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8
Browse
405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臺灣外籍勞工華語學習之教材編寫與課程規劃(2019) 劉昱均; Liu, Yu-Jyan臺灣自1992年開放引進外籍勞工進入臺灣工作開始,每年在臺工作的外籍勞工人數逐年上升,各機構因應此潮流紛紛開辦外籍勞工的華語課程。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於編寫適合外籍勞工學習者之華語教材並作適當之課程規劃。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學習完《外籍看護工中文基礎訓練課程教材》前十三課課程的外勞學習者。上述教材共三十課,前半為生活主題,其他則為專業照護華語,而前半部的教材現被使用於外籍勞工的零起點課程。本研究的研究方法是首先,收集臺灣各地區之外籍勞工華語課程開課現況與使用之教材,同時檢視並分析了市面上現有之其他針對外籍勞工編寫的華語教材,做為參考。其次,調查學習者對於新教材的需求,並在《外籍看護工中文基礎訓練課程教材》的前十三課教材內容的基礎之下,繼續針對在工廠內工作之外籍勞工編寫華語教材。最後,規劃外勞華語課堂並使用編寫完成之教材進行教學,發放教材與課程滿意度調查問卷,作為後續教材編寫及課程規劃之依據。Item 華語回應拒絕之語用策略分析及其教學應用(2019) 彭喬渝; Peng, Chiao-Yu本研究以回應拒絕之言語行為為主題,整理華語母語者的回應拒絕策略使用情形,分析不同的協商主題、拒絕言語行為與社會變項對回應拒絕策略使用的影響。前人文獻中針對「回應拒絕」的相關研究較少,而且語料多以語篇補全任務等方式取得,較少使用真實對話,因此無法全面性的理解回應拒絕策略的選用規則。有鑑於此,本研究將語料來源設定為網路影音平台《YouTube》上的影片。從《YouTube》的後台資料庫取得的頻道訂閱數、影片總觀看次數,與各頻道的社群影響力排名比對後,取排名最高的前十一個頻道,從各頻道的影片中搜集到167筆有效語料。 研究結果顯示,搜集的語料中「回應拒絕策略」使用單一策略的情況佔大多數,回應拒絕策略可分為接受拒絕、不接受拒絕、延遲決定三大類,共有十三種回應拒絕策略。在接受拒絕大類下,多使用評論策略;不接受拒絕大類下,多透過使用釋因策略幫助協商性對話的進行,延遲決定大類下,確認策略是母語者迴避或是延遲回應的手段。然而接受拒絕大類下,當主題為請求時說話者會傾向使用緩和策略;當使用提供主題、公開威脅拒絕策略或對話者關係為平輩時,會傾向默認策略;不接受拒絕大類下,主題為請求或是提供時傾向使用重申策略;當為高度非公開拒絕策略、對話者社會距離遠或是關係為上對下的關係時,會傾向使用重申、反駁策略。由此結果可證明,回應拒絕策略會受到協商主題、拒絕策略、社會變項差異的影響。 現有教材多專注在語法及詞彙的教學,然而針對協商性對話教學的技巧卻較少,建議將本論文整理的研究結果應用到協商性對話的教學中,可幫助學生在協商過程中有更多的參考根據。然而本研究受限於時間與人力的因素,有語料數量不足、策略的分類過於主觀的限制,若能在未來的研究中克服這些問題,必能為回應拒絕策略的研究提供更大的貢獻。Item 全人教育在國際文憑課程中實踐--美國高中視角(2019) 管海玲; Guan, Hailing本論文的主題是從美國高中視角來探討全人教育在IB課程中的實踐。該論文通過對全人教育歷史的回歸、理論的介紹、參考文獻的分析,綜合概括全人教育的理念。同時介紹國際文憑教育的內容、理念及其考核內容,並探討其中全人教育的內涵。以筆者所任教的高中和所在的學區為例,介紹與分析美國高中的國際文憑教育和全人教育的實施和果效,並提出中文教學的建議。 取材與研究方法:關於美國高中的國際文憑,以筆者所任教的美國公立高中為例,針對它的全人教育,國際文憑課程施行的現狀及其效果,對國際文憑任課老師,學生的採訪,尤其是對國際文憑課程的問卷調查進行分析,並加上筆者在中文課堂上,所設計的相應課程的反思,探討全人教育這個議題。