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89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219
  • Item
    先秦至兩漢胡人意象的形成與變遷
    (2005) 陳健文
    本文的主旨在於探討早期中國(先秦至兩漢)胡人意象形成的歷史過程。切入的重點將偏重在以往叫被忽視的種族面向。本文從三個大方向來探索漢代對胡人的意象問題。 (一)從語源上來看,「胡」字作為一個異己(他者)之稱號,其指涉與內涵為何? (二)從圖像資料來觀察,從戎狄到胡人,華夏-漢民族是如何來型塑他們心目中的北疆異己形象。本文認為,漢人對於「胡」的認知,可能含有種族辨識意識在內。在漢人的心目中,一個典型的「胡」人應具某種刻板的形象。 (三)從種族形貌的觀點來看,「胡人」是否有特殊的種族形象,胡人的外貌與漢人是否存在著差異? (四)漢人對夷狄與胡人的種族觀為何?「異類感」是來自於哪些被特別強調的面向? 本文的思考理路如下:一、先探索「胡」字的本意為何,是否一開始便有特定的指涉?「胡」的概念是在何時?何地最先形成的?胡與匈奴有何關聯?二、從戎狄到胡人的外在形象有哪些變遷的過程?一個典型的胡人在外形上有何特徵?三、胡人外在的種族差異因素,是否是區隔胡漢邊界的一種判別標準?四、先秦至兩漢對「夷狄」與「胡」的種族觀有何歷史變遷?那些是用來設定來區分夷夏、胡漢的種族邊界。 本文的貢獻,在早期胡人概念由來的研究方面,提供了初步的成果。並在前人的基礎上,提出了中國早期歷史的「胡漢之別」除了有文化的因素外,恐怕種族因素也是一個不可被忽視的重要面向。魏晉南北朝時期長期的胡漢衝突,胡人遲遲難以融入漢人社會,是否也應存在著種族不同的生理因素。
  • Item
    立皇帝—明代宦官劉瑾
    (2005) 吳秉芝
    摘 要 劉瑾在明代宦官權勢發展居關鍵地位,憲宗時進入二十四衙門系統,最初擔任是最為低賤的鐘鼓司,經過了一連串的驚險和鬥爭,取得了司禮監的職務,司禮監是二十四衙門的首腦,握有批答奏章、傳宣御旨之權。劉瑾掌司禮監之後,武宗將各司章疏皆交由劉瑾處理,事無大小,全交給劉瑾決定。劉瑾不擅文墨,批答章奏,需要外廷大臣的協助,焦芳、李東陽兩位內閣大臣就是潤色章奏的角色。但劉瑾要擴大自己的權力,不僅需要武宗的信任,也需要在百官中形成一個親劉瑾的政治勢力,透過吏部,劉瑾掌握文官升遷貶降,指揮官僚系統,培植堅實的權力網絡,完成權力擴張。 所以在所有正史中,唯獨《明史》有〈閹黨傳〉,且以焦芳首開其端。 所謂閹黨,是指依附宦官的官僚士大夫集團,劉瑾掌控了內閣和六部的人事佈局,形成有組織性的政治集團,當時大臣和朝鮮官員甚至稱劉瑾為立皇帝。 劉瑾專政之後,全面性地插手全國政務,這些措施使得劉瑾成為一位 囂張跋扈、貪污納賄的負面人物,同時也被批評為「變亂祖制」。但我們對 於劉瑾的變亂舊制,應該重新加以檢視。持平而論,劉瑾專政,除了他的 政治野心,也有心想要解決當時的朝廷財政和吏治問題,如罷廢邊例銀兩, 是為了減少朝廷財政惡化;清丈屯田、查盤是為了增加國庫收入;整頓鹽 政,是為了改善長年鹽政的敗壞;京察不以六年為限等的新規定等,具有 澄清吏治的作用;這些措施皆具有合理的成分,不應因人廢事,一概而論。 劉瑾的結局是必然的,武宗可以給予劉瑾空前的權力左右朝政,也可 以隨時收回,這是明代宦官的宿命;但劉瑾權力運作的模式,是從操縱內 閣,控制吏部尚書,進而指揮官僚系統,變易舊制。劉瑾所建立的閹黨式 的政治型態,使明代開始出現了有組織性的政治集團,影響所及,造成明 中葉以後黨爭不斷惡化,一直持續到明朝結束!
