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Item
    語音知覺訓練對發音的影響:以華語聲調為例
    (2023) 王靖雯; Wang, Ching-Wen
    本文探討辨音能力對語音產製的成效,意即知覺訓練有助於發音學習。本文以華語聲調為材料,為英語母語者設計兩個實驗;主要實驗15天中,實驗組進行知覺訓練,控制組為仿說訓練。知覺訓練過程中,受試者每次聽完四位華語母語者錄製的帶調單音節即辨識調值,系統給予簡單對錯的回應型立即反饋;仿說訓練過程則要求受試者每次聽完相同排序的單音節立即仿說,但不提供反饋。兩組接受看字讀音的發音測驗,分別為訓練前、訓練終日及其兩週後。結果顯示,實驗組在訓練過程中,聲調辨識能力逐漸進步,且發音測驗在整體結果、訓練音(舊音)和非訓練音(新音)都顯著進步,控制組則沒有任何效果。後續實驗仿製主要實驗的仿說訓練,但訓練過程提供回應型立即反饋。結果顯示,發音準確度在訓練和測驗都有顯著進步。兩個實驗結果發現,反饋在語音學習的重要性,提供知覺訓練對於發音動作學習的明確證據,效果也符合理論預期的知覺與發音動作相聯關係。本文對研究發現進行發音學習與教學的討論,簡言之,本文建議知覺訓練可融入課外發音教學,人工智慧技術也許有助於糾正型立即反饋,進而提升發音教學成效。整體而言,本文鼓勵以知覺訓練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習者的發音及改善二語習得能力。
  • Item
    泰籍華語學習者說話清晰度與聲學分析
    (2021) 梁月美; NOPPADOLSATHAN KAMOLWAN
    本研究針對泰籍華語學習者的口語進行評估,以說話清晰度和聲學分析為測量方法,了解泰籍華語學習者在聲學訊號和說話清晰度的表現。同時,探討聲學特徵和清晰度兩者間的關聯,找出影響清晰度主要的聲學參數,以探知造成學習者清晰度降低的因素。 本研究以二十名在台灣學習華語之泰籍學習者為研究對象,二十名母語者為參照組,再由六十名母語者進行聽知覺評分,採項目辨識法作為詞語清晰度的評分方式,語句和短文清晰度以視覺類比結合直接大小估計法作為清晰度的評估方式。以十二項最小語音對比的雙音節語詞,作為說話清晰度與聲學分析的材料。雙音節語詞包括「前後元音」、「展圓唇元音」、「高低元音」、「送氣與否塞擦音」、「送氣與否塞音」、「擦音與塞擦音」、「擦音與塞音」、「舌尖前音與舌尖後音」、「塞音部位」、「平調與升調」、「平調與降調」及「二聲及三聲」華語語音對比。此外,也以十個語句和一篇短文作為不同層次口語溝通的說話清晰度材料,測量其語句和短文清晰度。 研究結果顯示泰籍華語學習者在三個不同語言層次的說話清晰度表現,在語詞清晰度表現最佳,而短文和句子清晰度表現較差。學習者清晰度和聲學特徵與母語者相似為:「前後元音」、「高低元音」、「擦音與塞音」。影響清晰度之聲學特徵為:圓唇元音/y/的F2偏差將被判斷為/i/或者/u/;送氣塞擦音的噪音時長較長將被判斷為擦音;轉折點偏差會影響二聲和三聲的清晰度。期許透過本研究之清晰度及聲學分析結果,能對如何提升華語學習者口語溝通能力提供參考。
  • Item
    「語法塊」作為華語教學語法的基本單位:以「了」為例
    (2022) 張祐齊; Chang, Yu-Chi
