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大素描教室

一、沿革與概況

本系創立於1947年(民國36年)8月,初為四年制圖畫勞作專修科;1949年(民國38年)更改系名為藝術系;1967年(民國56年)更名為美術系。1974年(民國63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兩組,進行專業教學。1975年(民國64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進行專業教學。2005年(民國94年)實施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分組招生與專業教學,自2009年(民國98年)起設計組將逐年移轉獨立為視覺設計學系。

碩士班成立於1981年(民國70年),初設有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分六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07年(民國96年)起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自本系移轉獨立為藝術史研究所;2011年(民國一百年)起,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五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因本校設計研究所及視覺設計係整併後,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

博士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初設有西洋美術史組、中國美術史組、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與管理組、創作理論組(水墨畫、繪畫、藝術指導、藝術評論),分五大組招生與八小組專業教學。2011年(民國100年)起,調整為創作理論組(水墨、西畫、藝術指導)、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組與管理組、美術理論組(西洋美術史、東方美術史、藝術批評),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再次調整美術創作理論組中的藝術指導組為新媒體藝術組。

週末在職進修碩士專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現設有美術教學班、藝術行政班、美術創作班(水墨畫組、繪畫組),分班與分組招生教學。
program

系創立迄今,已歷六十四年載,為臺灣歷史最悠久之高等美術學府。六十多年來畢業生遍及海內外,尤其國內之中等學校、大學、美術館、博物館、文化中心、美術機構等單位擔任館長、主管、系所主任、院長、董事長等重要職務,以及美術史學者、美術評論家、專業藝術家等,表現傑出。全國近三十所大學美術相關科系和研究所之大半師資皆畢業於本系所。公費時代,師大美術系每年畢業生均分發至全國各地中學,從事美術教學,因此,城鄉皆可見其畢業生。部分畢業生於服務期滿後,轉向學術研究或創作研究,隨後轉任職其他文化機構者眾多,發展途徑多元。隨著1994年(民國83年)起逐年減除公費名額之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逐漸轉型成為綜合大學,師大美術系除了原先的師資培育之外,更是全力發展學術研究、加強創作與文化建設專才之培育。

師大美術系館為一獨立之六層大樓,位於和平東路與師大路交叉處,位處臺北市區之精華地段,交通便捷,為師大校園顯著之地標。系館包括有國畫、西畫、設計、理論、版畫、攝影、電腦、陶藝、雕塑、複合媒材等專業教室以及教授研究室,還有經常舉辦國內外名家展覽之師大德群畫廊以及擁有豐富藏書之系圖書館。兼具悠久歷史、完善教學設備以及傑出師資的環境下,師大美術系將永續發展。
16-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6
  • Item
    國際文憑課程融入藝術教育課程之研究
    (2022) 楊喬文; Yang, Chiao-Wen
