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7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Item
    設計國中永續校園議題的探究與實作課程及探討學生能力表現
    (2020) 林晏滺; Lin, Yen-Yu
    十二年國教課綱及探究與實作的理念均強調必須在真實情境下操作課程,該課程多是在實驗室或科學教室進行之科學活動,而永續校園議題卻是真實的議題且行之有年,但卻鮮少有人以此搭配探究與實作進行教學。因此,本研究以設計本位研究法(Design-Based Research)嘗試設計以永續校園議題為主題的探究與實作課程,探討該類型的課程架構為何,並在試行後再進行檢討與修正。 本研究搭配教育部永續校園計畫,在新竹縣中正國中自然探索社,以設計本位研究法之發現、整合、分析、設計、發展、應用、評鑑、結果八階段設計與進行課程,藉由循環的過程進行檢核與再設計,並以「半結構訪談」、「文本分析」與「參與式觀察」等方式蒐集質性資料,探討學生在課程中的能力表現。 整合研究結果與討論後,歸納出研究結論有五項: 一、應用設計本位研究法有助於發展永續校園的探究與實作課程。 二、永續校園的探究與實作課程能夠增進學生多樣的學習歷程。 三、永續校園的探究與實作課程能夠有效引起學生學習動機,並增進多樣能力,且有助於提升環境的關懷及行為意圖。 四、永續校園的探究與實作課程之教學設計與一般課程較為不同,在議題選擇、課程形式、分組方式及評量方式等方面,本研究提出更新的版本。 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與結論,提出相關建議,供未來發展相關課程之研究者參考。
  • Item
    校園人工溼地使用者之地方依附調查 ─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為例
    (2014) 康紋綾; Kang, Wen-Ling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教育部補助,推行永續校園計畫,以進行校內軟硬體設施之提升。校園內的人工溼地,自2004年完工後,除了具備淨化水質之功能,也持續為民眾提供環境教育和休閒遊憩等服務。相關研究涵蓋水質淨化、整體規劃與經營管理、生態調查和教育方案等領域,但缺少人與溼地互動關係與連結之研究。因此,本研究透過問卷蒐集曾造訪師大人工溼地之使用者地方依附、滿意度、負責任環境行為與行為意圖等資訊,並整理使用者對於人工溼地的改善建議。 本研究採調查研究法中的問卷調查法,以問卷方式客觀測量使用者的主觀想法,並將問卷分成六大部分,包含一題開放式問題:使用者對人工溼地的改善建議。本研究採方便取樣與立意取樣,在紙本與網路問卷並行下,共回收411份問卷,其中20份廢卷,有效問卷391份,廢卷率為4.87%。 研究結果顯示: 1. 使用者之地方依附、滿意度、負責任環境行為與行為意圖在不同使用者背景、使用經驗與參與程度上具有顯著差異,但使用者背景、經驗與參與程度變項對地方依附變異量的解釋強度普遍高於滿意度、負責任環境行為與行為意圖。 2. 地方依附與滿意度、負責任環境行為、行為意圖呈現正相關,而且地方依附對滿意度、負責任環境行為與行為意圖的預測皆達顯著,只是解釋力稍有不同,地方依附對行為意圖變異量的解釋力最高(R2=.377,F=235.29,p<.001)。 3. 滿意度與負責任環境行為、行為意圖呈現正相關,而且滿意度對負責任環境行為與行為意圖的預測皆達顯著,滿意度對行為意圖變異量解釋力(R2=.292,F=160.65,p<.001)高於對負責任環境行為的解釋力(R2=.207,F=101.66,p<.001)。 4. 地方依附模型在加入滿意度作為中介變項後,直接效果和間接效果都顯著,而且對於負責任環境行為與行為意圖的解釋力提高,顯示地方依附除了可以直接用來預測負責任環境行為與行為意圖之外,也會透過滿意度間接影響負責任環境行為和行為意圖。 5. 使用者認為人工溼地待改善的問題有:設備與設施老舊、外來種入侵、蚊蟲叮咬、水質混濁以及經營管理有待加強等。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對師大人工溼地提出幾點建議:除了持續進行環境教育活動與發展人工溼地教育方案來提高使用者地方依附,更要提高使用者滿意度才能有利於師大校園人工溼地。另外,成立專責單位,由專人負責人工溼地事務;建立校園志工制度,並開放民眾參與以及定期監測水質和生態調查等做法,將能逐步改善人工溼地所面臨的問題,若能確實有效地執行上述的研究建議,以及參採前人的研究報告建議,將可達到人工溼地永續經營的目標。