    本研究基於線上互動語料的觀察,提出「語法塊」作為一個包含語言結構、意義、語境資訊「整體概念」的教學語法單位,說明「語法塊」和語言結構、語境、語法功能的關聯。藉由觀察實習教師與漢語第二語言學習者的線上互動語料,以第二語言習得的觀點,探討「語法塊」是否更適合作為華語教學語法的基本單位,並可避免使用「語法點」作為教學單位所衍生的問題。以「語法塊」作為教學語法的基本單位應用在語法教學與教材編寫上,可以提供學習者漢語語法的各語言平面資訊,解決學習者的理解困難,並幫助其在自然對話中使用該語法。本研究以漢語語法「了」為例,從高級程度華語個案學習者收集了共計九次課堂,時長約十二小時中介語語料中,觀察學習者對「了」的「語法塊」習得歷程,研究其語法難易、語義認知、教學排序等第二語言的語法習得上的問題。並提出以「語法塊」作為教學語法的基本單位,應符合三項前提:一、語境前提:「語法塊」在特定語境有對應意義;二、結構前提:「語法塊」的共現頻率高、黏著性強;三、第二語言習得前提:「語法塊」可以與學習者母語的概念對應。本研究更對照教材中所收錄的「了」相關「語法項目」,總結出五個用以評估教材描述是否符合學習者二語習得需求的具體指標,分別為:一、對語言結構的說明;二、對語言基本語義、語言功能的說明;三、是否提供典型例句;四、對使用語境的說明;五、提供對應的外語翻譯或外語說明。
  • Item
    韓籍學習者習得現代漢語否定詞「不」與「沒(有)」之研究
    (2009) 李正民; LEE JEONG MIN
    本文從韓籍學習者於漢語否定詞的偏誤分析與跨語言對比分析的研究結果著眼,探討華語教材的漢語否定詞解釋現況,並建立基於教學語法理念的教學要點,以便增強教學語法的針對性與功能性。 本文檢視鄧守信(1974)、劉月華等(1996)、郭銳(1997)等學者從動詞語義功能、句法結構以及時間概念的角度提出漢語否定詞「不」與「沒(有)」之不同。其中,本文採郭銳(1997)的現代漢語時間概念與否定詞之關係,藉此建立劃分漢語否定詞「不」與「沒(有)」之架構。 本文以跨語言對比分析(cross-linguistic contrastive analysis)作為核心研究方法,即基於動詞語義功能、句法結構以及時間概念設計問卷,針對初、中、高級韓泰籍學習者進行問卷量化分析。具體而言,本研究以韓籍漢語學習者113位為實驗組;泰籍漢語學習者89位為參照組;台灣本籍生51位為標準組。而中國大陸本籍生15位為另外一組,主要在觀察中國與台灣之間的差異。為了提高分析的客觀性,在問卷裡個別設計了測驗語言運用(performance)與語言能力(competence)的項目。最後,按照調查的結果,算出動詞語義功能、句法結構以及時間概念的統計數據。 本研究的重點在於,透過偏誤分析與跨語言對比分析驗證,漢韓語之間表達時間概念的不同是否影響韓籍學習者習得漢語否定詞之過程。尤其是根據韓泰籍受試者的研究結果,算出韓泰籍受試者之間統計上的顯著差異,藉此探討韓語時間概念的負遷移(negative transfer)現象。 本實驗結果呈現,在時間成分上的顯著差異多於動詞語義功能與句法結構。此結果支持本文的假設,即韓籍受試者習得漢語否定詞「不」與「沒(有)」的過程中受到漢韓語之間表達時間概念之差異影響。
  • Item
    由近義詞「認識」、「知道」語內和語際對比 看日、泰中、高級學習者母語遷移現象
    (2009) 丁國雲; Ting, Kuo-Yun
    本研究旨在根據中介語理論,探討母語遷移對習得近義詞「認識」與「知道」的影響,以期日後可運用於對外漢語教學上,減少以漢語為外語的學習者在學習及運用近義詞時遇到的困難。研究對象為日本與泰國中級組和高級組各30位外籍生,共120位外籍生進行跨語言對比。主要的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並以實際訪談方式以補問卷之不足。 研究結果顯示:母語與標的語詞彙分化的程度不同,表現在近義詞習得使用上的差異也不同。