    本研究旨在因應 2019 年所正式進入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及全球資訊化的發 展,以及國際教育與實驗教育在台興起所逐漸發展之素養課程以及相關藝術領域實驗計畫下之課程發展與應對。針對「國際文憑組織」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 IBO) 之中學課程 (Middle Year Program, MYP)所規劃的藝術領域做一研究。透過彙整藝術相關教育方式之相關文獻,分析說明 IB 國際文憑所研發適切之中等教育藝術課程如何引發學生探究及實驗精神、提升學習動機及成效,落實素養教學。本文以文獻分析法及敘事研究為主,將 IB 課程規劃中的相關理念、課程綱要進行爬梳,整理出 IB 課程方向及內涵並依此規劃及實施課程,記錄學生學習之狀態。綜合歸納後得出以下結論與建議:一、IBMYP 藝術教育的實施,讓藝術教育的規劃變得更有組織與連貫性。二、IBMYP 藝術教育對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及學習歷程有正向影響三、若能藉由實驗教育政策將 IB 理念拓展至各校將會使素養導向課程更易實施發展。
  • Item
    視覺文化藝術教育課程建構與實踐評估之研究
    (2011) 蘇錦皆; Jin Jie Su
    本研究希望能結合當代藝術教育理念,將「重要觀念」融入影音學習,進行視覺文化藝術教育課程建構與實踐評估,為國內藝術教育理論的落實,提供有力的教學實踐依據,並希望學生能藉由正向的動態影像學習活動,提高視覺素養,並為未來相關課程提供參考依據及相關建議。本研究所獲得的結論如下: 課程內涵方面:一、必須強化動態影像方面的學習,提高視覺素養,以免學生的價值觀受到日常生活中大量影像的負面影響。二、必須考量視覺藝術教育與資訊科技、全球多元文化及學生社區生活之間做有意義的連結,才能與當代藝術教育理念相契合。三、必須加強與其他學科領域的統整結合,並確保有藝術學科的自主地位,以符合視覺文化藝術教育的跨領域統整趨勢。四、必須加強學生在人際社會經驗與學生自我生活之連結,以提供高中生在人際關係階段成長的需求。 實務困境方面:一、教師藝術教育專業不足,將影響本課程的實施推動。二、教師跨領域專業不足,是發展本課程的一大阻礙。三、教學設備及器材不足,是落實本課程的嚴苛挑戰。四、教師的課堂經營能力,將扮演本課程順利實施的推手。五、升學課業的壓力,仍影響本課程的教學正常化。六、教師的教學態度,將扮演本課程的決定關鍵。 教學成效方面:一、本課程具有影像專業認知上的教學及學習成效。二、本課程能有效提升學生關懷周遭環境與關注社會相關議題。三、本課程能讓學生運用資訊科技媒介,創造出關懷社會的影像作品。 根據以上結論提出如下的建議: 對教學實務的建議:一、藝術教師必須採取主動與積極的教學態度,隨時精進自我的專業成長,擴大教學參與層面,才能彰顯藝術教育的教學績效,並獲得家長、社會、學校及教育行政單位多方的支持。二、以藝術為核心的視覺文化藝術教育課程,由於跨越不同的學科領域,教師在跨領域統整的專業上,必須主動尋求在職進修管道與其他學科領域專業上的協同教學。三、「重要觀念」融入視覺文化藝術教育課程時,要能掌握其根本精神,因地制宜,靈活變通,才能真正發揮其最大的教學成效。四、藝術教學現場亟待專業教學評鑑的輔導,透過學術觀點,能針對藝術教學的教師專業、課程品質、學生學習各方面提出專業評估,除了可以彌補學術與實務間的間隙,更是教師與學校及教育行政當局最佳的交流對話平台。 對教育當局及師資培育進修機構的建議:一、整合不同學科領域教師的培育及進修管道,以符合視覺文化藝術教育的跨領域需求,並考量教學現場實際需求。二、整合不同學科領域教學設備資源的提供管道,強化教學資源設備的共享,以補有限的教學資源與設備。三、鼓勵教師參與國內外各類型的藝術教育學術交流學會,並強化藝術教師交流學習的平台,以促進教師藝術教育學術理念的俱時精進,並縮短理論與實務的鴻溝。四、強化當代藝術教育師資的培育計畫,並控管藝術教師的新舊交替與供需平衡,同時讓新一代的藝術師資能抵達教學現場。 對後續研究的建議:一、研究對象可擴及至數位落差較大的鄉村地區。二、持續本課程的發展實施,並繼續研發其他視覺文化相關課程。
  • Item
    女性身體意象於數位藝術創作研究
    (2012) 林迎曦; LIN YING HSI
