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Item
    使用Flipgrid之兒童華語任務教學設計與實踐-以美國德州僑校5~8歲學生為例
    (2023) 陳雅芬; Chen, Ya-Fen
    2020年Covid-19全球疫情大爆發,美國德州僑校從2020年~2022年採線上華語教學。研究者秉持著以ACTFL(美國外語教學協會)教學準則,靈活運用5C、3M於美國德州僑校5~8歲兒童華語線上教學,塑造促進以學習者為中心之線上課堂。並在任務語言教學設計的框架下,運用3M溝通方式讓兒童於線上課程培養對中文語言興趣,課後能在真實生活情境中學以致用。本研究基於研究者教學經驗省思、如何提升自我專業經驗,研究對象為美國德州僑校5~8歲兒童,資料分析以個案分析、問卷調查、學習成效為主。探討使用Flipgrid之兒童華語任務教學設計與實踐,共進行三階段教學,讓兒童課前在家自主學習準備、課中課堂練習、課後Flipgrid展示錄影。研究者以使用Flipgrid運用於兒童華語任務教學設計,進行實務教學實驗,研究結果發現:課前、課後讓兒童觀看影片能提升教學效果,並可快速掌握兒童的學習特性;協助教學者快速掌握兒童教學的重點,並在程度差異下的難點給予適當的教學;協助教學者可快速確認兒童的學習理解度;兒童將學習所學理解後,運用肢體動作、道具或勞作等方式,錄製Flipgrid影片進行口語展示,此可提高兒童的學習成效及學習動機;創造兒童有創意表達的環境,及培養兒童自主學習興趣能力;塑造促進線上課堂多元、豐富、有創意,以學生為中心作為教學設計的方向目標,並透過任務的執行過程,能兼顧語言功能與形式,而達到語言學習的最終目標。研究結果將為教學者今後設計教學教案課程和活動,提供參考和借鏡。
  • Item
    針對韓國兒童之初級華語教材評析研究
    (2012) 趙叡珍; Cho,Yae-Jin
    日前韓國華語學習風氣鼎盛,學習年齡層有越來越低的趨勢,華語教育方式因此有更多元化的需求。其中針對韓國兒童所編寫的華語教材也相繼問世,2011年5月3日研究者調查結果發現共有46套。但是與成人華語教育相比,韓國的兒童華語教學尚未成熟,故尚未有一套針對兒童華語的課程及教材的編寫標準,實有努力的空間。 本研究首先探討韓國兒童華語教育相關政策及介紹韓國兒童華語教育現況;其次探討韓國兒童語言發展之特徵。實務上借重於評析韓國當地出版的非翻譯兒童華語教材,並歸納教材特有的功能及特色,進一步探討教材分析與編寫依據。 理論基礎方面,本研究針對四套韓國出版的兒童華語教材進行內容分析,分析項目各為主題、詞彙、功能、文化;且依據筆者彙整之教材評量表評估上述四套教材,透過內容分析與教材評估研究四套兒童華語教材各自的優缺點和韓國兒童華語教材特性。此外也參考教材實際使用者的意見,除了筆者實際使用教材進行教學外,也對韓國當地的兒童華語教師進行訪談。 歸納以上資料蒐集與評析的結果發現韓國出版的兒童華語教材都是為當地韓國兒童編寫,取材貼近兒童的日常生活。且插圖和圖片色彩鮮艷,數量豐富,頗能引起兒童注意。但缺點是活動及練習的種類和數量不足,年齡針對性較模糊,而且文化項目和跨文化比較內容需要加強。根據研究結果筆者針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練習編排、教學活動、圖文設計提出針對韓國兒童初級華語教材的編寫理念與原則,並提出選材準則以及呈現方式。
  • Item
    英語地區五至七歲兒童華語教材研究與設計編寫 -以澳洲學童為例-
    (2010) 王稐綸; Lunlun Wang
    在華語逐漸風行的今天,華語課程、華語師資、華語教材等,都必須以更快的腳步加速發展。尤其是在「兒童華語」這一區塊,優良的華語教材屈指可數,而與其相關的研究也為數不多。必須有一套規劃完善的兒童教材編寫方針,才能編寫出適合兒童學習的教材;而探討這些兒童教材的編寫設計方向及原則,則是本論文的目的。 現今市面的兒童華語教材,多數並不實用,並且大多是為華裔學習者設計,完全不適用於無華語背景的西方兒童。而這些兒童華語教材在編寫時,年齡階層的設定混亂,教材內容與年齡不符,並且針對國小一年級以下的兒童而設計的教材更是寥寥可數。本論文所設定的研究對象為5-7歲的兒童(相當於幼稚園到國小一年級的階段),透過文獻探討、教材檢視、教材實做、實際試教,企圖從中找出最合適的兒童教材編寫方針。 在綜合各種文獻探討及教材分析後,整合出教材編寫原則,並依據原則設計出一課教材,為了使教材真正適用於幼稚園到一年級階段的兒童,筆者將所編教材於澳洲一所貴族學校的幼稚園及小學實地試教,透過學童的學習效果及反應,檢討教材及編寫原則的有效度。唯有透過實地試教,才能體現最適宜兒童學習的教材。
