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4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0
  • Item
    朱銘美術館數位典藏系統規劃與建置之行動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2015-04-??) 柯皓仁; 林安平; Hao-Ren Ke,An-Ping Lin
    朱銘美術館長久累積了朱銘先生的許多創作、研究資料及相關藝術文獻等資料,因應數位典藏的趨勢,朱銘美術館乃思考建置數位典藏系統,將物件以數位化的形式典藏,並訂立符合其需求之詮釋資料格式,協助大量典藏資料的管理,使用於朱銘美術館的工作流程之中。本研究中以朱銘美術館為個案,使用行動研究法探討美術館數位典藏系統的規劃與建置,並且參考開放式典藏資訊系統之架構,利用內容管理系統Drupal 進行開發。研究結果如下:(1)朱銘美術館數位典藏系統的藏品資料類型共有七項,分別為作品、園區景觀、活動、書目資料、文獻文物、數位物件、人名權威;(2)朱銘美術館數位典藏系統的藏品詮釋資料分為共同欄位描述資料與資料特色典藏資料兩部分,人名權威詮釋資料分為基本資訊及聯絡資訊兩部分;(3)朱銘美術館數位典藏系統的物件參照關係分為關聯與群組,關聯可以參照不同資料集的物件,群組則是相同資料集物件的參照;(4)朱銘美術館數位典藏系統建置參考OAIS 模式,攝入功能對應欄位模組以及內容匯入模組,典藏儲存庫對應本系統資料庫,資料管理對應文章管理模組,取用對應版面呈現模組,行政管理對應使用者權限模組;(5)朱銘美術館數位典藏系統在發展時遭遇之問題主要為物件關聯設置及雙方溝通。後續發展建議可朝提升文化創意產值,以及推廣教育與學術研究方向進行。
  • Item
    朱銘美術館數位典藏系統規劃與建置之行動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2015-04-??) 柯皓仁; 林安平; Hao-Ren Ke,An-Ping Lin
    朱銘美術館長久累積了朱銘先生的許多創作、研究資料及相關藝術文獻等資料,因應數位典藏的趨勢,朱銘美術館乃思考建置數位典藏系統,將物件以數位化的形式典藏,並訂立符合其需求之詮釋資料格式,協助大量典藏資料的管理,使用於朱銘美術館的工作流程之中。本研究中以朱銘美術館為個案,使用行動研究法探討美術館數位典藏系統的規劃與建置,並且參考開放式典藏資訊系統之架構,利用內容管理系統Drupal 進行開發。研究結果如下:(1)朱銘美術館數位典藏系統的藏品資料類型共有七項,分別為作品、園區景觀、活動、書目資料、文獻文物、數位物件、人名權威;(2)朱銘美術館數位典藏系統的藏品詮釋資料分為共同欄位描述資料與資料特色典藏資料兩部分,人名權威詮釋資料分為基本資訊及聯絡資訊兩部分;(3)朱銘美術館數位典藏系統的物件參照關係分為關聯與群組,關聯可以參照不同資料集的物件,群組則是相同資料集物件的參照;(4)朱銘美術館數位典藏系統建置參考OAIS 模式,攝入功能對應欄位模組以及內容匯入模組,典藏儲存庫對應本系統資料庫,資料管理對應文章管理模組,取用對應版面呈現模組,行政管理對應使用者權限模組;(5)朱銘美術館數位典藏系統在發展時遭遇之問題主要為物件關聯設置及雙方溝通。後續發展建議可朝提升文化創意產值,以及推廣教育與學術研究方向進行。
  • Item
    數位典藏網站評估─以網路連結與網站紀錄分析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2013-10-??) 黃慕萱; 董蕙茹; 王俊傑; Mu-Hsuan Huang, Huei-Ru Dong, Chun-Chieh Wang
    本文針對數位典藏的計畫入口網站「拓展臺灣數位典藏」及計畫成果網站「數位島嶼」兩網站進行評估,以網路計量中網路連結分析及網站紀錄分析方法,比較其在計畫初始的2008 年7~12 月及計畫將結束的2012 年1~6 月之表現差異。研究結果發現兩網站總網頁數分別成長2.9 倍及13.1 倍,表示網站內容豐富度增加;造訪者來源集中於臺灣及中國,此由於網站內容以中文為主,因此吸引使用中文的國家使用者。兩網站之停留時間及瀏覽頁數均偏低,大多集中在10 秒內或僅瀏覽1 頁,而代表影響力的網路影響係數未超過1.0,以及代表網站維護品質的失效連結數過高,此為兩網站可以改善的空間。
