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大素描教室

一、沿革與概況

本系創立於1947年(民國36年)8月,初為四年制圖畫勞作專修科;1949年(民國38年)更改系名為藝術系;1967年(民國56年)更名為美術系。1974年(民國63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兩組,進行專業教學。1975年(民國64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進行專業教學。2005年(民國94年)實施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分組招生與專業教學,自2009年(民國98年)起設計組將逐年移轉獨立為視覺設計學系。

碩士班成立於1981年(民國70年),初設有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分六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07年(民國96年)起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自本系移轉獨立為藝術史研究所;2011年(民國一百年)起,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五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因本校設計研究所及視覺設計係整併後,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

博士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初設有西洋美術史組、中國美術史組、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與管理組、創作理論組(水墨畫、繪畫、藝術指導、藝術評論),分五大組招生與八小組專業教學。2011年(民國100年)起,調整為創作理論組(水墨、西畫、藝術指導)、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組與管理組、美術理論組(西洋美術史、東方美術史、藝術批評),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再次調整美術創作理論組中的藝術指導組為新媒體藝術組。

週末在職進修碩士專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現設有美術教學班、藝術行政班、美術創作班(水墨畫組、繪畫組),分班與分組招生教學。
program

系創立迄今,已歷六十四年載,為臺灣歷史最悠久之高等美術學府。六十多年來畢業生遍及海內外,尤其國內之中等學校、大學、美術館、博物館、文化中心、美術機構等單位擔任館長、主管、系所主任、院長、董事長等重要職務,以及美術史學者、美術評論家、專業藝術家等,表現傑出。全國近三十所大學美術相關科系和研究所之大半師資皆畢業於本系所。公費時代,師大美術系每年畢業生均分發至全國各地中學,從事美術教學,因此,城鄉皆可見其畢業生。部分畢業生於服務期滿後,轉向學術研究或創作研究,隨後轉任職其他文化機構者眾多,發展途徑多元。隨著1994年(民國83年)起逐年減除公費名額之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逐漸轉型成為綜合大學,師大美術系除了原先的師資培育之外,更是全力發展學術研究、加強創作與文化建設專才之培育。

師大美術系館為一獨立之六層大樓,位於和平東路與師大路交叉處,位處臺北市區之精華地段,交通便捷,為師大校園顯著之地標。系館包括有國畫、西畫、設計、理論、版畫、攝影、電腦、陶藝、雕塑、複合媒材等專業教室以及教授研究室,還有經常舉辦國內外名家展覽之師大德群畫廊以及擁有豐富藏書之系圖書館。兼具悠久歷史、完善教學設備以及傑出師資的環境下,師大美術系將永續發展。
