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7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9
  • Item
    數位攝影技術融入臺灣地區國民中學環境教育教材創作歷程及其教學策略之研究
    (2004) 林連鍠
    本研究係運用數位多媒體科技,配合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委託台灣師大環保中心的「2003年台灣生態工法博覽會—后番子坑溪生態工法」、台灣師大學環境保護中心汪靜明教授研究小組執行的「2004后番子坑溪集水區域自然生態工法博覽會規劃及設計服務」之計畫,融入相關之環境教育推廣。 以SONY VX-2000的DV攝影機及個人電腦的DVSTORM2非線性剪接系統,記錄生態工法在后番子坑溪的實施過程與有關環境教育的影像記錄,完成影像的輸出,實際用於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中的彈性課程的內容中,並且透過問卷的調查,來了解老師與學生的反應。 在研究的進行中,透過數位影像技術與設備的現況了解,找尋可普遍使用的設備與軟體資源,去記錄與完成一套適合環境教育的數位教材,並且實際使用於教學的使用上。期能對於教材,特別是環境議題、生態教材方面的製作能有所助益。 在製作數位教材與使用的歷程上,透過攝影、非線性剪接技術的學習與嘗試,還有運用參與式的行動研究,一方面記錄了生態工法的施工過程、環境教育的實施呈現,乃至於后番子坑溪生態工法教學園區完成的整個過程。另一方面也記錄著研究者的創作歷程,及提供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所能採用的教學策略。 再者,透過他人的影像記錄及訪談,讓研究者更能具有不同面向的思考模式,在數位教材的製作內容上,能更具完備性。
  • Item
    藝術作品中的環境概念之研究
    (2003) 邱子容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自然環境和藝術發展之間的互動關係,尤其在一九六○年代以來,環境問題引發的環境思潮而使得生態環境的思考更已滲透、輻射到社會的每一階層和角落的時代之下,和環境互動密切的藝術家和藝術作品在環境上出現的回應和反映。 在環境覺醒思潮中,七○年代以後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出現了關心環境的藝術家,他們用不同的藝術語彙表達的相同對土地的關注和熱愛。而台灣也在一九八○年代開始,由於西方環境關懷藝術的浪潮以及台灣環境的惡化,而陸續產生許多和環境意識、環境危機呼應的藝術作品,在這些作品中呈現出了深刻的環境關懷,也可讀出隱含其中豐富的環境概念,本研究以環境的角度切入這些藝術作品,挖掘並分析其中的環境概念,並探索這些藝術作品中的環境概念能在環境教育上的推展價值。 本研究歸納了以下幾點主要結論: 一、在第四章的探索中,本研究認為藝術的發展和自然環境長久以來便有密切的互動關係。 二、從時間點上的觀察和回溯下,本研究認為台灣的環境思潮和環境問題影響著台灣的環境關懷藝術的發生,以及藝術作品中環境概念的出現。 三、台灣藝術界在環境問題的回應上,有愈來愈蓬勃的趨勢。 四、「環境藝術」,以及「和環境關懷有關的藝術」,在名詞的定義上仍很模糊。
  • Item
    探索原住民部落的環境教育─以馬告運動中的新光、鎮西堡部落為例
    (2003) 鍾頤時