  • Item
    以永續校園生態景觀池發展環境教育課程之探討─以台北縣深坑國小為例
    (2008) 林鈺晟; Lin Yu-Cheng
    摘要 教育部推動永續校園計畫,讓綠建築及生態環境在校園中展開,這項轉變讓環境教育在校園中茁壯。其中生態景觀池(生態濕地)更提供了豐富的水與生態之環境學習棲地,讓學校可以進行環境教育教學,生態景觀池的研究也逐漸探討到教學上的使用與環境教育的發揮。流水學習法是環境教育使用的教學策略之一,重視感官經驗,希望讓學生能感同身受去關懷環境。研究者希望學生在經歷流水學習法後能將學習到的原則實際運用到現實生活,而加入經驗學習圈中實際運用的概念。經驗學習圈經常運用於探索教育中,認為學習是透過經驗而來,注重將學習到的原則實際運用到日常生活中。 本研究目的在結合流水學習法、經驗學習圈教學策略發展環境教育課程。本研究採協同行動研究方式進行,以台北縣深坑國小永續校園生態景觀池為場域,與在地教師共同規劃課程,經過專家審核後進行教學,研究對象為教育部攜手計畫學童,以半個學年八次的活動,探討兩學習策略如何運用於環境教育教學。利用教師訪談、學生訪談、教學觀察紀錄、文件資料等方式進行質性資料蒐集與分析。 本研究發現(一)流水學習法與經驗學習圈可運用於環境教育教學上。(二)課程子單元的連貫性、學習者間的互動是兩學習策略中重要影響因素。(三)經過教學後,學習者能具體展現環境教育目標的內涵和能力。
  • Item
    策略聯盟運用於永續校園推動之探討
    (2006) 楊曜駿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運用策略聯盟於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的執行成效,包括永續校園策略聯盟整合的執行概況、永續校園策略聯盟形成動機、整合推動的困難與效益以及配套策略,並針對人口背景變項進行差異比較分析。研究方法採用問卷調查法,針對93與94年度參與永續校園整合案的學校共168所,每校各發放1份問卷,共計發出168份問卷,回收139份,其中有效問卷共127份,有效回收率76%。 本研究調查發現永續校園策略聯盟在執行的主題上,重視與地區自然人文的結合,並運用永續校園改善設施進行學生交流活動;在執行現況上,校長為主要的聯盟運作主導者,聯盟工作會議則視需要以機動的性質召開。整合計畫的成果展示以網路平台呈現為主,在整合工作上最滿意部份為永續教育資訊的流通,而最不滿意部份為師資互換;在聯盟類型上以同層級學校的水平式聯盟、共用學者專家與建築師的人力共享聯盟、學校地緣相近的跨學區聯盟為主;至於策略聯盟的操作則處於初步的聯盟運作模式。 在永續校園策略聯盟的形成動機上,主要為透過聯盟整合以流通聯盟學校間永續教育知識與吸取永續校園經營經驗,並獲得計畫補助經費;聯盟整合的主要效益,包括促成聯盟學校間永續教育的活動交流、永續校園設施資源的共享以及將永續教育擴大推廣於地區生活之中;聯盟整合的困難,則有缺乏學校策略聯盟理論與實務經驗、永續教育的教學課程不一致、以及聯盟運作過程耗費時間及人力;至於聯盟整合的策略,以配合社區環境議題推動聯盟活動、建立學習型進修制度促進教師永續教育專業成長、與發展聯盟整合計畫策略小組增進成員對話空間為主要可行的配套策略 人口背景差異性分析方面,在「校際師資整合」的效益上,女性受訪者的效益認同度高於男性;在「降低成本」的動機上,沒有策略聯盟工作參與經驗的受訪者認同度高於有參與經驗的受訪者;在「聯盟整合工作」的態度上,南區聯盟學校對於整合工作執行較為熱衷,而北區聯盟學校較為冷淡;在「帶動其他課程領域合作」的效益方面,主辦學校比較能發揮帶動效益,而整合學校比較沒有發揮;在「聯盟形成動機」方面,擔任職務不同在形成動機上有顯著差異,其中校長的變異程度最大。 關鍵詞:策略聯盟、永續校園
  • Item
    93暨94年度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整合案推動策略研究
