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大素描教室

一、沿革與概況

本系創立於1947年(民國36年)8月,初為四年制圖畫勞作專修科;1949年(民國38年)更改系名為藝術系;1967年(民國56年)更名為美術系。1974年(民國63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兩組,進行專業教學。1975年(民國64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進行專業教學。2005年(民國94年)實施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分組招生與專業教學,自2009年(民國98年)起設計組將逐年移轉獨立為視覺設計學系。

碩士班成立於1981年(民國70年),初設有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分六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07年(民國96年)起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自本系移轉獨立為藝術史研究所;2011年(民國一百年)起,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五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因本校設計研究所及視覺設計係整併後,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

博士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初設有西洋美術史組、中國美術史組、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與管理組、創作理論組(水墨畫、繪畫、藝術指導、藝術評論),分五大組招生與八小組專業教學。2011年(民國100年)起,調整為創作理論組(水墨、西畫、藝術指導)、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組與管理組、美術理論組(西洋美術史、東方美術史、藝術批評),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再次調整美術創作理論組中的藝術指導組為新媒體藝術組。

週末在職進修碩士專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現設有美術教學班、藝術行政班、美術創作班(水墨畫組、繪畫組),分班與分組招生教學。
program

系創立迄今,已歷六十四年載,為臺灣歷史最悠久之高等美術學府。六十多年來畢業生遍及海內外,尤其國內之中等學校、大學、美術館、博物館、文化中心、美術機構等單位擔任館長、主管、系所主任、院長、董事長等重要職務,以及美術史學者、美術評論家、專業藝術家等,表現傑出。全國近三十所大學美術相關科系和研究所之大半師資皆畢業於本系所。公費時代,師大美術系每年畢業生均分發至全國各地中學,從事美術教學,因此,城鄉皆可見其畢業生。部分畢業生於服務期滿後,轉向學術研究或創作研究,隨後轉任職其他文化機構者眾多,發展途徑多元。隨著1994年(民國83年)起逐年減除公費名額之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逐漸轉型成為綜合大學,師大美術系除了原先的師資培育之外,更是全力發展學術研究、加強創作與文化建設專才之培育。

