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1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一線之間-時間工作學習之遷移
    (2022) 李開平; LI, Kai-Ping
    間斷性工作表現受到動作時間與速度影響,在截斷性運動中對空間、時間的準確性皆有所要求。了解時間瞄準工作表現如何受到動作時間與動作速度影響,並且探討練習後對於學習遷移範圍,可以提供在運動技能學習領域中一個參考之依據。目的:透過練習檢驗動作時間與速度對於時間工作學習的影響。方法:以十四位實驗參與者練習30cm/600ms的間斷性畫線工作四天共1000次試作,檢驗五種動作時間與速度的組合(30cm/600ms, 42cm/600ms, 18cm/600ms, 40cm/800ms, 20cm/400ms),在前、後測間動作表現的差異。五種時間與速度的組合可分成相同動作時間不同速度(18cm/600ms, 30cm/600ms, 42cm600ms)及相同速度不同動作時間(20cm/400ms, 30cm/600ms, 40cm/800ms),分別對動作表現進行3(情境) X 3(測驗)重複量變異數分析。結果:經過大量練習後30公分/600毫秒情境在所有依變項中顯示學習效果的特定性,後測與延遲後測相對於前測,皆有較好的時間工作表現,其他情境也有相同的趨勢。整體來看所有情境在時間工作後測與延遲後測的表現皆比前測好,顯示一般性學習的效果,但情境間的表現仍有差異。結論:練習對所有情境皆有學習效果,但學習效果受到距離影響,當相同動作時間時,較長的距離(快速),可能需要有較快的加速率,因此只練習30公分/600毫秒情境不夠;當相同速度時,短距離短時間也需要較快的加速率才有辦法完成。進行1000次時間工作練習,可以提升練習情境的表現與相同動作時間及相同速度情境的表現。未來可增加控制組比較學習差異,以及以較困難的情境作為練習情境,探討除了以結果表現外,動力表現上(次動作、平均速度、峰值速度、加速率)的變化。
  • Item
    不同支撐面及膝關節角度的橋式運動對軀幹和髖伸肌肌肉活化之影響
    (2022) 李俞箮; LI, Yu-Hsuan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討橋式運動在不同平面及膝關節角度下,其對肌肉活化程度的影響。方法:招募12名健康男性參與本研究,以平衡次序的實驗設計在穩定平面、滾筒、半圓平衡球的球體朝下分別操作膝關節起始位置45度及90度的橋式運動,每個動作各進行一次20秒測試.使用DELSYS無線肌電(1000Hz)收集臀大肌、股二頭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豎脊肌的肌肉活化情形,以Acqknowledge進行20到500Hz的帶通濾波,接著全波整流,最後以每50毫秒進行均方根平滑處理,計算中間10秒平均值,以最大自主等長收縮(MVIC)作為肌電圖標準化的基準。結果:相較於不同角度,股二頭肌及豎脊肌在操作橋式運動時的肌肉活化為90度顯著高於45度 (p< .05);且在不同平面上,股二頭肌及豎脊肌在操作橋式運動時的肌肉活化為滾筒顯著高於穩定平面及半圓球 (p < .05)。結論:橋式運動操作膝關節90度可提升股二頭肌及豎脊肌肌肉的活化;橋式運動以滾筒操作,可提升股二頭肌及豎脊肌肌肉的活化,針對訓練課表及復健的參考,目的為提升股二頭肌及豎脊肌肌肉活化的訓練,建議在滾筒或是膝關節90度操作橋式運動。 關鍵詞:核心肌群、神經肌肉、不穩定平面、動作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