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法語語調與法籍華語學習者中介語聲調表現之關聯性
    (2023) 張雅琄; Chang, Ya-Chuan
    本研究旨在探究法語語調與華語聲調表現之關聯性,試分析法語語調是否對華語聲調表現造成影響。本研究假設為二:一為法籍學習者在產出華語疑問句時,會傾向以法語疑問句上揚的語調習慣,將句子末字調發成升調。二為在產出華語敘述句時,法籍學習者會傾向以法語敘述句的語調習慣,將句子末字調發成降調。筆者設計一發音測驗分析法籍初中級華語學習者在華語語句的末字調聲調表現。研究對象共9名,2位女性以及7位男性。此發音測驗共28句疑問句以及4句敘述句,測驗進行方式為角色對話,以受試者與筆者對話的形式自然產出測驗語句,筆者擷取對話內容中的32個華語句子進行分析。筆者將蒐集到的語料利用Praat針對各句子末字調音高表現進行聲學分析,並同時對照華語母語者語圖,以此觀察兩者華語聲調表現之異同。根據研究結果顯示,法籍華語學習者在疑問句末字陽平調的末字調正確率最高,且將偏誤聲調發成陽平調的百分比也最高,由此可推斷法籍華語學習者在產出華語疑問句時受到母語遷移的影響可能性大。另外,法籍華語學習者在敘述句末字上聲調的末字調正確率最高,且將偏誤聲調發成陽平調的百分比最高,此與本研究假設之一不盡相符,筆者並不排除與母語語調的關聯性。本研究最後依據發音測驗結果提出針對華語聲調與句調的變化的教學建議。另外,文末提出後續研究展望,提供未來研究者與華語教師參考。
  • Item
    俄語句重音對華語三聲連續變調的影響──以俄語為母語的學習者為例
    (2019) 夏瑪麗; Sharapova Mariia
    語言遷移是造成聲調發音偏誤的一個主要原因。學習者學習一種新語言,在發音上經常會把原本既有的語言發音經驗運用在新語言的學習上。華語學習者也會受母語重音模式的影響。重音模式遷移到目的語中,出現不符合華語聲調音高變化模式的語音偏誤。因此,本研究假設以俄文為母語的華語學習者會把母語句重音的規則用到華語中。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探討俄語中的句重音是否會對華語三聲連續變調表現產生負遷移的結果。 本研究以含三聲變調詞的句子材料實施了語音實驗,紀錄10位母語為俄語華語文學習者的發音。為了與上述10位母語為俄語的華語文學習者做比較本研究也請華語母語者參加錄音。為了判斷句子裡重音的位置和聲調正確性,本研究也請 1 位對於聲調較敏感,受過專業語音訓練的華語母語者做出評量。最後採用 Praat 語言學軟件把語音材料轉化為可視化圖形 ,從中找出受試者的發音特徵和錯誤。結果顯示,以俄語為母語的華語文學習者的三聲變調表現確實受到母語中句重音的影響 ,造成華語母語者和以俄文為母語華語學習者不一致的三聲變調的發音。
  • Item
    華語第三人稱回指分析--以母語者與英、日語背景學習者為例
    (2013) 吳佳容
    華語話題鏈以主題之連貫作為銜接手段,主題延續性之強弱將影響第三人稱回指詞於篇章中之選用。然而從教學出發之研究尚且不足,使華語教師經常發現中級學習者雖已有足夠的詞彙量,但組織篇章時常有「代詞過多」、「零代詞不足」的問題。有鑑於此,本文從語言類型出發,探討語言以零代詞回指為主的華語、日語者,及代詞為主的英語者,其第三人稱回指詞於華語話題鏈中之表現為何。 本研究的受試對象共有60位,分為華語母語組、英語背景學習者、日語背景學習者組三組。學習者組中,包含中、高級學習者各10位。日語組是英語母語者的控制組,而華語母語組則是分析華語回指的基準組。研究流程包括(i)請60位受試者看影片後寫500字摘要,接著(ii)計算第三人稱回指詞使用的比例,最後(iii)分析話題鏈和第三人稱回指詞之關係,從而探討華語第三人稱回指詞於不同母語組間的差異。 由第三人稱回指比例及話題鏈組織方式發現,中級學習者有代詞過多、零代詞不足的問題,其原因為話題鏈長度過短為1-2小句,因而需要不斷重提代詞而減弱話題延續性。高級學習者之代詞及零代詞比例較接近母語者,其話題鏈長度多為2-3小句,但因話題鏈主題延續性不穩定,使零代詞比例仍低於母語者。 本研究根據上述學習者之話題鏈組織問題,搭配華語母語者話題鏈中第三人稱回指詞之使用原則,根據不同程度之學習者設計話題鏈教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