師大美術系館為一獨立之六層大樓,位於和平東路與師大路交叉處,位處臺北市區之精華地段,交通便捷,為師大校園顯著之地標。系館包括有國畫、西畫、設計、理論、版畫、攝影、電腦、陶藝、雕塑、複合媒材等專業教室以及教授研究室,還有經常舉辦國內外名家展覽之師大德群畫廊以及擁有豐富藏書之系圖書館。兼具悠久歷史、完善教學設備以及傑出師資的環境下,師大美術系將永續發展。
16-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4
  • Item
    城市之疏離、交錯與揉合──繪畫創作研究
    (2022) 吳宇宏; Wu, Yu-Hong
    觀看世界各國的潮流,城市之擴張依然持續地進行,且大者恆大,匯聚的人口數不斷攀升;據統計目前世界上約有55%的人口居住在都市,依此增進的速度,預估在2050年後會達到68%的人口,集中居住在大都會區。城市居民多半擁有獨自的思維與見解,因個性與生長背景不同,其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世界觀……也不盡相同,因此對城市的批判或讚美,受內在的思維、個人的經歷以及人與人互動關係等影響,會有許多不同面向的心情寫照;本創作研究選擇都會人的疏離感、人際交錯、人文揉合等議題,當成本創作的主要題材。城市裡人口稠密且族群多元,人際關係交錯複雜,演繹的故事相對也是多樣複雜;擁擠的城市,並不意味都會人擁有的友情、關心與愛,是豐富且滿足的,反而許多城市中人,自我感覺孤獨與疏離;面對多元的文化,市民需要相互欣賞、寬容和接納彼此的異同,並揉合成一個共有共榮的文化,這將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發揮愛與智慧的一項重要課題。本創作研究參考了:工程圖學、象徵主義、符號學、蒙太奇理論等學術與藝術之理論,筆者詳閱這些理論並經推敲、思考、整理、反思之後,規劃為:城市之疏離、城市之交錯與城市之揉合三個系列,並以油畫、壓克力畫、水彩畫及絹版印刷等綜合媒材交互運用,完成18幅共計約1000號的創作作品。城市之揉合系列的三幅作品〈新橋〉、〈探索森林〉、〈眼底繁華盡是空〉,筆者以「對自然界的和解與揉合」為主要的思考方向進行創作,作為本創作研究的總結、期望和願景。
  • Item
    雨 調–城市雨景繪畫創作研究
    (2014) 林經哲; Ching-Che Lin
    本創作研究是以「雨」、「城市」兩者來作為主要的創作架構,以筆者成長的臺北為出發點,雨為軸心,並探討兩者間的關係及影響。多雨的天氣,會帶給繪畫發展什麼樣的影響,以及創作者會如何詮釋這樣的氣候,都是本研究的重點。本文涵蓋藝術史、藝術社會學等學理基礎,以及對筆者所產生的影響及啟發。作品部分則著重於本身的內容與形式,以及相關技法研究。 此論文架構分為六個章節及圖錄,摘要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說明本創作研究題材的選擇和媒材選擇之動機、目的,再敘述研究範圍及方法。 第二章為「學理基礎與文獻資料」,該章以研究臺灣早期水彩畫家對於「水氣」作品的手法及意念,另外也以藝術社會學的角度和方法探討早期東西方的雨景作品,藉此深入了解當時社會背景對於藝術家及作品所產生的影響。 第三章為「創作理念」,分析作品表面之下要傳達的理念。探討作品中「雨」、「城市」、「人」三者間所產生的關係和意象,以及筆者在這時代之中對於這三者所感受的現象、以及思考的問題。 第四章為「創作內容、形式、技法與媒材-」,該章節以整個系列創作的角度說明作品中包含的內容、元素,再說明透過何種表現形式、手法,以及筆者如何使用水彩來將意念轉化為創作。 第五章為「作品解說」,其重點在敘述筆者雨景畫之創作背景及過程,共二十件水彩作品,分別陳述每件作品之故事背景,再逐一分析每件作品之構圖、色彩和技巧。 第六章為「結論」,該章將此四年研究之成果作一總結及心得,期望將來在創作上能有更為精進的表現或突破。
  • Item
    擁擠視域─洪敏瑜創作實踐
    (2012) 洪敏瑜; Min-Yu Hung
    本研究以「擁擠視域」為題,聚焦在以台北為基點的城市題材之水墨創作實踐上,試圖由筆者自身於城市中的生活經歷向現下外部環境產生連結,探究城市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城市性格與城市意象如何被形塑,再抽取水墨藝術創作領域內以城市題材做為表現主題的作品,進行題材演變、繪畫視角、藝術家態度的探究,以期比較個人藝術創作上的觀察視點後,能更明確清晰自身藝術創作之立場與觀點。 研究架構上主要分為幾個部分:一是研究動機與目的的闡述,二為城市性格映像於人心的過程與結果,三由宮室畫、清明上河圖、山水畫城市題材、水墨都市等以城市相關事物為主要表現對象的繪畫作品探知此一脈絡的演變,四則回歸自身創作實踐的研究層面,最後對研究心得結論。
  • Item
    城市水墨的超現實意涵—劉蕙華創作論述
    (2012) 劉蕙華; Liu Hui Hua
