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大素描教室

一、沿革與概況

本系創立於1947年(民國36年)8月,初為四年制圖畫勞作專修科;1949年(民國38年)更改系名為藝術系;1967年(民國56年)更名為美術系。1974年(民國63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兩組,進行專業教學。1975年(民國64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進行專業教學。2005年(民國94年)實施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分組招生與專業教學,自2009年(民國98年)起設計組將逐年移轉獨立為視覺設計學系。

碩士班成立於1981年(民國70年),初設有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分六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07年(民國96年)起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自本系移轉獨立為藝術史研究所;2011年(民國一百年)起,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五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因本校設計研究所及視覺設計係整併後,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

博士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初設有西洋美術史組、中國美術史組、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與管理組、創作理論組(水墨畫、繪畫、藝術指導、藝術評論),分五大組招生與八小組專業教學。2011年(民國100年)起,調整為創作理論組(水墨、西畫、藝術指導)、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組與管理組、美術理論組(西洋美術史、東方美術史、藝術批評),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再次調整美術創作理論組中的藝術指導組為新媒體藝術組。

週末在職進修碩士專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現設有美術教學班、藝術行政班、美術創作班(水墨畫組、繪畫組),分班與分組招生教學。
program

系創立迄今,已歷六十四年載,為臺灣歷史最悠久之高等美術學府。六十多年來畢業生遍及海內外,尤其國內之中等學校、大學、美術館、博物館、文化中心、美術機構等單位擔任館長、主管、系所主任、院長、董事長等重要職務,以及美術史學者、美術評論家、專業藝術家等,表現傑出。全國近三十所大學美術相關科系和研究所之大半師資皆畢業於本系所。公費時代,師大美術系每年畢業生均分發至全國各地中學,從事美術教學,因此,城鄉皆可見其畢業生。部分畢業生於服務期滿後,轉向學術研究或創作研究,隨後轉任職其他文化機構者眾多,發展途徑多元。隨著1994年(民國83年)起逐年減除公費名額之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逐漸轉型成為綜合大學,師大美術系除了原先的師資培育之外,更是全力發展學術研究、加強創作與文化建設專才之培育。