16-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0
  • Item
    問石記─蕭博駿當代水墨創作論述
    (2022) 蕭博駿; Hsiao, Po Chun
    本文主要以筆者的創作脈絡為研究內容,而當中大部分的創作源自於生活的體驗,無論是臺灣野柳的地質奇景、敦煌石窟壁畫的文化薈萃、或是中國北京、蘇州與上海等地的園林造景,甚至是筆者置身於大都市當中受到櫥窗文化的時尚偏好,種種在臺灣與中國各個地域的遊歷與體悟,對於筆者而言皆是人文風土的精神感召,亦是啟發筆者創作脈絡的重要元素。  再者,回歸於筆者本文的研究步驟中,將會透過古今中外的史籍考據,並結合文化研究理論的輔助下,如後現代理論與符號學理論,逐一對應於筆者創作脈絡與各個系列作品的內在意涵,深入剖析可見的物質意識,如園林造景、時尚精品等,同時延伸背後不可見的崇拜意識,如消費/物質文化、佛教義理等,在兩者可見與不可見的匯集之處,即為筆者於本文中所追求的問題意識與創作核心,本文最終將解析筆者於各系列作品的創作風格與母題符號,回歸於筆者針對創作概念視覺化的實踐成果。筆者首先在第一章為此研究論文進行研究內容及其方法的規整,並對研究範圍與專有名詞完成界定;第二章則是開展筆者對於「問石記」中的園林研究與敦煌元素的疊合,進行精神與物質崇拜兩者的整合;第三章接續以文化研究的內在視角剖析消費主義、後現代主義以及符號學相關的探源,協助筆者以更具學術性的角度詮釋創作理念;第四章即落實於筆者創作觀念與風格形塑的分析,延伸至第五章筆者近年來各系列作品的圖像說明。最終,第六章結論的部分收整筆者的理論研究結果與創作歷程。  筆者希冀透過本文的研究分析下,宏觀地經由傳統技法的學習與臨摹的創作基礎出發,並結合個人的生命經驗與創作觀點,進而揉合古今精神崇拜與物質崇拜的雙重意義,積極拓展筆者對於崇拜意識的創作脈絡,賦予中國敦煌藝術與當代物質文明更為嶄新的內質再生,揭櫫筆者對於當代性的人文見解與時代意義。關鍵字: 石頭、敦煌藝術、消費文化、符號學、當代水墨
  • Item
    半透明的呢喃─吳佳軒水墨創作論述
    (2023) 吳佳軒; Wu, Chia-Hsuan
    透過花有機體的繁衍、變動、碎形狀態聚與散所帶來的各種可能帶出社會下如同液態般的不確定與流動性質,有如半透明輕盈的各種變動。本創作研究以「半透明的呢喃」作為探討水墨創作中的半透明與碎形皺褶之美為主題,透過理念與創作圖像意涵的分析,建構出筆者所思、所想、所繪的無聲勝有聲的「呢喃」。本創作研究包含五個章節,第一章為研究動機與目的、內容與範圍、研究方法與步驟概述與名詞釋義;第二章以「慾望‧液態‧半透明」為主軸,探討個人慾望的起源到當代社會現象的流動與半透明特質,在自身慾望與社會間的拉扯、消長中尋找存在的主體性,並以藝術作為生存慾望表達的機制進行探討。第三章連結前述的背景及動機,以「透明的皺褶」說明系列作品之創作理念與實踐-「皺褶」的藝術表現慾望的具體呈現;「半透明」,藉由藝術家的作品表現形式進行分析,作為筆者創作半透明形式上的參照與梳理,透過多元的創作模式刺激新的創作形式的表現。第四章「半透明的呢喃」之創作論述,以墨與西方媒材各式水性顏料的複合狀態作為主要媒材,以水墨審美經驗出發,在東方工筆繪畫中雜揉受西方繪畫影響的繪畫技巧,探索體驗慾念於心探詢、環繞、遊走的心路歷程,並最後透過作品的個別解析,建構整個創作的脈絡與內容;第五章總結,從回顧創作及研究歷程,作為未來創作之路的展望。
  • Item
    私密的文字密碼:許宸家水墨創作論述
    (2022) 許宸家; HSU, CHEN-CHIA