  • Item
    童子軍與現代中國的青少年訓練(1911~1949)
    (2005) 秦穗齡
    摘要 1907年夏,英國貝登堡爵士(Sir Robert Baden-Powell)創辦童子軍組織,其目的是Character building Citizenship Training,意即完備人品素質及訓練健全公民。為了使童子軍活動能適切的發揮其功效,貝登堡再三強調:童子軍不是學校化、童子軍不是軍事化、童子軍不是政黨化。然而,隨著政黨對群眾運動的重視,在「誰有青年,誰有將來」的心態影響下,童子軍的發展就離貝登堡的理想愈來愈遠,甚至有背道而馳之勢。1926年3月5日,中國國民黨中央青年部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審查過去的青年運動,覺得有不少的缺點,尤以力量不集中沒有系統的組織最為明顯。會中認為童子軍教育是青年運動最好的工具,乃在青年部的主持下設立黨童子軍委員會,這是國民黨統有童子軍之始。此後童軍組織歷經多次改組,但誠如康澤對青年訓練的看法一樣:機構日趨統一化、活動趨向政治化、精神趨於軍事化。雖然黨、國緣飾以傳統的束性訓誡,但其內涵實有濃厚的功利色彩,且也顯示其對理想國民的集體主義取向。
  • Item
    一個客家聚落區的形成及其發展:以高雄縣美濃鎮為例
    (2004) 蕭盛和
    本論文屬於小區域研究,探討台灣南部一個草木遍地的原野,如何拓展成為一個農業發達、文風鼎盛的知名鄉鎮的過程。 透過考古遺址的發掘,確認了三千年前原住民已在此地活動,依據出土遺物可推測早期原住民的生活概況。漢人系統的客家墾民移墾此地後,透過嘗會組織籌集資金,或向平埔族人佃耕隘地、或向墾首承租耕地、或者納入大租系統成為小租戶,辛勤開發耕墾此片沃土。大家共同合力興修水利,「開埤作圳人人有份」,終於將這片荒野之地開闢成為年可二穫的「雙冬水田」。 由於地形結構、地理環境與移民性質的差異,逐漸形成美濃本區、龍廣區、南隆區等三個區域,在政經地位、文教發展或宗教活動形式上形成差異。 美濃為六堆之中最後形成的一堆,與其他各堆雖不在同一個縣,其間互動還是相當密切。 近年來美濃以博士之鎮聞名,透過研究了解清代此地已出現一進士、六舉人與不少秀才,日本時代又有甚多青年赴日留學,文風之盛其來有自。
  • Item
    抗戰時期夏威夷華文報刊言論之分析--以<中華公報>與<新中國日報>為例
    (2004) 李景喜
    本論文研究的主題,是海外華人尤其在夏威夷發刊的兩份華文報《新中國日報》與《中華公報》言論之分析。時代背景以中國抗日戰爭為主,將使用政治立場截然不同的兩份報刊《新中國日報》與《中華公報》來進行討論。 一九○○年一月梁啟超結合夏威夷華僑籌組「美屬檀香山保救大清光緒皇帝會」,並於同年三月創辦《新中國報》。《中華公報》,一九二八年八月二十四日創刊,每星期出版三次,係由中國國民黨檀香山支部黨員所集資創辦,並向檀香山政府立案為有限公司。 在一九三七年六月,中日戰爭爆發之前,夏威夷華人人數共有二萬七千六百五十七人,其中成年之男女人數,約有一萬七千餘人。七七事變之後,當中國掀起全面抗戰時,夏威夷華人即投入支援中國抗日的熱潮,組織「祖國傷兵難民救濟會」、「婦女獻金會」等團體,鼓勵華人購買公債、捐款,並從事義賣活動等。 本論文一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簡述研究動機與相關研究。第二章是「夏威夷華人的來歷與社會」。首先,中國人移民夏威夷是開始於大農場幹活的契約勞工(Coolie);其次,我們試圖利用各種統計資料來討論夏威夷華人人口的變化、職業等華人的發展狀況。第三章探討「《新中國日報》與《中華公報》的成立與發展」。 探討早期夏威夷華文報刊的萌芽及概況以及《新中國日報》與《中華公報》的創辦及其經營理念。此外,並討論《新中國日報》與《中華公報》的社論,兩報之間很明顯看出意見或對立。 第四章探討的是「《新中國日報》與《中華公報》的抗戰言論及影響」。主要是討論兩報主要的訴求言論。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及八一三淞滬戰役相繼發生後,夏威夷華人社會──中華會館及中華總商會──隨即邀集各社團的重要領導人及華人社會的菁英召開會議,共商援助中國政府抗日的具體行動。例如,成立募款組織、放映戰爭片來宣揚愛國心、抵制日貨運動的展開等等。關於抵制日貨運動,因居住在夏威夷的日裔數壓倒華人數的關係,並沒有像美國大陸成功,珍珠港事變以後才可以公開地展開。
