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大素描教室

一、沿革與概況

本系創立於1947年(民國36年)8月,初為四年制圖畫勞作專修科;1949年(民國38年)更改系名為藝術系;1967年(民國56年)更名為美術系。1974年(民國63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兩組,進行專業教學。1975年(民國64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進行專業教學。2005年(民國94年)實施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分組招生與專業教學,自2009年(民國98年)起設計組將逐年移轉獨立為視覺設計學系。

碩士班成立於1981年(民國70年),初設有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分六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07年(民國96年)起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自本系移轉獨立為藝術史研究所;2011年(民國一百年)起,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五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因本校設計研究所及視覺設計係整併後,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

博士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初設有西洋美術史組、中國美術史組、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與管理組、創作理論組(水墨畫、繪畫、藝術指導、藝術評論),分五大組招生與八小組專業教學。2011年(民國100年)起,調整為創作理論組(水墨、西畫、藝術指導)、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組與管理組、美術理論組(西洋美術史、東方美術史、藝術批評),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再次調整美術創作理論組中的藝術指導組為新媒體藝術組。

週末在職進修碩士專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現設有美術教學班、藝術行政班、美術創作班(水墨畫組、繪畫組),分班與分組招生教學。
program

系創立迄今,已歷六十四年載,為臺灣歷史最悠久之高等美術學府。六十多年來畢業生遍及海內外,尤其國內之中等學校、大學、美術館、博物館、文化中心、美術機構等單位擔任館長、主管、系所主任、院長、董事長等重要職務,以及美術史學者、美術評論家、專業藝術家等,表現傑出。全國近三十所大學美術相關科系和研究所之大半師資皆畢業於本系所。公費時代,師大美術系每年畢業生均分發至全國各地中學,從事美術教學,因此,城鄉皆可見其畢業生。部分畢業生於服務期滿後,轉向學術研究或創作研究,隨後轉任職其他文化機構者眾多,發展途徑多元。隨著1994年(民國83年)起逐年減除公費名額之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逐漸轉型成為綜合大學,師大美術系除了原先的師資培育之外,更是全力發展學術研究、加強創作與文化建設專才之培育。