    本論文描述、紀錄了現代個體在面對群體之間的內心情緒與社會關係,並以此作為主要核心概念發想,作為藝術創作與實踐。筆者以自身成長經驗、感悟,體認到個體在面對環境所建立的自我保護機制,而在保護後渴望被認同與理解的內心情感。透過榮格心理學理論,探討在現代環境之下,個體面對超量的群體結構所發展出的人格面具與其陰影。以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研究在此結構下個體所擁有的心理情感。藉由社群主義與馬斯洛理論,討論現代的個體與個體之間,彼此防範又彼此依賴的矛盾關係。本論文創作透過將文字轉換為文字密碼,並以空氣鳳梨形象描繪,將情緒、故事隱藏於其中。形成語言符號的表達,同時作為現代文人精神移情、寄情的呈現。將文字結構與作品畫面結合,使其不易辨識字形的同時,亦能感受似圖騰之紋樣,既隱藏又吸引觀者的目光,將東方文字作為符號展現,進行不同於傳統字畫合一的藝術表達。作品以平面與半立體複合媒材為創作表現,以堆積凸出肌理為情緒注入、消化的手法,以超出畫面的銅線與銅片,作為空間延伸、光影虛實,增加了文字密碼的複雜與變化,增添觀看性與觀者互動。筆者透過本文學理探討、研究,進而梳理自身創作系列與脈絡、自身情感,使作品呼應社會變化、現代思維觀點,於往後進行更深刻、廣闊的藝術創作。
  • Item
    疫情.控-彭志成水墨創作論述
    (2023) 彭志成; Pen, Chi-Chen
    自新冠肺炎蔓延以來,不確定、不穩定感,是這個時代的共感特色。身為藝術創作者,開始思考該畫出何種作品,去真實的反映當代生活及社會現象。此次創作研究是以自身的經驗及對應內心情感投射,觀照現代人在疫情蔓延下生活改變的多種面向,嘗試以社會觀察者的角色,去記錄疫情時代造成的各種變動與波瀾,創作出契合觀者感情與共鳴的作品。以人為主題,呈現疫情肆虐期間人們所遭遇到各種的情況,如強制隔離、實名制、居家檢疫、疫苗接種等,希望以表達紛擾中安身立命的美學境界。每個人所經歷的社會經驗,會造成自身回應社會的方式,而藝術家回應社會的方式,便是以創作來訴說想法。本論文主要架構,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闡述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限制、研究方法、名詞解釋。第二章:疫情肆虐下:社會現象的思考與研究。第三章:創作理念思維與形式技法,將針對影響創作的藝術作品進行分析,同時從形式特徵與技法的運用進行分述說明。第四章:創作作品解析,共分四個系列「隔離系列」、「循環系列」、「空間系列」、「日常系列」。第五章:結論,提出未來創作的省思與展望。
  • Item
    道法自然—楊喆水墨創作論述
    (2021) 楊喆; Yeung, Chit
    本文探討當代水墨創作與傳統水墨畫繼承發展的課題,從筆者自身對老莊的道家自然審美觀的理解與認知出發,以道家自然觀中的人與自然的關係及批判性思考特質來審視其創作,進而了解自身創作與道家自然審美思想的相關性。當代水墨創作與自然美的關係,對筆者自身創作產生啟發與借鑑作用。在道家自然審美觀的觀照下擴充不一樣的創作方式。筆者運用非傳統文人畫筆墨表現方法來詮釋山水的抽象性,當代水墨創作與道家自然審美觀的連接,具有承先啟後發展的意義。針對當代水墨創作發展的意識啟發,其意識包括了自然審美的發展歷史內容,拓印的發展歷史背景及繪畫史論中非文人筆墨思維發展的歷史,前輩水墨先行者對水墨新技法中的拓印技巧運用方式的功能與意義。筆者運用拓印技巧形成的人體元素意象而呈現抽象山水的表現,是人體與大自然的內部結構與功能呼應的關係,是中華文化基因中的道與自然的體現。 第一章主要是簡述了研究的動機、背景、內容與範圍,以明確論述的方向及重點;第二章扼要說明老莊自然與審美觀的重要理念,闡述老莊自然觀中的「道法自然」內涵與自身創作的理論依據,再從拓印的發展的源頭、內涵及發展去了解分析其審美意識,以五位前輩先行者運用拓印技巧特性中分析其審美意識,從中得到不少感悟與啟發;第三章主要是闡明個人創作理念的特質,是「道法自然」的創作觀、山水作品意象融入身體造形元素的理念,即是與道家自然審美觀的密切關係的緣由;第四章透過分析個人創作媒材、技巧、形式與內容來詮釋「道法自然」的創作審美觀、人與自然之間的關聯;第五章透過具體分析個人不同系列作品的特色來說明如何實踐「道法自然」的創作方式及內涵 ; 最後第六章是個人對水墨創作發展方向提出相關觀點及自身將來繼續探討方向的論點。追求繪畫的自然而然的風格特色正是「道法自然」的自然審美特性。透過自身創作理念與老莊自然審美思想對話,體悟藝術創作的「道法自然」自然審美特性的重要性,創立自身藝術創作特色與理念,是探索當代水墨創作的意義及價值的地方。