    本文主要探討女性身體意象於數位藝術作品中的發展性,經由研究女性藝術家林珮淳於數位藝術作品中創作圖像與意識的關聯,來了解女性身體的多元表現方式與文化意涵,學習優秀藝術家的成功經驗,進而延伸不同風貌的女性身體意象創作。其中林珮淳的作品《夏娃克隆系列》以「女性身體意象」與多種圖像與符號做結合,利用數位藝術的新式聲光效果來闡述科技文明美麗背後的危機,作品中以女性身體象徵「 美麗」的面相,以各種符號來表達夏娃克隆獨有特質,成功連結創作意識與圖像之間的關連。研究者經由探討《夏娃克隆系列》產生創作共鳴,並經由A/r/tography的研究延伸數位藝術創作《母慕系列》與《頑石系列》,透過對真實案例的了解,創作出女性身體意象作品,並探討其中圖像所建構的教育意義。 本研究結果肯定數位藝術的重要性,作品是在透過對女性身體精神層面的瞭解下, 經過對數位藝術與圖象符號的研究,進行實驗性的創作行為,在堅定的創作思維下,反覆的省視與修正完成系列作品。經由觀賞藝術作品能夠引人發省,進一步的反思藝術圖像所傳達的意義,並能利用女性身體意象從事更多元的創作發展。本研究建議當代藝術創作的作品,宜運用數位平臺,以期更充分發揮教育的功能,但創作與展示時必須注意當事者心境與研究倫理,將女性身體的美做適宜的轉化,留下最珍貴的意義。
  • Item
    國小級任教師以材料包進行視覺藝術教學之個案研究
    (2014) 賴冠如; LAI, KUAN- JU
    藝術教育的本質在引導人綜合運用認知與感受去觀看世界,並表現對人事物的理解與詮釋。然而,台灣藝術教育在升學主義掛帥之下長期不受重視,視覺藝術教師無法專才專用,使得級任教師使用材料包進行視覺藝術課程教學。本研究主旨在探討國小級任教師以材料包進行視覺藝術教學之個案研究,記錄不同背景教師的課前準備、教學方法、教學活動、教材使用方式等。本研究採「參與觀察法」、「半結構式訪談法」、「焦點團體訪談法」,以彰化縣某國民小學三年級,二個班級,學生53人為觀察對象,研究者作為一個完全觀察者,不參與任何教學過程,只以旁觀者角色,實地觀察課程以配合該校課程規劃為主要範疇,詳細記錄同樣課程單元中,每班教學課程設計、師生互動、教學過程、教材使用等。觀察結束後,再針對教師進行半結構深入訪談與學生焦點團體訪談,以求更深入了解教師和學生對視覺藝術課堂中使用材料包之接受程度與看法,提供反省思考的機會,也提供未來改進之參考。經質化分析後,本研究獲至以下結論: 一、國民小學視覺藝術教師多以級任教師取代,教師養成背景皆無視覺藝術相關,且缺乏參與視覺藝術相關進修。 二、國民小學視覺藝術課程實施在教師缺乏視覺藝術專業知能之下,缺乏課程設計,多以材料包取代自編課程,課程內容難以突破手操為主。 三、國民小學視覺藝術課程實施依賴材料包為主,教師在缺乏視覺藝術專業知能之下,導致教師備課不足、依樣畫葫蘆的材料包教學活動和放任式的創作活 動。 四、國民小學視覺藝術課程多以級任教師實施,不論課前準備、課程規劃和課程實施皆依賴材料包為主,導致課程內容重複且一致性高、阻礙學生創造力發 展和教師視覺藝術專業知能不足,進而影響教師教學成效與學生學習成效,並使學校藝術教育缺乏實施效能。 關鍵詞:藝術教育、視覺藝術課程、材料包
  • Item
    郭禎祥的藝術教育實踐典範之研究
    (2012) 洪育蔓
    郭禎祥教授自1986年回國後,適逢台灣開始走向民主開放的腳步,在這時機點她擔任教授,系主任,繼而擔任藝術教育學會發起人,郭禎祥教授在成立學會之後,除了在教學和課程上提升職前師資培訓的專業,也致力於跨文化的學術交流,在此過程中,學生與郭禎祥教授成為一個工作團隊,完成許多跨文化的工作,讓台灣在世界舞台能見度提升,令師生共同成長。她所培養的教師不僅具有紮實的學術理論來結合實務的課程開發,也在師生共同參與諸多活動過程,讓學生打開學術視野和國際觀。 本研究透過郭禎祥教授的教育與研究,行政與領導,跨文化的國際視野,和學術社群的對話,以達成藝術教育專業的目標,她以自身的為模範帶頭以身作則,和工作團隊共同傳承台灣藝術教育的未來願景.    觀其郭禎祥教授在台灣的藝術教育所形塑的是一鼓多元豐富和專業的願景,郭禎祥教授的為藝術教育堅持和奉獻,對台灣的藝術教育者可以說是一個典範,而我們將從郭禎祥教授精神典範身上,學習藝術教育付出的精神,傳承她為台灣藝術教育所形塑的藝術教育資產。
  • Item
    國中生校園塗鴉行為之研究─以臺北縣某國中為例
    (2009) 游舒雅
