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6
Browse
7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行形攝色—影像拼貼設計之創作研究(2022) 廖光華; Liao, Kuang Hua「攝影是發現美,設計是創造美」的視覺活動,影像是攝影的機械形成,在平面 設計擔任素材提供的角色,「讀圖時代」的到來,使得兩者互動更加緊密。影像 設計中常運用的「拼貼」在各大藝術領域中被廣泛應用,因自由、創新的概念正 是當代影像的發展關鍵。拼貼的基因特徵是將各類元素、形式、觀念等進行解構 重組,從抽象到具象,從重複到重構,使影像能創造更多的視覺體驗。透過文獻 分析法與個案分析法,彙整當代影像拼貼之成果及相關論述,以三大面向進行分 析探討:(1)當代影像發展脈絡(2)影像設計手法表現分析(3)拼貼手法相 關研究,從而構思影像拼貼之創作形式。創作方法則以希臘思想家亞里斯多德所 提出之「四因說」為依據,引申其意義並構建「行形攝色—影像創作系統」,目 的為整理出系統化的流程與觀點,拓展創作内容與表現。運用「拼貼」手法對影 像元素進行解構、重組、合成等設計構成,進行影像再造。經文獻分析整理、聚 焦和收斂過程,並邀請學者、專家小組協助分類定義,總結影像拼貼的十種設計 表現 : 「解構重組、幾何分割、複像構成、影像重疊、肌理質感、抽象模糊、破 壞切割、圖形再造、人物情緒、異質共構」。經具體研究可發現,攝影是影像拼 貼設計的基石,而拼貼是影像設計的重要表現,兩者相輔相成才能將影像拼貼處 理得細緻與完整。另外在創作研究的加值上,運用「行形攝色」四個表現形式, 能實驗出多樣的影像拼貼可能性,創作以「城市意象」為表現主題,並以此作為 研究成果之驗證,從而拓展在「讀圖時代」中,影像設計創作的新視界。Item 拼貼手法應用在科幻電影海報創作與研究(2014) 楊姍姍現代人生活在一個科技與資訊爆炸的年代,人們著迷著手中的螢幕,人與人的接觸變得疏遠。科幻電影不斷追求精美特效和視覺上的刺激,越來越多的商業特效片只爲滿足消費者需求,而缺乏電影該有的深度與傳達的目的。科技創造許多驚奇,幫助人類完成夢想、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然而,相對的在某些程度上過度的依賴也讓我們漸漸失去了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溫度和情感。 手作拼貼的質感與觸感作為呼籲人們多接觸現實生活的一種提示,科幻電影則是現代人追求表層的聲光效果而忽略實質內容的表徵。拼貼與科幻的結合是相似也是對比,如同視覺符號學中時常談論的二元性,彼此間是相輔相成的。而其相似之處在於都是任憑天馬行空的奇想創作,透過「合成」的方式,一一拼湊、組成故事中的元素;對比則是在海報設計上的創作技法,手工拼貼與電腦繪圖在效果呈現上的反差。本研究創作的核心價值在於,打破一般大眾對科幻電影海報精緻視覺畫面的既定印象,藉由不同角度重新思考創作的方法,並藉以喚醒人們對生活周遭的感受。 過程中透過文獻收集,探討拼貼的起源與歷史,以及科幻電影與海報的相關論述,經整理與分析,充分運用在海報創作上,其創作方式結合手作拼貼與電腦繪圖輔助相互作用、相得益彰達到最適切的效果。創作取材至美國電影協會(AFI)的百年百大經典電影之科幻類前十名,深入了解電影內容所傳達的意義,並汲取電影中的經典元素作為創作素材,重新定義電影海報的表現手法創作,並將成果依據此十部電影分別說明、呈現之。