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大素描教室

一、沿革與概況

本系創立於1947年(民國36年)8月,初為四年制圖畫勞作專修科;1949年(民國38年)更改系名為藝術系;1967年(民國56年)更名為美術系。1974年(民國63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兩組,進行專業教學。1975年(民國64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進行專業教學。2005年(民國94年)實施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分組招生與專業教學,自2009年(民國98年)起設計組將逐年移轉獨立為視覺設計學系。

碩士班成立於1981年(民國70年),初設有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分六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07年(民國96年)起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自本系移轉獨立為藝術史研究所;2011年(民國一百年)起,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五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因本校設計研究所及視覺設計係整併後,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

博士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初設有西洋美術史組、中國美術史組、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與管理組、創作理論組(水墨畫、繪畫、藝術指導、藝術評論),分五大組招生與八小組專業教學。2011年(民國100年)起,調整為創作理論組(水墨、西畫、藝術指導)、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組與管理組、美術理論組(西洋美術史、東方美術史、藝術批評),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再次調整美術創作理論組中的藝術指導組為新媒體藝術組。

週末在職進修碩士專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現設有美術教學班、藝術行政班、美術創作班(水墨畫組、繪畫組),分班與分組招生教學。
program

系創立迄今,已歷六十四年載,為臺灣歷史最悠久之高等美術學府。六十多年來畢業生遍及海內外,尤其國內之中等學校、大學、美術館、博物館、文化中心、美術機構等單位擔任館長、主管、系所主任、院長、董事長等重要職務,以及美術史學者、美術評論家、專業藝術家等,表現傑出。全國近三十所大學美術相關科系和研究所之大半師資皆畢業於本系所。公費時代,師大美術系每年畢業生均分發至全國各地中學,從事美術教學,因此,城鄉皆可見其畢業生。部分畢業生於服務期滿後,轉向學術研究或創作研究,隨後轉任職其他文化機構者眾多,發展途徑多元。隨著1994年(民國83年)起逐年減除公費名額之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逐漸轉型成為綜合大學,師大美術系除了原先的師資培育之外,更是全力發展學術研究、加強創作與文化建設專才之培育。