另外也會根據筆者教授中文AP和AP閱卷的經驗對國際文憑和中文AP的評量作一比較。在介紹分析國際文憑課程的中文項目時,以目前筆者所教的初級課程為例。 關於全人教育的實施,以筆者所任教的美國公立高中所屬的拉斯弗吉尼斯聯合學區為例,探討其中的360學生計劃和360社區計劃的內容和實施的果效。通過參加這些計劃的活動,與教師、學生、家長的訪談來收集第一手資料。 該論文的研究成果是通過對全人教育和IB課程這個主題的研究,認識、瞭解國際課程在幫助學生建立對自身的認識,個體身、心、靈的全面發展,對各個學科之間聯繫的認識,在生活和實踐中運用所學的知識,跟社區,社群的聯繫,對多元文化的尊重、瞭解等諸方面,所產生的影響。Item 泰籍導遊華語教材設計——以泰國七大城為例(2019) 曾宜萱; Tseng, Yi-Hsuan泰國為旅遊大國,每年到訪的遊客絡繹不絕,近年華人遊客的比例逐漸增加。華語導遊的市場龐大,然而專為泰籍導遊設計的華語教材卻十分缺乏,根據筆者搜集,所得僅有四本教材,因此本研究擬嘗試設計一套泰籍導遊華語教材。 本研究的創新之處在於使用田野調查法作為教材設計的資料搜集方式。筆者先就台灣五大旅行社的泰國團體行方案進行消費者市場分析,整理分析出大曼谷地區排名前二十五名的熱門景點,再依此兩度至泰國當地進行實地訪查。筆者搜集導遊導覽時的語料,編輯製成課文對話,以期提高真實性和實用性。除此之外,本教材設計重視趣味性及文化性,有大量的多媒體素材輔助學習,重視導遊實務的口語能力訓練,也增加學習者閱讀真實資料的機會。 本教材範例設計完成後進行兩部分的專家評鑑,一為現職的泰國華語導遊,提供筆者 導遊專業方面的意見;二為觀光華語教師,給予筆者教材內容的回饋。經過些許修改,筆者希望本教材能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 本研究共得五項結論:1. 泰籍導遊華語教材編寫原則、2. 泰籍觀光導遊華語教材設計架構、3. 田野調查法運用於教材設計、4. 現職導遊專家評鑑、5. 發展企業模式 。由於時間、人力和金錢上的限制,本研究尚有未盡事宜,但筆者僅就泰國導遊華語教材提出一些個人淺見,期望能為泰國的觀光華語教育盡一份心力。Item 探討華語為第二語的語詞統計學習(2019) 王贊育; Wang, Tsan-Yu「統計學習」(statistical learning)為人類尋覓、計算訊號單位間的統計資訊,歸納組合規律的能力。中文的文字排版雖有字間空格,但卻缺少明顯的詞邊界訊息,因此讀者在閱讀時會遭遇斷詞挑戰。過去中文斷詞的研究多探討讀者斷詞的結果,而未討論讀者是如何斷詞的。本研究假設以華語為第二語的學習者能透過統計學習機制計算相鄰語言單位間的銜接概率(Transitional Probability, TP),並以此形成斷詞依據。實驗一至實驗五採用修改自Saffran (1997)之派典。實驗一以6個中文音節組成6個中文雙音節詞,形成一個包含3600個音節的連續音節串。音節詞內相鄰兩音節間的TP = .46 - 1,詞間相鄰兩音節的TP = 0 - .29。該銜接概率為斷詞的唯一線索。受試者聆聽材料後,由測驗中選出聽過的組合。實驗一受試者之平均答對率為 .57,顯示受試者能依據銜接概率,找出音節詞界線。實驗二至實驗四以視覺管道呈現相同統計分布的中文字串,三個實驗之統計學習表現雖僅在顯著邊緣(實驗二 .53,實驗三 .53,實驗四 .52),但合併計算後之平均答對率跨越顯著門檻,顯示受試者能通過視覺統計學習來斷詞。實驗五探討中文母語者的先前經驗是否影響其統計學習表現?結果顯示當新材料與學習經驗之統計資訊不一致時,先前經驗無益於累積新的統計資訊。實驗六至實驗八採用修改自Fiser 與 Aslin (2002)之派典。實驗六以12個抽象圖形,組成包含288個圖形的圖形串。圖形詞內相鄰兩圖間的TP = 1,詞間相鄰兩圖的TP = .33。實驗六顯示受試者能攫取抽象圖形串的組合規律( .77)。實驗七將材料置換為韓文字母,發現受試者能找出韓文字母詞的統計規律( .65)。