  • Item
    Metadata在數位博物館之發展與分析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2001-10-??) 陳亞寧; 陳淑君; Ya-Ning Chen; Shu-Jiun Chen
    本文旨在針對數位博物館Metadata進行探討,共採取了文獻探討、比較分析與個案研究三種研究方法,分別就數位博物館計畫Metadata相關名詞暨標準的發展與應用現況進行研議、標準對照與分析,以及國家典藏數位計晝的個案研究。本研究發現:(l) 數位博物館計童Metadata發展的理念與重心各有不同,但實際應用上存有互補性;(2) 會有相對應的相關Metadata格式、詞彙典、資訊模式為輔,讓Metadata的應用更臻於完善;(3) Metadata提供的資源描述類目在詳簡程度與深度結構上具有相當大的差異,實際應用時可視需求而有所選擇。此外,以國家典藏數位計劃為個案研究,也提出四項研究發現:(1) 數位典藏品metadata面臨的環境與挑戰;(2) 建立metadata生命週期作業模式;(3) 發展metadata內涵分析的方法論;(4) 建構metadata互通層次架構。最後,本文針對metadata的採用標準、特質、面向、層次、品質保證與不同metadata間關係等六大議題提出建議。
  • Item
    數位典藏人員訓練課程評鑑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2004-10-??) 吳明德; 張曉萱; 戈立秀; Ming-Der Wu; Hsiao-Hsuan Chang; Li-Hsiu Ke
    本研究以參與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訓練推廣分項計畫舉辦之專業培訓課程之學員為研考對象。利用問卷調查法探討學員對於計畫所開設之各領域課程之重要性與相關性的看法。課程主題包括:導論性、資訊組織、資訊技術、營運推廣、以及網站設計等五個領域。研究結果顯示,學員們認為該計畫所開授的大部份課程都具有重要性而且與其所從事的數位典藏工作相關,但是,學員們對於某此課程的重要性及相關性的看法,會因其工作性質的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學員們普遍認為演講是合適的授課方式,但上機實作及小組討論對某些領域課程也是合適的。
  • Item
    典藏數位化資訊環境之探討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2000-10-??) 何建明; 黃世昆; 莊庭瑞; 李德財  
    資訊科技發展突飛猛進,尤其是其中的媒體數位化與壓縮技術,以及網路傳輸與網際網路技術等,促使資訊的數位化、典藏、傳播比以往更加便利。然而,儘管我國資訊工業總產值高居世界第三名,社會資訊化程度卻落在第十名以外。政府以往的資訊科技政策,長期側重於出口導向的產業,卻較少著重於引導社會內部需求。典藏數位化的工作除了學術研究價值之外,未來尚可配合政府資訊自由化的趨勢,促進政府決策資訊之透明化。由於充實資訊內容的工作是資訊社會的基礎建設,典藏數位化對於引導社會資訊化有正面且真影響力的意義。典藏數位化環境,指的是一個由一般使用者、進階使用者、研究者、內容提供者、數位化工作人員、資訊技術人員等以人為中心的資訊生產、傳播與應用環境。本文擬探討如何建置這個數位化環境以及相關的技術問題,並初步從使用者的使用、搜尋、與組織知識等需求當中,探討如何擴充典藏數位化的基本需求。我們除了建立內容管理程序所需要的各式輔助工具,並且試圖建立從後端製作到前端呈現的整合一貫性自動化作業程序,協助提高數位化流程的效率,進而保證資料的一致性以及互通性。
  • Item
    Strategies for Developing an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2011-04-??) Yuan Li; Marilyn Billings
    ScholarWorks@UMass Amhest是麻省大學安城校區的機構典藏,主要用於收集、管理和發布本校教師、研究人員和學生的學術成果。自建立至今不到五年的時間,以23,000 件的學術成果收藏量和超過五十萬份的文件下載數,擠身為Digital Commons 排名前五的機構與藏。本文以ScholarWorks 的發展策略為實例來探究機構興藏的發展,旨在提供一實施範例作為同行參考,並期望能以此啟發業內同行開發與新策略採用。