    本研究以台北縣某所國中學生為對象,探討其塗鴉行為之動機與影響因素,以及藉由不同的動機之引導,國中生所塗畫出的塗鴉內容與特徵為何。研究方法為質化與量化並用的方式,針對研究學校180名學生作塗鴉行為問卷調查、6名具塗鴉經驗的學生作個別訪談,再針對這六名訪談學生所提供的塗鴉作品進行文本分析。本研究的重要發現如下: (一)影響國中生塗鴉行為的動機,主要有五大因素:個人因素、同儕因素、學校因素、家庭因素、社會因素。 (二)國中生塗鴉作品的內容與圖像特徵,透過下列不同的動機之引導,會產生差異:留下個人記錄、模仿他人塗鴉、象徵友誼、對同儕的愛戀、用來開同學玩笑、打發無聊時間、對師長無言的抗議、發洩與家人的衝突、複製流行事物、諷刺時事。 最後,建議能透過訪談導師與家長來擴大檢視校園塗鴉的層面,並將校園體制的影響性納入塗鴉研究的考量,此外本研究成果亦可提供藝術治療領域之參考。
  • Item
    社區文化與兒童繪畫表現之探討─以東園國小五年級為例
    (2006) 陳秋冬; Chen chiu-tung
    本研究主旨是為了要瞭解社區文化對學童繪畫表現,其創作歷程就其學習歷程、動機、作品形式、內容等四大層面探討其「關聯性」、「影響性」,本研究以臺北市萬華區東園國小五年級的學生為研究對象,以班級為單位,在每次進行施測時進行資料蒐集,然後再做內容的分析,以了解學生的社區文化影響其繪畫表現的差異。 本研究所得結論如下: 一、從研究結果結果顯示社區文化影響學生繪畫表現。 在萬華區實施的藝術教育,符合多元學習的理念,教師從社會議題中心導入學生的認知建構,從生活經驗帶著學生層層瞭解與學習,在傳統社區文化逐漸消失的現代,文化認同與傳承是非常重要,這樣的學習,能被學生接受,是非常有意義的。 二、社區文化與兒童繪畫教學,有很大關係。 多元文化的社會中,每一種文化都應該是每一個被尊重的個體。比起臺北市其他各區,萬華區目前雖然資源較為不足,但表現的海洋移民文化歷史典故與風情,具有特色。豐富的族群特質源自龍的傳人,奮鬥生存的本能與意志,那股永遠伴隨人的努力,輸人不輸陣的心理,得以克服困難,而賴以為生存不絕的精神,在這多元的社會,是不斷被珍惜與傳承。而藝術作品正是這種智慧的經驗化,以及美的理念,更產生所謂文明、社群的結構關係、生活模式的形成與民俗觀念的信仰。 三、教師研發設計課程善用社區資源。 加吶文化節課程引導,做到社區文化落實於校內教學活動,也成為本校 特色課程之一。從學生自發性的學習到,發表的成果看來,傳承既有的文化,值得我們努力以赴。如何使居民成為社區營造的主體,「社區營造人」非常重要。 四、培養「好奇的眼光」,取代專業鑑賞的目標所謂「好的眼光」。 好奇的眼光,隱含的是並非任何事物都能瞭解或整理的,是能夠發現以往所 不知或不曾察覺的事物,我們不僅是培養學生好奇的眼光,這更是我們專業領域之中所需要的。 根據上述的研究結果,提出幾項關於美術教育實務工作的建議: (一)對兒童藝術教育工作者的建議: 學校、學生都是屬於社區的一分子,學生在學校所受的藝術教育課程內容,應該能應用於個人、家庭和社群生活中,教師在設計藝術課程的時候應針對此進行,以切合實際,才能避免造成藝術教育的內容與現實經驗的脫離。 (二)學校所應扮演的角色,是協助支援第一線教師,發揮扮演傳承和開發的功用。 主動尋求社區的資源為學校教材,提供教師產生自然、和諧與統整課程的藝術教育空間,以能透過探索文化的本源及其來龍去脈,藉以實施多元文化教育,讓學生了解個人與異己,對文化產生認同,發揮扮演傳承和開發的功用。 (三)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1.藝術教師必需不斷專業進修,才能面對瞬息萬變的生活周遭和未來。 藝術是我們心靈對這個世界的真實反應,如同劉良佑對藝術的熱愛與對鄉土的責任感,透過他審美的尋禮方式,為社會大眾展現了臺灣寺廟藝術的優美面貌,傳承人類藝術活動。這種精神值得身為藝術教師的借鏡。 2.塑造兒童能夠參與的環境,保障其參與權。 日本新制訂的兒童權力條約中,規定了「表明意見權」,在環境問題日見複雜的今日,問題的解決有賴於每個人的自覺與行動。順應當今潮流,塑造兒童能夠參與的環境,保障其參與權,也是今後我們所要面對兒童福利的重要課題。 3.不要讓學習活動成為過眼雲煙,要留下記錄,以便銜接下次的教學活動。 透過繪畫教學活動,我們知道什麼是我們要給孩子的。 4.對進一步研究的建議: A.本研究為地域性,本研究取樣只採取一所本市萬華區學校進行研究。建議未來研究者取樣可擴充到其他地區。 B.研究取樣的年齡層宜增加,本研究基於研究設計之考量,只選擇10、11歲2個年齡層。建議未來可以加入7、8、9、12歲等年齡層。 C.本研究為個人進行藝術教育課程研究,無法對實施層面的問題進行研究,建議未來可以朝多元文化藝術教育實施面臨的困難或課程統整規劃之問題作進一步研究。 關鍵字:社區文化、兒童繪畫、社區營造、觀看、好奇的眼光、專業鑑賞