    中文摘要 本論文的目的在於探索以原住民族部落的環境教育之內涵。為探求一異文化社群世界中環境教育之意義,本文首先從反省環境教育自身的文化指出以科學的觀點為基礎並以解決環境問題為目的環境教育文化忽視了不同文化群體的主體性。環境教育是關心人類社會發展與環境的互動關係,並以教育過程摸索適切的發展方向的社會實踐。為探索原住民部落的環境教育,必須從部落社會裡發展與環境的互動關係談起,實際的案例是馬告運動中新光與鎮西堡部落的發展為個案,並以參與觀察法作為研究的策略。論文的分析架構主要以三個層次的問題觀看馬告運動中部落發展與環境的關係,分別為:第一、在社會運動的層次,原住民部落發展的議題如何被重視?第二、就部落發展歷史的角度觀之,參與馬告運動的意義何在?第三、在部落發展的實際情境中,如何繼續實踐馬告運動帶來的發展想像? 棲蘭山檜木林整理作業引起了環保團體、林業單位、學術界許多不同環境價值的爭辯。在爭辯之中,原住民運動以「馬告林區」之論述為原住民的環境觀與權利發聲,此一運動進而轉變為一籌設與原住民共管的新(馬告)國家公園運動,落實共管機制成為原住民重獲因殖民歷史而失去的山林管理權利,這正是馬告週邊原住民部落所面臨的歷史情境。但落實原住民部落重新自主管理山林仍有許多困難,首先,是如何凝聚族群內部共識建構自主治理的主體性;其次,需要克服的是培植自然資源管理的能力,方能有效並平等地與現代科學邏輯為主的管理制度共同管理山林。 鎮西堡、新光部落是最積極參與馬告運動的行動者,部落參與馬告運動的基本考量是部落的永續發展。在生態保育的時代裡,傳統文化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原住民社會援引生態保育的論述作為策略,以落實保育工作做為重振部落產業與文化的自主性發展途徑。部落參與馬告運動之原因與產業發展緊密相關的,鎮西堡與新光部落對資源握有較高的自主性、保有較多的傳統文化與多年的社造成果,這些基礎成為部落以共管機制作為發展方向的基礎。因此,提昇部落在政治、文化經濟等方面的能量,落實以自主管理環境資源的發展方向,成為部落環境教育的重要考量。 在部落發展的層次,生態觀光的發展成為部落的新產業,也帶給傳統生態文化結合生態科學復振的契機,解說員培訓的課程成為部落內部的環境教育,亦成為部落對遊客的環境教育準備。另一方面,隨之而來的危機除了文化商品化的問題之外,面對部落的異質性並調整部落內不均衡的發展為另一挑戰。部落中缺乏公共的與平等對話的機制是在部落層次落實以部落主的自然資源管理的障礙,建構平等對話的均衡發展以及公共的資訊媒介成為未來可努力的方向。 最後,本研究總結原住民部落的環境教育必須以部落為主體面對時代的挑戰,與部落發展結合。另外,部落的環境教育往往需要結合現代生態科學知識與傳統文化的生態知識作為教育的內容、過程與目標。以做中學的方式學習實用性知識則是部落學習的特質。
  • Item
    島嶼公民環境素養之探討-以金門島為例
    (2003) 吳家凌
    個別區域環境的不同,適用的環境素養模式也必然會有差異,如何適度融入研究區域的特殊性,發展出一套地方適用的環境素養模式,是本研究探討的主旨。本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討「島嶼公民環境素養」的架構及金門地區當地公民環境素養的相關內涵。研究過程採用「德爾菲法」(Delphi Technique)問卷調查的方式,研究諮詢小組成員共十三位,包括金門當地具有教學經驗的教師及具有環境素養專業背景的專家學者,歷經一次金門當地的焦點訪談及三回合的德爾菲法問卷調查,來確認其架構內涵的重要性及內涵的修正。 島嶼公民環境素養架構包含5大教學範疇及15項的教學目標,以及115項具有金門當地特色的環境素養內涵。5大教學範疇包括「對島嶼環境有基本的認識」、「對島嶼環境議題有覺知及敏感度」、「具有關切環境的情感及價值觀」、「具有分析和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能」及「具有解決環境問題的行動」。本研究最後以所完成的金門環境素養相關內涵架構來檢視當地鄉土教材在環境素養方面呈現的狀態,分析結果發現,金門當地的鄉土教材,在認知及情意方面的相關內涵較為充足,而且當地的環境議題及藝術相關領域的內涵也十分豐富,整體看來當地的鄉土教材已包含了部分的環境素養內涵,然而未來有待加強的部份包括有島嶼相關概念的融入、全球島嶼環境議題的瞭解、藝術內容中環境意涵的融入、島嶼環境技能及行動能力的培養等。最後則依據研究發現,提出對於金門未來鄉土教學及後續研究建議。
