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所集刊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39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30
  • Item
    我國教育思想的哲學基礎(三)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88-06-??) 賈馥茗
    一個民族文化的發展和進歩,必定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孕育和滋長。這發展和進步,以人為主體,所以一群人孕育出文化雛形。而又使文化達到輝煌燦爛的地歩,必然是這群人具有創造文化的能力。這樣的過程,從人這方面來說,先要具有人性特質,這原是很自然的;然後在一群人中形成某些特質,特別是「文化特質」(這項特質在現存的原始民族中並不明顯,或者可以說,尚未形成。),文化才能在群體生活的環境中發展和進歩。人性的基本特質之一是情感。哲學家們已經給人這種動物加上了許多形容詞,如政治的動物、經濟的動物、工作的動物等等,再加一個,說人是情感的動物,大概也不嫌太多。這就是說,雖然其他的動物也有情感作用,然而終究不似人的情感類別這麼複雜,情感作用這麼頻繁,情感的表達方式這麼千變萬化。人的情感因為日常生活中的「感觸」而發生作用,發生作用之後便不免表達出來。表達情感的工具在於人體和器官,於是發出聲音或動作,藉這二者表現出情感的意義。我國教育思想的哲學基礎,最初來自於「人本身」,表現於文化類型的,即是由歌而成的詩。歌是人表達情感的最基本而簡單的方式。用聲章表達內心所感受的喜悅、快樂、哀傷、悲憤,以至淒涼,可說是天賦的調節情感的方法,把「心情」歌唱出來以後,使原有的「衝動程度」減弱,尤其是把原來的「不快」減低或使之消,趨向於「平靜」以至所願意有的「愉悅狀態」,心理才能保持平衡。所以歌是所有的人都不能缺少的,從原始民族以至文化進歩的人,生活中絕對不會缺少歌聲。由歌到詩,是文化進歩的明顯成就。因為詩是以語言或文字表達「感觸」的意義,不只是單純的發出聲音而已,而是聲音和意義配合起來,使其表達得更順暢,更能宣洩「心情」。到了用聲音配合語言的意義的時候,除了要「講究」言辭,使其「正確」的表達意義之外,還要注意「聲音」與意義的符合,因而聲音就有了抑揚頓挫、高低強弱之別,生出了律和韻,此時的聲音,既不是單調的「聲」,也不是狂噪的吼叫。使人可以「聞聲知義」,是文化的一大進步。現今存在的詩經,便是經過這樣的歷程而來的。文學家、史學家等曾經對詩經作過許多研究,本文則是從教育的立場上,看詩經所涵蘊的哲學意義,以見我國文化發展和進歩的形跡。
  • Item
    我國教育思想的哲學基礎(一)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86-06-??) 賈馥茗
    記述我國最早的教育思想,而又有確切資料為佐證的,總是以儒家思想為主流,因為以儒家而為教育家代表的孔子,是久經承認、到現在仍然繼續的,這固然是無可否認的事實,但是同樣應該承認的是,在孔子的時候,已經存在了文化傳統中的哲學思想,其中的一部分,表現在孔子的教育思想裡;也可以說,形成了孔子教育思想的基礎。
  • Item
    容格之人格心理學說要點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83-06-??) 賈馥茗
    容格〈Carl Gustav Jung, 1857-1961〉是瑞士人,出身於篤信宗教的家庭〈父親本身及母親的先代都是傳教士〉。幼年即對生物、動物、以及古生物的學習極有興趣,奠定了後來習醫的基礎;又在學習中受到希臘和法國哲學家思想的影響,加上弗若伊德心理分析學說的出現,使容格將神秘主義的成分融入於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之中,而致力於心理病學的研究與闡釋。初時曾參加弗若伊德心理分析討論會,因感到弗氏的論點仍然有欠完滿之處,於是退出討論會,以獨自的見解講學於歐洲國家及美國,建立了其獨樹一幟的分析心理學〈Analytical Psychology〉。以討論人格結構、人格發展、即心理病癥為主。
  • Item
    教育研究與教育問題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75-06-??) 賈馥茗
  • Item
    我國教育思想的哲學基礎(二)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87-06-??) 賈馥茗
  • Item
    東周的教育及學術思想(三)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91-06-??) 賈馥茗
    比孟子略後,(後世推究荀子約為紀元前三一五至二三0或三三六至二三八─六的人,約晚於孟子百餘年。)(1)戰國時期,在教育史上占有地位的另一位教育家,便是荀子。由於荀子的思想和主張,不似孟子般單純的以孔子為宗,後世研究者,對於是否應該視荀子為儒家系統,頗有疑義,甚至有人視之為法家的源始者。對於這一點,在了解荀子思想之前,最好暫且存疑,留待了解以後,再做決定。了解荀子所依據的主要資料,是現在流傳的荀子集解,本篇即用世界書局出版的唐楊倞註、清王先謙集解的版本,計二十卷三十二篇。(2)以荀子教育思想的哲學基礎,荀子思想的進歩觀點,及荀子的教育主張為主來說明。
  • Item
    創造能力發展之實驗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70-06-??) 賈馥茗
  • Item
    才賦優異兒童之教育方式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74-06-??) 賈馥茗
  • Item
    從教育的立場看人生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79-06-??) 賈馥茗
  • Item
    東周以前的教育狀況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85-06-??) 賈馥茗
    史學家、考古學家、和人類學家有一個共同的信念,便是認為人類進歩到創造了文字,並且用文字記載思想與活動之前,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相當長久的時期。在這段長久的時間之內,人類的生活方式也歷經改變,而趨向於進歩。如所熟知的,在生活中出現了文明方式,並由生活經驗累積成文化,曾經有過所謂之漁獵時代、畜牧時代、農耕時代,才到了現在的機器時代。就以最早的漁獵時代來說,人類的生活活動已經超越了動物性的本能活動,因為在這類活動中,不但必須有相當的技巧,而且知道並製造了應用的器具。技巧的增進還可歸諸於本身的練習器具的製造則在練習之上,須要經過學習。學習活動中便不只是「學習者」一個人的事,必須有另外的一個人「教」才行。到了這個時候,人顯獨有的一項活動─ 教育 ─ 便產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