  • Item
    大陸地區《歷史與社會》實驗課程暨教材研究
    (2004) 王鈺婷
    2001年中共教育部頒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奠定綜合實驗課程的法源依據。大陸面對這一輪課程改革,借鑑國內外及台灣九年一貫實施社會科的經驗,將歷史、人文地理及其他相關社會科學知識進行整合,成為新的一門綜合文科課程-《歷史與社會》,由教育部主導,在理論與實務的雙重考量下,同時制定了《歷史與社會》課程標準(一)和《歷史與社會》課程標準(二)。 根據《歷史與社會》課程標準(一),上海教育出版社發行新世紀版《歷史與社會》教科書六冊,並於2001年秋季,在38個實驗區推廣;根據《歷史與社會》課程標準(二),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了人教版《歷史與社會》教科書,晚一年,進入實驗區,至2004年9月,挑戰綜合度極高的九年級教材。 兩套《歷史與社會》課程標準,對於實施綜合課程的基本理念和課程目標是一致的。但綜合模式上卻是截然不同,課標(一)採「學習主題型」;課標(二)為「主題整合型」,以統整程度而言,課標(二)略勝一籌。對應之下,人教版《歷史與社會》教材的綜合性高於新世紀版。從《歷史與社會》課程,反觀台灣地區九年一貫課程社會學習領域,受到市場需求、升學考試的影響下,「課程統整」備受教師、家長及整體社會的批評,相較之下,大陸推行課程改革的條件是利多於弊。 本研究以《歷史與社會》課程標準(一)、《歷史與社會》課程標準(二),和新世紀版、人教版教材為研究範圍,分析《歷史與社會》課程及教材,並對照台灣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探討兩岸推動統整課程的瓶頸。
  • Item
    學習檔案在歷史教學的應用研究-- 以高雄市翠屏國中小(國中部)為中心
    (2004) 黃嘉玲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以學習檔案的理論方法應用在歷史教學上的行動研究,包括學習前 — 歷史科學習檔案的認識與建立、學習中 — 歷史科學習檔案的內容建構,以及學習後 — 歷史科學習檔案的成果與評鑑,培養學生「從做中學」的精神,俾能主動建構歷史知識的思維能力。同時,也藉由本實證研究的經驗,提供歷史教師一種整合「目標模式」與「歷程模式」的教學方法,以期能有效改善以往偏重知識記憶,忽略思維能力的偏差現象。  筆者根據學習檔案的教學理論,以高雄市翠屏國中小(國中部)一年級學生為對象所進行的歷史教學研究,發現學生藉由「知道是什麼(Knowing What)」、「知道為什麼(Knowing Why)」以及「如何知道(Knowing How)」的實作過程,可以培養從做中學的「歷史活智慧」,建構單元主題的史實知識、概念應用與批判思考的能力。同時,學生藉由多元化的教學活動,也能充分展現個人的學習歷程與成就,例如:將教材內容與圖畫、地圖、歷史古蹟、讀書心得、鄉土考察、角色扮演、新聞報導等相連結,不僅可以增進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培養終身學習的動機,同時也可以促進同學之間的團體討論與合作學習,以及建立個人的成就感與自信心。  經由學習檔案歷史教學法的實證研究,筆者也發現不少的困難與限制,包括:教學時數縮減、學生課業負擔、學校行政的配合度、家長過度重視成績…等,建議未來在應用學習檔案進行教學時,可彈性斟酌客觀環境的需要,擇取學習檔案的部分內容,以減少教師教學負擔,並增進學生學習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