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大素描教室

一、沿革與概況

本系創立於1947年(民國36年)8月,初為四年制圖畫勞作專修科;1949年(民國38年)更改系名為藝術系;1967年(民國56年)更名為美術系。1974年(民國63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兩組,進行專業教學。1975年(民國64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進行專業教學。2005年(民國94年)實施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分組招生與專業教學,自2009年(民國98年)起設計組將逐年移轉獨立為視覺設計學系。

碩士班成立於1981年(民國70年),初設有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分六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07年(民國96年)起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自本系移轉獨立為藝術史研究所;2011年(民國一百年)起,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五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因本校設計研究所及視覺設計係整併後,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

博士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初設有西洋美術史組、中國美術史組、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與管理組、創作理論組(水墨畫、繪畫、藝術指導、藝術評論),分五大組招生與八小組專業教學。2011年(民國100年)起,調整為創作理論組(水墨、西畫、藝術指導)、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組與管理組、美術理論組(西洋美術史、東方美術史、藝術批評),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再次調整美術創作理論組中的藝術指導組為新媒體藝術組。

週末在職進修碩士專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現設有美術教學班、藝術行政班、美術創作班(水墨畫組、繪畫組),分班與分組招生教學。
program

系創立迄今,已歷六十四年載,為臺灣歷史最悠久之高等美術學府。六十多年來畢業生遍及海內外,尤其國內之中等學校、大學、美術館、博物館、文化中心、美術機構等單位擔任館長、主管、系所主任、院長、董事長等重要職務,以及美術史學者、美術評論家、專業藝術家等,表現傑出。全國近三十所大學美術相關科系和研究所之大半師資皆畢業於本系所。公費時代,師大美術系每年畢業生均分發至全國各地中學,從事美術教學,因此,城鄉皆可見其畢業生。部分畢業生於服務期滿後,轉向學術研究或創作研究,隨後轉任職其他文化機構者眾多,發展途徑多元。隨著1994年(民國83年)起逐年減除公費名額之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逐漸轉型成為綜合大學,師大美術系除了原先的師資培育之外,更是全力發展學術研究、加強創作與文化建設專才之培育。

