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8
Browse
838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僑生漢字教學實驗研究—以臺師大僑生先修部為例(2023) 周怡怡; Chou, Yi-Yi長期以來臺灣政府秉持國家整體與民族情感等多方面原則制定僑生教育政策。然而由於各國僑居地之時空背景、政治因素等影響,造成許多僑生來臺就讀時因華語能力造成學習上的阻礙。筆者就2021年在僑生教育現場發現部分僑生的聽說能力如文獻所說優於讀寫,但也出現一大批學生在僑居地已無中文環境。這兩者均呈現出學生在識字上的弱勢。針對學生現況,礙於有限的課時,嘗試改寫現有教材,將識字教學融入課程。教學實驗中以「鍵接圖識字教學法」、「TPR識字教學法」對比傳統「詞彙舉例」進行識字教學部分。蒐集學生前後測及延宕成績,以「成對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ANOVA」分析。同時,以問卷方式蒐集識字教學反饋。結果發現:(一)鍵接圖相較於傳統教學,能增加字形及字音的辨識,對於筆畫多的漢字辨識有顯著提高;(二)TPR相較傳統教學,增加對字音的辨識,對於筆畫多的漢字辨識有顯著提高;(三)傳統教學舉例方式能讓學生更了解語用;(四)「以字帶詞」教學能對學生意識到漢字一字多義的特色,同時增加猜測詞彙的信心正向提高;(五)程度較低的印尼籍學生在識字教學中獲益最大,與其他國籍相比有正向顯著提高;(六)問卷顯示青少年對識字教學融入教材的教學方式接受度高,啟發其思考其他識字方法。Item 高級華語課程之需求分析與理念探究(2023) 宋怡南; Sung, Yi-Nan本研究從多角度進行需求分析並重塑高級華語課程概念,同時以此為基,建立以需求為導向的高級華語課程設計框架與規劃。此課程設計具備縱向的語言技能階梯式提升與橫向的情境主題多元化開展條件,於華語為母語與非母語環境中收集高級學習需求,調查國內外開設之高級華語課程與出版之高級華語教材類型,收集第一手經驗和回饋為課程設計佐證。研究結果可用於建立或檢視整體語言課程架構,特別是高級課程之總體課程架構及獨立課程規劃設計,以及高級程度能力分級與個人學習歷程規劃。此論文採用調查研究法與內容分析法,釐清與建構高級華語需求與課程設計總體面向。透過「『學生端』與『教師端』之需求分析」和「『課程開設』與『教材出版』主題與架構」四方面,對高級學習者與具高級教學經驗之教師專家發放問卷並進行一對一訪談;調查收集國內外開設之高級華語課程與出版之高級華語教材,從中取得實證資料加以探究得出高級華語課程「多樣性」與「多變性」需求。其次,重整高級華語課程「等級劃分」和「範圍界定」概念,釐清對高級程度之誤解,建立「加深」與「加廣」理念,在現有語言能力架構和語言課程設置基礎上,完成多層次漏斗形的「以需求為導向之課程設計框架」,與現有高級課程架構與單一課程設計套用及對比,初步驗證框架之可行性。最後,根據不同需求,制定總體課程與單一課程層次之高級課程設計原則與範例,實現本研究之高級華語課程規劃與設計框架。本研究之成果可補足目前高級程度總體課程設計研究之空缺,釐清對高級程度能力需求與養成之誤解,同時提供總體課程、主題課程群組與單一課程設計之原則與套用模式,滿足學習需求並達成學習目標。Item 房產銷售人員會話結構與語用身分構建研究(2022) 孫嘉尉; Sun, Jia-Wei銷售會話是商務會話的一種類型,其發生地點相對固定,且參與者間的關係已被默認為銷售人員與客戶關係,這些限制導致銷售會話的結構與語用策略的使用不同於日常溝通會話。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各國愈發重視與中國的經貿往來,商務華語的學習需求也隨之增大,亟需華語商務會話研究成果支持其發展。