實驗八的材料為具有較複雜統計資訊的中文字串,結果顯示在有充足處理時間的狀況下,受試者能掌握文字單位間的複雜統計資訊並以此斷詞( .67)。本研究的實驗結果指出,學習者能透過統計學習機制掌握連續中文字間的統計資訊,找到語詞界線,並據以斷詞。本研究亦討論了可能影響統計學習成效的因素,並提出由語詞統計學習觀點出發的華語教學方案。Item 寮國華人角色的改變(2019) 黃幼娟; Huang, Yu-Chuan本文探討對寮國經濟素有影響力的華人,在寮國歷經共產主義封閉後再開放的近代社會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期望呈現當代寮國華人社會的區域特色及背景,客觀地分析在時代與政治變遷的脈絡下,寮國華人社會的變與不變。為能清楚地呈現寮國華人「移民決策」的轉折,文中詳述了諸多華人移民個人的前期生命歷程,包括其在中國與寮國社會的相對位置。在這樣的回溯中,儘量結合移民個人特徵(社會地位、受教育程度)與社群特徵(社會經濟發展、易達性、遷移紐帶)的分析,以清楚呈現之間的因果關係,了解移民的決策過程。可以確定的是:移民決策的推力,雖然有時代背景、國家政策等提供誘因,親緣與鄉緣的紐帶也產生相當影響,但「個人生命週期的動態」仍是主要因素。拉力部分,寮國當地雖有華人族裔社區存在,仍需要更多的社會群體支援,以提高宜居性。本文亦在國際和歷史的大框架下,探討寮國華人社會角色。結合宏觀至微觀的各種觀察,比較分析寮國華人群體與其他時代及地區移民的差異,期能探得未來寮國華人移民的動向。關於華人的地位與角色,近年因為中國的興起,寮國華人–包括屬於離散族裔的老華僑和實踐跨國運作的新移民,其在寮國的社會地位,均處於前所未有的高度。Item 南非以華語為二語學習者之漢字學習研究(2019) 鄭悅莉; Cheng, Yueh-Li本研究的重點是專注在漢字部件的學習與分析。對那些以華語作為第二外國語言,而又沒有中華文化背景的學習者來說,常有許多漢字學習的難點。本論文將研究以華語為第二外國語言的漢字學習。希望藉著漢字部件教學,來幫助二語學習者學習漢字的部件、位置與結構。漢字部件教學是一種華語教學法。它能有效的幫助二語學習者,克服漢字識讀和書寫上的困難。本研究包括探討漢字的教學與學習研究,並且以實行漢字部件教學的方法,來提高漢字學習果效。 漢字的學習是華語學習者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華語已成為全世界的一種流行語言,特別是在當前,全球經濟衝擊之下,許多國家的語言政策,都朝向鼓勵國民學習華語。在這個時候,南非基礎教育部實施了一項新的語言政策,就是將中文當作第二外國語言。然而對於第二外國語言的學習者來說,掌握漢字是非常困難的,對華語教師來說也是一個挑戰。 本研究之研究方向有三方面,即文獻探討分析,部件教學方法分析與問卷研究分析, 這個研究包括了33名 13到14歲的研究對象,他們都是初級程度的華語學習者, 他們被分為兩組,包含有17名研究對象的實驗組,和有16名研究對象的對照組,所有研究對象都獲得了教師所提供的相同材料,實驗組採用部件教學法,對照組則使用傳統漢字教學方式。根據研究結果,漢字部件教學方法提升了以華語為第二外國語言學習者「識讀」、「書寫」和「識寫」的能力。 根據調查,大多數對漢字部件教學給予很高評價, 它影響了以華語為第二語言學習者的漢字認知與書寫的能力。Item 唱自己的歌:1970年代後台灣與馬來西亞客家流行歌曲發展比較(2019) 李明釗; Lee,Ming-Chao1970年代是華語、粵語流行音樂發展的關鍵時期,又稱之為「唱自己的歌」的年代。台灣客家音樂,受當代「民歌運動」、「粵語歌曲興起」啟蒙,以及「1988還我母語運動」之影響,開啟了近代台灣客家流行歌曲創作之風氣。而馬來西亞客家音樂,受當時香港流行文化、粵語歌曲興起之影響,開始了馬來西亞客家流行歌曲發展歷史。 本文回顧客家流行歌曲之發展過程,以《無緣》與《巴刹風光》兩張唱片為研究起點,進行台灣、馬來西亞四十年來客家唱片之比較。1970年代後是台灣客家流行音樂的轉類點(1981年),卻是馬來西亞客家流行音樂的起始點(1977年)。