  • Item
    大學院校學生作品數位典藏的理念與實踐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2006-04-??) 張簡誌誠; Chih-Cheng Changchien
    由於資訊科技的深化運用,網路建置的廣泛普及,數位技術快速發展等條件的日益成熟, 使得將各類型知識加以數位典藏的可能性得以實現,因此本文乃構思以導入數位典藏機制作為基礎,將優質學生作品納入保存範圍,規劃教師與圖書館館員共同協作的模式,形成改善學生學習歷程相關問題的全校性方案,同時以「逢甲大學學生學期報告e-Paper 徵集計畫」作為案例,介紹執行概況與初步成果,並就可能影響層面以及後續發展議題進行討論,以分享相關理念與實踐經驗。
  • Item
    台灣圖書館史數位圖書館建構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2008-04-??) 王梅玲; 蔡明月; 陳志銘; 柯雲娥; 蔡佳縈; 陳勇汀; 林怡甄  
    圖書館是保存與詮釋人類文化重要的機構,1990年代開始,網際網路的進步,促成數位圖書館蓬勃發展,有人預測它就是未來的圖書館,因此,圖書館界與教育 界積極參與相關研究。台灣地區歷經日據時期、重建時期、成長時期及茁壯時期四階段,建設許多圖書館,有其豐富的主題與素材值得發展成為數位圖書館。政治大 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有鑑於此,提出「『台灣百年圖書館史』數位圖書館」的構想,並獲得政大「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經費支持。本研究 計畫目的包括:(1)探索以台灣圖書館事業史為主題的數位圖書館建構模式。(2)建構數位圖書館以支援圖書資訊學教育與研究。(3)研訂圖書館事業史料文 獻的Metadata與數位資料格式。(4)將圖書文獻與文物數位化以建構數位館藏。(5)發展數位圖書館系統與技術。(6)研發數位圖書館網站的瀏覽與 檢索功能。 (7)探討數位圖書館支援數位學習的模式。計畫成果共研訂六種Metadata標準;建置746筆數位化資料;以Dspace系統平台,依據需求設計台灣 百年圖書館史系統架構與網站,最後提出結論與建議。
  • Item
    數位《道法會元》:道教文獻數位典藏之開發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2012-10-??) Xiao-Xiao Feng; Shigeo Sugimoto; Koichi Matsumoto
    《道法會元》是一本道教資料編纂集合,也是《正統道藏》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成書大約於明代,在此書中的268 卷中,收錄了宋代到明代期間存在的道教之重要資料。書中圖文並存,解說和集合了許多流派所使用的圖像。其中符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符是道教研究當中非常重要的符號,它是區分道教宗派的重要標誌,許多道教研究者都致力於符的研究。《道法會元》中收錄了宋、元朝代的符,但是由於編纂成書年代久等原因,此書當中存在許多難以理解,甚至是錯誤的內容。筑波大學從開始研究建立改善數位《道法會元》的工作已經有十多年的歷史。從最初將《道法會元》中的圖文錄入到電腦中的工作,到後來分析其中內容,逐漸完成了以輔助人文學科研究者的研究為主要目的之數位《道法會元》的項目。此文中,在道教研究者的輔助之下,我們嘗試分析《道法會元》中的符之間的語意,使用頻度等關聯度,並且以此為基礎,開始嘗試分析包含有符的卷和卷之間的關聯度,透過提供給研究者不同的數據,如同一符在不同卷中的使用頻度,高頻度合併使用的兩個符在不同的卷中使用頻度等,給研究者以提示,以期發現許多書中隱藏的線索。我們還將探討未來以分析為目的之數位典藏未來的發展,以建立完善的數位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