而相較英語商務會話之研究,華語商務會話研究在語言與教學兩方面皆較匱乏。有鑒於此,本文以商務華語教學重點之銷售會話作為載體,採用會話分析之研究方法,考察華語房產銷售會話體結構與局部結構的特徵,並探討銷售人員在會話中構建的語用身分之類別與功能,期望研究結果對商務華語教學有所啟發與助益。本研究採用會話分析的方法,蒐集並分析18份中國大陸房產銷售人員與客戶的初次溝通會話語料。會話整體結構分析結果顯示,房產銷售會話分為開端、本體與結束三個階段。會話開端階段包括問候辨識與諮詢啟動序列;會話本體階段包括資訊溝通與金融洽談序列;會話結束階段包括話題界限、前置結束與會話結束序列。會話局部結構分析結果顯示,銷售人員在發起話輪與回應話輪使用不同的策略。銷售人員在發起話輪使用問候致意、提供服務、徵詢資訊、提出請求與發起邀請等五種策略;在回應話輪採取情意表達、問題回答、評價回覆與資訊核實等四種策略。研究還發現,為搶奪或維護自己的話語權,銷售人員會採用如圍繞單一話題、縮短話輪間隔、打斷客戶話輪等策略。本文另從話題表徵、語義內容與語境順應三個方面分析銷售人員構建的語用身分,發現其構建諮詢顧問、同伴與銷售代表三類語用身分,不同的身分透過各異的言語行為,履行相應的功能。上述結果顯示,華語商務銷售會話在會話結構與溝通策略上有其特殊規律,且語用身分作為語用策略的一種,在會話中動態構建並具有重要作用。最後,本研究將結果應用於商務華語銷售會話教學,從教材編寫、教學活動與師生三個面向提供教學建議與指導。Item 基於語料庫的現代漢語通用量詞「個」之研究(2022) 芮晶瑩; Rui, Jingying「量詞」作為現代漢語中單獨存在的一種詞類,是漢藏語系語言的重要特徵,而「個」作為現代漢語中唯一的通用量詞,其「通用」的屬性讓「個」不可避免地與其他的專用量詞存在語義重疊的情形,從而造成包括母語者群體在內的混用及誤用現象,值得深入探討。本研究首先基於語料庫的研究方法,針對量詞「個」的語義語法等相關語言使用規律進行分析探討,並結合學習者語料庫數據對大陸及台灣地區學習者有關量詞「個」的使用偏誤進行分析與總結。此外,本研究還採用了問卷調查法對量詞「個」在兩岸不同族群中的日常語言環境表達進行補充考證,探討不同族群間有關量詞「個」的使用差異性及泛化特徵分佈。經綜合分析,本研究共揭示以下五項結果。第一,「個」的使用範圍及可出現的語境均較為複雜,並不存在明確的語法規則,但具有一定的傾向性規律。第二,「個」是典型的具有中性語義韻的詞項,一般不能跟數詞「二」連用,個體數量或者巨大數量都可以用「個」來修飾。「個」與「件」在計量事件上存在共現語境,但是「個」的使用範圍通常局限在口語,名詞「事件」一般只被「個」修飾;而「個」與「種」在語義上並無重疊,二者不可替換使用。第三,兩岸母語者在「個」與名詞搭配的用法上雖不存在顯著的兩岸差異,但台灣地區的母語者在有關職業稱謂詞前的量詞選擇等方面上存在更為明顯的泛化現象。第四,兩岸學習者因語言環境的不同在量詞「個」及其近義量詞的辨析使用上存在一定差異性,在有關職業稱謂詞前的量詞選擇和巨大數量前的量詞選擇等用法的區分上,台灣地區學習者的表現相對較弱。第五,受熟悉效應理論影響,兩岸學習者對於量詞「個」的使用與兩岸母語者的語言使用存在密切的相關性。Item 臺灣先修華語課程發展實踐與研究(2023) 林子敬; Lin, Tzu-Ching近年來,臺灣積極推動與世界各國的教育交流與革新,並為了因應全球化和少子化的影響,積極擴大境外生源。因此,來臺攻讀學位的留學生人數不斷創下歷史新高。由於僑外生的華語能力不足,各大學及僑生先修部開設了先修華語課程以加強學生的華語能力。然而,研究者的調查發現,在臺灣,修讀一年至兩年的先修華語課程後進入大學的僑外生仍然存在語言能力和學科能力之間的落差。