  • Item
    小學校園水生池現況及其課題探索之研究
    (2003) 張蕙莉
    學校是學生生活的場所,優良的校園環境對於生活在其中的師生有許多的影響。而小學的校園中常見到各式各樣的水池,再加上教育部對於水生生物的認識,在課程上有一些相關的規定,所以學校中的水池成為小學校園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設施。 研究者透過文獻的探討,探究影響校園規劃的一些相關思潮,並利用實地的訪談及觀察的方式,了解小學校園水生池的現況及在建置管理及教學上所遇到的一些問題,找出這些現況及問題,與相關思潮間的一些關係與對話。 經由研究的歷程,發現四大類型的水生池及水生池在建置、管理及教學使用上發生的一些影響因素及課題,歸納出以下的幾點結論: 一、不同類型的水生池有其特色,這些特色受到不同思潮的影響。 二、校園水生池在建置上有許多的影響因素。 三、校園水生池的建置管理及教學上遇到許多的課題。
  • Item
    探討參與民間環保團體活動教師的轉化實踐
    (2009) 邱雅婷; Ya-Ting Chiu
    教師素養是推動環境教育的重要關鍵,然而在環境行動部分,教師面臨許多困境。研究者基於在教學現場的實務經驗以及參與民間環保團體活動的體認,思考教師角色對社會及生態的責任,發現民間環保團體是環境行動的熱源也或許是啟動教師觀點轉化的按鈕。基於此,本研究目的在瞭解教師參與民間環保團體活動、採取環境行動及實施學校環境教育之間的關係,並結合批判教育學與環境教育的觀點,探究在台灣社會脈絡下,教師為環境發聲的轉化實踐。 研究者以曾參與臺灣民間環保團體活動教師為研究對象,採用質性研究取向,經由訪談、問卷、文件收集和參與式觀察等策略獲得研究資料。本研究由66份有效問卷中,篩選14名環境行動教師進行深度訪談,並予以歸納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 問卷調查顯示,教師透過參與環保團體活動提升環境素養、教師自認環境教育專業仍需加強、學校推動環境教育的共識尚待凝聚、環境行動教師在推動學校環境教育的執行力較強且較能採取批判取向的轉化教學。 二、 歸納教師的四種轉化實踐模式:「閒雲野鶴樂活型」、「學以致用權力型」、「擇善固執行動型」、「伸張正義使命型」。 三、 影響上述四種教師轉化實踐的因素有:教師對環境議題倡議形式的理念觀點不同、教師角色所造成的壓力以及受到學校組織文化、家長觀念和升學壓力的影響。 四、 教師增能與實踐智慧的探尋:教師藉著啟動對自然環境的探索、連結個人與地方的關連性、以及對環保人士產生認同與結盟,累積個人親身體會的生命經驗,回歸到環境教育的教學場域,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深化學習者的理解。 五、 環境行動教師作為轉化型知識份子的意涵:提升環境素養、採取社會生態環境的轉化行動、採取跨越邊界策略、採取學校環境教育的轉化行動、拓展教師角色的能動性。 最後,本研究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提出對教師及民間環保團體的啟示,並對後續研究提出建議。
  • Item
    以環境教育的觀點建構生物多樣性教育的行動概念
    (2008) 曾聰賢
    自1992年地球高峰會簽署了「生物多樣性公約」以來,生物多樣性成為全球最受重視的環境議題之一,但生物多樣性的流失快速,唯有透過全體人類共同的參與及投入,才是生物多樣性保育唯一的出路。但生物多樣性的概念多而複雜,哪些是重要且有助於提升行動力的概念,在推動大眾生物多樣性教育上甚為關鍵。 過去概念的研究大多以德懷術的方式,透過專家問卷反覆的調查得到相對主觀的結果,但在每次問卷中,概念如何被挑選則不得而知。本研究之特色在於以研究者為工具,豐富詳實的紀錄整個過程,先以質的分析獲得生物多樣性教育的重要概念,再由環境教育的相關研究中找出影響環境行動的重要影響因素,並由行動知識、環境素養、環境教育目標內涵的相關研究中對照出篩選原則,透過篩選取得有助於提升大眾生物多樣性保育的意願及行動之概念,最後經過三角檢定及專家意見的修正而完成,共得五大主題二十四條行動概念,以提供給從事大眾生物多樣性教育的教學者、課程設計者或方案規劃者參考。 