    當今全球進入了多元的『後現代』時期,台灣水墨面臨前所未有的思想衝擊,許多畫家致力於水墨革新,並以融合中西為要務。超現實主義源於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是二十世紀影響最大的心理學派,西方之文學、藝術皆受其理論啟發而有新風貌。台灣水墨畫既有承襲中國風格,亦引用了西方超現實主義之夢境潛意識表現方式,創造出獨具風味的超現實水墨。 本文探討作者身處現代社會,回顧中國山水畫傳統,以自身都市經驗為出發,因藉西方超現實主義之精神,把城市意像與自我感受透過水墨語言表現出來,希望藉著創作的過程去發現潛藏在記憶中的片斷,透過圖像投射出現代生活的多采多姿、華麗想像或冷漠疏離、寂寞焦慮。本次創作有兩個系列,『夢想山水』以超現實的手法呈現出繁華都市表象之下的寧靜荒蕪,投射出視覺經驗以外的的心理狀態。『城市童話』著重於視覺經驗與個人印象的重組並意圖在作品中,闡述個人對於時代與生活環境的體認,衍伸出自我的繪畫創作風貌。
  • Item
    寂寞城市-建築場景與其情感場域之研究
    (2008) 陳家偉; CHEN CHIA WEI
    城市是人類文明發展下所遺留的產物,除了構成城市外貌的物理條件外,包容於其中的文化與人群則是真正賦予城市生命特質的要件。而「建築」因為是同時具有物理及文化雙重面貌的「都市人為事實」,在其物理條件上遺留獨特的社會、文化及人群痕跡。筆者在求學期間,台北的城市景觀一直對筆者有股莫名的吸引力,筆者也因此對這城市產生極大興趣,希望藉由在這城市漫遊及觀察的過程中體會台北建築景觀的特質與形成原因,以及背後的人文意涵與創作的契機。 本創作研究以台北發展中所遺留的建築場景為主題,探討其形成的背景與衍生出的人文情感意念,藉由藝術創作將筆者觀察到的特殊人文與情感意念,以描繪建築場景的形式呈現出來,期待觀者從作品中檢視城市文化與自身情感,進而提升自我與環境的認同。 第一章針對本研究主題與目的做簡單的說明與名詞解釋;第二章則從各個面向探討台北建築景觀的特質與形成原因,以及筆者所觀察體會到的城市人文與情感意念;第三章從藝術史流派及創作技巧切入探討創作研究的理論基礎,以及攝影帶給筆者創作上的激盪與影響;第四章則說明筆者在創作中描繪的內容以及運用的形式與技法;第五章為作品說明,針對作品表現形式、創作理念及過程做介紹;第六章則為此研究做總結與反省。
  • Item
    凝視的場景:維克多˙柏根的攝影-文本(1976-1984)
    (2008) 林依依; Lin Yi Yi
    身兼英國藝術家與理論書寫者的維克多˙柏根(Victor Burgin , 1941-),擅長利用攝影與文本並置表達批判觀念。本文的研究範圍鎖定在1976-1984年間,「城市」和「幻想」兩種系列類型的攝影-文本作為主要研究文本,並從「攝影-文本」和「凝視」兩個面向,探究柏根創作、書寫與後現代視覺理論之間的關係。 在「攝影-文本」的部份,柏根集結了各類異質文本、彼此互文指涉,試圖打破圖文觀看的慣習和迷思,提供圖文再現的多種可能。在城市系列藉由影像與文字之間帶來的閱讀張力,發出社會批判的聲音,拉扯出視覺再現背後的迷思、意識形態。隨著柏根理論關注焦點的轉移,攝影-文本也逐漸從社會結構批判,轉向精神分析探究影像再現的無意識。因此在幻想系列中,可見柏根直接走進無意識,利用編導夢境、幻想凝結的影像敘事,探索男性視覺無意識裡的記憶與幻想,集體再現充滿迷思的女性形象,反映社會語言銘刻下的無意識結構。隨著攝影-文本從社會空間到個人無意識的場景更迭,發現柏根始終關注的焦點:視覺再現。因此筆者從「凝視」理論,切入攝影-文本所批評的再現文化。從蘿拉莫薇分析的偷窺和戀物式凝視、拉岡所謂在他人之域想像出的凝視、到傅柯分析全景敞視結構的社會凝視,闡釋視覺再現如何投射觀者內心的無意識慾望,並自我內化帶來囚禁,說明主體經由認同語言文化建構下的觀看,產生再現差異下的權力關係。
  • Item
    城市˙情迷 : 建築的形、色與空間之研究探討
    (2006) 王鴻漢
    台灣近代發展的歷史僅短短三百餘年,中間由東西方各個不同的勢力帶來不同的文化衝擊,不同的文化觀念也反映在建築上面,導致今日台灣建築的多樣性。台灣的民族性是包容的,它很容易接受外來的文化,是刻苦耐勞、隨遇而安呢?或是長久的積弱喪失了自尊自信呢?建築是文化的外顯表現,隨著建材與營造技術的進步,在建築的表現上比以往更豐富,以目前台灣城市的現況婉轉的來說,是多元的、後現代的、融合的;說的不好,其實就是混亂了。 馬諦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創造,是在一片混亂中,理出一秩序。」1筆者嘗試運用解構的方式去分析建築的概念,將其還原成最基本的元素,透過對形、色與空間的理解,再將生活中的城市重新建構出來,試圖在紛亂的城市中尋找被遺忘的美感。 第一章緒論,包括研究與創作動機、研究與創作方法、研究範圍、現代建築與後現代建築的特色,及其相關的理論基礎。第二章探討建築的形與色,略述台灣的城市色彩的多樣性,以及建築造型的表徵和意涵的關係,簡單介紹建築的雙重性與符號性。第三章側重在建築空間的表現,包含自然與建築的關係、中西方建築空間的比較、城市空間與精神。闡述人們因為自然環境與文化的差異以致於對建築空間表現的不同。另外,也略述現代城市的空間特色及其與人互動產生的精神性。第四章是沈澱個人生活經驗及對生活環境的觀察,並綜合藝術史上相關畫派的藝術概念,發展成個人創作的理念。第五章是對作品的解析,分別從理念(內涵),及形、色、空間(表徵)來做分析。最後結論部分,是對於建築的形、色與空間的探討之後所得出的感想,以及未來研究方向和自我期許。
