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韓中身體慣用語中的比喻現象探究與教學應用:從容器和食物概念出發
    (2014) 金惠珍; KIMHYEJIN
    我們與人交際時,尤其是想把情緒、狀況等抽象的事物具體地表達時,常常會使用身體部位來表達,這樣的慣用語稱為身體慣用語。比如,「鼻酸」、「兩手空空」等。這是因為我們的身體是跟外部世界直接接觸的,而且由於這是全人類共同的經驗,所以為了達到有效溝通,我們會基於自身感知與自身經驗,將身體部位當作比喻對象,藉由隱喻的方式進行言談。 本論文主旨在探討韓中身體慣用語當中的身體隱喻表現,依據Lakoff & Johnson(1980)的隱喻理論,探討韓中慣用語身體部位之隱喻現象。透過韓中身體慣用語的收集和語義分析,再觀察身體詞彙在韓中慣用語出現的隱喻差異,以討論身體詞彙在韓中慣用語的隱喻現象異同。本文先從詞典、論文及期刊收集韓中身體慣用語,分類於容器隱喻、食物隱喻、機器隱喻等七類,再經過數量比較將分析的類別縮小為容器隱喻、食物隱喻。探究韓中身體慣用語的隱喻現象及其對比分析。 本文研究結果發現韓文的主體取向較中文強。比如,韓文是用主體「肩膀」來描述責任感及心理負擔,以身體部位說「어깨가 가볍다/무겁다(肩膀輕/重)」。中文則是用客體「擔子」進行描述,說「擔子輕/重」。中文是將客體擔子視為容器進行隱喻,韓文則是以主體的身體部位進行隱喻。 另外,從食物隱喻中使用的詞彙發現韓文的集體取向較中文強。比如,韓文利用「익다(熟)」與「안 익다(未熟)」的詞彙,以一個詞彙「익다(熟)」及其否定形式「안 익다(未熟)」來表示正反兩種現象,例如:「눈에 익다(對眼熟)」、「눈에 안 익다(對眼未熟)」和「손에 익다(對手熟)」、「손에 안 익다(對手未熟)」等。中文則利用兩個不同的詞彙「熟」與「生」來表示,例如:「面熟」、「面生」和「熟手」、「生手」。 最後,本文檢視中文教材中有關身體慣用語的語料,建議教師可先建立容器隱喻與食物隱喻的概念,基於此對中文身體慣用語進行系統性分類,組織慣用語之間的關係,以歸類排列的方式揭示中文身體慣用語,再與學習者的母語做對比進行慣用語教學,幫助以韓文為母語之學習者能夠聯想相關性的慣用語組合,加強對中文慣用語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