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8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針對日本人溝通文化之華語教學對策 – 運用心智圖之教學實施研究(2021) 伊藤義人; Itoh, Yoshihito在日本國內外,提升日本人的外語溝通能力一直是一種挑戰,華語會話教學領域也不例外。據前人研究,外語教育研究者及教師探究其問題點並施行對策教學,雖帶來一些教學成果,但以現場教師的觀感以及外語說話能力測驗數據來看,顯然學習外語多年的日籍學習者在溝通說話能力上仍滯後於CEFR的A1、A2初級水準;而在海外留學的日籍學習者,雖有環境之利,但達到中高級溝通表達能力者卻遠不如其他外籍人士,至今仍未解決此問題。也意味著在跨文化交際和外語交流上,溝通表達能力的不足會造成根本性的困擾。 此外語溝通表達問題的特徵與現象僅現於多數的日籍學習者,卻少見於其他外籍生,因此,研究者關注其內部影響因素,即日本人的獨特思維層面所引發阻礙外語會話表現。本研究在教學實施前,將形成思維具有密切關係的文化及語言相關文獻作為分析材料,從中剖析思維的影響。接著,透過問卷、訪談、檢證實驗及觀課,觀察到日籍學習者特有的思維的確對於外語溝通表達造成負面影響。在調查過程中也發現日籍學習者對華語會話學習的原本需求是希望訓練「聊天」的能力,但現存會話教學上並未重視此需求,反而偏重某些固定情境的短句會話。 本研究進行針對性的華語會話教學實踐設計,將阻礙日本人華語會話表達的獨特思維因素,以及對於學習會話的需求,融入會話教學設計原則,據此建立教學構想並進行內容建構,並針對「會話」與「對話」的兩種不同溝通概念,設計出「會話心智圖」與「對話心智圖」之學習模式。 教學實踐階段,本研究對大學華語中心的11名日籍學習者進行十小時的華語會話課程。教學活動採講述法與行動學習法,導入日本人的思維引起的負遷移,利用「會話和對話心智圖」進行學習者為主體教學活動。基於課前後錄音會話內容的差異,及課堂情形和教學後訪談記錄以印證教學成效,經彙整分析後,發現全員大多能掌握訓練會話技巧、提升溝通表達能力,也同意解決思維阻礙因素的重要性。藉此可歸納出本論文所提供的華語會話教學模式對日籍學習者有所幫助,印證了為提升日本人的外語表達能力,除了應著重目標語言的口語表達外,也需考慮日本人特有思維所產生之阻礙。Item 漢日否定詞之對比分析(2007) 傅國忠漢語中有「不」和「沒」兩個否定詞,且兩個否定詞之間有很清楚的分用,因此與日語否定詞「ない」容易出現對應上的問題。當日語否定詞「ない」要轉換為漢語否定詞「不」或「沒」時,常會不知所措。此外,漢語和日語之間否定詞的使用也常出現無法對應的情況,也就是當其中一種語言使用了否定詞時,另一種語言卻迴避使用否定詞。 為了解這些現象背後所隱藏的機制,本文採取文本對比分析的方式,選擇了12套漢語及日語對譯的小說共24本,選取部分內容,再擷取當中出現否定詞的語料,整理成語料庫。然後以兩個層次進行討論。一是以江建華(民91)漢日語否定詞對比的結構檢視,並根據石毓智(民81)離散量與連續量的論述,從語義的角度詮釋「不」和「沒」的功能區分。二是根據上述結論,針對日籍學生漢語否定詞「不」和「沒」的選用教學,提出一套教學建議。 此外,本文也針對否定詞無法對應的現象進行了分析與討論,且模擬出一套「否定義缺口填補」的機制,來解釋否定詞迴避使用的現象,並針對漢語和日語在面對否定義缺口時所使用的填補手段,就詞彙、句法和語用三個層次做了一些分析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