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8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語音知覺訓練對發音的影響:以華語聲調為例(2023) 王靖雯; Wang, Ching-Wen本文探討辨音能力對語音產製的成效,意即知覺訓練有助於發音學習。本文以華語聲調為材料,為英語母語者設計兩個實驗;主要實驗15天中,實驗組進行知覺訓練,控制組為仿說訓練。知覺訓練過程中,受試者每次聽完四位華語母語者錄製的帶調單音節即辨識調值,系統給予簡單對錯的回應型立即反饋;仿說訓練過程則要求受試者每次聽完相同排序的單音節立即仿說,但不提供反饋。兩組接受看字讀音的發音測驗,分別為訓練前、訓練終日及其兩週後。結果顯示,實驗組在訓練過程中,聲調辨識能力逐漸進步,且發音測驗在整體結果、訓練音(舊音)和非訓練音(新音)都顯著進步,控制組則沒有任何效果。後續實驗仿製主要實驗的仿說訓練,但訓練過程提供回應型立即反饋。結果顯示,發音準確度在訓練和測驗都有顯著進步。兩個實驗結果發現,反饋在語音學習的重要性,提供知覺訓練對於發音動作學習的明確證據,效果也符合理論預期的知覺與發音動作相聯關係。本文對研究發現進行發音學習與教學的討論,簡言之,本文建議知覺訓練可融入課外發音教學,人工智慧技術也許有助於糾正型立即反饋,進而提升發音教學成效。整體而言,本文鼓勵以知覺訓練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習者的發音及改善二語習得能力。Item 泰籍華語學習者說話清晰度與聲學分析(2021) 梁月美; NOPPADOLSATHAN KAMOLWAN本研究針對泰籍華語學習者的口語進行評估,以說話清晰度和聲學分析為測量方法,了解泰籍華語學習者在聲學訊號和說話清晰度的表現。同時,探討聲學特徵和清晰度兩者間的關聯,找出影響清晰度主要的聲學參數,以探知造成學習者清晰度降低的因素。 本研究以二十名在台灣學習華語之泰籍學習者為研究對象,二十名母語者為參照組,再由六十名母語者進行聽知覺評分,採項目辨識法作為詞語清晰度的評分方式,語句和短文清晰度以視覺類比結合直接大小估計法作為清晰度的評估方式。以十二項最小語音對比的雙音節語詞,作為說話清晰度與聲學分析的材料。雙音節語詞包括「前後元音」、「展圓唇元音」、「高低元音」、「送氣與否塞擦音」、「送氣與否塞音」、「擦音與塞擦音」、「擦音與塞音」、「舌尖前音與舌尖後音」、「塞音部位」、「平調與升調」、「平調與降調」及「二聲及三聲」華語語音對比。此外,也以十個語句和一篇短文作為不同層次口語溝通的說話清晰度材料,測量其語句和短文清晰度。 研究結果顯示泰籍華語學習者在三個不同語言層次的說話清晰度表現,在語詞清晰度表現最佳,而短文和句子清晰度表現較差。學習者清晰度和聲學特徵與母語者相似為:「前後元音」、「高低元音」、「擦音與塞音」。影響清晰度之聲學特徵為:圓唇元音/y/的F2偏差將被判斷為/i/或者/u/;送氣塞擦音的噪音時長較長將被判斷為擦音;轉折點偏差會影響二聲和三聲的清晰度。期許透過本研究之清晰度及聲學分析結果,能對如何提升華語學習者口語溝通能力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