師大美術系館為一獨立之六層大樓,位於和平東路與師大路交叉處,位處臺北市區之精華地段,交通便捷,為師大校園顯著之地標。系館包括有國畫、西畫、設計、理論、版畫、攝影、電腦、陶藝、雕塑、複合媒材等專業教室以及教授研究室,還有經常舉辦國內外名家展覽之師大德群畫廊以及擁有豐富藏書之系圖書館。兼具悠久歷史、完善教學設備以及傑出師資的環境下,師大美術系將永續發展。
16-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微境觀》—微花蔓草的再現創作研究
    (2022) 陳端麗; Chen, Tuan-Li
    本論文研究脈絡將創作者主體以繪畫媒介再現外部現實客體的狀態,統分成:身體、心智、自我、精神四大領域。事實上這四大領域是互為交互作用影響的,身體的視覺感官如何啟動心智中意識感知與記憶,大腦的理性思維與感性直觀,經由對於客觀世界理性的判讀造就繪畫藝術三維透視法,忠實再現現實事物;東方究其文化脈絡,側重內觀思維,感性直觀於客體世界常有超越表象的觀點,反映於繪畫藝術有散點透視、反向透視及層疊空間的深層面向思維。描繪植物與內在觀照的互動關係,是研究理論的實踐,創作中「心」與「物」在藝術活動中如何交融,並達到精神層面的提升,整個過程自我經歷認識自己與洗滌的過程。藝術家以自然植物表現心靈的依歸,選擇不具傳統象徵性植物符號的雜草野花,避免觀者若入慣性思維解讀,而能重新觀照真實的「自然」之美。 《微境觀》以微花蔓草為創作主軸展開靜觀沈思,透過「微」場域進行再現研究。再現內容除了描摹現實,心智的投入使得心像、記憶、移情等隨著再現內容而發酵,展現出系列創作四大主題:蕨草、野逸、荷隱、寂照,以主題式開展境觀思維的生命哲思與美學探索。
  • Item
    偽中文偽知識—中國藝術風
    (2013) 謝芝玲; Chih-Ling Hsieh
    本研究探討的是藝術創作者在偽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創作所會產生的現象及延伸產生的問題。許多藝術創作都是建立在不穩固的知識基礎上,有時是因為當時的客觀環境限制造成創作者知識的缺乏,有時是因為創作者主觀的取捨造成既有的知識架構受到扭曲,有時是這兩個因素同時發生。創作行為其實就是創作者從他生活環境所學習到的知識或是經歷過的事物中,主觀篩選出他所關注的區塊之後,再重新組織出新的知識架構。因此,藉由釐清創作者在這知識架構重整過程所遇到的問題,並進而探討知識演化與重建的歷程,將可作為創作思考的依據。本論文首先以十七世紀西方創作者在缺乏東方資訊的狀況下所創造出來的中國藝術風、台夫特陶及偽中文為切入點,探討藝術創作者依循其原有認知觀點將新資訊轉化為新知識的這個再現過程所發生的形變現象,其次以文化再現、視覺心理學及基模的論點探討偽知識與藝術創作之間的關係,最後透過創作的方式探討虛構想像的實踐。研究結果發現,想像依然是從已知的事物發展出來,人們在整合不同知識架構時,是透過兩端重疊之處產生延伸推論,創作者與觀者之間,也是需要擁有某些共識才得以順利地進行溝通,所以不同的知識架構在進行重整時,雖然創作者的主觀意識決定了作品最後呈現的狀態,但是創作者依然需要考量知識演化的運作模式,才能夠建構出「偽知識」的「知識」。
  • Item
    具象與抽象的交織 洪紹哲「寫實的邊界」繪畫創作研究
    (2015) 洪紹哲
    寫實繪畫在藝術史的脈絡中發展至今,各式樣貌的表現形式似乎已到達了臨界點。在1839年左右攝影的發明改變了觀看自然的方式,後續宣稱繪畫已死的反動,接著數位科技介入藝術創作,又是繪畫脈絡另一個階段的分嶺,更加速了創作者將意象或幻覺視覺化的思考過程。在這龐大的圖像建構系統當中,繪畫也經過不斷的質疑、重整,提出不同的藝術思維,在其不同的論述支撐架構下,開拓了各種的可能,漸漸的繪畫的表現形式也更自由了。 此創作研究命題為《寫實的邊界》,旨在探討現今多元繪畫的時代裡被歸類為傳統形式表現—寫實繪畫的可能性發展。以寫實與抽象間的連結與距離為創作核心。闡述形像在寫實繪畫範疇中對真實的不確定感,對於形象產生辨識的模糊性與形像曖昧、朦朧美的視覺體驗,探究觀看時的具像成形概念與腦內形象抽象化的運作機制。最後如何在這真實形像與視覺感知模擬的表現領域裡透過觀念與媒材反應於創作。 在創作實踐的表現題材上,以人物為系列發展開始,畫面構成也逐步嘗試融入不同的元素,透過材質的並置,內容的拼貼,媒材的混搭,冀在寫實繪畫的範疇中建構出不同的視覺模組。
  • Item
    成癮與耽溺─「嗎啡」系列繪畫創作論述
    (2013) 楊博鈞; Po-Chun ,Yang