師大美術系館為一獨立之六層大樓,位於和平東路與師大路交叉處,位處臺北市區之精華地段,交通便捷,為師大校園顯著之地標。系館包括有國畫、西畫、設計、理論、版畫、攝影、電腦、陶藝、雕塑、複合媒材等專業教室以及教授研究室,還有經常舉辦國內外名家展覽之師大德群畫廊以及擁有豐富藏書之系圖書館。兼具悠久歷史、完善教學設備以及傑出師資的環境下,師大美術系將永續發展。
16-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水性媒材創作中視覺肌理厚實感之探究
    (2008) 高慶元
    在藝術創作多元形式發展的今日,無論在創作思維或是媒材應用等,都有別於過去傳統思想的創新精神。當代思潮所促成的多元媒材發展樣貌,讓觀者產生了許多不同以往的視覺經驗。無形中,卻也漸漸的讓筆者對於「自然」以及「人性」產生了疏離感。有感於此,筆者近來想重新審視那透過手的溫度,結合自然素材,傳遞視覺情感的創作模式,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有何存在意義。因此,重新將平面繪畫創作中,具有悠久歷史的水性媒材列為本論文的論述中心,以物理觀念分析此媒材的可塑性,企望突破水性特質的先天限制。探究人性情愫的共鳴如何藉由架上繪畫的圖像意涵傳達出來,並藉由創作實踐的輔助作為此論述延伸發展的可能性。 本文共分述為六個章節,摘要如下: 第一章 緒論 論述「水性媒材創作中,視覺肌理厚實感之探究」議題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範圍和內容,並藉由理念與實踐之交互探究,進而推出一套研究方法並實行之。 第二章 創作理念及思想源流 以物理現象的觀念來分析水性媒材的物理性特質,並探究「視覺肌理厚實感」與「觸覺肌理厚實感」之間所產生的視覺感知,如何藉由水彩的媒材特性達成其延伸與超越。 第三章 創作研究之學理基礎 將古典主義(classicism)、象徵主義(symbolism)以及托爾斯泰(Leo Tolstoy)的美學理論和西方傳統繪畫技法作為論述的學理基礎,進而達成創作研究的目的。 第四章 創作內容、形式、技法與媒材 經由透明水彩在人物肌理的厚實探究,將堆疊於二度空間的物質性視覺經驗,傳達類三度空間,深刻情感之體現。 第五章 作品創作自述 闡述各作品之創作理念,並將作品之內涵及技法作深入地探究。 第六章 結論 分享此次創作研究後的心得並檢視不完善之處,期許未來能對於研究議題作更嚴謹以及更深入的探究。
  • Item
    人物視覺幻境之創作研究
    (2015) 陳品翰; Chen, Pin-Han
    台灣是筆者居住的島嶼,經濟與科技的發展加速了整個島嶼開發的程度,國際之間的文化互相交流,在這個數位科技的時代人們也藉由網路科技聯繫,因此過於依賴而形成了疏離感。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的遙遠,變的冷漠,生活中有很多大小事是值得我們關心,筆者也因如此對於人與人間的往來在生活當中開始觀察體會。 《人物視覺幻境》之創作系列裡,以人物為描繪對像進行一系列的創作研究,藝術創作有很多目的,有的用來抒發情感,關懷社會而進行創作,在這個自由年代裡,創作的動機目的與題材已是多元不拘束了,筆者藉由關注生活當中的周遭朋友、孩童之情緒的思考表達成為創作題材。此創作動機主要是筆者以古典繪畫的技巧以及多方面複合媒材的嘗試搭配,來追求獨特的表現形式,傳達人物、視覺、空間、光線、色彩與對人物造型觀察的追求,五個主軸上不停的摸索與探究。
  • Item
    新城‧舊夢─王秀蘭水墨創作論述
    (2016) 王秀蘭; Wang, Hsiu-Lan
    「新城舊夢」的創作論述,是筆者從生活中視覺所觀察到的種種景象,從鄉村發展到新城市,而觸發心裡的感覺及心中的感受,再透過描繪記錄所產生的生活創作。 創作中,使用不同技法、觀念,從繪畫創作中探究各種手法與圖面形成,而建立自己的創作風格,本文創作論述以其第二章「創作理念與理論」,由大環境的觀察轉變為生活四周區域景色描寫,從鄉土氣息、懷鄉寫實、鄉土文學的記憶中轉變到,城市變遷成就城市美學的概念,而融合記憶與現實和區域主義特質。使其新城舊夢與創作結合,鄉村和新都市在地域上的特質、探討筆者創作上所運用的相關理論,以建立個人的創作思維。第參章創作形式、內容裡,一、主體的表現概念,二、主體與背景關係,三、抽象的意義、在其表現概念與表現形式上要以不同方式來創作出獨特的藝術美,而於技法與媒材,分別使用不同的特殊技法、數位合成概念,來探究繪畫形式技法與演變,使筆者創作作品更有屬於自己的風格。第肆章作品說明與解析,大略用視覺心理學概念來分析,透過眼睛影像網膜,說明每一幅作品的創作理念與形式。第伍章「結論」敘述本次創作研究的「研究心得」及「未來期許」。
  • Item
    水墨韻律視覺化形式之探討
    (2003) 游宜群; Yu, I-Chun
    本文的論述重點,為水墨韻律視覺形式之探討,以西方繪畫理論與中國繪畫理論為基礎,進而影響自我創作之歷程,作更深入的陳述和解析,全文內容重點說明如下: 理論基礎與文獻探討 經由此階段性的研究,所得到於不同以往的創作信念,加以闡述。可分四點,一為「書畫共體」:藉由中西繪畫理論,尋其相似之論點做比較;二為「筆、墨、彩合一」:整理筆、墨、彩之相關理論與創作之關係;三為「形式之優勢」:引述西方繪畫之形式理論予以運用於水墨畫形式之革新;四為「平面繪畫視覺化」:將視覺理論帶到中國水墨之創作上,得其新意。而這四點,將作為自我未來創作的重要依據。 創作之思維 陳述自身對水墨創作的思維方向,創作約略可分三方面,一是題材選定,為題材的選擇和創作的動機;二是作畫動機,為自我對創作的態度,及對作品的要求;三是技法追求,以心靈的觸動為基點,選用合適的的技法表現作品。 創作之歷程 就研究的階段,與創作歷程的關係,透過作畫心得的解說,相互驗證。可分成四個階段: 一、摸索期:由人體素描切入,先試圖瞭解基本人體構造,從中學習人 體組構所有的可能性。 二、試驗期:為自身與模特兒交談互動與即時所播放之音樂所感受的過程,所得到的感受,時而從中獲得創作感知的學習階段。 三、融合期:嘗試將水墨質材之特有的韻緻發揮,希望將其特色與創作者當時的感受交流,由客觀的質材所能做出的可能性,到創作者將感知整體呈現於平面上所造成的影響,驥望漸漸進入創作的核心,進而得到探討的主體意識。 四、發展期:累積了先前的經驗過程,所探討出的主體意識進行發展與運用的動作。由即時的參與畫室中動態人體之律動與音樂氣氛的感染力中,盡情發揮,釋放感受力與情感,結合平面繪畫空間的安排,與質材特有的屬性作系列之發展與探討,希望不斷積累繪畫的經驗。 五、歸結期:將繪畫經驗所積累之心得落實於作品的展現中,並對筆、墨、色彩交互運用後所產生的關係,作更多研究,並將畫面的營造趨向視覺化效果之追求並希望引發回響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