  • Item
    初級兒童華語教材編寫探討
    (2011) 李宛儒; Lee, Wan-Ju
    自全球興起學習華語的熱潮以來,主要的關注對象多為成人,琳瑯滿目的華語教材中,較少見適用於兒童學習的初級華語教材,此領域可謂一尚待開拓的範疇。 要編寫兒童華語教材,首先應了解兒童在各階段的語言學習歷程,方能針對其學習特性編排教材內容,因此,對於兒童的認知發展過程及學習策略應有所認識;其次,歷經數十年的發展,第二語言教學法有了長足豐富的面貌,因兒童學習的特徵與成人不同,因而適用於兒童課堂的教學法亦與成人不同,本研究提出TPR與任務式教學法;發展教材是一繁複的過程,有其必須遵循的程序與原則,故本論文針對與編寫教材相關的理論進行研究、彙整,以為編寫兒童教材之方針。 在理論基礎之上,本研究進而對數套現行兒童教材依學者提出的評估標準進行評選分析,探究目前使用的兒童教材所存在的優缺點,並訪問兒童華語教師對教材的需求,作為編寫設計教材時截長補短之參考。 經過資料的蒐集與探析,在考量兒童學習語言的歷程與特性及教材編寫的程序理論後,本論文即就教學理論、教學目標、練習編排等層面提出初級兒童華語教材應注意的面向,並於編寫範例時遵守科學性、趣味性、針對性、實用性四大原則,在有了編寫架構後,即著手進行教材的編寫。 最後,在實施教材範例的試教後,檢討、評估教材範例的可行性,進而針對學生的回饋與教學時的情況,將原有範例加以改進,使之成為更為完善的兒童華語教材。
  • Item
    初級華語教材設計之研究 -以俄文母語之初中生為對象
    (2015) 歐秀莎; Ortyukova Ksenia
    近幾年全球興起一股學習華語的熱潮,俄羅斯聯邦也不例外。但是俄羅斯目前主要之關注對象大多為成人,專為兒童編寫設計的教材非常少,因此本論文要探討為俄羅斯初中生所編寫之初級華語教材的研究問題。 編寫初中生華語教材時,首先應了解兒童語言學習的過程;其次,第二語言教學法有很多種類,但並非每一個教學法都適合初中生,因兒童學習的特點與成人大不相同。研究者也討論目前俄羅斯教育制度及俄羅斯中學外語教育狀況。最後,為了編寫一個好的教材,研究者探討教材編寫的相關理論與原則。 理論基礎方面,本研究針對三套俄羅斯出版的兒童華語教材進行內容分析,分析項目分別為主題、詞彙、功能與文化。研究者分析三套教材後提出其優點及缺點。此外,訪問俄羅斯的兒童華語教師並進行父母的問卷調查對教材的需求,作為編寫設計教材時之一種參考。研究者也提出下面幾個教材編寫原則:針對性原則、趣味性原則、科學性原則、實用性原則。 經過資料的蒐集與分析,在考量兒童學習語言的過程與特點及教材編寫的理論與原則後,本論文按照所分析的資料提出初級兒童華語教材編寫應該注意的方向,並提供一課範例。
  • Item
    多元智能在兒童漢字學習活動之運用-以泰北萊掌小學為例
    (2015) 鄭淯心; Cheng, Yu-Hsin
    隨著全球兒童中文學習者的增加,兒童中文教學資源之需求也隨之增加,成為更值得探討的議題。在兒童學習華語的路程上,學習漢字是一大關卡。本研究探討如何將多元智能的學習活動運用於兒童漢字之學習,以泰國萊掌小學為例,進行為期兩天的教學實驗,於實驗後針對教學結果進行省思與討論。 研究者進行文獻探討,並尋求幾位兒童華語教師之經驗後,以多元智能原則為基礎,以教師之建議為參考,著手設計一套兒童漢字學習活動,並至泰國萊掌小學實施。教案實施後,經檢討與省思,發現許多設計與執行上的問題,為改良原先教案之設計,筆者進行反思,並訪談四位資深兒童華語教師,針對教學上遇到的問題尋求解答。 研究結果指出,以多元智能設計非華裔兒童的漢字學習活動,須考量兒童的中文程度,在學生語言能力不足時,以簡單、重複的課室用語下達指令。若要以分組方式來促進兒童合作學習,須明確指派每位學生的個別任務。若要帶領兒童進行藝術創作,教師要給予多種範例,讓兒童在依循時有所選擇。看圖說故事(語文)、畫藝術字(視覺空間)、拼漢字(人際)、以肢體在空中寫字(肢體運作)、尋找指定漢字(自然觀察)等都是容易執行且能引發學生積極參與的活動。童謠(音樂)則可作漢字教學的輔助活動。透過多種智能的學習活動,兒童可以經由多元管道進入漢字的領域,選擇運用自己的優勢智能來學習。另外,泰北的中文教學現況是以傳統聽講為主,若要以多元化的學習活動來豐富當地的教學,可以透過實地教學示範,讓當地教師經由觀察與模仿來精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