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8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漢語動後「上」的語料庫與意象圖式分析及教學應用(2020) 林妤靜; Lin, Yu-Ching語言表現人們的認知方式,不同語言的形式表現不同群體的認知差異 (Lakoff, 1987; Langacker, 1987)。本是方位詞的「上」在漢語中置於動詞之後可表示動作、狀態之結果(孟琮,1995;張旺熹,2006)。不少研究指出,結合意象圖式的多義詞教學可加強學生對多義詞的了解(陳曉湘、許銀,2009;陳曉蕾,2015; Li, 2003; Morimoto& Loewen, 2007)。本文旨在運用認知語言學的觀點,透過隱喻、轉喻機制探究動後「上」的語法化現象及語義的延伸,並結合意象圖式的發展探究語義內部的關聯性。同時,透過書面語與口語語料分析,找出動後「上」常見的搭配動詞類型。最後,本文分析現有華語教材中動後「上」語法點的編寫情形,總結所觀察到的現象,結合本文的研究結果,提出語法點編寫建議,並嘗試編寫出新的語法點說明,以提供未來教材編寫者、教學者或是學習者應用與參考。 根據研究結果,動後「上」有「趨向」義、「接觸」義與「實現」義。「實現」義又分「動作完結」和「狀態達成」,其中,「實現」義的語料數為三者之最。就共現的動詞類型來看,「趨向」義與「追趕類」、「攀爬類」和「奉承類」動詞搭配頻率最高;「接觸」義與「穿戴類」、「加裝添附類」動詞搭配頻率最高;「動作完結」的「實現」義與「行走類」、「理想實現類」和「逢遇類」動詞搭配頻率最高,而「狀態達成」義則以「愛」和「喜歡」兩個狀態動詞為主。此外,動後「上」的「趨向」意象圖式牽涉物體在空間中的運行,此意象圖是其他「上」語義意象圖式的原型,透過意象圖式轉換機制的運作及側重之概念,將相對抽象且複雜的時間概念以空間概念呈現出來。Item 從否定詞「不」 探討「又」、「再」之句法結構及意象基模(2014) 林宜樺關於現代漢語關聯副詞「又」和「再」的研究眾多,大致可分為探討其核心語義與語法結構兩大方面的研究。然而對於兩者同表「重複義」時的語義以及句法兩方面的分析,十分少見。因此本研究即聚焦於對於「又」、「再」同表「重複義」時的在句法及語義上的區別。 本文研究問題有三:(1)表「重複義」的「再」、「又」,分別在否定句與肯定句時可以/不可以和「了」共現的規律為何?(2)藉由1的研究結果,此時「又」和「再」句法及語義區別為何?(3.)藉由1、2,找出「再」、「又」與「了」共用時的教學應用為何? 針對這三個問題,本文將「又」、「再」分為單句及複句進行分析。在單句分析上,著重在句法層面,配合Shen(2004)和Lin& Liu(2008)以漢語輕動詞的理論進行分析。Lin & Liu(2008)主張,「又」與句末助詞「了」共現,而「再」則否。本文認為此研究結論不夠完整,因為否定句的「不再」一定與「了」共現,而「不又」則不一定與「了」共現。本文主張,管轄句尾「了」的隱現是由句子的事件是動態/靜態而定。「不」因其詞綴化功能,配合中心語上昇(Head-raising)移動,使「不再」成為一個能引發動態輕動詞的新詞,因而與句尾「了」共現。並由「又」、「再」、「不又」、「不再」動態與靜態的特質,將分析擴及其與漢語五種事件分類間的互動。 在第四章的複句分析上,側重於語義的討論。筆者將承Jing-Schmidt & Gries(2009)對於漢語副詞「又」、「再」的「語義基模」(schematic meaning)研究,採用認知理論中「意象基模」(image schema)理論來解釋「又」、「再」連接「重複義」的先後事件上的功能區別。本文改良Jing-Schmidt & Gries(2009)的基模圖示後,發現「又」後承的事件功能在「強化原主題」,亦即事件雖有先後順序,但要強調的主題早在事件之前已出現。另一方面,「再」後接事件的功能在於「推展後續事件」,也就是後續將會產生新的變化。並可由此基模解釋何以「又再」組合常見、而「再又」組合基本是零的狀況。 教學方面,由單句出發,以學習者容易辨認的「了」進行肯定句時「又…了」共現規則。待學習者習得否定句後,介紹「不再…了」共現;複句教學時可配合意象基模解釋「又」、「再」的連結功能的差異。Item 現代漢語"了"的認知研究(2009) 廖香蘭本文從認知理論的觀點出發,探討意象圖式理論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認知語義理解。認知語言學認為語言形式就是概念化的結果,經由動態的概念,會對我們所處的現實世界形成範疇化,認知理論採取非客觀主義的觀點,從我們身體的空間運動出發,以此為基礎,得以認識我們所在的現實世界。用這樣的模式組織起來的有意義的結構,語言學稱為意象圖式。從以往「了」的研究中顯示,語法研究主要聚焦於時態方面,這種源於印歐語系的研究並未有統一的模式可供依循。以認知的角度出發,將語法形式視為自身經驗的呈現,應是可行之道。本文以認知的意象圖式理論做為分析的方法,包括路徑、聯結、循環、層級、中心-邊緣等,並利用ICM模式有效地解釋「了」的多義現象。分析結果顯示,「了」具有「完成、結束」的基本語義,在各種意象圖式的概念化中,包括二個概念:即回溯性意象圖式和期待性意象圖式。經由隱喻的運作,進而形成「了」的多義性。「了」也具有主觀性,表達個人對事件或狀態的態度,此過程會逐漸形成語用的言語行為和會話隱含,其間接的涵義必須靠溝通双方的認知能力加以發展,這種不斷進行的推理過程就是語言發展的動力。最後,對華語文教學提出以下的建議:「了」有其特定的教學模式,意象圖式的概念有助於「了」的習得,並將意象圖式的隱喻教學融入課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