此外,僑外生先修華語課程仍然面臨許多挑戰,包括政府先修華語政策尚未明確、以及境外生華語課程安排鬆散且概念架構薄弱,大多教材偏重語言訓練等。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討臺灣先修華語課程的發展現況。研究採用比較探討與質化研究方式,分析國際文憑組織大學預科(IBDP)、2020年出版的最新AP(Advanced Placement Program)以及僑生先修部的華語課程和現代語言教育概念、素養和思維之間的異同。此外,同時深度訪談七位具有臺灣先修華語經驗和實際教學經驗的專家和教師,並整合了研究者本身的教學經驗。整合與分析資料後,本研究提出了臺灣先修華語課程的課程教學實踐要點以及現況挑戰。最後,根據專家和教師的意見,歸納出了臺灣華語課程安排的建議。研究發現,目前臺灣先修華語課程仍然面臨著五大挑戰,包括:1. 測驗內容過於單一;2. 考試偏重知識和記憶;3. 教學環境和課時安排有待改善;4. 缺乏課程核心主軸和評分指南;5. 教學與現實脫節。面對上述挑戰,本研究提出了針對課程和師資的建議:課程方面:1. 建立臺灣先修華語課程指南;2. 規劃課程主題和教學單元;3. 重新制定測驗內容和評分標準。師資方面:1. 建構完善的師資培訓機制;2. 優化先修華語教師制度。Item 印尼三語學校華文教育發展之研究—以萬隆地區基督教三一學校為例(2023) 麥皓婷; Mai, Hao-Ting印度尼西亞(印尼)是華人移民最早的地區之一,也是海外最早開創華文教育的據點,在海外華文教育發展史上扮演獨特且重要的角色。印尼的華文教育,從十七世紀發展至今,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1900年前印尼華僑自辦私塾教育;印尼獨立至1957年,是印尼華文教育的全盛時期,華校於各地蓬勃發展;1966年至1999年,因蘇哈托政府嚴格實施同化政策,華文教育從此邁入長達33年的黑暗期;2000年後隨著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亟需大量多語人才,為因應國家發展新情勢印尼華文政策逐漸鬆綁,華文教育再次回到眾人的視野,以一種新型態出現,即結合印尼語、英語、華語三種語言作為教學語言的「三語學校」,此模式成為近20餘年來印尼華文教育重新發展的新面貌。此模式在印尼各地如火如荼地開展,但一直存在幾個問題,包括華語教學定位、缺乏師資和教材、教法問題、缺乏統一課綱和評估標準的質量管理,近年來學者的探討停留在普遍性認識與問題梳理的層面上,對於問題具體形成的原因和出現問題的環節,缺乏深入的語言政策探究以及細膩、系統化的課室觀察與分析,並且忽略有關學生學習動機、學習困難對華文教育發展所產生的影響,對於三語學校存在區域間具體發展差異的問題也未加以著墨,同時缺少宗教對三語學校華文教育發展的研究。本篇論文綜合上述議題,從素有教育城市的西爪哇萬隆地區著手,利用田野調查、內容分析、訪談方法,建構個案學校發展華文教育的歷程,了解華人基督教會對當地華文教育發展的影響,並從族群關係的角度來分析三語學校彼此間面臨的挑戰,透過課室觀察解析三語學校華語教學的問題與環節,利用問卷調查具體掌握學生的家庭用語特徵、學習華語的動機、學習華語面臨的困難與學習成效之間的關聯性,期望有系統地分析三語學校華語教學成果不顯著的現象成因。研究發現以下現象:(一)三語學校是印尼華文教育主動本土化的成果;(二)華文教育的發展重新凝聚了印尼華人;(三)三語學校類型與華文教育發展方向呈現兩軌化。針對三語辦學提出建議:(一)加強三語學校區域一體化的合作關係;(二)加強早期沉浸的教學模式;(三)加強與華語使用地區教師的合作;(四)師資培訓應著重具體實務操作。