師大美術系館為一獨立之六層大樓,位於和平東路與師大路交叉處,位處臺北市區之精華地段,交通便捷,為師大校園顯著之地標。系館包括有國畫、西畫、設計、理論、版畫、攝影、電腦、陶藝、雕塑、複合媒材等專業教室以及教授研究室,還有經常舉辦國內外名家展覽之師大德群畫廊以及擁有豐富藏書之系圖書館。兼具悠久歷史、完善教學設備以及傑出師資的環境下,師大美術系將永續發展。
16-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8 of 8
  • Item
    花影.意境-潘文瑛繪畫創作研究
    (2023) 潘文瑛; Pan, Wen-Ying
    花,是大自然給予人類最美好的饋贈,美麗、芬芳,一直撫慰著人們的心靈。花生長在陽光下,而光在視覺世界中是一切的根源。有光就有影,無所不在的影子隨著光的流轉而變化無窮,如影隨形,像真實又虛幻,帶給我們無比的想像空間。「花影‧意境」主要探討大自然花卉的生命力,及生活歷程中美感經驗帶給筆者的感動。從欣賞花卉、光影之美,進而以花影為創作主題。花為實,影為虛,在虛實的空間中,成就了花影意境之美。從寫實到寫意,達成創作實踐。透過構思、技法,呈現在繪畫作品上,傳達筆者的人生體悟及內心情感。這是筆者在繪畫創作的道路上不斷追求「美」的目標,期盼與觀賞者產生共鳴。本論文共分為:「緒論」、「學理基礎與文獻探討」、「創作實踐」、「作品解析」、「結論」等五大章節。從喜愛大自然起始,筆者觀察自然,師法自然,寫生、攝影、閱讀及整理相關文獻資料,進而瞭解花、影在繪畫中的意涵及演進。從藝術史中尋找以花影為創作主題的藝術家,瞭解其創作精神和作品特色,透過學習,獲得啓發。作品分為玫瑰意境、花影漫漫二大系列,來詮釋個人的創作理念。最終回顧創作歷程,檢視研究的執行成果。展望未來,筆者自我期許能延續對藝術的熱情,精益求精,豐富個人創作生命。
  • Item
    愛德華.霍普(Edward Hopper)之「寫實」繪畫研究
    (2004) 陳芳后
    本文將初步探討美國寫實畫家愛德華.霍普之寫實繪畫與美國寫實主義的關聯,從美國寫實繪畫的發展源起與當代寫實主義在各方面影響的蓬勃景況切入,分析霍普之寫實繪畫與美國寫實主義在意義上界定的分際,並從藝術評論的分析以及霍普個人的回應與論述等,了解霍普對繪畫的觀念,藉以澄清並界定他在美國寫實主義繪畫潮流中的角色與定位,還諸合宜的歷史評價;此外並就霍普豐富多元的繪畫特質與主題,基礎的平面構成,心理層面的溯源,兩性關係的呈現以及文學或戲劇取材的文本來源等,評估霍普使用這些元素所構築出的繪畫世界如何反映其個人內心與時代互動、思辨的軌跡;再者,由於近年來對霍普寫實繪畫中有關心理、精神分析以及與文學、電影理論相關的創新研究相繼出現,加上學者們對霍普繪畫作品與傳記的寫作之重要文獻紛紛相繼問世,使得對霍普的研究與批評開始走向一個嶄新的模式,逐漸擺脫傳統風格傳承的狹窄定義,為霍普寫實繪畫的研究領域開闢之更新、更多元的途徑,成為相當有趣且引人注目的方向。本文最後將綜合霍普在藝術觀念、表現手法上對寫實繪畫的啟迪與發展,探討霍普所表現出二十世紀初美國文化表象之下的潛在精神風貌,以突顯霍普寫實繪畫真正的價值。
  • Item
    具象與抽象的交織 洪紹哲「寫實的邊界」繪畫創作研究
    (2015) 洪紹哲
    寫實繪畫在藝術史的脈絡中發展至今,各式樣貌的表現形式似乎已到達了臨界點。在1839年左右攝影的發明改變了觀看自然的方式,後續宣稱繪畫已死的反動,接著數位科技介入藝術創作,又是繪畫脈絡另一個階段的分嶺,更加速了創作者將意象或幻覺視覺化的思考過程。在這龐大的圖像建構系統當中,繪畫也經過不斷的質疑、重整,提出不同的藝術思維,在其不同的論述支撐架構下,開拓了各種的可能,漸漸的繪畫的表現形式也更自由了。 此創作研究命題為《寫實的邊界》,旨在探討現今多元繪畫的時代裡被歸類為傳統形式表現—寫實繪畫的可能性發展。以寫實與抽象間的連結與距離為創作核心。闡述形像在寫實繪畫範疇中對真實的不確定感,對於形象產生辨識的模糊性與形像曖昧、朦朧美的視覺體驗,探究觀看時的具像成形概念與腦內形象抽象化的運作機制。最後如何在這真實形像與視覺感知模擬的表現領域裡透過觀念與媒材反應於創作。 在創作實踐的表現題材上,以人物為系列發展開始,畫面構成也逐步嘗試融入不同的元素,透過材質的並置,內容的拼貼,媒材的混搭,冀在寫實繪畫的範疇中建構出不同的視覺模組。
  • Item
    微觀紀事—超寫實主義繪畫創作研究
    (2009) 林正哲; LIN, CHENG-CHE