雖然台馬兩地客家音樂均受當代華人音樂之影響,但客家歌曲內容表現及音樂風格,走向截然不同的路線。台灣強調文化傳承,傳統與創新並進,而馬來西亞缺少傳統元素,以當代熱門流行曲翻唱為主,但兩地唯一共通點是音樂內容受當地社會環境影響。如今台灣客家流行音樂正蓬勃發展,唱片數量為全球之冠,但馬來西亞客家流行音樂現況早已不復當年,斷層十分嚴重。 台灣與馬來西亞客家音樂曾經在1990年代有過交流合作,但時期不久。如今在台灣政府新南向政策鼓勵下,台灣與馬來西亞客家文化交流頻繁,更拜網路社群所賜,讓兩地音樂人有機會跨國交流,也預告了未來客家音樂跨國合作的新趨勢。Item 華語聲調特徵在二語教學中之描述及其應用(2019) 徐振峰; Xu, Frederic本研究透過彙整相關文獻,並融合教學實作經驗,針對聲調教學提出一套簡約而實用之「華語各聲調特徵對照暨教學建議項目表」,並據以針對不同母語背景之華語學習者的常見偏誤提出具體的聲調教學及正音建議。 本文以重音「音域較寬、較長、較強」之概念,重新描述華語各聲調的內在結構及其在不同語境中之變化,因而將同樣為升調之陽平及全上分別描述為「高升、後重」以及「低升、前重」。並建議將陰平和上聲分別描述為「高平調」與「極低平調」,且將平調描述為「中重」結構,以提醒學習者在發平聲時應小心地控制音量淡入、淡出,才能避免調頭、調尾之音量突出,而被判斷為非平調。而去聲若位於句首、停頓之後或負載重音,其起調調值略高於相鄰陰平之調值及相鄰陽平尾音之調值;若位於重音位置或句尾,其尾音也須說到音域的最低點,因此可將去聲描述為「非句尾則首重,重音節及陳述句尾則首尾皆重」。輕聲在非重音詞詞尾及重音詞尾,可分別視為「前音節調型的延伸」以及「前音節極值音高的對照」;後者是說,若輕聲的前音節是帶極高調值的陰平、陽平和去聲,則該輕聲調值為低,而在帶極低音值的上聲之後則調值為高,藉此與前音節共同拓展調閾來呈現重音。且輕聲若位於停頓之前需承擔邊緣調。 本文並將華語雙音節聲調組合分成「敘述句首」(原型)、「敘述句尾」(音高下傾)及「疑問句尾」(音高升階)三型,以樂譜一一條列,呈現不同聲調組合在不同語境中之基本變化。 在教學實踐方面,作者與網路華語教學公司ChinesePod 合作,將上述內容以實作教學工作坊之形式,錄製了一系列華語發音教學影片「SayItRight Series」。本文記錄並說明SayItRight Series系列教學影片之設計特色、內容規劃以及工作坊中實際教學、正音和討論的過程。Item 話語標記「就是」在獨白中的信息處理功能及其語法化(2019) 劉遠文; Liu, Yuan-Wen過去文獻對於話語標記(discourse marker)「就是」多著重在書面語體的研究 (張誼生,2002;劉燦群,2007),然而書面語體實詞較多、句法篇章等架構清 楚;而口語語體則反之,口語語體虛詞和子句較多,架構相對來說零散(Halliday, 1997),故更仰賴話語標記,使說話者的訊息得以傳遞,話語標記的篇章功能更 得以顯現。 本研究以 Brinton(1996)對話語標記的功能分析作為研究架構,將話語標記 分成語用層面和篇章層面,並將其中的篇章層面功能再分為表層的銜接功能和深 層的信息處理功能,後者根據信息處理和標記理論再分為自然焦點標記(新信息)、 對比焦點標記(新信息)和話題標記(舊信息)。文內先回顧過去學者對話語標 記的定義,「就是」在不同語體中的篇章銜接和信息處理功能;其後定義「就」、 「是」和「就是」的基式語義和回顧「就是」的語法化歷程相關研究;最後以自 然焦點標記、對比焦點標記和話題標記來分析「就是」在口語獨白語體中的信息 處理功能及其語法化歷程。 研究發現「就是」在口語獨白語體中除了自然焦點標記、話題標記和對比焦 點標記這三種信息標記以外,還有一個標記新信息的次焦點標記功能,而使用頻 率由高至低分別為:自然焦點標記、話題標記、次焦點標記、對比焦點標記。本研究也認為各話語標記「就是」的各信息處理功能分別來自於不同的語法化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