Item 語音知覺訓練對發音的影響:以華語聲調為例(2023) 王靖雯; Wang, Ching-Wen本文探討辨音能力對語音產製的成效,意即知覺訓練有助於發音學習。本文以華語聲調為材料,為英語母語者設計兩個實驗;主要實驗15天中,實驗組進行知覺訓練,控制組為仿說訓練。知覺訓練過程中,受試者每次聽完四位華語母語者錄製的帶調單音節即辨識調值,系統給予簡單對錯的回應型立即反饋;仿說訓練過程則要求受試者每次聽完相同排序的單音節立即仿說,但不提供反饋。兩組接受看字讀音的發音測驗,分別為訓練前、訓練終日及其兩週後。結果顯示,實驗組在訓練過程中,聲調辨識能力逐漸進步,且發音測驗在整體結果、訓練音(舊音)和非訓練音(新音)都顯著進步,控制組則沒有任何效果。後續實驗仿製主要實驗的仿說訓練,但訓練過程提供回應型立即反饋。結果顯示,發音準確度在訓練和測驗都有顯著進步。兩個實驗結果發現,反饋在語音學習的重要性,提供知覺訓練對於發音動作學習的明確證據,效果也符合理論預期的知覺與發音動作相聯關係。本文對研究發現進行發音學習與教學的討論,簡言之,本文建議知覺訓練可融入課外發音教學,人工智慧技術也許有助於糾正型立即反饋,進而提升發音教學成效。整體而言,本文鼓勵以知覺訓練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習者的發音及改善二語習得能力。Item 生態語言教育觀之CLIL課程設計與實踐-以基礎級「中文101」課程為例(2022) 林素菁; Lin, Su-Ching國際交流頻繁之際,多語與跨文化溝通人才需求倍增。90年代起,立基於社會文化互動之「生態語言教育觀」,且強調以「語言」作為建立社會關係「工具」,「用語言」學習「新知」的「內容與語言整合學習」(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因應而生。「語言、內容、認知、文化」(簡稱4Cs) 並進的「課理優」(CLIL) 學習模式與重視社會文化互動之「生態語言教育觀」,為語言教育帶來新展望。本研究以生態語言教育觀作為課程教學準則,搭配原有以華語聽說讀寫技能為主的課程,增添多元主題之「文化」題材作為延伸學習「內容」。課程將「華語」從「目標」轉化為學習「工具」,引導學生運用此「工具」學習知識並且進行溝通,透過不同「認知」層次的課堂活動培養詮釋、比較、分析、批判與創造性等思考能力。藉由學習者和有機與無機環境的多元互動活動,培養跨文化覺察、理解與包容力,並且在「情意」上感受到友善與安全的學習氛圍。教學研究以剛進入臺灣學習環境,基礎級華語程度之外籍學生為研究對象。課程以「內容、語言、認知、文化」與「情意」(4Cs+A) 為並進目標,配合原定教科書《當代中文課程》第一冊的語言點與單元主題,導入「日常文化」作為「內容」體材,學習連結生活場域,以期體現「用語言建立關係」以及「用語言學習新知」的意義化學習。研究方法採取行動研究模式。研究者即為教學者,在教學過程中觀察並記錄教與學挑戰。蒐集學習歷程中可見的學習證據,並透過問卷調查瞭解學習者反饋。最後,以生態語言教育觀點與4Cs+A「內容、語言、認知、文化、情意」,檢視立基於「生態語言教育觀」與「內容與語言整合學習」模式之基礎華語課程設計與實踐成效。研究結果顯示:情意方面,課程具參與性,正向且支持性的學習氛圍,有效促進學習互動。語言部分,學習過程中能看到學習者對「關鍵語言」、「促進學習語言」的運用以及「學習中萌發語言」的產出。然而,在語言結構上,如:組織架構、銜接、轉折與觀點表達則較弱。文化方面,學習者能列舉、陳述並比較臺灣與母國文化產物。然而,抽象「文化觀念」例如:態度與價值觀方面則無涉略。認知方面,當學習者受限於華語能力或者在溝通表達時,過度著重於需滿足「全中文」要求時,間接地也影響對內容的分析、應用與創造等認知能力表現。