Item E世代的童年共同記憶圖像創作研究(2010) 吳慧萍; Hui Ping Wu隨著媒體、電視、電影界持續吹起的「懷舊風」,電視劇:《光陰的故事》、《閃亮的日子》,以及《青梅竹馬》,重現了不同世代的生活情境;表演工作坊的舞台劇《寶島一村》訴說著屬於眷村的記憶;到電影《海角七號》帶起國片生機之後,推出了電影《艋舺》描述1980年代台北市「艋舺」地區黑幫兄弟與慘綠少年們的愛恨情仇。 當我們的生活週遭,充滿著對台灣早期到一九六○、一九七○年代的「懷舊風」時,出生在一九八○年代的研究者反思,究竟一九八○年代出生的我們,擁有哪些自己世代的童年共同記憶?當市場與媒體充斥著六○、七○年代的各種兒時記趣與童玩時,身為一九八○年代出生的我該拿什麼來建構屬於自己世代的童年記憶?!因此,本研究設定以1979年到1989年出生的E世代為受訪對象,質化的焦點訪談方式進行研究,瞭解該世代的童年共同記憶,並將研究結果設定為創作主題進行圖像創作。 本研究目的為一、賦予懷舊「新意」;二、創造「故事行銷」的獨特性;三、透過拼貼手法,進行「E世代的童年共同記憶」圖像創作呈現。文獻探討整理與探究一、懷舊理論;二、台灣本土的懷舊;三、說故事。研究結果顯示出E世代童年共同記憶的四個大方向:「遊戲的童年」、「對『家』的依附」、「蒐集的童年」、「童年好滋味」,並依據訪談資料中數據較多的,網路闖入的童年、對「家」的依附、偶像明星、動漫以及童年好滋味,訂定出以下E世代的童年共同記憶之圖像五個主題:「陌路ID」、「繽紛童年好滋味?!」、「曾幾何時?」、「動漫遊樂‧戲童年」、「我的家庭真可愛」。Item 動畫創作表現形式之研究-以超現實之拼貼手法為例(2011) 羅妙如動畫的魅力在於任何天馬行空的想像皆能付諸於影像的傳達,不論在分秒間的串接或是影格與影格間的改變,均敘述著創作者的理念與情感。故本研究在動畫表現形式中,進一步探討各種超現實圖像之基本架構,輔以手繪拼貼技法來達成,並以動態影像的特質呈現,藉以提供動畫創作者在媒材使用與構成表現之參考。 首先在緒論中說明研究動機、目的、研究流程與方法以作為論文之大綱。承接緒論之架構,探討動畫的諸多表現形式以及蒐集超現實主義風格作品之相關文獻、資料進行整理,並就拼貼形式與特質加以探討。而在研究方法中針對超現實拼貼動畫大師之作品作為案例分析對象,以案例架構為基礎來發展本研究之創作主題《夏日.我的遊戲》。本故事創作的發想來自5W1H的分析法,運用此分析法在故事情節上達到超現實之敘事風格,再結合手繪拼貼與繪圖軟體來創造動態影像的生成。 結論中,檢討超現實的拼貼風格與動態與圖像結合的可能性,在總結歸納中可作為研究生對日後創作的新觀點與接續創作的方針。Item 複合透視手法在視覺構成之研究與應用(2008) 王萬忱複合透視的手法與表現見著於東西方的繪畫、攝影、拼貼等創作表現中。雖然同樣有著複合透視的特徵,但東西方對於其手法、表現及目的卻有相當大的差異。本研究藉由文獻回顧探討複合透視形成的歷史、圖形認知的心理和影像及空間的構成關係,蒐集有關複合透視的作品加以分組與歸納,做為創作上的參考資料,並將研究歸納後的心得應用於個人創作中,以求理論與創作的相互驗證。 本研究結果歸納如下三點: (一)文獻回顧主要是從複合透視手法的形成的背景為重點,了解複合透視的定 義和歷史以及具有複合透視特徵的藝術風格,進而探究中西方複合透視的表現及差異,也將探討複合透視在時間特性上的表現以及與攝影拼貼的關係。 (二)蒐集各種有關複合透視的作品進行分析,並歸納出符合複合透視特性作品的幾項特徵:1. 