    『藝術不應追隨在早已發現的真理後面一味進行重複闡述,而應該置身於發現生活中一切奧秘的前沿,不管這種奧秘算不算真理。』 創作即為藝術的實踐,在此次研究的主題是藉由超寫實主義、新寫實主義所運用的方法,以內化的方式形成以『環境』為主的中心思想,在利用主題以隱喻、諷刺性的傳達,畫面安排也以中立客觀的方式處理,所描繪的主題也避免與其他藝術家產生重複,如同余秋雨先生所說,藝術是要前往一個未知的奧秘。 在創作中筆者所採用的主題大致可分為『人造物』與『自然物』。『人造物』的產生,在人類的觀點,早期是因為必要才被生產出來,直到工業革命後,『人造物』已超越早期的『必要性』,供過於求與供需不均,使人造物已不再只是生活中的必需品或娛樂品,背後的涵意已嚴重危及環境。『自然物』的產生需要環境的配合,筆者將人類的行為與觀念投射到『自然物』中,以隱喻的方式表現出人類為了滿足自我需求,而所做出的行為反思。作品中以主、客觀的方式交互出現,將新寫實主義的精神放置於畫面中,但又以保持中立的方式完成作品,這樣才能使畫面以平靜且和緩的方式傳達筆者的理念,也使觀者不帶情緒性的接受並反思。
  • Item
    浮光掠影–––光影下的女性圖像之創作研究
    (2009) 范秋霞; FAN CHIU HSIA
    研究西洋美術史中「光」在繪畫中呈現的軌跡和象徵意涵,以及有關光影表現的畫家及其作品分析,演繹出屬於個人對「光」的詮釋方式。進而探討女性圖像在西洋繪畫史上的美學理論、脈絡發展作為主要的理論依據。並以光影交織女性圖像為手段,傳達筆者內心情感為目的,作為個人藝術創作的新嘗試。 長久以來對「光」及「女性」題材的關注,轉而成為繪畫創作的思想來源,本創作論文以鎖定「光影下的女性圖像」為所有創作的連結,透過眼睛的觀看與心靈的反思,以具象寫實的創作方式,透過個人思維、美感經驗的構成,擷取生活場域中片段時間的凝止以及生命流轉不同時期的情境,進行作品中女性人物與自然及環境的組構,作為形式表現的基礎。並認為所有創作必須穿越外在的表象形式,回歸到以「人」為主體的基本核心,即是回到自我,創作的本質才能找到最初的真實。藉以從中剖析個人的內心思維、人生價值及對生命的觀感,,進而探尋豐富生命的泉源。茲將各章節所涵蓋的內容概述如下: 第一章 「緒論」闡述本人創作的緣由與關注方向及本論文的核心價值。 第二章 「理論基礎」探討美術史中不同時期的光在繪畫中扮演的角色。其次針對西方繪畫中對女性人物畫、祼體畫及身體意象的探討。 第三章 「創作理念與題材探討」是個人階段性繪畫的自我省察,選擇與生活經驗最為關切的方向為主要表現,企圖傳達個人心境及人生價值。 第四章 「創作內容、形式、媒材與技法」討論創作過程中運用的媒材、技法及形式表現外,更進一步探求作品所欲呈現的實質意涵。 第五章「作品解析」 以光影為畫面主要符號,透過寫實情境讓物象造型能準確傳達筆者的心象世界。 第六章 「結論」將個人此次研究的心得內容做一統整的歸納,並展望未來努力的方向。
  • Item
    「物、我」凝朔日常 ~ 林俐瑋繪畫創作研究
    (2016) 林俐瑋; Lin, Li-Woei
    摘要 本創作研究藉由描繪筆者家人肖像與物件之關聯,探討內心的思維與生活情境之間關係,以及對於森林、竹子等風景題材研究,探討自身在快速流動的社會中,意欲回到本我的的內心感受。 第一章「緒論」,素樸、無色彩的素描,一直是我個人喜歡的表現形式,從灰階變化中尋找屬於個人的內心名狀,清平、無爭、淡然、明晰。我以一系列素描作品表達個人心境與生命觀。嘗試於植物造型與個人生命經驗之間,尋找心境上的矛盾與心靈的對話關係,經由鉛筆與紙張間一筆筆的磨痕呈現心境與畫面之間的關聯。 第二章,「創作學理」研究與自我相關之藝術流派,第一節以台灣寫實藝術發展為主要研究,將寫實藝術作一耙梳,希冀在浩瀚藝術洪流中尋找自我在寫實範疇中的脈絡,而能有一努力方向。第二節 研究當代寫實藝術的多樣性,以媒材的多元表現為研究範圍。第三節主要研究素描與手稿的關係及其重要性,此節並以當代幾位國內外重要藝術家為研究及學習目標。 第三章「創作理念」,第一節以亞瑟‧丹托(Arthur Coleman Danto﹐1924-2013)在《美的濫用》一書中提及畫作隱含觀者的格局為起始,作者以作品創造了一個具有臨場感的氛圍,筆者在緩慢的細節描繪中,帶給觀眾一股緩緩的生命歷程,是一種日常,也是日常虛掩下的經歷。第二節談到在啟蒙時代的思想中,崇高不同於美感之處而在於其能震撼人心,他超越了我們能測量以及理解的範圍,重要的是,讓我們不會感覺到畏懼。創作成為自我追求和感動的過程。