教學實踐研究過後,針對未來精進教學,提升學習成效建議如下:一、語言結構方面,提供段落或篇章式的結構鷹架,強化學習者之語言結構意識。二、認知學習方面,適度放寬全中文使用要求,允許學生使用熟悉的語言或者運用非語言訊息,如:圖像與圖表,以讓高認知的學習深度得以展現。三、文化學習方面,除了具體的文化產物和行為外,具體事物背後的深度文化價值觀,亦需加以設計,融入學習課程。針對以「生態語言教育觀」為基礎的「課理優」實施與推動,整體建議如下:一、在課程面上,良效的課程實施,非來自教師一己之力,需校方、行政方、學習者、跨域教師以及場域協助與配合。二、在教學層面上,教師須認知到教學是一門設計學門。教師需能靈活運用生活場域資源,讓語言與內容,學中用,用中學。三、在學習鷹架上,教師必須意識到,針對外籍生的教學是一種有語言特殊輔導需求的特殊教育。設計學習任務時,需視學習者語言程度,提供多元學習輔助鷹架。四、在學習情意面,給予具挑戰性的任務之餘,亦需將學習安全感之情意感受納入考量。五、在學習層面,學習者必須調整學習模式,從被動的學習接受者,轉為主動的學習參與者與貢獻者。六、在學校行政層面,教學單位亦能鼓勵「課理優」教師發展教師社群,形成有後盾之教學互助團體。Item 針對韓籍傳教士之傳教華語教材編寫設計(2023) 宋智英; Song, Ji-Young在傳教中,語言是最重要的工具。傳教士將福音傳遞給尚未信仰的人群, 說服未信者,為了說服他們,必須了解當地的文化和語言。若傳教士不熟悉當 地語言,就無法有效地傳揚福音。因此,掌握當地語言應該是傳教的首要任 務。然而,目前關於幫助傳教士學習專業華語之教材與研究非常有限。根據本 研究需求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韓籍傳教士沒有接受過傳教所需的專業華語訓 練,而是透過自學的方式來學習傳教相關的華語知識。因此,本研究目的在於 針對傳教為目的來台的韓籍傳教士編寫傳教華語教材。為實現研究目的,採用問卷調查法和文獻資料分析法。首先,以目前在台 灣從事傳教的 42 位韓籍傳教士作為研究對象,調查了對傳教華語教材的需求。 其次,對在韓國出版的三本傳教華語相關教材進行分析,蒐集現有教材的優點 和不足之處。根據研究結果,本教材以初中級學習者做為教材適用對象,選取 他們最關心的主題來設計共十課的教材架構,並以中文敬拜讚美為主題實際編 寫出一課完整範例,進行了教材評估並獲得了學習者的回饋。最後,提出了本 研究所具有的侷限性,希望今後以本研究為起點,積極開展傳教士的傳教漢語 相關研究。Item 探究3D虛擬人物語音聊天機器人促進新加坡小學生華語口説能力、口說焦慮與溝通行為的影響(2023) 胡錦翰; Foo, Kim Han Daniel本研究旨在探究3D 虛擬人物語音聊天機器人對新加坡小學生華語口說能力、口説焦慮以及溝通行為的影響。本研究採用了單一個案ABAB實驗設計研究法,以新加坡某小學的三年級華語文學習者為對象,進行為期四週的實驗。在實驗期間,學生們在單元一和單元三接受傳統的口說課堂活動,就是與同學進行口說練習活動;在單元二和單元四則使用3D 虛擬人物語音聊天機器人進行口說練習活動。通過比較單元後測成績、前後測問卷結果,來探討3D 虛擬人物語音聊天機器人對學生華語口說能力與口説焦慮之影響。此外,研究通過分析學生在課堂進行口說練習活動之表現,來探討與3D 虛擬人物語音聊天機器人進行口語互動是否影響其溝通行為。研究結果顯示,有無與3D 虛擬人物語音聊天機器人互動對於促進學生的華語口說能力與口説焦慮之影響並不顯著,但對於學生溝通行為方面之影響有所不同。本研究結果對於使用3D 虛擬人物語音聊天機器人運用於華語口說學習具有實踐意義,同時也提供了有關華語口說教學方面與小學生使用科技學習語言的實證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