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Item
    「要」的多義性解釋與教學語法
    (2009) 蔡惠玲; Hui-ling TS'ai
    本文從認知語言學、語義學、語用學的角度對現代漢語「要」多義性展開深入的研究,著重探討現代漢語「要」的認知過程、詞義衍生的動因、以及詞義的理解等問題。研究中透過口語語料的分析,驗證了「要」的基本語義經歷了決策認知過程「感知」、「判斷」、「選擇」三個階段而衍生原型語義─“決定”,而原型語義“決定”也透過隱喻、轉喻、語用推理認知機制進一步發展出更多不同的語義。 本文另一方面也著重分析「要」的偏誤類型和「要」的教學排序。「要」的偏誤分析依據James(1998)從語言形式所提出的偏誤類型來分類;而「要」的教學排序則是建立在鄧(1997-2003)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的理論框架和方法學的基礎上。最後根據「要」的教學排序以及「要」的多義性分析結果,檢視三套教材,提出「要」在教材中的編寫與教學建議。
  • Item
    華語初級教材語法項目的選擇與排序原則之探討
    (2011) 鄧麗君; Teng Li-Chun
    在從事華語教學活動中,教材是老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材料。一本好的教材取決於課文內容的排序,而教材內容的排序則牽制於詞彙、句構的排序以及對話情境的安排。這三者必須相互搭配、完美結合才能編製成一本好用的教材,尤其是教材中語法項目的選用與編排,更是決定教材成敗的關鍵。本研究希對臺灣、美國及大陸等三地主要之華語初級教材,透過調查統計、對比分析這些教材中語法項目之選擇與排序的客觀情形,描述其特點、值得借鑒以及待改進之處。 本論文所稱之華語初級教材,係指針對在非目的語環境中成長,且母語為英語的學習對象所設計的對外華語教學的成人教材,亦即以華語為第二語言習得之對象所使用之華語教學教材。本研究以華語初級教材中的語法編寫、語法用語、語法點選擇與排序等相關研究理論基礎,並以鄧守信所提出教學語法之屬性及語法點的排序原則,來檢視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中文聽說讀寫》及《新實用漢語課本》三套華語初級教材的語法用語、語法點的切分與選取,以及語法點排序情況的編寫情形,並由語法量的控制與分布、形式及內容的描述等方面探討有關華語教材語法點選擇與排序的規律,以供教材編寫及教學人員參考。
  • Item
    現代漢語雙賓結構探析
    (2011) 曾競
    本文主要探討現代漢語雙賓句的相關問題。綜觀討論雙賓句的諸多文獻或專書,學者們雖對雙賓句式的分類多寡各持己見,無法達到共識,但均一致認同雙賓句的存在,有的僅承認「給予義」雙賓句,有的只要句子呈現的形式結構為VN1N2的句子即認定其為雙賓句。如此寬嚴不一的認定標準,是否都流於失之偏頗?結構上相同的句子都屬於雙賓句嗎? 本文將從討論兩個賓語的性質及彼此之間的關係出發,探討雙賓句句型、雙賓動詞的分類等。從構式語法的角度解析雙賓句的表層結構,然後試圖說明解析句子應從深層的語義關係著眼,從語義學格語法的觀念分析雙賓結構,釐清賓語數,探討介賓及與格移位的現象;輔之以語義為基礎的句法範疇的配價理論談雙賓動詞的支配能力,分析其論元性質及內容等;另外將以跨語言的方式,比較英漢雙賓句的異同,從中尋找是否具有語言間普遍的概括性。 如何能夠並行不悖、不自相矛盾的處理由語法分析確實存在,而從格語法角度看並無所謂的雙賓句的這種情形,實乃一大難題,一大挑戰。文章末尾將自語料庫中檢索雙賓句「給字句」之頻率,分析外籍學生習得的偏誤情形,檢討華語教材中雙賓句式語法點呈現的難易程度的合理性,作出恰當的排序並解釋其緣由,筆者希望能對雙賓句「給」字句式的教學作出合適的建議,彙整出一套適合華語學習者循序漸進理解及學習的規則。
  • Item
    現代漢語指示詞"這"與"那"之探析及教學應用
    (2011) 胡萃苹; Tsui-ping Hu