  • Item
    藝術創作歷程創造力指標建構之研究-後設認知的觀點
    (2015) 蔡沛容; Tsai, Pei-Jung
    本研究旨在運用藝術創造歷程之後設認知觀點,藉以建構藝術創作歷程創造力指標。研究以臺灣當代藝術家為研究對象,進行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採用混合法研究方式,將文獻、訪談內容、相關資料分析歸類、統整形成概念,探討其藝術創造歷程之後設認知運用情形,並以肯德爾和諧係數檢定指標重要性及專家意見一致性,確認41項藝術創作歷程創造力指標。期望供藝術教育界培育人才方向借鏡與研究。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藝術創作歷程創造力指標」共包含41項指標,由個人7項、工作7項、策略8項、計畫7項、監控5項與檢核7項所組成。 二、藝術理論與創作兩組專家共同評定屬重要性指標者,共14項,個人計有5項最多,工作計有2項,策略計有2項,計畫計有0項,監控計有3項次多,檢核計有2項。 三、檢驗兩組專家評定指標重要性之一致程度,肯德爾和諧係數為.721,顯著性P值為.035<.05達顯著水準,顯示兩組專家對於「藝術創作歷程創造力指標」重要性評分具有高度一致性,評分者間信度佳。 最後,依據研究結論,對實務層面與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
  • Item
    <<哆啦A夢>>與藝術教育--分析暨調查研究初探
    (2005) 楊婷如
    本研究嘗試從符號學與神話學的觀點,剖析台灣當今的熱門卡通影片《哆啦A夢》,透視其結構與組織形式,以解構這部深受不同年齡層觀眾喜愛的卡通影片,分析其背後的意識形態,以及為何這樣的影片內容與架構會如此受歡迎。本研究將卡通影片的結構拆解為角色、場景與劇情設計三大部分分別作分析,分析結果發現此部卡通影片之結構有幾個特點,分別為: 一、角色設計:「卡哇伊與童心未泯」、「法力無邊」與「脆弱的男性與堅強的女性」。 二、場景設計:「質樸的近身性——歡迎光臨寒舍」、「時空的壓縮——小鎮風光」與「空間與權力——危機四伏的公領域」。 三、劇情設計:「教育與互助——讓我來幫助你吧」、「全球化之下的競爭——人生是一個奮鬥的旅程」與「公理正義的扁平呈現——驕者必敗」。 此外,研究者也依據分析結果設計問卷,針對高中學生對《哆啦A夢》之觀點做了初步的問卷調查,發現青少年雖有初步的思辨能力,但多為表象的觀看,而少有深入的批判思考,因此於結論中提出了藝術教育之觀看以及創作方法的建議,並認同視覺文化藝術教育的重要性與可行性,期望能藉由卡通影片的研究,為藝術教育注入新血,讓藝術的學習更加多元。
  • Item
    水墨畫藝術推展之研究——以勝安藝術獎為例
    (2017) 楊勝傑; YANG, Sheng-Chieh
    勝安藝術獎自2005年以紀念年輕藝術家楊勝安為名成立,十二年來長期專注推展台灣高中職水墨畫藝術,引領學子熟悉水墨畫媒材及學習水墨畫創作的內涵,在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協助下,成為台灣民間唯一長期持續專注推動高中職水墨畫藝術的創作大獎,亦成為臺灣高中職青年水墨畫創作的指標獎項之一。本研究以第一屆至第十屆勝安藝術獎得獎學生為主要調查樣本,輔以資深志工及創辦人訪談,探討勝安藝術獎推展水墨畫藝術帶來之影響,運用問卷與深度訪談獲得的資料,歸納分析各項內涵。 依統計資料顯示,投入水墨畫創作的高中職學生數前五名依序集中在新北市、臺北市、桃園市、臺中市、屏東縣;六都直轄市的全國參加比率與學生得獎比率,則反映出台灣城鄉間的差距。研究發現,勝安藝術獎給予得獎學生未來生涯的方向考量,成為繼續水墨畫創作的動力之一,實質獎學金的鼓勵對於學生更有顯著的影響。得獎學生認為勝安藝術獎不僅提供一個美好的水墨畫創作經驗學習,更是一堂生命教育的課程,並且對於水墨畫藝術傳承有顯著之影響。超過九成的得獎學生認為勝安藝術獎有持續存在的價值,顯示十餘年來勝安藝術獎在水墨畫藝術之推展有著卓越的成效。 勝安藝術獎延續楊勝安熱愛藝術之精神,傳承水墨畫藝術教育與文化,與認同理念的資深志工共同成立非營利組織讓愛分享與傳遞,提昇社會正向循環發展,期待本研究成果,可作為未來台灣藝術推展與後續相關研究之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