五大主題內容如下: 一、使大眾瞭解何謂生物多樣性及其重要性:內含五條概念,傳達生物多樣性中所有變異的重要以及生物多樣性對人類及環境的重要關連。 二、使大眾覺察並瞭解生物多樣性的危機:內含四條概念,傳達生物多樣性因人類的行為及其交互影響之下以加成的速度消失。 三、培養大眾正確的生物多樣性價值觀:內含六條概念,包括欣賞生物多樣性之美及價值、關懷與尊重其固有價值、欣賞與認同不同文化、關懷未來世代以及拋開人類中心主義的思想等,以賦予大眾對於生物多樣性保育的責任。 四、使大眾瞭解生物多樣性保育的行動面向與策略:內含七條概念,傳達減少生物多樣性的喪失的重要面向,包括社會層面與個人層面,並傳達出成功的希望。 五、使大眾瞭解到環境正義的彰顯有助於減少生物多樣性的破壞:內含二條概念,傳達落後國家及弱勢族群的貧窮、生存及被剝削等問題,亦會影響生物多樣性。
  • Item
    綠色學校實施成效與學校組織文化關係之研究-以台北縣國民小學為例
    (2008) 張瓊烽; Chung-Feng Chang
    本研究旨在瞭解國民小學實施綠色學校之成效與學校組織文化現況,並探討綠色學校實施成效與學校組織文化之關係。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進行,以台北縣公立國民小學教育人員為取樣範圍,依學校規模、綠色學校葉片數及擔任職務採分層比例抽樣,共計抽樣39所學校,發出問卷510份,有效問卷415份,問卷可用率為81%。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分析、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Scheffé事後比較及皮爾遜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分析。 本研究的主要結論敘述如下: 一、國民小學整體綠色學校實施現況達中上之成效,仍有進步空間: (一)「學習情境」現況較為理想,學校大致可提供良好的環境教育先備條 件。 (二)「行政運作」現況稍差,綠色學校的聯繫、考核、團體氣氛、實作等方 面的運作狀況,表現有待加強。 (三)「教學課程」現況尚可,環境教學運用的方法與內含仍須繼續提升。 二、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文化表現情形大致良好,傾向和諧穩定的型態: (一)學校組織文化傾向「共識文化」與「層級文化」,重視學校和諧氣氛的 維持,強調學校的穩定與控制。 (二)學校組織文化的「理性文化」與「發展文化」尚須提昇,學校在目標績 效與成長革新上有待加強。 三、不同「職務」、「學校地區」、「學校規模」、「綠色學校葉片數」 等個人和學校背景變項在綠色學校實施成效上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性別」、「職務」、「學校地區」、「學校規模」、 「綠色學校葉片數」等個人和學校背景變項在學校組織文化上有顯著差異。 五、國民小學綠色學校實施成效與學校組織文化之間有顯著正相關: (一)在全體學校方面,綠色學校實施成效與學校組織文化的「共識文化」 及「層級文化」有較高之相關。 (二)在綠色學校葉片數「21片以上」學校方面,綠色學校實施成效與學校 組織文化的「發展文化」及「共識文化」有較高之相關。 最後綜合研究結果,對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提出下列建議,以供參考:建立環境教育指標,將綠色學校實施成效列入校務評鑑;制訂永續發展的環境教育政策,營造良好的環境教育制度;增進教師環境素養,提昇環境教學專業知能;形塑優質學校組織文化,提升綠色學校實施成效;建立學習型學校,全校式經營環境教育;凝聚全校共識,擴大成員參與;學校創新經營,發展學校特色;學校與社區連結,推動服務學習。