第三節以杜甫的詩為起始,探討竹山小鎮出身的我,從小生長在有絲竹的環境裡,無論看的用的都有竹的存在,因此竹對我個人而言更有一份親切感,畫竹成為一種內心的既定。 第四章,「作品分析」談論我的創作作品並詮釋創作題材之象徵意涵以及鉛筆畫之於我的創作目的。針對大自然處於時間和空間中的系列探討,尤其是物體的光影、明暗、層次、質感、及存在感等等。 第五章,「結論」,此章節總結研究成果及個人創作心得,藝術家透過作品呈現自我生命歷程,從內心挖掘也一次次省視自我。創作是一條無止盡的,且沒有終點的道路,「追尋」成為生命的代名詞,本研究只能做到階段性成果,未來還有漫長道路,雖感自身能力有限,但我將努力潛行,一步步邁向心靈深處的彼岸。 關鍵字:寫實、跨寫實、鄉土寫實、物我、凝朔日常
  • Item
    論寫生與創作─莊瑋婷國畫創作自述
    (2004) 莊瑋婷
    論文摘要 隨著社會風氣自由開放,加以資訊交流迅速,現代國畫創作不論 形式或內容都呈現多元豐富的面貌,然筆者以為創作是否有新意、具 時代精神,不是只有發掘新的表現形式和題材,或是造形上線、形、 色的組合;而是透過寫生,表現出創作者與環境互動深刻的體驗和感 受。回顧中國繪畫史的發展, 寫生一直是豐富創作本質和內涵的基 礎。所以本文主要為探討:一、寫生與創作的關係。二、個人寫生創 作實踐的歷程與心得。 第一章緒論, 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及名詞釋義。 第二章從歷代有關繪畫創作的理論或記載,找出寫生和創作的關 係加以整理, 以瞭解寫生的精神在前人創作中的運用和發展。 第三章旨在論述寫生與個人創作的關係,筆者以為,國畫創作所 追求「神似」的境界是建立在「形似」的基礎上,不論創作表現方式 為工筆或寫意,都要先透過寫生。而非因循前人的累積的創作經驗, 一味臨摹或是憑空想像; 也不是只有追求技巧形式上的變化。 第四章探討創作的形式。技巧不是創作的目的,但卻是必需經過 的手段;所以在確定要表現的題材後,媒材的選取和技法的運用,再 加上作品構成的探索, 是創作者必須費心嘗試與鍛練的課題。 第五章自述個人創作的理念、內在的思想情感,並分析作品的表 現手法、創作歷程和心得檢討。 第六章結論,總結本研究的觀念和心得,檢討研究期間遇到的問 題, 提出個人未來創作方向的展望與努力的目標。
  • Item
    寫實的形塑與割裂——論李石樵戰後作品之風格與意涵(1945-1949)
    (2003) 鄭宜欣
    本篇研究以畫家李石樵於戰後初期1945-1949年間,創作的《市場口》、《建設》與《田家樂》這三件寫實群像畫為主要論述對象,探詢其中之風格根源與創作意涵。首先對於這三幅作品的風格與圖像進行了解,分析李石樵如何自台灣戰後社會中,擷取不同角度的人物群像,以鋪陳作品之藝術思惟。繼而追溯李石樵寫實繪畫風格形成的脈絡與發展,自李石樵早年於日本留學的背景,探尋李石樵如何從東京美術學校的傳統學院訓練中脫胎,奠定堅實的寫實主義風格之基礎。而另一方面則是自戰前日本官辦美展之發展方向,理解畫家的取材構思。此外,時值戰爭期間,整個日本畫壇都籠罩在戰爭美術的時代氛圍下,對照於李石樵戰後的這幾幅作品,無論在風格或題材上,與日本戰時的「聖戰美術」展出作品中有許多承襲與吻合之處,這個角度則可釐清李石樵創作之構思與圖像根源,並有助於對於李石樵創作意涵的探討與解析。 在最後將《市場口》、《建設》與《田家樂》的創作放置在戰後當時台灣特殊的政治社會背景中加以理解與觀察,有鑑於在台灣有許多的藝術史與藝術家研究論著,似乎仍無法擺脫線性的風格分期,或又侷限於單一的思考角度,常將藝術家置於歷史、政治、社會之度外,以避免牽涉意識形態的爭議,而本研究則希望以美術史研究的方法為起點,藉由圖像、題材、內涵與風格的溯源與分析,繼而觀察歷史之政治、經濟、文化面向,將藝術家與其創作還原於歷史情境中,一步步回溯李石樵親身經歷著於政治變動的時代,是如何地企圖將台灣社會所面臨的轉折,在藝術作品中表現出來。並且試圖探究李石樵寫實風格的利用有何根源與意涵,其作品中對於日本帝展與聖戰美術作品構圖上的挪用,除了在風格的傳承關係外,其背後是否有更深層的族群與文化認同問題。尤其50年代之後李石樵在創作巔峰之際卻又將寫實技巧棄絕,將長年經營的繪畫風格做劇烈的轉向,這對藝術家的個人創作上又有何種深切意義?從戰後幾年間藝術家面臨的是如何以創作與台灣的社會情境互動,因此從藝術創作的內在動機至外在表現的過程作用中,即可發現有許多值得關注的問題與思考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