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漢語動後「上」的語料庫與意象圖式分析及教學應用
    (2020) 林妤靜; Lin, Yu-Ching
    語言表現人們的認知方式,不同語言的形式表現不同群體的認知差異 (Lakoff, 1987; Langacker, 1987)。本是方位詞的「上」在漢語中置於動詞之後可表示動作、狀態之結果(孟琮,1995;張旺熹,2006)。不少研究指出,結合意象圖式的多義詞教學可加強學生對多義詞的了解(陳曉湘、許銀,2009;陳曉蕾,2015; Li, 2003; Morimoto& Loewen, 2007)。本文旨在運用認知語言學的觀點,透過隱喻、轉喻機制探究動後「上」的語法化現象及語義的延伸,並結合意象圖式的發展探究語義內部的關聯性。同時,透過書面語與口語語料分析,找出動後「上」常見的搭配動詞類型。最後,本文分析現有華語教材中動後「上」語法點的編寫情形,總結所觀察到的現象,結合本文的研究結果,提出語法點編寫建議,並嘗試編寫出新的語法點說明,以提供未來教材編寫者、教學者或是學習者應用與參考。 根據研究結果,動後「上」有「趨向」義、「接觸」義與「實現」義。「實現」義又分「動作完結」和「狀態達成」,其中,「實現」義的語料數為三者之最。就共現的動詞類型來看,「趨向」義與「追趕類」、「攀爬類」和「奉承類」動詞搭配頻率最高;「接觸」義與「穿戴類」、「加裝添附類」動詞搭配頻率最高;「動作完結」的「實現」義與「行走類」、「理想實現類」和「逢遇類」動詞搭配頻率最高,而「狀態達成」義則以「愛」和「喜歡」兩個狀態動詞為主。此外,動後「上」的「趨向」意象圖式牽涉物體在空間中的運行,此意象圖是其他「上」語義意象圖式的原型,透過意象圖式轉換機制的運作及側重之概念,將相對抽象且複雜的時間概念以空間概念呈現出來。
  • Item
    漢語「起來」的語意和語法研究
    (2010) 張若虹; Ruo-Hong Chang DONDEY
      漢語動後成份(一般統稱「補語」)是現代漢語當中一種特殊的結構。其中「起來」的語意和句法的複雜度,都遠較其他動後成份高,對於第二語言學習者而言也較容易有使用上的偏誤。   歷來關於動後「起來」之研究不少,然而其研究結果,都只做到充份描述「起來」的語意;對於「起來」的各項語意之間是否有內在聯繫,其語意脈絡又為何,並沒有加以解釋。本文認為,「起來」的語意看似複雜,基本上卻如同其他「動後趨向性成份」,語意核心仍來自於「起來」作為動詞時的本義。雖然動後「起來」隨著詞彙意義的弱化、語法功能的強化過程,其語意也從空間、時間,漸次過渡到抽象,然而,各個層次的語意之間仍有其內在聯繫。也因此,動後「起來」即使有多項語意,表面上看似無關—有時甚至相反—但在漢族人的心理辭典中,動詞/動後「起來」仍是自成一格的,有其獨立、完整的概念。   本文旨在嘗試打破以往對動詞/動後「起來」的分類的彊界,探尋「起來」之核心語意,及「起來」的語意網路各個層次的脈絡,為「起來」的一詞多義現象作符合心理認知的詮釋。   本文的研究內容有以下幾點:(一)、重新從句法上定義動後「起來」;(二)、建立起動詞/動後「起來」的語意系統架構和脈絡;(三)、系統性地分析動後「起來」的語意和語法特徵。
  • Item
    「要」的多義性解釋與教學語法
    (2009) 蔡惠玲; Hui-ling TS'ai
    本文從認知語言學、語義學、語用學的角度對現代漢語「要」多義性展開深入的研究,著重探討現代漢語「要」的認知過程、詞義衍生的動因、以及詞義的理解等問題。研究中透過口語語料的分析,驗證了「要」的基本語義經歷了決策認知過程「感知」、「判斷」、「選擇」三個階段而衍生原型語義─“決定”,而原型語義“決定”也透過隱喻、轉喻、語用推理認知機制進一步發展出更多不同的語義。 本文另一方面也著重分析「要」的偏誤類型和「要」的教學排序。「要」的偏誤分析依據James(1998)從語言形式所提出的偏誤類型來分類;而「要」的教學排序則是建立在鄧(1997-2003)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的理論框架和方法學的基礎上。最後根據「要」的教學排序以及「要」的多義性分析結果,檢視三套教材,提出「要」在教材中的編寫與教學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