漢語「認識」和「知道」對應於泰語為「รู้จัก (roo-jak)」(認識)和「รู้ (roo)」(知道),漢、泰兩者為較近似的語言,因此以泰語為母語之受試者偏誤率普遍較低。而日語學習者因其母語與漢語「認識」與「知道」在其對應領域之詞彙有著不同的詞彙精密程度,日語「認識」和「知道」皆以「知る(shi ru)」(原型)表示,這種差異令學習者在學習時產生了理解上的障礙,受到母語干擾的影響,故其偏誤率較高。此研究與Prator(1967)提出的難度等級相符合,即母語中的某個規則或結構,在標的語中分化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規則或結構時,難度等級較高。 其次,隨著學習的進展,高級程度的學習者其母語逐漸被第二語言所取代,進而接近或達到第二語言的水平。因此,高級程度的學習者對「認識」與「知道」的正確率較中級程度者為高。此一實驗結果也驗證了不少學者的觀點,如Taylor(1975)和 Brown(1987)。這些學者指出,母語干擾現象主要出現在第二語言學習的早期階段。此外,中級程度的學習者偏誤率較高,符合了Kellerman(1983)提出的U型理論,即到了中級階段學習者的偏誤率最高,然而隨著第二語言能力的再度提升,偏誤的標的語形式便逐漸被正確的標的語形式所取代。 教學應用上,筆者以『實用視聽華語』一書作為教案設計之依據,設計有關近義詞「認識」與「知道」之教學教案。透過教學流程的說明,進而提出教學建議,並於實際課堂中演練,確認教學成效。
  • Item
    中文母語者與法語為母語的華語學習者之語句處理研究─檢視句式、合理性、可逆性的效果
    (2017) 王敬淳; Wang, Ching-Chun
    以競爭模型為框架的中文語句處理研究肯定了中文生命性的語言線索效度大於語序,然夠用就好理論卻認為「原型施事者+動詞+原型受事者」的淺層結構與合理性才是人類慣常處理語句的策略,否定了生命性的效果。另一方面,淺層結構假說認為無論熟練度高低學習者都僅會使用詞彙語意資訊及淺層結構來理解目標語語句,無法深層處理;而競爭模型的二語研究則認為學習者的處理策略會隨著熟練度增加而趨近於母語。本研究以中文母語者及法語為母語的中級與高級華語學習者為對象,檢視他們在理解不同可逆性、合理性的中文主動句、把字句與被動句時所使用的模式。結果發現,中文母語者大致會運用「原型施事者+動詞+原型受事者」的淺層結構來理解語句,然句中論元間施動力的階層差異 (包含生命性對比) 與合理性一樣會促進困難句的理解以及和句式交互作用,母語者也似乎仍會展現出深層的處理,這些是夠用就好理論沒預測到的效果;學習者的結果指出,中級學習者與高級學習者都會用「原型施事者+動詞+原型受事者」的語序策略理解中文語句,然語意資訊對中級學習者的影響較大,高級學習者則能不受語意資訊影響,較一致地使用此語序策略,但兩組學習者的作答正確率皆沒有表現出中文母語者可逆性及合理性分別和句式的交互作用,他們亦無法如母語者區分出論元施動力階層的微妙差異,其把字句的反應時間結果亦無法顯現出母語者相異於主動句的深層處理,故部分符合淺層結構假說的預測,二語學習者沒有母語者深層的句法表徵。然而實驗結果顯示學習者在熟練度提升後,其中文語句的處理愈加傾向母語者,學習者到了高級不僅在以語序的詮釋上與母語者相似,反應時間也顯示出趨近於母語者的生命性對比效果,加以學習者能夠感知到把字句與被字句不同頻率因而有不同的處理模式,說明學習者能感知到所處目標語語言環境的變化,逐漸發展出趨近於目標語的處理策略,於是競爭模型也得到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