  • Item
    被動建立的價值—劉威成創作論述
    (2021) 劉威成; Liou, Wei-Cheng
    本論文描述、記錄了現代個人與群體的結構關係,並以此為概念創作、實踐。筆者自生活經驗體認到個體透過包裝進而建立形象、而被觀看。本文藉社群主義與現代性社會理論,建構出現代性生態模型,表述在科技、資訊影響下的現代社會關係。以觀眾心理學表述關係裡展演與接收的過程,依據觀眾的回饋給予反應,隨時轉變自身的狀態呈現。人們本能希望的擁有歸屬與認同,在觀看、被觀看關係之中尋求價值認定筆者將這樣的行為心理稱作「被動建立的價值」。對其提出四項特點進行探討,「認同建構」、「變動性」、「保護層」以及「商品化體現」,現代性社會中有良好、多元的資源展現自己,我們將自身轉化為商品,包裝、行銷。筆者以「青銅」為創作主軸,透過其特性和歷史意義對應人與群體的關係。青銅鏽蝕質地根據所處環境被塑造形成,賦予其新的價值認定,同時青銅器於歷史意義上具有給予地位、價值認定之象徵。本文作品以青銅質地與各不同載體轉化融合,擁有新的寓意表述,透過「青銅質地的再現與融合轉化」、「展演與中介表現」、「象徵與寓意」三點討論之。最後,筆者透過本文學理研究與作品梳理自身思想脈絡,接續概念與現代性社會觀點,在往後更深入、廣闊、持續地進行藝術創作。
  • Item
    邊緣之幻 — 林承翰創作論述
    (2021) 林承翰; Lin‚ Cheng-Han
    摘 要 「邊緣人」 為當下常聽見的網路用語,述說著各種被社會所漠視、排斥的人。在當今過曝且壓抑的社會裡,自出生那一刻起我們便開始被動接受著社會化的浸染,當我們將自身幻化成籌碼於社會中與人交流、交換時,我們就早已身處在異化的社會中,因感受到自身的渺小,無力改變社會現況的我們戳不破這個真實的謊言,轉而在這個謊言中開始尋找真實的自我。於是乎,個體在社會中開始以一種玩世不恭的態度生活著,以詼諧、白日夢的方式來面對生活中的一切。 本文以筆者研究所期間的作品為研究對象,以「邊緣之幻」為主題來記錄當今社會中犬儒主義者的生活樣貌,而「舒適圈」可以說是個體與社會間的中間場域恰好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緩衝地帶。筆者欲透過幻想的天馬行空,讓人群中的個體得以暫時解脫這種不舒適的狀態,個體雖被迫生活在社會中離不開人群,但同時卻也可以在其中抱持著一個邊緣者的心態,靜靜地在不起眼之處觀察著這社會上一切的變化。 第一章中簡介了創作發想的動機及關鍵字的名詞定義;第二章則進一步的分析當今社會下的邊緣人如何出現,現代犬儒主義是如何使我們得以擁有一種新的態度來面對這過曝社會所帶來的負面情緒;第三章列選了幾位藝術家的作品,欲借鏡他們畫作中所展現出的舒適圈多重包容力,來探討我們如何在幻想世界中自我調適;第四章以筆者「邊緣之幻」系列創作進行作品分析,將生活所感進行幻想之地的意境形構,把筆者渴望無拘無束的一面投入在畫作中的主角,渴望在生活裡找尋一個較為舒適的平衡點並期望與觀者產生共鳴;第五章為本文的結論,筆者除了期盼在創作之餘亦反映社會現況外,藉由角落觀察者的身分探討這樣富彈性的舒適圈,使我們得以在社會中更加具適應性,並且能在其中悠然自適。
  • Item
    縫中蕨起-吳麗美當代水墨創作論述
    (2021) 吳麗美; Wu, Li-Mei
    本論文是以「縫中蕨起」為主要研究與創作,蕨類在本創作研究中,主要是取材與議題設定的思考,因此藉由圖像的運用,蕨類的表現已是圖案化或符號化的概念,筆者從生活中蒐集大量的創作題材透過對植物的聯想,將其轉化為心中意象,在藝術創作表現上對未來應該充滿挑戰與創新,筆者以水墨創作元素為基礎,融合當代水墨創作形式與技法表現,期許當代水墨畫能夠展現更多元的面貌,以呈現不同的創作風格。論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緒論,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內容與範圍,研究方法,名詞釋義;第二章:蕨形狀態創作學理探討,蕨類植物生態意涵,植物美學之探討,形式探討與藝術家作品分析;第三章:縫中蕨起創作理念與實踐,創作理念,創作實踐,創作主題內容概述;第四章:創作實踐與作品解析,本創作分為四個系列,「城市系列」、「生態系列」、「原生系列」、「共生系列」;第五章結論:創作省思與未來展望。對於水墨畫的傳承與創新,不論是故事語言象徵意涵,或是生態環境將成為本研究中所提出植物環境議題,在藝術創作上有更好的表現,個人的水墨創作理念,對山水畫的創新與發展做更進一步分析與研究,藉由創作發展出富有個人藝術創作語言的藝術作品。
