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1270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Item
    國外流行音樂發展政策專題研究計畫
    (2013-04-30) 王恩美; 董文君; 黃耀進
    國外流行音樂發展政策專題研究計畫─日本與韓國流行音樂文化產業政策研究 我國近年致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流行音樂產業亦晉身文化創意產業旗艦計畫項目,為尋求未來相關政策參考,本研究以日本與韓國流行音樂文化產業政策為研究對象,研究範疇包括兩國產業的現況、組織制度、發展策略及政策法令的制度過程等。此外,也藉由比較方法釐清兩國流行音樂政策的特色及差異,及不同發展模式造成的效益及問題,再與臺灣發展現況做一簡單比較。本研究擬運用文獻及政策分析方法,輔以諮詢專家與相關從業人員意見,擬達成之目的包括:第一、蒐集日本、韓國推行流行音樂相關機構、政策,推行計畫及執行政策等資料,並且進行分行分析整理。第二、我國已於2010年將流行音樂產業納入文化創意產業旗艦產業之一,本研究擬探討日本與韓國流行音樂產業政策及法規配套情形,供本部規劃政策及制定法規時的重要參考。第三、評估國內流行音樂環境及產業發展的政策需求,導入本案的研析成果,提出適於臺灣的政策與制度建議。
  • Item
    東亞反共共同體的形成與發展(1945-1979)
    (2009-11-05) 王恩美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東亞冷戰體系之下,台灣與韓國皆形成分裂國家,而共同歸屬於反共陣營。「反共」不但是兩國政府的「建國」(state building)目標,也是重要的統治工具。值得注意的是,兩國建構「反共體系」的方式具有極高相似性。兩國政府皆採取兩種方式:一方面,廣泛宣傳反共意識型態、建立反共主義;另方面,則是透過各種具體的法律規定,以使「反共體系制度化」。不同的是,台灣「反共體系」的建構時期為1950年代,而韓國則是1960年代。 冷戰期間,台灣政府與韓國政府外交上保持密切往來,一直維持正式外交與反共同盟的關係,直至1992年雙方斷絕外交關係為止。其中在朴正熙政權時期(1961-1979),雙方往來最為密切,朴正熙本人曾在1966年親訪台灣,而且雙方官員互訪頻率甚高。 筆者認為,朴正熙政權透過雙方政府的外交往來、互動,彼此交流、影響而建構韓國反共體系,並將台灣政府的反共經驗、政策手段與方法,移植至韓國社會。我們若要探討台灣方面對韓國政府建構反共體系所造成的影響,則必須先了解台灣與韓國「反共外交」與「反共同盟」的實質內容,以及兩國反共組織的互動關係。因此,本計畫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45年至1979年為中心,主要運用韓國與台灣的外交部檔案,探討兩國「反共外交」的形成、發展過程。
  • Item
    韓國華僑內部的「祖國」與外部的「故鄉」
    (日本:明石書店, 2009-07-05) 王恩美; En-Mei Wang
  • Item
    韓半島華僑的韓戰
    (2010-05-01) 王恩美; En-Mei Wang
  • Item
    首爾城中的「法外之地」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10-12-01) 王恩美; En-Mei Wang
    1876 年朝鮮與日本簽訂「朝日修好條規」對外開放門戶後,首爾成為朝鮮吸收近代文明的首要地區。但開放首爾成為通商據點的國家並非西方或日本,而是清朝。1882 年清廷與朝鮮簽訂「中朝商民水陸貿易章程」,限制首爾僅能對清朝開放,因此中國商人開始進入首爾從事商業活動,並成為首批居住於首爾的外國人,首爾城內也逐漸形成中國人居留地。其後,首爾陸續對日本及西方各國開放,各國僑民也各自形外國人居留地,進而重塑首爾的都市空間與景觀,改變首爾民眾的生活型態,例如:近代建築物開始出現於首爾,外國商人提供的近代化商品成為首爾人民主要的消費品。而中國商人是首爾城內最重要的外國人勢力。 本稿主要以19 世紀末首爾的中國人居留地為中心,探討外國人居留地的形成過程對首爾近代化造成的影響,並說明居留地內中國人的活動方式。甲午戰爭後,清朝在朝鮮的影響力下降,中國人在首爾的活動與中國人居留地的發展也大受影響。因此,本稿的研究時期為首爾開市的1882年至甲午戰爭爆發的1894年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