空間 2. 邊緣 3. 視覺張力 4. 時間的表現。 (三)作品形式將以數位影像拼貼做為表現複合透視的手法,藉以表現城市印象的主題。並且在創作中探討城市中,人與場域的關係、時間與空間的關係;並以創新的視覺體驗,重新觀察我們所熟知的城市景物。Item 女性使用紙膠帶做裝飾與拼貼之動機和形式分析(2015) 梁靚; Liang, Jing本論文為探討台灣北、中、南三地區之18-27歲年輕女性,使用紙膠帶做裝飾與拼貼的動機、運用紙膠帶進行創作的作品形式、以及喜愛紙膠帶的緣由。根據文獻資料顯示,過去有不少藝術家或設計師擅用生活日常物件、印刷品、裝飾品等諸多媒材,作為拼貼藝術的創作材料。而身處流行文化之下的群體與個體因受到「類似性」的影響,個體的喜好會趨向於群體的偏好。本研究以網路問卷調查方法獲知366位女性使用者的紙膠帶使用背景,再從中找出7位作為訪談對象。研究結果發現:紙膠帶使用者多為學生族群,占網路問卷總填答人數的六成,且紙膠帶為每週必使用物品,使用地點為室內的個人專屬空間;使用者通常運用紙膠帶進行各式卡片的製作、裝飾書信、拼貼手帳(本)、或居家佈置。根據網路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多數使用者收藏的紙膠帶品牌以日本mt和紙膠帶為主,台灣品牌菊水KIKUSHI次之。多數使用者的紙膠帶經驗為愉快且美好,因此促使了紙膠帶使用者持續進行拼貼與創作。影響使用者選購紙膠帶或相關周邊商品的因素:研究者發現使用者購物的動機,大多源自於自己內心的慾望或是深受紙膠帶圖樣的吸引,亦或是因為身處的環境氛圍而衝動購物。研究者觀察時下使用紙膠帶進行拼貼、創作的女性使用者,從購買紙膠帶到使用的過程當中,受到社群影響相當大。如:因為與社群的互動方式,影響個人使用紙膠帶的行為,便產生了類似性且程序化的紙膠帶使用模式。透過與社群的互動,使用者得以學習拼貼的技巧,並靈活地運用各式媒材進行創作。除了產生各式各樣的拼貼作品,使用者藉由創作的過程瞭解自己,亦透過完成的拼貼作品能有重新檢視自我的機會。在心理層面,使用者因與他人分享自已的創作,時常獲得對方的稱讚、欽佩或肯定,因此產生對自我的認同感與成就感。研究者將使用者的紙膠帶拼貼作品歸類成三種創作風格:單純裝飾類、實用目的類、自我表現類。本論文除了探討女性使用者的紙膠帶使用動機與創作形式之外,透過研究對象的回饋與建議,亦幫助研究者瞭解紙膠帶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價值與影響程度。Item 蒙太奇手法在影像創作之表現(2005) 張倩菁本論文是因循創作者的創作理念而著,主題以「青少年」為主軸,創作的形式採蒙太奇風格的運鏡方式為主要手法。在影像創作的過程中,設定好一個情境,運用畫面中再包含著另一個畫面的形式,將整個系列靜止的圖像相互串聯,帶給觀賞者一連串不同的驚喜!而此種畫面的編排模式與青少年喜歡看圖說話(漫畫式)的思考模式相契合。以蒙太奇風格手法創作影像,經由設計編排後所呈現出的圖像,盼能引起青少年的共鳴並因此傳達一些可以讓青少年紓解的管道,藉以幫助青少年,渡過這段難以理解的時期。 所謂蒙太奇手法就是剪接和組合所有的鏡頭、場景和段落成一部完整的影片的過程。將現有的文獻探討,歸納出較為具體的青少年生活壓力表現與蒙太奇風格手法表現特色。在蒙太奇風格文獻資料裡,將其表現特色,加以分析歸納出八種表現手法,並將其運用至創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