建立商品與服務良性通路,不為價格傳遞而是價值傳達、留意上游供應商的議價能力低與下游購買者的議價能力高的問題、設定策略規劃停損點與停利點。 三、給地方創生主管機關 重視地方環境現況評估,以行政委辦模式找到適當的行動組織讓偏鄉看到希望、偏鄉學校閒置校舍或教室成為地方創生駐地空間,以解決地方創生組織沒有自我建物問題。 綜上所述,本研究主要分析台灣地方創生組織策略規劃與創新實踐過程,並提出「每階段思考點」,除了在學術理論做出貢獻外,從實務上可以作為地方創生組織推動地方創生問題與解決的參考。Item 是名人還是朋友對中高齡者器官捐贈意願影響的探討(2024) 蔡舜涵; Tsai, Shun-Han器官捐贈遺愛人間,對於醫療財政窘困的台灣,是一個相當值得重視的議題。過去對於器官捐贈的受贈條件,多半認為中高齡者已經不適合進行器官捐贈,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只要在器官健康的情況下,中高齡者依然適合進行器官捐贈。但根據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的統計,2022年50歲以上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的中高齡者僅占年度總簽署人數的7%,比例相當少。根據研究指出,影響中高齡者簽署器官捐贈意願的因素主要來自周遭的人,而除了親人之外,以朋友、名人推廣居多。在對議題不熟悉的情況下,中高齡者更可能受到推薦人的影響而提高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的意願。本研究希望瞭解哪些人對於中高齡者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有較大的影響力,並加入性別、宗教信仰、同理心、網路信任程度作為調節變項。本研究採用實驗法,依照研究結果顯示:一、推薦人為名人對中高齡者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的意願有正向的影響。二、推薦人為名人或朋友對中高齡者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的意願受性別調節。三、推薦人為名人或朋友對中高齡者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的意願不受宗教調節。四、推薦人為名人對中高齡者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的意願受同理心調節。五、推薦人為名人或朋友對中高齡者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的意願受網路信任程度調節。Item 非營利組織韌性之研究:以智障者家長協會為例(2024) 林芳羽; Lin, Fang-Yu本研究聚焦於探討非營利組織在面對重大危機時的韌性,選擇智障者家長協會作為案例研究對象,分析其在新冠疫情期間的應對策略與韌性表現。新冠疫情對全球各級組織都帶來了嚴峻挑戰,非營利組織因其獨特的運營模式和資金來源,更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本研究旨在透過組織韌性的視角,深入了解非營利組織在疫情期間的應變能力與應對策略,提供對同類型組織的參考。研究主要集中於了解疫情對協會運營的影響,並分析其在應對危機中的策略與措施。經由過往文獻的整理與分析,整理出研究架構與訪談大綱,並透過立意抽樣法,選定智障者家長協會工作人員及公部門人員為訪問對象,同時採半結構式訪談以確保資料收集的一致性和彈性。研究發現,公部門的穩定資金支持和長期合作的業務形式,是協會能夠在疫情期間保持穩定運營的關鍵因素。與公部門的合作也因兩者的理念相似,且疫情期間彼此有彈性調整業務管理的模式,也讓協會有更充足的韌性來應對疫情。此外,協會領導人的變革型領導風格促進了組織內部業務上的創新和靈活性,有效應對了疫情帶來的挑戰。研究還發現,數位化發展在疫情期間加速進行,為偏遠地區的協會提供了新的發展機會。然而,研究也發現,組織過度依賴單一穩定資源,雖然是渡過疫情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這樣的特性可能限制組織的自主性和發展,長期來看也可能會損害組織應對災害的韌性。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了多樣化資金來源、強化內部管理和推進數位化發展等建議,以提升非營利組織的韌性和可持續發展能力。Item 疫情後非營利組織數位轉型影響因素之研究(2024) 簡郁倫; Chien, Yu-Lun2020年COVID-19席捲全球,各國不論在經濟或社會層面皆受到新冠疫情所帶來的重大影響,而數位轉型議題的重要性也在此段期間被大力突顯,各組織皆嘗試透過科技工具的力量以面對大環境的動盪,並嘗試做出調整因應,國內的第三部門亦是如此。本研究針對非營利組織於疫情前後的數位轉型歷程變化進行深入探討,以了解影響組織進行數位轉型的因素為何,並分析組織採用的應對策略。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首先以自律聯盟發表之《2022 數位時代下的公益現況調查報告》中民眾前次捐款數量最多的二十家非營利組織作為基礎,再進一步設立2022年捐款金額最高及疫情後捐款金額成呈現正成長等兩項條件,最終共有五家組織作為訪談對象,以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法進行,蒐集組織於疫情前後與數位轉型相關的業務推展狀況,與文獻對照進行分析與討論。研究發現,促使組織進行數位轉型的驅動力為開發募資管道以及效率的提升,前者目的是為回應捐款人支付習慣的轉變,並進一步鞏固組織財務穩定性;後者則是為了改善既有人力的運用效益。而組織面臨的挑戰則是源自於資金有限性,無法長期雇用資訊人才協助發展數位相關業務;其次則是疫情後不斷升高的駭客攻擊與詐騙頻率,導致資訊安全防護已成為現今非營利組織相當重視的議題。此外研究者進一步發現,疫情期間組織對外提供更多線上服務,並加速內部流程的數位化,以因應無接觸的防疫政策及居家辦公型態,於短期內大幅提升員工及志工的數位能力、且組織運作型態的轉變屬於漸進式,而在資訊安全保障方面則透過人員資安意識提升搭配與資訊公司的密切合作,雙管齊下以全面強化資安防護,故本研究認為在疫情的影響下國內非營利組織的數位轉型歷程有所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