  • Item
    三生石意象:蔡揚威創作論述
    (2021) 蔡揚威; Tsai, Yang-Wei
    三生石意象創作係以客觀的物象,經由創作者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簡單地說,就是寓「意」之「象」,以石寓意、以石傳情,達到借物抒情。三生石意象從「感物生情」到「窮情寫物」,由意而象的創作過程,亦是「觀物取象」呈現「天地有大美」、「萬物皆有情」,由象而意的觀賞過程,即為「意」與「象」交織的三生石。   本創作跳脫了原外在物的具體形象,注入了「符號」、「挪用」、「對比」、「延伸」、「比例」及「變形」等形式手法,得以「象外求象」,改變了原傳統水墨的創作框架,注入當代的感性語彙,交織主觀「意」的內容意涵,注入《紅樓夢》的文學思想與三生石佛教故事的哲理觀點,試圖走出自身創作的新面貌。作品主要綜合了膠彩、水墨、水性蠟彩等東西方媒材,在二維的畫面經由透視和明暗投影出三維空間作品,最後並列同一三維空間物象,利用色彩造形、構圖形式及東方特有聯屏的呈現方式,注入了時間序列,表現出東方四維空間藝術新意象,分別代表「前生」、「今生」及「來生」的視覺詮釋。   三生石意象創作包括《三生三世系列》及《娑婆世界系列》兩系列作品,為筆者對生命循環更迭與今世眾生色象的詮釋,係意與象的交織,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創作形式與內容的統一。本文分為六大部分:第一章、緒論;第二章、三生石意象創作表現分析與探討;第三章、三生石於四維空間藝術的表現研究;第四章、創作形式與內容分析;第五章、創作實踐與作品解析;第六章結論。經由以上各章節的探討研究,筆者試圖引西潤中,調和中西,探索當代水墨發展的各種可能性,投入自身情感思想,結合當代自然環境和時代意識,架構出自身的創作內涵,期能發展出一套自我闡述的創作風格。
  • Item
    枯杉寂寂―吳上瑋水墨創作論述
    (2020) 吳上瑋; Wu, Shang-Wei
    本研究論文是以筆者碩士期間的創作為研究對象,藉此來體現筆者自身以及反映社會環境。本文是以枯木圖像為出發點,在第二章學理依據的部分,先藉由樹的傳統象徵開始舖陳,舉例說明人類自古以來與樹的多種連結,豐富了「樹」意象的文化內涵;接著爬梳盆景藝術裡「文人樹」的相關脈絡,說明其枯、高、細、瘦的美學意義;最後帶入中國傳統水墨畫「寒林圖」相關的脈絡分析;用這三部分來呼應筆者作品中台灣杉圖像的風格及特點。第三章的學理依據使用潘諾夫斯基(Erwin Panofsky,1892-1968)的圖像學研究方法來分析蘇軾的〈枯木怪石圖〉,說明蘇軾對枯木圖像之間有著特殊的情感連結,而這也是當時代文人精神在枯木圖像上的綜合體現。第四章開始進入筆者作品中的枯木圖像,並且以圖像學的研究方法自我剖析,第一層是「前圖像誌描述」(Pre-iconographical description),一開始先由作品中杉木的外觀特質及表現形式開始談起;第二層「圖像誌分析」(Iconographical analysis)則透過分類學及歷代文學論述「杉木」的文化意義;最後一層「圖像學解釋」(Iconological interpretation)的部分則闡述筆者對於杉木圖像的個人意義。第五章是個人作品分析,對各別作品一一做介紹。最後第六章為結論的部分,筆者總結作品對當代社會的關注以及藝術的思考,企望未來能持續深化並且提升個人的藝術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