  • Item
    城市‧覺察─賴士超觀看經驗表述與水墨創作思考
    (2011) 賴士超
    本文內容主要在於研究「城市」與「覺察」之間的互動,在閱讀城市空間的物件中,結合許多歷史的碎片,以發展對於城市空間的關懷與省思。 第一章緒論。首先闡述筆者面對當今城市空間發展及變動的內容及形式所引發的創作動機與目的,說明創作相關內容、方法、研究範圍及限制。當今許多城市建築與建築師的對話,或是城市空間規劃的議題,成為筆者關注的焦點,也成為筆者對於創作虛擬城市空間文本的啟蒙。 第二章談論創作相關的藝術理論,以班雅明「閒逛者」的角度出發,作為本次論述的理論中心,先行探討城市多元的概念,延伸城市多孔性的觀看世界方式及連接穿透的特性,並整理相關理論對於城市觀看的陳述。 第三章則是利用外在觀看的理性思考和感性情緒的概念,延伸對於外在視覺營造的有序及無序的空間,並探討內心視覺對於城市空間意象的抽象思考。在視覺及內向思考的角度上探討關於城市空間創作經營的探討。 第四章與第五章分述筆者整體創作思維、意涵與作品形式及技法。藉著創作的自我實踐,表述閱讀歷史,覺察歷史,不論過去與現在,甚至是未來的意圖。 第六章將這一系列的創作後的省思及對於城市空間觀看的心得分享,藉此在這存在的過程中,留下些許的紀錄片段。 透過上列研究的探討過程,整理筆者自己內心創作情緒及空間營造的建構,在虛擬的城市空間中,抒發筆者對於心中世界的一種投射,試圖反映真實情境的一種解脫。
  • Item
    城市旅行的張望—漫遊城市圖像之創作研究
    (2010) 廖云榛; Yun-Cheng Liao
    本創作研究主要表現生活之中的感想,以「人」、「城市」、「大眾運輸系統」三者來作為表現的主要架構,在城市的大環境之下,人在大眾運輸系統空間之中所呈現出來的情緒、表情,常是無感且冷淡的,但在內心深處卻往往有著很複雜瑣碎的思緒與想法,而這樣的思緒,在大眾運輸系統的空間之中,濃縮成一個城市的縮影。在筆者就讀研究所的期間,常需要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往返,在城市的大眾運輸系統中,筆者常有機會可以觀察到各式各樣的人,於是讓筆者想要從零碎的生活片段,找尋線索進而發展成作品。 從表現主義美學作為一開始的論述主軸,以直覺為出發點,發展以自我主體心靈敘述的創作內涵,再擴大至主體與客體之間的心境轉換,所呈現的背景是以城市裡的大眾運輸系統作為主要描繪的空間場景,並從藝術與視覺心理學發展出創作的空間表現,從心理學的角度抽絲剝繭發掘可供創作的圖像表達與人文思維,之後以班雅明「漫遊者」的觀點,闡述筆者在創作時所採取的觀察角度,並說明從中發現的趣味與內容,而在形式表達的部份,則選取剪影作為圖像表現的方式,在文本中說明簡影及留白的隱喻運用以及藝術創作中的獨特語法。 在文本最後闡述,從生活中找尋創作來源與主題一直都是筆者所努力的方向,希望在當代生活環境中所得到的感觸與想法,藉著平面繪畫做為媒介,使平時生活的體驗與想法化為實際的作品。在此次的創作作品中,透過剪影、平塗、重組的方式,讓畫面呈現俐落簡約的風格,以大眾運輸系統的空間做為主要場景,使用漫遊者的角度為觀察視點,將漫遊在城市運輸系統間的時光片段剪輯成一幅幅畫面,透過窗景、車廂空間、剪影人物展現城市的另一種風貌。
  • Item
    「城市星夜變奏曲」–符號的聯想繪畫創作研究
    (2020) 黃采婕; Huang, Cai-Jie
    自古以來有許多關於「星星」的神話傳說與故事,繪聲繪影的流傳在世界各地,行星在人類的文明中都曾佔據著重要的地位,以信仰的角度,行星做為宗教實踐,掌握了天候、命運、各種通俗文化的占卜;而在科學的角度,則是天文導航上的指示方向。多種面向的星星符號意義,在不易看見滿天星斗的城市裡,人們給予星星符號的詮釋還有哪些可能性呢? 本研究以城市星夜的繪畫創作探討符號的聯想,「星夜」及「城市」在符號意義上,是自然與非自然的對立,符號是作為攜帶意義的感知,筆者以符號學中的圖像符號和圖像聯想為創作學理出發點,將在城市中所感知與星夜相似的感官形狀,作為星夜符號的聯想創作。在「星夜變奏」的同時也探討在圖像閱讀上,透過符號的聯想對於繪畫創作的影響,並且產生新的多義性閱讀與思考。 第一章緒論包含筆者的創作動機與目的,以及研究範圍與方法;第二章以符號學研究、心理學之聯想、星夜的符碼與歷史意義為創作學理探討。第三章為創作理念、內容與形式,理念來自筆者模糊的視力與日本美學之「空無」的關係,回顧星夜與自身回憶的連結以此作為創作內容,從印象派繪畫、街拍攝影等創作說明創作之形式。第四章介紹媒材、技法與作品說明,第五章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