    (2006) 藍韡婷; Lan wei-ting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教育部補助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學校之推動歷程與現況調查,及理想的永續校園中適宜採用的教學策略與主題;獲得教育部補助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劃學校推動永續校園計劃的需求與障礙、困難。研究方法採用問卷調查法,針對93與94年度參與「教育部補助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劃」整合案的學校共168所,每校各發放2份問卷,共回收251份,有效問卷為240份。 本調查研究發現,整合案學校在永續校園推動調查面向中,以「在進行校園空間規劃前,會審視校園與周圍環境區域地圖,針對學校與周圍環境狀況進行基礎資料調查,以了解校園與周圍環境」在校內推動程度最高,「針對永續經濟議題發展行動計劃」推動程度最低;與社區方面的合作、「爭取縣市政府支持永續校園計劃策略,以獲得計劃配合款或協助資源」等等,令教師感到執行的困難程度較高;針對各要素類別的重要程度而言,教師認為「進行永續校園計劃過程中,與建築師或規劃人員充分溝通以促進改造計劃執行」的重要程度最高。 在理想永續校園中適宜採用的教學策略與教學主題而言,在校內推動程度上,各項教學策略在校內的推動程度由高至低分別為利用「戶外教學」、「合作學習」、「經驗與感受學習」、「探究學習」、「問題解決」、「服務學習」、「價值教育」、「說故事」、「反省與創造性思考」教學策略進行永續教育的教學活動;執行困難程度最高的為利用「反省與創造性思考」教學策略;最適宜的為「戶外教學」,「反省與創造性思考」教學策略在校內進行的適宜程度最低。在適宜採用的教學主題中,「健康營造環境的議題」在校內的推動程度最高,其他依序為「生命教育的議題」、「永續社區的議題」、「永續農業的議題」、「永續旅遊的議題」、「了解人口、與世界飢荒的議題」、「人權與永續發展的議題」、「文化與宗教信仰的議題」、「原住民知識與永續發展的議題」、「婦女與永續發展的議題」;永續發展社會面項議題的教學,對教師而言,在校內的執行困難程度較高;依適宜程度而言,以「健康營造環境議題」的融入最適宜。 在永續校園推動需求方面,教師需要更多的專家學者的協助、資訊、經費與支持、成功案例的分享與介紹等等。在推動歷程中所遭遇過的困難,除因「本身教學與行政業務過於繁忙」、「小校人力不足」而使推動過程面臨困難外,亦認為永續校園計劃的硬體空間改善與教學間的配合,執行時間至少要2-3年,對於目前計劃的執行時間感到不夠充裕。另對專業成長訓練研習、相關永續校園概念資訊、建築與專業規劃人員諮詢管道等等亦感不足。 關鍵詞:永續發展、永續校園、永續教育
  • Item
    國民中學教師對永續校園的認知、態度、行為研究 -以大臺北地區為例
    (2014) 吳文義; Wen-Yi Wu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臺北地區的國民中學教師對永續發展及永續校園計畫的認知、態度及行為。以立意取樣的方式,實施「國民中學教師對永續校園認知、態度和行為之調查」研究,回收415份有效問卷,再以SPSS 22 for Windows進行資料分析與討論,以綜合了解中學教師目前永續校園素養。依據研究目的與問題、研究結果與分析,本研究歸納重點如下: 一、整體國民中學教師呈現積極且正向的教師永續校園素養。多數教師已經理解永續發展的基本定義和包含向度,也具有良好的態度和永續行為;在永續行為上,偏重日常生活中的環保行為,但將責任轉化成行為的意願及行動方面,教師對永續校園的行為跟認知、態度相比,有較低的情況。 二、在國民中學教師一般背景變項中,性別、任教年資和最高學歷對教師永續發展素養影響力有限;只有在任教職務和任教科目上,教師永續校園的行為才會受到影響。 三、在教師專業背景變項中,如:環境相關系所畢業、參與環保活動、環境社團成員、參加環境教育或永續教育研習等,對國民中學教師永續校園素養影響力會比一般背景變項還要更強烈。 四、本研究利用集群分析,將國民中學教師永續校園素養,分成知識標竿型、自我實踐型、消極封閉型和積極行動型四種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