    由於指示是一種普遍的語言現象,在我們的生活語言中,甚至撰寫篇章時,皆被大量使用。而指示詞「這」、「那」又是漢語中最常見且複雜的。因此,本論文從多維的角度循三個主軸進行探討與分析。 第一個主軸是針對「這」、「那」的語法特徵、詞類定義、以及相關語法結構作系統性的探討,特別是與結構助詞“的”及其他定語之間的關聯性。 第二個主軸則是從「情境指稱」及「語篇指稱」這兩條線出發,探究「這」、「那」在篇章中的銜接功能,在情景語境中的身勢及象徵指示、上下文語境中回指、預指功能。 第三個主軸是在教學語法的基礎上,針對兩岸三套高使用率的漢語教材進行相關內容的檢視,並對「這」、「那」在教學上可能產生的偏誤及教學語法規則,做逐一探討。 本論文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透過基本理論與大量語料的驗證,能跟教學形成一個連結,以落實到學習者的自然應用上。
  • Item
    中日話題的對比分析和教學語法
    (2005) 栗原祐美; Yumi KURIHARA
    摘要 關鍵字: 話題、日籍學生、教學語法 屈承熹(1997)、Li and Thompson(1976)等認為一般句子主要成分有二:話題(topic)和評述(comment)。話題並不等同於主語(subject),而是句子層次(sentence level)的概念。Li and Thompson(1976)將語言類型分成四種,其中中文屬於話題凸顯型語言(topic-prominent);而日語屬於話題主語凸顯型語言(both topic-prominent and subject-prominent)。除此以外,中日文的另一差異在於中文沒有任何主語、賓語等標記(marker)。而日語則是幾乎所有的名詞之後都要有標誌,例如「」(WA)一般認為其表示話題、「」(GA)則表示主語。正由於中日文兩者之間的差異,因而造成日籍學生學習中文時的障礙。 學者(久野:1973、Li and Thompson:1976、徐烈炯和劉丹青:1992)對話題的定義有很大的差異,因此本文從「有定和無定」、「泛指」、「新知和已知信息」、「照應」、「焦點」、「對比」和「句首」重新觀察,以七項為指標來檢視話題的特性,並從特性、功能和結構三個方面進行中日話題的比較。 本文之教學語法以鄧守信(1997,2003,2004)提出的架構為基礎,探究針對日籍學生之話題教學語法。基於教學的考量,本文將中文話題分為四:「賓語提前型」、「主語兼任話題型」、「部分主語提前型」和「無移位型」,並從結構複雜度、使用頻率、跨語言分析三個層面討論話題的教學排序。結果發現,中日話題的結構和功能有諸多重疊之處,故話題的教學方法應以「零教學」(zero instruction)為準則,從中日文相同及相似的地方依序進行教學。對於中日語間的差異,另外提出其教學方法。
  • Item
    以交際為本之華語文教學研究
    (2005) 陳薌宇; Xiang-yu Chen
    摘 要 人類語言和環境的互動是不容忽視的,語言環境觸發人類的意念,使其產生交際的需求或欲望,在認知了外在情況,並經過內在的評量後,人類會依靠其既有的背景知識,來選擇他認為最恰當的表述形式,當然,對整體情勢的判斷越正確,語言能力越足夠,交際就越容易成功。 但是,以培養交際能力為前提的教材設計與課程規劃,也不能捨棄語言教學的本質,有計劃地進行語言教學,比隨興的教學更有效率。我們認為,語境能對語篇性質產生制約,應該對語篇進行分析,但變動性不大。在教學上更需考量的是交際功能,以及能恰當表述單項交際功能的語法形式,這兩個層面的數目雖然不是絕對,但必定有基本的模型存在,就算是肢體語言或面部表情,也需要雙方對該形式有共同的解讀,這也是人與人間必須擁有的「知識共區」,否則沒有交集便無法溝通。 在課程設計時,參考語境與語用關聯,衡量學習者的程度,再決定要選用何種語言形式,以強化交際能力的實質層面。另一方面,不同的交際功能,也可能由相同的語言形式來表述,但每項交際功能都應該有它自身的內部語法要點檢定及排序,因為語言形式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與功能後,其語法性質與內涵都可能產生變化,最後再依照結果,分別納入整體的教學等級中。 華語教學近年來吸收了國外理論後,漸漸有了新的面貌,未來也期待能朝向科學化、系統化、效率化與精確化的方向開展。本論文將循序漸進,層層轉遞,目標是探索語境、交際功能與語法形式的選用與聯結原則,以期未來能建立一套客觀的教學及檢測流程,並將成果運用於語言教學與評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