師大美術系館為一獨立之六層大樓,位於和平東路與師大路交叉處,位處臺北市區之精華地段,交通便捷,為師大校園顯著之地標。系館包括有國畫、西畫、設計、理論、版畫、攝影、電腦、陶藝、雕塑、複合媒材等專業教室以及教授研究室,還有經常舉辦國內外名家展覽之師大德群畫廊以及擁有豐富藏書之系圖書館。兼具悠久歷史、完善教學設備以及傑出師資的環境下,師大美術系將永續發展。
16-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全景凝視下的赤裸山行者-簡佑任創作研究論述
    (2013) 簡佑任; Chien,Yu-Jen
    本研究以筆者創作為出發點,梳理與筆者創作相關的思想脈絡與藝術形式。現代人因人際關係複雜的運作與社會制度的蓬勃發展,使得人在現代社會框架下日漸疏離與異化(Alienation),因此逃離社會變成了現代人可能的行動之一。在此論文題目中《全景凝視下的赤裸山行者》(A Naked Climber under the Panoptic Gaze)便概略地提及此論文的研究內容,「全景凝視」(Panoptic Gaze)一詞是結合傅科(Michel Foucault)「全景敞視監獄」(Panopticon)與「凝視」(gaze)兩者的概念-意義是無所不在的凝視之內化,而「赤裸山行者」(A Naked Climber)便暗示著馴服的身體(docile body)、逃離的行動與烏托邦(utopia)風景在機制凝視底下的意義。 本研究是以「洞」為媒介,引出「洞」的偷窺與凝視的意義,探討現代監視系統的氾濫,並以「全景凝視」(Panoptic Gaze)框架下的身體與自然間的互動經驗為主軸,研究與筆者相關之東西方「身體」、「風景」及「花鳥」的藝術形式與思想脈絡;「身體」主要探討歐陸古典主義中理性與規訓中的關係、女性主義中的他者身體位置和當代身體觀中破碎的主體;「風景」主要探討其東西方風景繪畫獨立前的角色、烏托邦的理想風景觀與政治上的地圖誌意義;「花鳥」則是研究中國花鳥符號中的象徵寓意,並予以重新解讀與轉化。而以上研究將於最後的章節彙整至筆者的創作論述中,整合並解釋筆者的創作方法與思想。
  • Item
    凝視的場景:維克多˙柏根的攝影-文本(1976-1984)
    (2008) 林依依; Lin Yi Yi
    身兼英國藝術家與理論書寫者的維克多˙柏根(Victor Burgin , 1941-),擅長利用攝影與文本並置表達批判觀念。本文的研究範圍鎖定在1976-1984年間,「城市」和「幻想」兩種系列類型的攝影-文本作為主要研究文本,並從「攝影-文本」和「凝視」兩個面向,探究柏根創作、書寫與後現代視覺理論之間的關係。 在「攝影-文本」的部份,柏根集結了各類異質文本、彼此互文指涉,試圖打破圖文觀看的慣習和迷思,提供圖文再現的多種可能。在城市系列藉由影像與文字之間帶來的閱讀張力,發出社會批判的聲音,拉扯出視覺再現背後的迷思、意識形態。隨著柏根理論關注焦點的轉移,攝影-文本也逐漸從社會結構批判,轉向精神分析探究影像再現的無意識。因此在幻想系列中,可見柏根直接走進無意識,利用編導夢境、幻想凝結的影像敘事,探索男性視覺無意識裡的記憶與幻想,集體再現充滿迷思的女性形象,反映社會語言銘刻下的無意識結構。隨著攝影-文本從社會空間到個人無意識的場景更迭,發現柏根始終關注的焦點:視覺再現。因此筆者從「凝視」理論,切入攝影-文本所批評的再現文化。從蘿拉莫薇分析的偷窺和戀物式凝視、拉岡所謂在他人之域想像出的凝視、到傅柯分析全景敞視結構的社會凝視,闡釋視覺再現如何投射觀者內心的無意識慾望,並自我內化帶來囚禁,說明主體經由認同語言文化建構下的觀看,產生再現差異下的權力關係。
  • Item
    虛擬空間的凝視-彩墨創作研究
    (2017) 陳乃華; Chen, Nai-Hua
    隨著新世紀的到來,全球化、數位化潮流已風起雲湧,世界正面臨一個全新的局勢。日新月異的科技媒體不斷得更新、蓬勃發展,甚至影響和改變人類的行為模式。人類都是盲目跟從、追求流行、漸漸的失去自我,在環境中迷惘甚至質疑生活的格調。創造之路必定是以自然、現實與人生為憑藉來展開的。創造藝術作品,最重要的事是對一切存在的人、事、物要細心且深入去觀察。視覺藝術首先要捕捉的是視覺形象。包括形狀、特徵、色彩、質地、體積、關係等,觀察之後有所體會、感應、氣勢、動態、氣氛、品味、格調、境界的發現與領悟。在選擇繪畫的題材,筆者以虛擬空間的螢幕所聯想創作出一系列作品。 數位時代中的藝術語言,新的維度不斷地在增加,它正面臨令人振奮的挑戰,而藝術創作者將要如何去面對、如何去選擇,的確是值得深思探討的問題。手機、平板、電腦的普及,徹底的改變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習慣,也創造出許多的虛擬實境。本文研究內容,以虛擬空間的凝視為主題,並探討虛擬網路的充斥,新媒體的藝術走向、社會行為偏差現象、時間與空間交錯、生活中圖像與符號的存有。對生活中行為舉止剖析與藝術繪畫的關聯性加以探索、分析。試圖以淺顯易懂的彩墨方式呈現,讓觀者的視覺與心靈有所改變。
  • Item
    凝視存在-劉雁萍自畫像創作論述
    (2016) 劉雁萍; Liu, Yen-Ping
    歷來許多藝術家都畫自畫像,不論表現形式為何,其創作構思多是來自於對身體與意識的感知,然後轉化為藝術語言,傳遞自我的情感。尤其在當代的表現中,更傾向於呈現藝術家自我意識與現實之間的拉鋸。 本研究以「凝視」概念貫穿整個研究內容,首先從探究文藝復興以來,藝術家自畫像的內在意涵著手,以了解藝術家畫自畫像在心理層面上的意義。接著以藝術治療的觀點,來探討藝術家在創作自畫像的過程中,經由不斷凝視自我所產生的積極影響。然後分析他人、創作者、自畫像、觀者之間透過「凝視」的交互作用,所引發的「凝視效應」。 在創作的部分,則是以自畫像為創作主題,透過對自我的凝視,探討自身外在形象與內在意識,並運用油彩、壓克力顏料、炭筆等媒材,以具象,或抽象與具象並融的表現形式,呈現自我的存在狀態。最後還能經由創作歷程中不斷與自我對話,釐清束縛自我的原因,面對自己的陰暗面,超越自我,追求更積極自在的人生。