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8
前言
為全國歷史最為悠久大學之一,其教育、藝術、文學、音樂、體育等領域素來享有盛名。管理學院所成立之系所學程,奠基于此優良基礎上,得以發展具特色之跨領域課程。本院同學修習必備商管專業知識之外,更同時涵養優秀管理者必備的寬廣視野與良好溝通能力,以期成為當代與未來產業之管理與領導人才。本院願景
培育具全球視野及人文素養之經營管理與領導人才。
整合臺師大多元領域特色,展現管理教學與學術研究之創新。
掌握社會需求及脈動,打造卓越永續之管理學院。
本院宗旨
追求學術卓越、吸引優秀學生、鏈結國際移動、鼓勵產學互動本院目標
打造優質生師比例、提升雙向國際移動、推動跨院跨界合作。News
Browse
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Item 雙重正價促發物對目標產品評價之影響(2014) 吳思穎; Szu-Yin Wu本研究主要針對消費者在特定面向上改變對於產品評價的相關機制進行研究,在許多過去的研究當中已經有針對消費者評價產生的原因以及評價變動的方式進行了相關探討。在本研究當中將針對Chien, Wegner, Hsiao, and Petty (2010)的解釋範圍模型進行探討。在促發物與目標物之解釋範圍有所重疊時,會產生同化效果;在促發物與目標物之解釋範圍並未相互重疊時會產生對比效果。並且在本研究當中我們也加入Hsiao (2002)所提出的互動假設進行討論,因此我們在研究中假定不僅目標物之評價會受到促發效果之影響,促發物也會受到促發效果之影響而導致評價之變動。 在本研究當中我們擴大研究的範圍至兩正向促發物對於目標物評價之影響效果,因此在實驗中我們先探討兩促發物在解釋範圍有所重疊時是否也會產生同化效果。接下來再依序討論促發物1在解釋範圍與目標物有重疊之下是否產生同化效果,以及促發物2與目標物之解釋範圍無重疊之下是否產生對比效果。最後我們將討論範圍擴大至雙促發物之情況,探討在雙促發物的情況下,目標物之評價之改變狀況。 有鑑於每個人心中對於解釋範圍之大小有不同的基準,因此本實驗採用組內設計的方式進行,透過觀察每位受測者在實驗前後對於目標物以及兩促發物之評價來了解促發效果的產生狀況。 在實驗結果部分,結果都不顯著,我們認為造成實驗結果不顯著的原因主要來自於樣本數的不足、實驗設計上的問題以及實驗內容過於冗長繁瑣導致受測者失去注意力,因而影響結果。然而透過實驗的結果顯示多數實驗結果顯示目標物與促發物之移動方向皆如同我們預期往原先預期之方向移動,因此我們認為若未來改善實驗之方式以及增加樣本數,便可以驗證雙促發物下對目標務所產生之促發效果。Item 雙重正價促發物的周邊效果:解釋範圍重疊模型之延伸(2015) 許舒婷; Hsu, Shu-Ting本研究主要探討消費者在進行購買行為時,會因為被周邊效果影響進而改變對目標產品的評價。在過去已經有許多研究對消費者產生評價及變動評價的原因進行探討,本研究將針對其中Chien, Wegner, Hsiao, and Petty(2010)的解釋範圍模型進行探討並加以延伸。解釋範圍模型中指出消費者對於產品的評價會受到促發物以及所評價之目標物的解釋範圍,其兩者之間是否重疊而有所影響,當兩者的解釋範圍有重疊時,會產生同化效果(Assimilation Effects) ,沒有重疊時則產生對比效果(Contrast Effects)。Hsiao(2002)的互動假設中指出,除了目標物的評價會受到促發效果的影響之外,促發物的評價也會因為促發效果的影響而變動,我們將加入此研究一起進行討論。 以往的研究多針對單一促發物對目標物的評價影響進行探討,在本研究中將把促發物擴增至兩個,且皆為正價促發物。操弄解釋範圍重疊與否的方式則是根據Chien在解釋範圍為重疊模型當中所使用的操弄方式,透過控制促發物的解釋範圍大小、目標物的解釋範圍以及促發物與目標物解釋範圍之間的距離來操弄對比效果與同化效果的產生。本研究共分為四個實驗,採組內設計,因應每個人對解釋範圍大小有不同的基準。 在實驗結果部分,只有假設1的結果是部分顯著,其他皆不顯著。我們認為造成實驗結果不顯著的可能原因有樣本數的不足、問卷相隔時間過長導致受測者回答標準不一樣,然而實驗結果顯示目標物與促發物的方向多數是朝我們預期的方向移動,因此我們認為未來可再針對問卷的設計做更改,及收集更多樣本數,來驗證我們的假說。Item Be Yourself, Image Is Nothing: Bias Correction when Viewing Messages in Sequence.(2014-03-04) 蕭中強; Yi-Wen Chiena; Chung-Chiang HsiaobAttempts at social influence are frequently encountered in sequence rather than in isolation. We suggest that messages can play a new correction-based role when they prompt message recipients to consider possible biases. The resulting corrections can reduce or even reverse the typical context effects. Two experiments examined advertisements as contexts for activating corrections. In Experiment 1, the context ad contained a tagline highlighting potential endorser bias. In Experiment 2, a sequence of context ads featured the same endorser endorsing different products, subtly prompting the potential for endorser bias. In both studies, research participants corrected for the assimilative effect of the celebrity endorser more when motivation was relatively high rather than low. Implications for the practice of social influence are discu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