    摘要 我們將耗盡心神於微妙的運思,且將無數沉重的骨架拆毀重建, 在偉大的「創造品」出現之前,為此,陰慘的慾望使我們悲泣……。 ──波特萊爾 「嗎啡」系列敘述的是筆者對於自身喜好的沉迷陷溺、感受物質的歡愉為創作中心,在創作過程中發現內在真實的自我,不斷找尋生活的意義,在自我和記憶的兩端搭建起一座往來記憶彼端的通道,且透過描繪照片的過程不斷反芻過往的知覺感受,讓記憶、知覺經驗和自我消融於一體,沉浸於不可復得的那段日子。 本次研究主要探討平面繪畫的延伸表現和創作形式,內文共分為六章討論,第一章為創作的出發點,簡述筆者的創作發想,透過描寫照片表現對於喜好事物的成癮、耽溺,以及感官知覺的記憶回溯。第二章為本論文的文獻探討,從遠古時代的繪畫表現至近代攝影術發明後的繪畫困境與出路,探討美術史上幾個重大時代的繪畫再現意義,並導引至攝影術與照相寫實的發展。第三章以七0年代的照相寫實藝術家為探討對象,分析各個藝術家的表現手法和創作題材。第四章探究作品創作、形式、內容,以及創作技法與媒材的介紹,探討有關感官的愉悅以及數大的美感,並探討照相寫實表現手法的延伸運用與功能轉換。第五章為筆者的創作研究,講述筆者作品的創作理念和表現手法。第六章為本次研究的結論,歸納筆者近幾年的創作歷程和感想,探討系列作品的演變、感官的深刻體驗和自我繪畫歷程的展望與追尋。
  • Item
    偶遇-風景的再現與移情
    (2013) 趙乙璇; I-Hsuan Chao
      本文共分為六個章節,透過對藝術史、美學和前輩畫家們的研究分析以及旁徵博引,加以闡述筆者自身的創作。第一章緒論主要是探討在現代多元紛雜的藝術型態之下,繪畫對於自身的價值和意義,以及創作興起的動機,生活環境的改變所造成的心境變遷對創作的影響和選擇「偶遇」作為主標題的原因,還有創作研究的範圍。      第二章主要是說明創作理念與背景元素:分別探討「再現」與「移情」的意義和發展,冀望能兼容並蓄西方繪畫之景物再現的傳統和中國繪畫主體移情的精神,達到筆者所謂「五感」繪畫的境地。      第三章是關於創作的學理基礎之研究,包括西方風景畫的起源和演變,現代都市生活中人們的集體心象,波特萊爾對於「現代性」的定義,社會學家沃斯和齊美爾如何解釋都市性格的形成原因,以及影響筆者創作的四位當代畫家-傑哈.李希特、愛德華.霍普、傑弗利.史馬特和彼得.多伊格。      第四章是關於創作內容、形式、技法與媒材的說明:創作內容主要為筆者與周遭環境景物在某一特定時空下偶遇所激發的情感,並藉由景物的描繪來體現筆者內心世界;創作的形式包含早期「理性的旁觀」與後期「直覺的抒情」,並加以闡述「直覺」對繪畫創作的重要性;技法主要呼應「直覺的抒情」之創作形式,不重形體的清晰明確,注重筆觸及色彩所營造之氛圍。      第五章為各幅作品的創作背景與理念之詳細說明。第六章則為對整體創作的總結與感想,以及對未來創作發展的期望。
  • Item
    景框與風景-吳乃慧創作論述
    (2019) 吳乃慧; Wu, Nai-Hui
      本創作研究圍繞「與風景相關之藝術創作」及「作品之觀看方式」兩條軸線,試圖探索藝術創作者如何藉由獨特的藝術語彙,描繪人們對於周遭環境的感知與認識,並且經由風景相關之藝術創作,探究不同藝術作品間,在空間再現方式上的異同,包涵了縱向的藝術史脈絡以及橫向同時期藝術家作品間的差異。   隨科技演進,與風景相關之藝術創作,再現空間不再是只單純專注於描繪眼前所見的景物,更多的是針對視覺在空間裡作用以至將之呈現於平面上的這個過程,以此過程做為作品討論之對象。再現方法的演變,使得傳統繪畫中慣用的透視法遭到拆解,觀看者、對象物、畫布三者間的相互關係趨向多元,對於感知的描繪,在不同的藝術作品中存在著諸多不同的路徑。   筆者亦藉由創作研究,提出個人貫穿本系列創作的核心元素——「景框」,更進一步討論到後設劇場中的「劇中劇」表現形式,即經由釐清自身的觀看方式並對其進行反思,以了解到自己對於周遭環境的認識一如人們在當代接收與傳遞訊息的模式,均帶有虛擬的性質。   繪畫能將立體的空間體驗轉化為平面呈現,憑藉的便是人類的想像能力,同時,繪畫的自由性也記錄了在生活中難以言說的視覺感受。筆者盼藉由創作,發覺觀看的複雜性,以更加開放的態度去體驗及認識所見所感,並發展具個人特色的創作語彙。 關鍵詞:風景、景框、觀看、再現、劇中劇
  • Item
    學童繪畫信念與繪畫表現關係之研究
    (2004) 謝士弘; Shieh Shyh-Hon
    當學童進行繪畫活動時我們如何瞭解其繪畫表現?我們以什麼來評量學生的藝術表現?由於有與多不同的繪畫發展理論使我們不太容易更清楚的欣賞兒童的表現的原貌。 本研究目的在於釐清為何這麼多學童或成人會表示「自己不會畫畫」或「沒有畫畫天分」。果真如他們所述?以教師的觀點而言,我們可以為這種現象做些什麼?對於教師而言不僅對於學童作品的分析;瞭解學生的繪畫過程也同樣能提供學童繪畫發展的重要線索。 本研究中以Goodenough-Harris畫人測驗來區別學生的表徵能力,並且進行受訪學童、教師、 與父母的訪談以瞭解彼此對於繪畫活動有關信念的差異。在學童畫人的過程中,筆者將繪畫過程標定並且區分為「停筆時刻」與「持續動筆時刻」以進行對於學童繪畫行為的分析與探討。 最後,提出對於教學與後續學生繪畫研究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