  • Item
    基隆地區生態旅遊解說人員訓練課程需求評估之初探
    (2008) 莊明憲; Ming-hsien Chuang
    本研究之目的,係以環境生態、生態旅遊、環境解說及環境教育等面向,探索地區發展生態旅遊過程中,解說人員訓練之核心課程與基本內涵概念。本研究選定基隆地區為範疇,研究對象包括基隆市休閒農場業者、基隆溪流生態保育協會成員及暖東苗圃志工。 本研究由文獻探討,並歸納分析生態旅遊中融入環境解說與環境教育觀點,藉以發展研究主題調查問卷。本研究調查問卷經由專家內容效度檢定修正後,另透過深度訪談法,除瞭解研究對象之相關幹部對研究主題之認知與需求外,並請提供調查問卷之修正建議,訪談結果並作為輔助後續問卷結果分析。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所發展的調查問卷,利用李克特式五點量表,量測研究對象對生態旅遊解說訓練課程需求程度,本研究問卷共發出45份,回收40份,有效問卷39份,有效回收率86.7%。 本研究結果歸納分析顯示,基隆地區生態旅遊解說人員訓練課程之需求優先考量,分別為(1)環境生態類課程:「基隆地區溪流生態」、「基隆地區地景生態」、「基隆地區森林生態」。(2)生態旅遊類課程:「自然資源管理」、「生態旅遊及規範」、「生態旅遊地經營管理」。(3)環境解說類課程:「實地解說訓練」、「解說人員培訓及管理規定」、「解說禮儀及技巧」、「解說人員角色及培訓」、「戶外安全及訓練」、「旅遊常見疾病及處理」。(4)環境教育類課程:「永續發展」。本研究並提出生態旅遊解說人員之訓練發展模式相關初步建議。
  • Item
    金門高中職學生環境素養調查研究
    (2007) 林美君
    高中教育階段學生是即將進入社會中工作行使公民權的準公民,是直接使用環境者與對環境使用方式的決策者,在此階段前藉由了解其環境素養程度,可預測學生畢業後工作與行使公民權時對環境的態度與行為,且因島嶼環境脆弱及特殊,公民對島嶼的環境素養之程度亦將影響島嶼發展。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瞭解金門地區學生經過小學、中學之環境教育活動或鄉土教育課程的教育後,現為高中職學生之環境素養現況及影響環境素養之學習經驗,所探究學生之環境素養內涵包括五大範疇:1、金門島嶼環境與環境議題的認知2、島嶼環境議題的覺知3、關切環境的情感與態度4、分析和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能5參與環境問題的行動能力。 總計在金門高中及金門農工職校共發出與回收問卷544份,剔除無效問卷53份,有效問卷為491份(一年級231人,二年級258人),回收率為90.26%。採用統計軟體SPSS12.0進行分析,主要分析方法為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t考驗(t-test)、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及Scheffe事後檢定。 主要研究結論如下:1. 受測學生對在地的島嶼環境知識有待提升;2.受測學生對島嶼環境議題覺知高;3. 受測學生關切環境的情感與態度表現為中上程度;4.分析及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能需積極加強;5.學生參與環境問題的行動頻度不高;6. 學生之學習經驗對環境素養影響較成長背景因素大;7. 親近自然的經驗對環境素養的認知與情意領域可能有影響;8. 具有負面環境經驗的學生可能對整體環境素養表現有影響;9. 喜愛參與保育活動與自然課程對學生環境素養可能有影響;10. 參與環境活動有助提升學生的環境素養。最後則依據研究結論,對金門環境教育課程及活動上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